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內蒙古各市的經濟排名
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位於自治區的西南部,下設2個區、7個旗。境內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得鄂爾多斯似乎一夜間暴富起來,2017年GDP總量為4716億元,排名國內第43,省內第1。境內的成吉思汗陵園、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草原等非常出名。
2、包頭
包頭市是內蒙古的工業和製造中心城市,更是全球輕稀土產業基地,因此有「草原鋼城」的美譽。這里是自治區對外開放的重點地區,連接著我國華北和西北地區。作為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包蘭鐵路、包西鐵路等鐵路干線經過這里。境內的希拉穆仁草原、九峰山景區等較為著名。2017年GDP總量為3448億元,排名國內第64。
3、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的首府,又稱為「青城」。地處歐亞大陸的深處,是我國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又被稱為「中國乳都」,擁有國內最著名的兩大乳業巨頭。境內的五塔寺、大昭寺、蒙古風情園等景區較為有名。2017年經濟總量達到3179億元,排名國內第73。
4、通遼
通遼地處自治區與我國東北地區的交接地帶,屬於副中心城市。通遼有名的特產有蒙古族白食、菜包、草原山杏等。在旅遊資源上,扎魯特草原旅遊區、大青溝等較為著名。
5、赤峰
赤峰地處內蒙古東部,是自治區的區域中心城市,人口數量位居省內第1。全市經濟農作物耕種面積廣闊,產量逐年增加,經濟增加值穩步提升。綜合經濟實力排名省內第5。沙地風光、第四紀冰川遺跡是境內較著名的旅遊景點。
6、呼倫貝爾市
呼倫貝爾地處中俄蒙的交接地區,土地面積相當於江蘇、山東兩省的總和。境內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甚至很多國外專家稱這里是最好草原。旅遊產業是這里的一大亮點,國際遊客數量連年攀升,極大刺激當地經濟增長。
7、錫林郭勒
錫林郭勒市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更是我國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其中農畜、能源、冶金是是錫林郭勒的優勢產業,占工業比重的半壁江山,同時使得綜合經濟實力在自治區排名第7。
8、烏蘭察布市
烏蘭察布地處內蒙古的中部地帶,與河北省接壤,下設11個縣區,常住人口280萬。烏蘭察布占據戰略要地,是自治區連接東北地區、華北地區、中部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境內工業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以上企業達到400多家。
9、巴彥淖爾市
巴彥淖爾屬於自治區地級市,與包頭、鄂爾多斯接壤。下轄1個區、2個縣、4個旗,總人口數170萬。在經濟發展中,乳品產業、肉類產業、羊絨產業為重要支柱產業,極大拉動經濟增長,使其2017年綜合經濟實力排名第9。納林湖生態旅遊區、黃河河套文化旅遊區是境內有名的4A級景區。
10、烏海
烏海位於黃河上游地帶,是自治區新型工業城市,一直有「黃河明珠」的稱謂。烏海境內資源豐富,能源儲備量大,地方發展主要依靠建材、冶金等產業,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經濟城市,經濟總量排名第10。
11、興安盟
興安盟地處內蒙古的東部地區,同時也屬於我國東北地區。下設2個市,1個縣,3個旗,總人口170萬左右。興安盟第一產業較為發達,農產品數量連年增長,為地方經濟起到之稱作用。這里曾是內蒙古的首府所在地,烏蘭夫辦公舊址、阿爾山等是較為出名的景點。
12、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地處內蒙古的最西部,位於呼包銀經濟帶上,與鄂爾多斯接壤。近些年阿拉善盟工業增加值逐步提升,其中原鹽產量大幅提高,為拉動經濟增長起到較大作用。境內有名的景點有:騰格里通湖草原、南寺、巴丹吉林沙漠等。
(1)錫林浩特gdp2018是多少擴展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工業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
2018年12月12日,自治區政府組織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由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李仲開作主題發布,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內蒙古工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和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⑵ 2018年西寧市全年GDP是多少億
2018年西寧市全年GDP是1286.41億元。
1、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6.08億元,增長4.2%,對GDP貢獻率為1.44%,拉動GDP增長0.13個百分點;
2、第二產業增加值467.99億元,增長8.8%,對GDP貢獻率為48.31%,拉動GDP增長4.3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8.0%,對GDP貢獻率為34.92%,拉動GDP增長3.14個百分點;
3、第三產業增加值772.34億元,增長9.4%,對GDP貢獻率為50.25%,拉動GDP增長4.5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6:36.4:60.0。
(2)錫林浩特gdp2018是多少擴展閱讀:
1、2018年,西寧市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2.94億元,增長17.4%,其中,完成稅收收入77.58億元,增長20.3%。
2、全年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97.48億元,增長3.2%,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4.4%、公共安全支出增長4.8%、教育支出增長13.5%、科學技術支出增長50.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7.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9.1%、節能環保支增長15.4%、城鄉社區支出下降8.3%。
⑶ 2018年我國的名義GDP是多少實際GDP是多少名義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是多少
1.名義增長率是用當年價格GDP計算出來的增長速度。比如2018年我國GDP為915887.3(當年價),2017年為831381.2(當年價),據此計算的名義增速為10.1%。
2.世界級增長率是扣除價格因素計算出來的增長速度,2018年我國GDP實際增速為6.7%。
3.名義增長率和實際增長率的差別是價格因素。
⑷ 我國2018-2019兩年的GDP是多少
2018年的GDP約為92萬億,2019年的約為99萬億,今年可以突破100萬億。
⑸ 錫林浩特的經濟
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201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7500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同比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2000萬元,同比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1201722萬元,同比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731285萬元,同比增長6.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8:62.8:31.4轉變為6.8:57.9:35.3。人均生產總值81118元,同比增長4.3%。
2008年——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截止到年底,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41.91億元,同比增長0.7%,地方財政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4.53億元,同比增長9.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累計完成27.41億元,同比下降1.5%。地方財政總收入佔GDP比重為20.20%。
2014年末,全社會從業人員127140人,同比增長6.89%;其中:單位從業人員60791人,同比增長4.63%。在崗職工工資總額344519.1萬元,同比增長5.68%。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6201元,同比增長1.03%。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6832元,同比增長3.77%。 隨著養殖、種植結構的不斷調整,農業生產平穩發展。全年糧油產量4.35萬噸,同比增長16.62%;其中:糧食產量4.31萬噸,同比增長24.21%。蔬菜產量5.43萬噸,同比增長6.08%。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148.19萬頭(只),比上年同期增加19.43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和羊總頭數147.28萬頭(只),比上年同期增加19.05萬頭(只);大牲畜和羊的總增率為47.08%。大牲畜和羊的良種及改良種牲畜146.45萬頭(只),良改比重為99.43%。年末牲畜存欄71.05萬頭(只),較上年同期增加8.18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欄70.24萬頭(只)。年內大牲畜和羊出欄71.71萬頭(只),比上年增加5.15萬頭(只)。牲畜出欄率115.50%;商品率為118.79%。肉類總產量19514噸,同比增長0.64%;奶類產量120941噸,同比增長18.95%;羊絨毛產量1243噸,同比增長32.52%;皮張產量71.98萬張,同比增長7.46%。
穩步推進生態環境建設,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年造林面積31005畝;其中:封山育林項目面積15000畝,人工造林面積26010畝。零星植樹54萬株。 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051122萬元,同比增長9.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914754萬元,同比增長9.4%。全年限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1.39%,同比下降1.67%。
建築業生產穩步發展,企業運行質量有所改善。全市建築業增加值完成150600萬元,同比增長4.6%。全市三級及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20個,竣工產值948509萬元,同比增長2.3%。全年各類房屋施工面積92.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0%。房屋竣工面積51.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0%。2014年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實現利潤2004.9萬元,同比下降56.9%;實現稅金6071.7萬元,同比下降15.6%。
2014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完成200958萬元,同比增長6.8%。
交通客貨需求平穩增長,2014年公路貨運量11363.33萬噸,同比增長9.6%;公路貨運周轉量2350000.00萬噸公里,同比增長11.0%;公路客運量453.05萬人,同比增長0.3%;公路客運周轉量27684.94萬人公里,同比增長0.9%。
郵電通訊業保持平穩增長,2014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達6.2萬戶,同比增長15.46%。全年函件達85.84萬件,同比下降27.41%;訂閱報刊466.69萬份,同比下降21.05%;訂閱雜志30.02萬份,同比下降6.71%;包裹1.41萬件,同比下降15.56%。
消費品市場活躍,價格水平漲幅較低。2014年批發業和零售業增加值完成113518萬元,同比增長9.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完43644萬元,同比增長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3078萬元,同比增長11.6%。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463000萬元,同比增長11.7%;農村牧區消費品零售總額60078萬元,同比增長9.3%;按行業分:批發零售業446200萬元,同比增長11.9%,住宿餐飲業76878萬元,同比增長10.2%。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1.1%。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1.9%。
招商引資工作邁出較大步伐,2014年共引進國內(盟外)資金107.5億元,同比下降3.4%。外貿出口總額420萬美元,同比增長89.2%。
草原旅遊業發展勢頭良好。2014年共接待遊客360.2萬人次,同比增長14.0%;實現旅遊收入56.9億元,同比增長28.0%。
2014年金融保險業增加值完成101147萬元,增長4.9%。
金融運行相對增長較好。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18.12億元,同比增長0.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17.02億元,同比增長6.6%。全年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69.74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中長期貸款208.87億元,同比增長5.7%;短期貸款60.17億元,同比增長20.2%。新增存貸差額趨於平衡。
保險業平穩發展。2014年全市19家保險公司實現保險費收入5.9億元,同比增長9.0%;其中財產保險保險費收入3.0億元,同比增長9.0%,人壽保險保險費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10.5%。
⑹ 2018年中國gdp排名最差的三十個縣是哪些
2018年中國排行榜最差的30個縣應該有三河縣
⑺ 2018年GDP是多少
2018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萬億元,經濟總量再創新高,穩居世界第二位。
⑻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⑼ 2018地級市gdp排行
2018中國100強地級市,第一組,江蘇,山東,河南,各有8個城市
江蘇:1蘇州,5無錫,11常州,14揚州,16南通,19鎮江,29徐州,45泰州
山東:10煙台,21威海,30濟寧,31淄博,34濰坊,41泰安,62東營,78萊蕪
河南:20洛陽,47南陽,52許昌,80新鄉,83駐馬店,92焦作,94開封,95商丘
第二組,浙江,河北,各有7個城市
浙江:2溫州,7紹興,9嘉興,12金華,22湖州,28台州,48周山
河北:32唐山,36廊坊,50滄州,67承德,70保定,73秦皇島,96邯鄲
第三組,廣東,福建,各有6個
廣東:4佛山,6東莞,8珠海,23惠州,26中山,44汕頭
福建:3泉州,33三明,35漳州,37龍岩,55寧德,57南平
第四組,湖北,湖南,安徽,陝西,各有5個城市
湖北:13宜昌,43襄陽,64荊州,69黃岡,88十堰
湖南:15岳陽,61常德, 63湘潭,66張家界,84衡陽
安徽:17蕪湖,24黃山,49宣城,72安慶,82渭南
陝西:25榆林,51咸陽,56渭南,71寶雞,77延安
第五組,江西,四川,各有4個
江西:40贛州,42九江,74景德鎮,97吉安
四川:46綿陽,79瀘州,85南充,89樂山
第六組,廣西,山西,雲南,各有3個
廣西:38桂林,59柳州,76玉林
山西:68長冶,81大同,86晉中
雲南:87曲靖,91麗江,93普洱
第七組,內蒙,遼寧,貴州,新疆,各有2個城市
內蒙古:27鄂 爾多斯,39包頭
遼寧:54鞍山,69錦州
貴州:58遵義,98畢節
新疆:60克拉瑪依,65錦州
第八組,也就是最後一組,各有一個城市
海南:12三亞
吉林:53吉林
黑龍江:90大慶
甘肅:75酒泉
寧夏:99石嘴山
西藏:100林芝
⑽ 2018年中國GDP多少
據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GDP是90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