1. gdp排名第一2017年
肯定的啦,即使gdp達到22萬億,人均也不過1.5萬美元左右,而且中國在人均gdp、科技、經濟運行機制、工業體系、經濟自由度、勞動力素質、社會福利、民富、政府廉潔度,民主指數等與歐美發達國家還存在巨大差距,不可能在兩三年內全部趕上
(2013年中國gdp才91850億美元,2017年能有22萬億這么多麼……)
2. 榮成的經濟
2008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7.5萬噸,穩中有增。完成水產品產量105萬噸,實現漁業總收入408億元,增長10% 。
2009年新增標准化生產基地萬畝,完成成片造林2.3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31萬噸,連續6年保持豐收,完成水產品產量108萬噸,實現漁業總收入449億元,分別增長2.9%和9.3%,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980億元,增長9% 。
2010年實施了610項水利工程,新增成片造林2.1萬畝,調整種植面積7.4萬畝;新增22處農資超市、11處日用品超市和6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糧食總產量達到29.7萬噸,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1092.8億元,同比增長10.7%。完成水產品產量111.5萬噸,實現漁業總收入494億元,分別增長1.9%和10% 。
2011年實施了魁蚶、櫛孔扇貝底播等一批增殖項目,榮成市海洋牧場達到47萬畝。實施了鑫發集團大型金槍魚圍網船、靖海集團印尼遠洋基地等一批遠洋漁業項目,新增大洋漁船26艘,榮成市遠洋漁船達到120艘;實施了錦江物流、赤山嘉美、人和集團等一批冷鏈物流項目,新增冷庫庫容30萬噸,總庫容突破100萬噸 。
2012年水產品產量116.5萬噸,完成漁業總收入578.7億元,分別增長3.9%和7.9%;爭創了榮成大花生、榮成甘薯、榮成海膽3個地理標志產品,新建現代蘋果、標准化蔬菜等種植基地34個,新增結構調整面積2.6萬畝;發展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6家,完成糧食總產量27.8萬噸,農村經濟總收入1330億元,增長10% 。
2013年完成結構調整3萬畝、流轉土地4.2萬畝,新增農業專業合作社111家;組建了遠洋漁業協會和漁港協會,建成10個省級現代漁業園區,新增遠洋漁船107艘,遠洋捕撈產量增長62.4% 。 2008年工業增加值345.9億元,比上年增長12.8%。揚帆造船、三星造船、神飛造船、西霞口造船、百步亭造船、黃海造船二期、高性能子午胎、核電、風電、食品精深加工等129個產業項目順利實施。全年造船產量達到35萬載重噸,產能突破60萬載重噸;汽車及零部件產出達到450億元;食品產業產出規模突破650億元;裝機容量20萬千瓦的華能、國華、魯能三大風電項目並網發電 。
2009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收入1645.7億元,工業利稅118.5億元,分別增長14.8%和11.4% 。
2010年工業用電量14.18億千瓦時,增長19.3%;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694.7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食品、修造船、汽車三大產業完成1401.5億元,佔82.7% 。
2011年實施了總投資40多億元的黃海造船新廠擴建、石島集團干船塢、榮喜造船等一批項目,完成整船65萬載重噸、船段35萬載重噸,同比分別增長7.4%和9.4%。啟動實施了總投資60多億元的石島重工、榮川港機、華能風電等一批核電、風電配套項目,榮成市風電裝機達到26萬千瓦,市內配套率達到50% 。
2012年榮成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分別增長18.9%、17.4%和18.7% 。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2% 。 2008年服務業增加值172.4億元,增長18.9% 。
2009年服務業受益於國家擴內需政策,實現快速擴張,大潤發賣場投入運營,義烏小商品城開業,蘇寧電器正式入駐,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49.4億元,增長18.7%;接待中外遊客725.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8.3億元,分別增長15.4%和16.5%;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519萬噸,增長4%,集裝箱周轉量25.6萬標箱,與2008年持平,出入境旅客40萬人,增長60% 。
2010年接待海內外遊客8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64億元,分別增長12.8%和15.1%;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609.8萬噸、集裝箱24.3萬標箱,分別增長5%和9%;榮成市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29.4億元,佔GDP的比重提高了2個百分點 。
2011年開工建設了北車集團自在香濱、家家悅城市休閑購物廣場等城市綜合體群項目,引進實施了銀座、鑫通汽車城、石島商業步行街等現代商貿項目,榮成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9.1億元,同比增長17.4%,實現了旅遊休閑產業由景區觀光向全產業鏈拓展,2011年完成旅遊總收入68億元,同比增長6.3%。圍繞打造臨港產業優勢 。
2012年全年接待中外遊客88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2億元。大力發展港口物流和商貿物流業,榮成市完成港口吞吐量2040萬噸,集裝箱32萬標箱,分別增長7%。2012年新增冷藏庫容30萬噸以上,總庫容達到130萬噸 。
2013年引進成立了14家金融機構,實施了一批冷鏈物流項目,新增庫容20萬噸,發展電子商務應用企業30家,好當家等6家企業成功入駐「好品山東」網路營銷服務平台,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8%,佔GDP比重提高了1.8個百分點 。
3.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4. 2017年GDP最高的城市是哪一個
最近幾天,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天津、成都、武漢、蘇州等「新一線」城市陸續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中國前10強城市的排名也逐漸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GDP總量相加達到10.16萬億元,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萬億元,也就是說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GDP總量佔全國GDP總量的1/8左右。
5. 2017全國各地GDP年報出爐各省份排名如何
2017各地經制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6. 2017台灣gdp在中國排第幾
2017台灣gdp在中國排第6。2017年,GDP排名前幾的省份均位於東部地區。廣東以89879.23億元繼續領先其他省份,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分別以85900.94億元、72678.18億元、51768億元和44988.16億元與廣東省組成前五小分隊。台灣以38607.36468億元的數值排在河南後面,位居第六。
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的開幕,全國31個省份陸續公布了2017年的GDP總量。也有數據顯示台灣2017年GDP總量是38607.36468億元,和內陸31個省相比排名第六。GDP的數據是冰冷的甚至不全面的,但兩岸經濟實力的消長卻可以從GDP的數據中感受到。曾幾何時台灣也是大陸各省追逐的目標,如今GDP數值卻達不到廣東的一半,令人唏噓不已。
GDP排名前幾的省份均位於東部地區。廣東以89879.23億元繼續領先其他省份,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分別以85900.94億元、72678.18億元、51768億元和44988.16億元與廣東省組成前五小分隊。台灣以38607.36468億元的數值排在河南後面,位居第六。
四川36980.2億元、湖北36522.95億元、河北35964億元、湖南34590.56億元、福建32298.28億元、上海30133.86億元這六個省也依靠3萬億以上的數據占據前十二名。
十三名到二十七名分別是北京28000.4億元、安徽27518.7億元、遼寧23942億元、陝西21898.81億元、江西20818.5億元、廣西20396.25億元、重慶19500.27億元、天津18595.38億元、雲南1.34億元、黑龍江16199.88億元、內蒙古16103.17億元、吉林15288.94億元、山西14973.5億元、貴州13540.83億元、新疆10920億元。
排名倒數五名的是甘肅7677億元、海南4462.5億元、寧夏3453.93億元、青海2642.8億元和西藏1310.6億元,同時這五個省也是GDP總量沒有達到一萬億以上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