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中國近十年來的gdp總值和人均gdp
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統計(億元)人口(截止2009年底) 人均GDP(約*元)排名
全國 397983
上海 16872.42 1673萬 100851 1
北京 13777.94 1550萬 88889 2
天津 9108.83 1100萬 82807 3
江蘇 40903.34 7740萬 52846 4
廣東 45472.83 9449萬 48123 5
內蒙古 11655.00 2450萬 47571 6
浙江 27226.75 5960萬 45682 7
遼寧 18278.29 4350萬 42019 8
山東 39416.20 9515萬 41425 9
福建 14357.12 3650萬 39334 10
吉林 8577.06 2750萬 31189 11
河北 20197.09 7092萬 28478 12
寧夏 1643.41 600萬 27390 13
陝西 10021.53 3800萬 26372 14
黑龍江 10235.00 3900萬 26243 15
山西 9088.06 3500萬 25965 16
湖北 15806.09 6100萬 25911 17
新疆 5418.81 2158萬 25110 18
青海 1350.43 557萬 24244 19
重慶 7894.24 3400萬 23218 20
河南 22942.68 9970萬 23011 21
湖南 15902.12 6925萬 22963 22
海南 2052.12 900萬 22801 23
江西 9435.01 4430萬 21297 24
四川 16898.59 8860萬 19072 25
廣西 9502.39 5100萬 18632 26
安徽 12263.36 6700萬 18303 27
西藏 507.46 290萬 17498 28
雲南 7220.14 4550萬 15868 29
甘肅 4119.46 2700萬 15257 30
貴州 4593.97 3930萬 11689 31
綜上,選40000。
希望採納
2. 中國人均gdp近十年的世界排名
2015年67.67萬 2014年63.59萬 2013年568845 2012年519470 2011年473104 2010年401513 2009年340903 2008年314045 2007年265810 2006年216314 2005年184937 2004年159,878.34 2003年135,822.76 2002年120,332.69 2001年109,655.17 2000年99,214.55 單位億元
3. 再過10年,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能達到7000美元左右,比現在再翻一番嗎
現在人均抄要在15000美元以上,襲才能算是初等發達國家呢。
2009年人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的)
1. 高收入國家群(相當於發達國家吧),人均GDP15,000美元以上,最後一名是斯洛法克,這些國家人口總數約10.2億;
2. 排名中國之前,和高收入國家群之間的國家(相當於高等發展中國家),最後一名阿爾巴尼亞,這些國家人口總數約11.8億;
3. 中國,人均GDP3,678美元,人口約13.4億(中等發展中國家);
4. 排名在中國之後,印度之前的低收入國家,最後一名象牙海岸,這些國家人口總數約12.1億(中等發展中國家);
5. 印度,人均GDP1,031美元,人口約11.7億(低等發展中國家);
6. 排名在印度之後,最貧窮的國家,人口約10.3億( 低等發展中國家)。
4. 求近五十年中國人均GDP世界排名變動表!!
我估計樓主很難找到答案的,我國的統計局一般對國內都是GDP總量,是不會公布人均GDP的,因為我們的總量可以沖進全世界前10。而人均...這樣做的目的--增加民族自豪感!!!!
5. 中國人均gdp排名
截止到2020年8月7日,中國人均GDP排名為第72位。
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回上年增長6.1%。人均國答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5)10年人均gdp排名擴展閱讀: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GDP總額,即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6. 中國再過10年後的人均gdp是多少
中國的人均水平來,如果以源美元計算,那麼不但取決於中國自身的經濟發展,而且還要受到美國經濟發展和匯率變化的影響。
以美元名義收入計算,我國目前(根據2008年的估算)是
國際貨幣基金 104位,人均 3,315 美元
世界銀行 99位,人均 2,485 美元
美國中央情報局 107位,人均 3,174 美元
如果按照購買力計算,我國目前是
國際貨幣基金 100位,人均 5,963 美元
世界銀行 90位,人均 5,345 美元
美國中央情報局 106位,人均 6,000 美元
再過十年,我的看法是,名義人均gdp 將在 4000 美元上下,購買力人均gdp 將在 7500 美元左右。
7. 這十年中國人均GDP上升了多少
上升了32393元,05年14259元,14年46652元(來自國家統計局)
8. 未來10年中國人均GDP
國家統計局預測我國未來15年經濟呈現巨大增長潛力
在17日召開的「中國生產力發展國際論壇」上,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也是國家GDP核算的權威人士許憲春作了《未來15年中國生產力發展的展望與預測》的演講,這也是對由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所主持的有關未來15年中國生產力發展的展望與宏觀研究的課題所作的報告。
未來1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如何?會面臨哪些新矛盾和新問題?
報告預計,「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我國GDP年均增長率將達到8.5%左右,「十一五」期末GDP總量將超過26萬億元,人均GDP近1.9萬元,折算美元將超過2000美元;「十二五」(2010—2015年)期間GDP年均增長率將達到8%左右,「十二五」期末GDP總量將超過42萬億元,人均GDP將接近3萬元,折算美元將超過300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2004年標准我國由中下等收入發展中國家進入上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十三五」(2016—2020年)期間GDP年均增長率將達到7%左右,「十三五」期末GDP總量將超過60萬億元,人均GDP將超過4萬元,折算美元將超過5000美元。
報告認為,2000—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仍然是資本的快速積累。雖然這期間資本投入對於GDP增長的貢獻有所下降,但是它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仍然高達50%以上。相對於資本來說,勞動力數量增長的貢獻率非常小,這主要是由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所決定的。
而推動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另一個動力就是全要素生產率的快速增長,而且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會越來越大,預計到「十二五」期間,貢獻率將超過40%。
從預測結果來看,GDP的生產結構在未來15年呈現以下趨勢:第一產業比重將不斷下降,第二產業比重在波動中趨於下降,第三產業比重將穩步上升。
分時期看,「十一五」期間,第二產業的比重將會繼續上升,主要表現在對於能源需求的上升,導致能源部門擴張以及高投資率帶來的資本需求的上升,另外,W TO過渡期多種纖維協定(M FA)的取消將促進紡織和服裝部門的擴張。到「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隨著采礦業和低技術產業比重的下降,第二產業比重將逐步回落;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居民對服務業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工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對於生產性服務業需求的增加,第三產業比重將不斷上升。
針對GDP的使用結構,報告認為,預計在「十一五」期末,投資比重(即投資率)將達到42%左右,比2005年有所下降;最終消費率比重(即消費率)將達到57%左右,比2005年將有所上升;凈出口比重將達到1%左右,比2005年有所下降。進入2010年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和儲蓄率的下降,預計「十二五」期末投資比重將進一步下降到40%左右,消費比重則上升到接近60%。凈出口比重或落到不足1%左右;到了「十三五」期末,投資比重將加速下滑的35%左右,消費比重上升到60%以上,凈出口比重不足0.5%。
報告指出,在未來15年,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但由於處在社會轉型期,一些新矛盾、新問題顯現。報告從三個大方面作了分析,從約束經濟增長的供給因素來看,一是儲蓄-投資轉化機制低效運行,降低了資本供給效率;二是人力資本投資長期過少,高素質勞動力供給不足;三是國民經濟技術含量較低,國際競爭力較弱,特別是與發達國家差距懸殊。另外土地、能源、水資源、一些主要礦產資源供需缺口會有所擴大。
從約束經濟增長的需求因素來看,一是產品和產業供給結構不能滿足需求結構;二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突出;三是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產業結構扭曲。
從約束經濟增長的體制和機制因素來看,主要存在五方面的不足:投融資和財政稅收體制仍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削弱了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環境和資源的使用成本過低,難以形成相應的替代、節約資源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企業尚未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難以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從而抑制了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充分實現;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居民消費存在後顧之憂,影響了居民即期消費需求;缺乏全國統一大市場,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和地區封鎖,使得有限的經濟資源不能在全國范圍內合理配置,不能有效地形成優勝劣汰機制。
9. 我國近十年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具體的數據)
建議復你查詢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資料庫制: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6/indexch.htm
其中的兩張表可以回答你的人均DG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具體數據。請查看:
表:3-3 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左面幾欄是各產業的比例,但是請看最右邊一欄/第十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表:10-2 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爾系數(最左邊兩欄分別是城鄉居民和農村居民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