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7年美國和中國的GDP分別是多少
肯定的啦,即使gdp達到22萬億,人均也不過1.5萬美元左右,而且中國在人均gdp、科技、內經濟運容行機制、工業體系、經濟自由度、勞動力素質、社會福利、民富、政府廉潔度,民主指數等與歐美發達國家還存在巨大差距,不可能在兩三年內全部趕上
(2013年中國gdp才91850億美元,2017年能有22萬億這么多麼……)
⑵ 2017年美國GDP增速多少為何我算到有8.4% 比中國高
有可能你獲得的數據是有問題的
⑶ 2017年,中國的GDP是22萬億美元,美國的GDP是20.59萬億美元,到2017年,成為中國經濟世界第一的第一年,
肯定的啦,即使來gdp達到22萬億,自人均也不過1.5萬美元左右,而且中國在人均gdp、科技、經濟運行機制、工業體系、經濟自由度、勞動力素質、社會福利、民富、政府廉潔度,民主指數等與歐美發達國家還存在巨大差距,不可能在兩三年內全部趕上
(2013年中國gdp才91850億美元,2017年能有22萬億這么多麼……)
⑷ 2O17年中國和美國的GDP各是多少
中國827122億元
美國19.363萬億美元
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9%,二季度增長6.9%,三季度增長6.8%,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
(4)2017年中美日gdp對比擴展閱讀: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國家統計局從2015年3季度起實施季度GDP核算改革,採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數據,並公布相關核算結果。截止到2018年1月,中國GDP過去8年凈增加量壓制美國,相當於再造一個日本。
中國經濟發展主要指標GDP大致經歷幾個階段:
1956年突破1千億元,1982年突破5千億元
1986年中國GDP過萬億元,達到10,309億元
2001年過10萬億元,達到110,270億元
2012年過50萬億元,達到534,123億元
2014年,中國GDP總量達到636,139億元(初步核實數)
2015年,中國GDP總量達到676708億元(初步核實數)
2016年,中國GDP總量達到744127億元
2017年,中國GDP總量達到82.71萬億元,同比增長6.9%
⑸ 中美兩個2017gdp分別是多少
肯定的啦,即使gdp達到22萬億,人均也不過1.5萬美元左右,而且中國在人均gdp、科技、經濟運行機制、工業體系、經濟自由度、勞動力素質、社會福利、民富、政府廉潔度,民主指數等與歐美發達國家還存在巨大差距,不可能在兩三年內全部趕上(2013年中國gdp才91850億美元,2017年能有22萬億這么多麼……)v
⑹ 中美日20年來GDP變化原因
在分析原因之前, 先要看看GDP在這20年來在3國的變化趨勢.
日本的http://www.gold-eagle.com/editorials_04/images/riley041504b.gif
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增長大概在4%,左右, 90年代大概在1.5%, 主要是房地產,股票價格為代表的泡沫經濟的影響. 90年代後期日本經濟產生衰退, 也受到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 2003年開始日本經濟開始明顯回復和增長.
20年來美國的經濟增長
http://www.econ.umn.e/~tkehoe/U.S.GDP.gif
幾乎是不收波及的增長. 並沒有顯示出與戰爭的任何關系, 不像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 主要增長原因應該是信息化的普及, 以及因此而提高的生產力.
中國經濟增長http://images.wri.org/chart_chinaenergychart.gif
至於中國的經濟增長, 主要應該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大量投資和對原材料的大量消耗,以及勞動力的充分利用.
⑺ 中美GDP對比 中國GDP預期什麼時候超過美國
印度Livemint網站3月27日文章,原題:貿易戰是美國影響力衰弱的徵兆 表面上,美中已打響貿易戰的第一槍。但會不會是這種情況:美國對華巨額貿易赤字是一件更深層事情的徵兆——正在上演的美國衰落和中國崛起這個傳奇的一部分?
毫無疑問,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大國,還是最重要的金融大國。而且其中還存在一個有趣的故事,那就是從整個歷史來看,當金融的支配地位高於商業利益時,會如何導致帝國崩潰並把接力棒傳給一個正在崛起的霸權國家。
該理論與法國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喬萬尼?阿里吉密切相關。這些學者在政治經濟學中發現一種模式,粗略地講,就是緊隨著一個國家商業成功而來的是權力中心的競爭,這會導致此前佔主導地位的經濟體的金融化。比如,隨著英國在製造業上的優越地位輸給美國,英國繼續從在國外投資上獲得收入,金融變成英國的主導產業。早前,類似的情況也在荷蘭發生過,當時該國在歐洲商業上的霸主地位輸給英國。
阿里吉認為,被金融利益牢牢掌控的美國經濟如今處於失掉優越地位的危險中。這種理論認為,金融化是衰落的徵兆,是把經濟領導權拱手讓人的前奏。事實上,很多警告指出權力正從美國向亞洲轉移。當初美國成功擋住了日本的挑戰,但(如今的)中國卻完全不一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的一張圖表,繪制出美中兩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在全球GDP中所佔的份額,清晰表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正下降,而中國正上升。
1980年時,中國在全球GDP中的份額是2.3%,美國是21.8%。到2014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所佔份額超過美國。到2017年,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所佔的份額是18.3%,相比之下美國只有15.3%。從美國的觀點看,這張圖可不好看。難怪美國領導層擔心,難怪他們要猛烈抨擊中國,不顧一切地努力延緩自己的衰落。
中國正在增進與東南亞、非洲和中亞國家的關系,中國的宏大視野是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海上絲路和亞投行等各種平台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些都是中國影響力日益增強的例證。
⑻ 美國gdp和中國gdp對比是怎樣的
1、1980年
經過十幾年動來亂,源中國國內經濟受到毀滅性打擊,GDP名義上增長了,但世界排名和世界佔比都大幅下滑,中國的經濟地位甚至比民國時期還低,堪稱到了最低潮!而就在最絕望的時候,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始了!美國方面,冷戰達到最高潮,日本崛起,加上石油危機的打擊,美國經濟到了二戰後最低谷,世界佔比下滑到25%。
2、1990年代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而好戲才剛剛開始,從這一年中國進入了黃金十年(2000-2010年)。而美國也達到了冷戰後最巔峰的時期,GDP世界佔比恢復到了1980年以來最高值,31.97%。
3、2016年
中國經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美國的差距也縮小到立國以來最小值。但美國經濟依然強大。美元的霸權依然牢固,中美經濟競爭才剛剛開始。
⑼ 中國經濟總量和美國相差多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核算,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36463億元,按匯率折算越過10萬億美專元大屬關,在世界居第二位。當年美國的生產總值17.4萬億美元.
中國和美國的經濟總量差7萬億美元左右。
如今的中國各方面都在高速的發展,並且發展的速度也是樂觀的,根據大多數經濟學家們的估計。中國的經濟總量會在2025年以後超過美國。
並且在教育、醫療、居民的生活質量,各方面我么還都在學習和不斷地完善,所以我們一起期待中國的崛起,加油中國。
不少美國人收入高,但儲蓄卻很低,反而欠了不少信用卡債,而中國人一般都有自覺儲蓄的良好習慣,一般買房購車、投資理財、出國讀書等也能負擔得起(但近年來中國年輕人負債的比例在迅速提升,這個值得注意和警惕)。中國人在全世界的消費實力已經廣為人知,龐大的購買力也並不比任何國家差。
中國並不需要追求虛高甚至有害的GDP數值,真正需要追求的是像美國那樣具有領先世界的多種優勢。
比如美國發達的金融市場、實力強大的跨國企業、一流的大學教育、領先的科技實力等。
在這些領域,雖然中國也已遠超一般發展中國家,甚至可與第二陣營的發達國家相匹敵,但與美國相比,還是有顯著差距的。
⑽ 2017全年中國GDP多少,增長了幾個百分點,與美國相比呢
估計11萬億左右,7%吧。美國GDP16億左右,單位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