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廣西各市gdp排名
NO.1 南寧:1800.43億 NO.2 柳州:1260.3億 NO.3 桂林:1115億 NO.4 玉林:805億 NO.5 梧州:558億 NO.6 百色:530億 NO.7 貴港:515億 NO.8 欽州:503億 NO.9 河池:440億 NO.10 北海:390億 NO.11 崇左:389.2億 NO.12 來賓:385億 NO 13 防城港:317億 NO.14 賀州:285億 初步核算,廣西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GDP)9502.39億元,比上年增長14.2%。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7.6%、47.5%和34.9%。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59.07億元。
2. 廣西各城市排名
廣西壯族抄自治區地級市人口(2018年數據)和面積(2018年數據)排名如下:
1、廣西各地級市人口(2018年數據)人口排名:
廣西歷史悠久,早在80萬年前廣西就有原始人類生息了,先秦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廣西分屬西甌、駱越。廣西境內最早的古國,見諸文獻記載的是蒼梧古國。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郡、象郡與南海郡」3個郡。廣西分屬桂林郡、象郡,這是廣西歷史上第一次劃分行政區。
3. 廣西最發達的城市有哪些
廣西最發達的城市有柳州、南寧、桂林等。
1、柳州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其境內的山水風光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桂林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是廣西最大空港,桂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桂林北接湖南、貴州,西面、南面與柳州市相連,東面與賀州市毗鄰,屬山地丘陵地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
桂林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900毫米,全年無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50小時以上,平均溫度19°C,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桂林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的永久舉辦地;世界女子九球錦標賽於2014年在桂林舉辦。
4. 廣西第一座擁有地鐵的城市,人均GDP即將突破6萬,是哪一座城市
南寧:廣西第一座擁有地鐵的城市:人均GDP即將突破6萬,卻不是省內第一
說起南寧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也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使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為中國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如今天氣正是酷烈的時候,我想此時此刻奔赴南寧可真是最佳之選呢。現在出發前往到南寧不但可以避暑還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可真是美哉也!你是否心動了呢?心動不如行動,跟著小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廣西最「牛氣」城市:第一座擁有地鐵的城市,發展迅速,卻很低調
5. 廣西城市排名怎麼樣最富有最貧窮是哪個地區
崇左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原為南寧地區公署的一部分,於2003年8月6日正式掛牌成立。邊境線長533公里,是廣西邊境線陸路最長的地級市。總面積17440平方千米。有國家一類口岸3個,二類口岸4個,邊民互市點13個,全市人口248萬,其中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8.3%。
著名景點:德天瀑布,友誼關,陳勇烈祠,邊關古炮台,崇左石林等。
第九名:貴港市(GDP195.35億元)
廣西第一大城市,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南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南寧滿城皆綠,四季常青,有'綠城'的美譽。
6. 廣西哪個城市經濟最發達
南寧市經濟最好。
2020年,南寧地區生產總值4341.4億元,比上年增長5.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4%。三次產業中,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8%。
(6)最新廣西地市gdp排名擴展閱讀
南寧古屬百越之地。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建晉興郡,為郡治所在地,南寧建制從此開始,歷經1700年春秋變幻。唐朝貞觀年間(公元632年),更名邕州,設邕州都督府,南寧的簡稱「邕」由此而來。
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邕州路改名為南寧路,取南疆安寧之意,南寧得名始於此。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1950年1月,南寧建市,同年2月8日被確定為廣西省會;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南寧市成為首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寧
7. 廣西哪個城市經濟比較好
南寧市經濟最好。
廣西十四城市實力排名
1、南寧市(在東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開放城市政策後,經濟飛速
發展廣西城市的老大)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簡稱"邕",擁有1680多年的歷史。從遠古到近代,這座城市都在不斷
的創新發展,時至今天,它是中國西部各省區唯一沿海的省會城市,是中國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
要樞紐城市,是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溝通中國和東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88.86億元,財政收入74.63億元,
2、柳州市(強大的工業體系使柳州屈居南寧穩居廣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稱龍城,是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
名城。全市轄六縣四區,總面積18686平方公里,總人口351.3萬人,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山清
水秀的自然風光和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構成了柳州的稟賦特色,日趨發展的工業經濟彰顯著柳
州的時代特徵。2003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27.82億元,財政收入58.18億元,
3、桂林市
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它地處廣西東北部,是桂
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桂林市經濟社會發
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過去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得
到緩解,城市建設和改造步伐加快,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構架初步形成。「十五」期爭取實現固
定資產投資540億元,城市建設有重大進展。
4、玉林市(繁榮的民營經濟,和眾多的消費人口,支撐玉林保持桂東南老大廣西四哥的位置)
所轄二區五縣市的建成面積達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區常駐人口近40萬人;以北流、容
縣、陸川、博白、福綿、興業、玉州為衛星城,使玉林成為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園林式現代化城市
1996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54.25億元(90年鄉鎮企業在廣西、在全國享有盛名,是玉林經濟具
活力的增長點。
建立了以機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葯、糖紙、化工、卷煙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培養出以玉柴
機器、玉林制葯、廣西運美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業集團。
5、北海市(從地產泡沫中走出,開始謀求新的機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臨海工業造就北海迅
猛發展使之超過老工業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8.1億元,增長12.1%,其中第一、
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40.8億元、52.9億元、64.4億元,
6、梧州市(隨著鐵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廣東輻射的效果初步顯現成為兩廣
樞紐,開始聚積底氣准備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發展的第一步)區位優勢比較明顯。梧州市
是我國西部大開發12省(市)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台地區
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東鄰廣東,南接玉林,西連貴港,北通賀州、桂林。潯
江、桂江匯於市區為西江。三江交匯處黃綠分明,人稱鴛鴦江。梧州集廣西水流85%以上,
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與粵港澳一水相連。水路距廣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門384公
里,為廣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對外貿易歷
史,設施齊全,基礎較好,與世界五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梧州市是廣西最早的工
業基地。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電、火柴、肥皂、電池、機械、紡織、治煉、醫
葯、化工等行業就享有盛譽。林化林產工業、輕化工業、食品工業、房地產業、對外貿易已發展
成為梧州的優勢產業。
7、欽州市(整合為一個經濟體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飛速發展)
是廣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塊寶地。這里氣候溫和宜人,河流水庫眾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
然資源豐富,依水臨海,山川美麗,游覽風景迷人,名優產品繁花似錦,有興旺發達的農業。也
有大有可為的海洋捕撈養殖業,城鄉市場廣闊,開發建設有著很大潛在優勢。全市工業目前已形
成製糖、醫葯、食品加工製造、建材、化工等為主的地方工業體系。製糖、醫葯工業是全市的兩
大支柱.
8、防城港市(獨特的區位優勢,
決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開發戰略格局中居於特殊的戰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設立的地級沿海開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發展。全市擁有大小
港口10多個,其中防城港是廣西乃至中國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國樞紐港之一,以水深、避風、不
淤積、航道短和可用岸線長而著稱於世。,年吞吐量超過1300萬噸,與71個國家和地區的227個
港口通商通航,躋身全國大港行列。21世紀的防城港已成為大西南與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國貿易往
來最現實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
9、貴港市(經過十幾年的工業建設,已經走上了工業強大穩定發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7.3%,財政收入8.08億元,增長10.3%,城鄉居
民儲蓄存款余額64億元,增長14%。目前,貴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工業新格局,是
廣西新興的工業基地。形成了製糖、造紙、建材等支柱產業以及機電、化工、冶金、紡織、醫
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業建設和南貴昆經濟圈中心等優勢開始化為百色發展的實際動力)
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02.99億元,增長15.3%;財政收入完成24.7億元,政府決定把百色
打造為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鋁工業基地。如果我這輩子註定要孤單,我會選擇在路上漂泊一生。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認識喜歡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
伴。然後和自己喜歡的陌生人握手,擁抱,一起看繁華世界人間蒼涼,然後告別,然後期待下一
次驚喜的重逢。?
11、賀州市(挾新興能源工業和交通要道等優勢初次登場,
開始踏上廣西城市舞台)
鞏固提高商貿旅遊業,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資源開發、加工
型的特色工業,突出發展市場潛力大的電力、林產、 造紙、制葯、冶煉、建材、陶瓷、服裝、食
品等優勢產業。開發利用豐富的水能資源,建成了以合面獅電廠、昭平電廠、龜石電廠和中勝火
電廠等 骨幹電廠和100多個小水電站構成的獨立電網,擁有上市電力企業——桂東電力股份有限
公司,,其 價廉質優的電能還輸往廣東省部分縣(區),成為「西電東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
賀州市城區面積已達15平方公里,市區道路121條,總長73.68公里。賀州市交通運輸以公路和水
路航運為主。207、323國道和三條省道干線貫通境內;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即將動工建設的洛
陽至湛江鐵路、汕頭至昆明高速公路也都穿過賀州市。為承接粵港澳的區域經濟輻射和產業轉
移,賀州市建立了旺高、西灣、信都工業區和賀州高科技工業園,
12、河池市(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自然條件的制約,至1984年河池二市九縣分別被劃為區定和國定
貧困縣市。現在正積極建設西南通道經濟帶和紅水河經濟帶,
發揮水電、有色金屬兩大優勢,實施工業興市戰略,堅持改革開放,優勢產業,重點項目和路橋
經濟帶動,積極建設西南通道經濟帶和紅水河經濟帶,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
努力提升城市品位、產品品位和市民素質,為實現富民興市新跨越目標而努力奮斗。
13、崇左市(區位得天獨厚,是中國走向東南亞地區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富有特色的新型工業
體系,加快發展工業是振興崇左市經濟的關鍵)
區位得天獨厚,是中國走向東南亞地區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崇左工業園、大新錳谷工業園、
左江農產品加工園、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扶綏華僑投資區、大新桃城鄉鎮企業工業區、天等特
色產品加工園等工業園區。
14、來賓市(2002年12月28日才正式掛牌成立的地級市,至今還不滿兩周歲。
唯其古老,愈現底蘊魅力;唯其年輕,彌見朝氣活力。暫時排於十四位)
位於廣西中部的來賓市,素有"桂中"之稱。全市現有工業企業600多家,電力、製糖、冶煉已成支
柱產業;造紙、建材、制葯、礦產品、農副產品加工等工業有一定規模;。八一鐵合金廠是全國
目前最大的錳鐵合金生產基地,來賓冶煉廠銦冶項目每年銦產量佔全世界銦產量的1/4;全市13家
大中型糖廠,總日榨能力5萬噸;法國北方電業集團、亞洲康密勞有限責任公司、英國糖業集團、廣
東東莞糖業集團公司等一大批國外、區外大企業紛紛落戶來賓市。
8. 廣西經濟在國內排名第幾
1、廣東 39082億元 增速9.5%廣東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見事早、行動快、出拳重,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完成生產總值39082億元、比上年增長9.5%,人均生產總值40748元、增長8.4%,均提前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
2、江蘇 34061億元 增速12.4%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061億元,比上年增長12.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4232元,摺合6475美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29億元,增長1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9%。
3、山東 33805.3億元 增速11.9%全省實現生產總值 33805.3億元,增長11.9%;地方財政收入 2198.5億元,增長1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19元,分別增長9.2%和8.5%。
4、浙江 22832億元 增速8.9%2009年,全省生產總值2283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地方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7.2%;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例1.7%;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007元,實際增長9.7%和9.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1.5%;城鎮新增就業81.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6%;人口自然增長率4.63‰。
5、河南 19367億元 增速10.7%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19367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26億元、支出2903億元,分別增長11.6%和2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705億元,增長3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46億元,增長19.1%。
6、河北 17026.6億元 增速10%經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生產總值實現17026.6億元,總量排全國第六位,比上年增長10%。
7、遼寧 15065.57億元 增速13.1%預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065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91億元,增長1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075億元,增長3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12億元,增長18.2%。經濟增長保持了不低於振興以來的平均速度,不低於東部地區的平均速度。
8、上海 14900.93億元 增速8.2%2009年,上海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2%,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540.3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5273.3億元比上年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4%,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0.4%,扭轉了工業生產持續下滑的走勢,初步遏制了對外貿易降幅持續擴大的勢頭。
9、四川 14151.3億元 增速14.5%初步統計,全省生產總值14151.3億元,增長14.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74.2億元,增長21.9%;城鎮新增就業7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4元,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4462元,增長8.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8%;人口自然增長率2.7‰。
10、湖南 12930.7億元 增速13.6%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2930.7億元,增長13.6%;財政總收入1504.6億元,增長1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695.4億元,增長3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13.8億元,實際增長21.1%;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0.4%。
11、湖北 12831.52億元 增速13.2%初步統計,全年生產總值12831.5 億元,增長13.2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742.2 億元,增長20.1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211.8 億元,增長41.6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28.4 億元,增長19 .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 元,增長9.2 % ;農民人均純收入5035.3 元,增長8.1 % ;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8.8 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 %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0.4 個百分點。
12、福建 11949.53億元 增速12.0%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49.53億元,比上年增長12.0%。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7.6%,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全年工業增加值4918億元、增長12.1%,建築業增加值894億元、增長18.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01億元,增長5%,糧食總產量667萬噸,連續三年增產。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增長9%,農產品出口增長12.8%。
13、北京 11865.9億元 增速10.1%初步核算,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86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026.8億元,增長10.3%。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4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6元,實際增長9.7%和13.4%。
14、安徽 10052.9億元 增速12.9%初步核算,2009年,我省共實現GDP 10052.9億元,成為第14個「萬億大省」。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9%,增幅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比全國高4.2個百分點。
15、內蒙古 9725.78億元 增速16.9%初步核算,經國家統計局審定,2009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9725.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6.9%,比全國平均增速高8.2個百分點,增速連續八年保持全國各省區市第一位。
16、黑龍江 8288億元 增速11.1%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288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1.1%,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905.5億元,增長1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29.1億元,增長37.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641.6億元,增長10.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401.8億元,增長19.2%。
17、陝西 8186.65億元 增速13.6%全年實現生產總值8186.65億元,增長13.6%;完成財政總收入1389.5億元,增長25.8%;城鎮新增就業38.8萬人,登記失業率3.94% 。
18、廣西 7700.36億元 增速13.9%初步統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7700.3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9%,比全國高5.2個百分點,增速在全國排第5位;財政收入966.89億元,增長14.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620.83億元,增長19.8%,比全國高6.1個百分點,增速在全國排第6位。
19、江西 7589.2億元 增速13.1%全省實現生產總值7589.2億元,增長13.1%,財政總收入928.7億元,增長1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42.4億元,增長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4.4億元,增長19.3%。
20、天津 7500億元 增速16.5%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是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11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259億元,分別增長3.4%、18.2%和15.1%。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62403元,摺合9136美元,增長11.1%。
21、山西 7300億元(對比2008年數據) 增速6%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左右(7300億元——對比2008年數據);一般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增速創15年以來新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0.4%。
22、吉林 7200億元 增速13.5%預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2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地方級財政收入達到487億元,增長15.2%。
23、重慶 6527億元 增速14.9%2009年,是重慶在逆境中化危為機、挑戰中克難奮進的一年。初步統計,全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4.9%,達到6527億元。
24、雲南 6168億元 增速12.1%去年,全省生產總值完成6168億元,增長12.1%;財政總收入1490.8億元,增加130.6億元,增長9.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98.3億元,增加84.2億元,增長13.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949.8億元,增加479.6億元,增長32.6%。
25、新疆 4270億元 增速8%全區生產總值預計4270億元,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25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8億元,增長14.8%。全口徑財政收入883.7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8.8億元,分別增長7.9%和7.7%;地方財政支出1474.9億元,增長28.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0元,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元,增加497元,增長14%,實現歷史性突破。
26、貴州 3887億元 增速11%預計全省生產總值3887億元,增長11%;財政總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分別為779.58億元和416.46億元,增長15.9%和19.7%,一般預算支出1358.76億元,增長28.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38.18億元,增長3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7.25億元,增長1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10.9%和10%左右;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1161.2億元和1087.2億元。
27、甘肅 3380億元 增速10%預計,完成生產總值3380億元,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486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1508億元,增長10.5%;第三產業1386億元,增長11.1%。
28、海南 1646.6億元 增速11.7%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全省生產總值1646.6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2.5億元,增長4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4.5億元,增長19.2%,投資、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29、寧夏 1334.6億元 增速11.6%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334.6億元,增長11.6%。財政總收入突破200億元,達213.6億元,增長19.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超百億元,達111.5億元,增長17.4%。稅收增幅居全國第六。糧食總產實現「六連增」。擴內需取得重大成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119.1億元,增長30.3%。
30、青海 1081.27億元 增速10.1%經濟總量持續攀升,實現生產總值1081.27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0.5億元,增長37.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00億元,增長18.8%,實際增幅為近20年來最高。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66.5億元,增長21.9%,增幅超過全國水平10.2個百分點。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到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92元,增長9%;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46元,增長9.3%。
31、西藏 437億元(預計) 增速12.1%今年西藏自治區的生產總值預計達到437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大幅增長,預計達到30億元,連續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9. 2008年廣西各市GDP分別是多少
廣西各市2008年GDP總值排名如下:
1南寧1345億,
2柳州932億,
3桂林863億,
4玉林597億,
5貴港431億,
6百色428億,
7梧州422億,
8欽州398億,
9河池392億,
10北海335億,
11來賓273億,
12賀州269億,
13崇左258億,
14防城港22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