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內生產總值
2019年11月2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依據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19281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18972億元。
Ⅱ 有誰知道今年經濟普查會對gdp有多大影響
增加了來1.9萬億,增幅是增幅為3.4%,其源實已經增加得非常多了。這不是一年的增幅,而是核算後修正誤差的增幅。這種修正,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的。新聞報出來後,不少人還在擔心,去年的基數增加了這么多,今年在去年基礎上的增速會不會被拉低很多。
Ⅲ 第三次經濟普查哪個省gdp作假了
這是湖南在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中抽查發現的統計造假行為。「各地單純追求對GDP的考核是造成統計水分甚至造假的重要原因。」
Ⅳ 中國2018年的國內GDP是多少
國家統計局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90萬億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經濟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根據2018年末中國大陸人口數139538萬人計算,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
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中國GDP同比增速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並且按總量看,這是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大關,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GDP增速的放緩也不容忽視,6.6%的GDP同比增速是創下28年來新低。
綜合來看,2018年大家都覺得經濟很差,但從數據上看,我們認為結果尚可,2019年經濟仍然有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我們的態度明顯不同,如果2018年還有去杠桿的任務,2019年可能會重新回到穩增長的軌道上來,從年初央行、財政和發改委的幾個動作就能看出,現在高層已經全面啟動了逆周期調控,而調控的主要手段就是投資,所以今年投資方面,相信會有明顯啟動的跡象。
經濟就三駕馬車,投資,消費,進出口,消費是間接的影響,而且已經穩中向好,進出口這塊我們單方面說的根本不算,所以能夠做到的只有投資,而在投資中,前幾年我們基本使用的都是房地產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手段,但是現在,房地產的邊際效應已經嚴重不足,這種投資變得不可持續,所以這次拉投資,我們可能會選擇全新的思路,一個是基礎設施,另一個就是高端製造。這很可能是2019年經濟發展的主題。而房地產投資,從趨勢上來看,其實已經被決策層所拋棄。
Ⅳ 求助2018經濟普查的表格,有的給發一下,跪求。
網頁鏈接
11-民間非營利組織普查表(填寫指引).pdf
全部都有。 打開網頁鏈接 寶安稅務局網站
Ⅵ 國民生產總值排名前10的國家
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國,GDP為116,675億美元,第二是日本,GDP為46,234億美元,第三位是德國27,144億美元,英國,專法國屬分別排在第四位,第五位,根據經濟普查資料,中國調整後的GDP總量為19317億美元,超過義大利,位居世界第六位。排在七到十位的是西班牙,加拿大,印度
Ⅶ 2008年中國GDP是多少各省份排名各城市排名感謝大家!
據國家統計局消息,依據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國家統計局對2008年GDP初步核算數據進行了修訂。
主要結果為:2008年全國GDP總量為31404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3702億元,比重為10.7%,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49003億元,比重47.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31340億元,比重為41.8%。
2008中國GDP排名
1、廣東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5696億元 同比增10.1%
2、山東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1072億元 同比增12.1%
3、江蘇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 同比增12.5%
4、浙江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21487億元 同比增10.1%
5、河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8200億元 同比增長12%
6、河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6188億元 同比增10.1%
7、上海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3698億元 同比增9.7%
8、遼寧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3461億元 同比增13.1%
9、四川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2506億元 同比增9.5%
10、湖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1330億元 同比增13.4%
11、湖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1156億元 同比增12.8%
12、福建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0823億元 同比增13%
13、北京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0488億元 同比增長9%
14、安徽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8874億元 同比增12.7%
15、黑龍江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8310億 同比增11.8%
16、內蒙古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7762億 同比增17.2%
17、廣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7171億元 同比增12.8%
18、山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938.7億元 同比增長8.3%
19、陝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851億元 同比增15.6%
20、江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480億元 同比增12.6%
21、吉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424億元 同比增長16%
22、天津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354億元 同比增16.5%
23、雲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4721.77億 同比增長11%
24、重慶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5096億元 同比增14.3%
25、新疆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4203億元 同比增長11%
26、貴州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333億元 同比增長10.2%
27、甘肅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176億元 同比增10.1%
28、海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459億元 同比增長9.8%
29、寧夏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098.51億元 同比增12.2%
30、青海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961億元 同比增長12.7%
31、西藏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95.91億 同比增長10.1%
(7)哈爾濱2018經濟普查gdp擴展閱讀:
GDP數據來源
在季度GDP核算時,將所有可以在核算時獲得的、適用的經濟統計調查數據都用於GDP核算。資料來源主要包括兩部分:
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指由國家統計系統實施的統計調查獲得的各種統計資料,如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等統計調查資料、服務業抽樣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主要包括: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保監會、證監會等行政管理部門的相關數據,例如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情況、國家稅務總局分行業的稅收資料等。
參考資料:中國網——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發布 2008年GDP數據修
中國網——2008年中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GDP排行
網路——國內生產總值
Ⅷ 經濟普查如何改善GDP核算
摘要抄: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最大的特點是普查的行業廣、調查的單位全和獲得的信息量大。除農業以外,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都在普查的范圍之內;所有的單位,不分規模上下,都進行全數調查;普查的指標,除常規統計的指標以外,所有的單位都要填報財務狀況指標。這些特點,不論從范圍上還是獲取數據的詳細程度上,都與國內生產總值核算需要范圍廣泛的備行各業的基礎數據的要求相吻合,
Ⅸ 第二次經濟普查的GDP介紹
2005-2009年度GDP總量修訂(億元) 年份 經濟普查後修訂數據 經濟普查前修訂數據 初步核算數據總量(本幣) 總量(美元) 增幅(%) 總量(本幣) 增幅
(%) 總量
(本幣) 增幅
(%) 2005 184,937.4 22,576.2 11.3 183,217.4 10.4 182,321 9.9 2006 216,314.4 27,135.0 12.7 211,923.5 11.6 209,407 10.7 2007 265,810.3 34,956.6 14.2 257,305.6 13.0 246,619 11.4 2008 314,045.4 45,218.3 9.6 314,045.4 9.6 300,670 9.0 2009 340,506.9 49,847.3 9.1 340,506.9 9.1 335,353 8.7 歷年發布數據對比 GDP經濟普查修訂數據與歷年發布數據對比(單位:億元) 年份 經濟普查修訂數據 統計年鑒2009數據 統計年鑒2008數據 統計年鑒2007數據 統計年鑒2006數據 初步核算數據
(年度公報數據) 2005 184,937.37 183,217.40 183,217.40 183,867.88 183,084.80 182,321 2006 216,314.43 211,923.50 211,923.50 210,870.99 209,407 2007 265,810.31 257,305.60 249,529.90 246,619 2008 314,045.43 300,670.00 300,670 2009 340,506.87 335,353 2005-2009年GDP結構數據修訂 年份 數據類型 GDP總量與分布(億元) GDP結構比重(%) 總量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總量 一產業 二產業 三產業 2005 經濟普查後修訂數據 184,937.4 22,420.0 87,598.1 74,919.3 100 12.12 47.37 40.51 經濟普查前修訂數據 183,217.4 22,420.0 87,364.6 73,432.9 100 12.24 47.68 40.08 初步核算數據 182,321.0 22,718.0 86,208.0 73,395.0 100 12.46 47.28 40.26 2006 經濟普查後修訂數據 216,314.4 24,040.0 103,719.5 88,554.9 100 11.11 47.95 40.94 經濟普查前修訂數據 211,923.5 24,040.0 103,162.0 84,721.4 100 11.34 48.68 39.98 初步核算數據 209,407.0 24,700.0 102,004.0 82,703.0 100 11.80 48.71 39.49 2007 經濟普查後修訂數據 265,810.3 28,627.0 125,831.4 111,351.9 100 10.77 47.34 41.89 經濟普查前修訂數據 257,305.6 28,627.0 124,799.0 103,879.6 100 11.13 48.50 40.37 初步核算數據 246,619.0 28,910.0 121,381.0 96,328.0 100 11.72 49.22 39.06 2008 經濟普查後修訂數據 314,045.4 33,702.0 149,003.4 131,340.0 100 10.73 47.45 41.82 初步核算數據 300,670.0 34,000.0 146,183.4 120,486.6 100 11.31 48.62 40.07 2009 初步核實數據 340,506.9 35,226.0 157,638.8 147,642.1 100 10.3 46.3 43.4 初步核算數據 335,353 35,477 156,958 142,918 100 10.6 46.8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