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非洲國家綜合實力排名
根據2006年的相關數據,總結出非洲國家綜合實力排名的前五名,具體如下:
第一名,南非:國際影響力非洲第一
領土面積:122.1萬平方公里;人口:5177萬人
GDP總量:3500億美元 ;人均gdp:6483美元
經濟上在非洲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經濟穩定。在國際上處於中等強國地位。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全非洲最完善。2006年成人識字率82%,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占總人口約9.1%。
拓展資料: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
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闊,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積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陸」之稱。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約占非洲面積5%。低於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不足非洲面積的10%。非洲大陸平均海拔為650米。
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自1415年葡萄牙佔領休達,歐洲列強開始進行對非洲殖民統治,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達到巔峰,約有95%非洲領土遭到列強瓜分,資源長期遭到掠奪。1847年後殖民地陸續獨立,而非洲獨立年(1960年)則象徵非洲脫離列強統治,非洲殖民時代結束。
『貳』 為什麼聯合國不承認香港是中國的我看那個人均GDP香港排名14,中國排名91。為什麼聯合國把香港分
世界上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為193個,地區為31個。其中:亞洲(48個國家)東亞: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5)東南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東帝汶(11)南亞: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7)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5)西亞: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阿曼、葉門、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塞普勒斯(20)註:錫金現已並入印度成為其一個邦,所以這里不出現,詳細請看:歐洲(43個國家/1個地區)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法羅群島(丹)(6)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7)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8)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7)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16)非洲(53個國家/6個地區)北非:埃及、利比亞、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馬德拉群島(葡)(8)東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塞席爾(10)中非: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共和國(即:剛果(布))、剛果民主共和國(即:剛果(金))、聖多美及普林西比(8)西非: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註:未獨立,詳細請看:)、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加那利群島(西)(18)南非: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旺(法)、聖赫勒拿(英)(15)大洋洲(14個國家/10個地區)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薩摩亞、斐濟群島、湯加、庫克群島(新)、關島(美)、新喀里多尼亞(法)、法屬波利尼西亞、皮特凱恩島(英)、瓦利斯與富圖納(法)、紐埃(新)、托克勞(新)、美屬薩摩亞、北馬里亞納(美)北美洲(23個國家/13個地區)北美: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格陵蘭(丹)(4)中美洲: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7)加勒比海地區:巴哈馬、古巴、牙買加、海地、多明尼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多米尼克、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巴貝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羅普(法)、馬提尼克(法)、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荷)、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開曼群島(英)、百慕大(英)(25)南美洲(12個國家/1個地區)北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5)中西部: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3)東部:巴西(1)南部: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4)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6782萬人,觀察者網據此計算得出2014年中國的人均GDP約為7485美元(約合人民幣46531元),高於2013年的6767美元,但仍然落後於很多國家。在世界排名第90位。
『叄』 哪幾個國家人均GDP最高,哪幾個國家最低
人均國來民生產總值自(按名義匯率計算) 單位:美元
前十
1 盧森堡 69,056
2 挪威 53,465
3 瑞士 49,246
4 愛爾蘭 46,335
5 丹麥 45,015
6 冰島 44,133
7 美國 42,076
8 瑞典 38,451
9 英國 36,977
10 日本 36,486
後十
170 尼泊爾 246
171 塞阿里昂 207
172 幾內亞比索 204
173 盧安達 189
174 馬拉維 174
175 厄利垂亞 157
176 緬甸 135
177 民主黨剛果共和國 122
178 衣索比亞 121
179 蒲隆地 103
『肆』 人均GDP是什麼概念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內的有效工具,即「容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伍』 東非聯邦的介紹
東非聯邦是一個正在醞釀中的旨在將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盧安達和蒲隆地內五國統一的聯邦國家。容東非聯邦在統一後面積將達182.0664萬平方千米,成為非洲第三大國和世界第十六大國,人口將達1.38495億,成為非洲第二大人口大國(僅次於奈及利亞)和世界第十一大人口大國。人口密度將為70人/平方千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東非聯邦GDP(PPP)將達1600億美元,位居非洲第四,世界第五十五。人均GDP(PPP)將達1200美元。東非聯邦預計啟用共同貨幣東非先令以取代原本五國貨幣。東非聯邦的國語為斯瓦西里語,英語也同時為官方語言。預定首都為現東非共同體總部坦尚尼亞的邊境城市阿魯沙。
『陸』 世界上第一最窮的國家是哪個
世界最窮的國家top1:辛巴威人均GDP0.1美元
辛巴威是世界最窮的國家沒有之一,因為極度的通貨膨脹讓整個國家的經濟直接垮掉,人均GDP只有0.1美元,隨便去個人都能當富豪,而且辛巴威的人均壽命也是世界最低的。
阿富汗不用介紹大家或多或少也都知道,畢竟911事件和本拉登擺在那,阿富汗雖然飽受戰爭之苦但卻從沒沒失敗過,美國也是吃了不少的苦,人均GDP只有800美元。
世界經濟雖然在增長但不是每個國家都在增長,有很多國家因為歷史原因、戰亂原因還處在一個相對落後的階段,這個世界沒有看上去那麼平穩。
『柒』 什麼是人均GDP 怎麼算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內工具,即「人容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捌』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也稱作「人均GDP",常作為 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8)東非人均gdp擴展閱讀: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即GDP總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
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玖』 2017中國人均GDP有多少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9%。全年人均GDP為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
如果以美元計價,2017年中國全年人均GDP為8836美元。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和2012年分別為5577美元和6264美元,2013年為6995美元,2014年為7595美元,2015年為8016美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
拓展資料
201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
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
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為32.1%,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貢獻率為9.1%。
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全年國民總收入[3]825016億元,比上年增長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