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南省海口市2018年人口,GDP分別是多少
海口市
地區GDP
1390.48億元人民幣(2017年)
人均GDP
61583元人民幣(2017年)
⑵ 海南省的人口和GDP最新數據。
2014年數據(2015.2發布的)
人口
根據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推算,全省人口出生率14.56‰,死亡率5.95‰,自然增長率8.61‰,控制在年初預期目標9.4‰以內。全省年末常住人口903.48萬人,城鎮人口比重提高到53.76%。
地區生產總值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3500.7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09.6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874.4億元,增長11.0%;第三產業增加值1816.7億元,增長8.7%。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3.1:25.0:51.9。
資料來自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http://www.hainan.gov.cn/hn/zwgk/tjdc/hntj/tjgb/201502/t20150206_1518718.html
⑶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⑷ 2018年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預計能達到多少
87-92萬億
⑸ 2018年GDP是多少
2018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萬億元,經濟總量再創新高,穩居世界第二位。
⑹ 我國2018-2019兩年的GDP是多少
2018年的GDP約為92萬億,2019年的約為99萬億,今年可以突破100萬億。
⑺ 多省份下調2018年GDP增長預期嗎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中國經濟年報:GDP首破80萬億元,增速6.9%,實現2010年來首次回升。1月密集召開的各省兩會也陸續公布了其一年來的「成績單」。梳理這些數據可見,22省份GDP增速超「國家線」、多地邁上新台階、西部領跑、東北回暖......可以說,2017年的經濟數據更為「立體」,更加「有看頭」。
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在此背景下,不約而同的,在部署2018年的工作時,多地淡化GDP增長目標,紛紛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⑻ 海南到2020的GDP是多少
人均GDP到2020年翻兩番目標首次在黨代會報告中出現 http://news.hainan.net 時間:2007-10-16 18:13:00 來源:新華網 手機版海南在線,信息資訊全掌握!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趙曉輝)胡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有關專家指出,這是人均GDP到2020年翻兩番目標首次在黨代會報告中出現。 專家指出,此次目標的提出更強調人均理念。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說,從GDP總量翻兩番變為GDP人均翻兩番,這考慮了人口增長的因素,是一個更高標準的小康。二是增加了降低消耗、保護環境這樣的要求,是一個實現難度更大的小康。這將會為今後5年百姓生活帶來更為顯著、更為全面的變化。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分析說,中國人口較多,單純以經濟總量來衡量,可以表明中國國力的增強,但是人均GDP更能反映居民在經濟發展中分享的成果。 庄健說:「這一目標的提出是基於最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而確定的。」 5年前召開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0年中國人均GDP為7078元,按當年匯率折算約為856美元。如果2020年實現翻兩番,那麼到時候人均GDP應該達到3500美元左右。 「新的目標比原來更高了,比『十一五』規劃更進了一步,這一目標的提出是建立在堅實基礎上的,實現這一目標很有把握。」庄健說。「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0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從2003年到2006年,中國經濟已經連續4年保持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到去年底,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2000美元。 與此同時,十七大報告更加強調了發展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性,強調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性。 庄健說,在單純依靠投入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下,人們擔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經濟的生產率大大提高,科技含量不斷增加,可持續發展能力日益增強。人均GDP翻兩番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提出的。 專家指出,在綜合國力提高的同時,人均GDP提高,發展水平和富裕程度提高,這是以人為本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