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惠州gdp和人口排名

惠州gdp和人口排名

發布時間:2021-01-01 20:52:30

㈠ 10年內惠州GDP可以超越東莞嗎

難,東莞領先太多了

㈡ 廣東惠州算是發達城市嗎

2017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
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
廣東GDP連續年全國第一!
在全省21個地市中,有9個市進入全國百強!

在廣東省內,
各個城市發展情況如何呢?
趕緊來看看廣東省21市的GDP排名吧!
NO.1 廣州市GDP收入:19610.94億 增長:8.20%

在廣東,廣州是省政治中心。在2016年GDP總值上,廣州GDP嚇死人,達到19610.94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領先全國6.7%及全省7.5%的增速!老大地位杠杠的!
NO.2 深圳市GDP收入:19492.6億 增長:9.00%

2016年深圳GDP增速達到9%,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城市最高!在2016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中,深圳超越北京廣州排名第三。
NO.3 佛山市GDP收入:8630億 增長:8.30%

佛山作為廣東三巨頭之一,五年來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地區生產總值從2011年6580.28億元預計提高到2016年8600億元,五年跨越兩個千億元台階。美的、碧桂園、格蘭仕、聯塑、利泰、順德農商銀行、海天7家企業入圍「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NO.4 東莞市GDP收入:6827.67億 增長:8.10%

2016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27.67億元,比上年增長8.1%;同時誕生首家營業收入「千億企業」、成為繼蘇州之後,全國第二個國稅收入突破千億地級市、鎮街400億元「俱樂部」再添新成員……
NO.5 惠州市GDP收入:3412.17億 增長:8.20%
惠州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培育出TCL、德賽、華陽集團等一批大型企業集團,經濟發展不容小覷的。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12.17億元。

從GDP總量看各縣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可謂「你追我趕」,競爭比2015年更「激烈」。2016年,惠州有三個縣區的GDP總量進入了「600億元俱樂部」,分別是惠城區(649.77億元)、博羅縣(613.62億元)和惠東縣(611.71億元)。

㈢ 為什麼惠州GDP沒有進全國前50名

人口過少,人均GDO也不是很高。
只能算個三線中型城市,二線都是省會副省級級別的城市

㈣ 有沒有人能幫我找找惠州惠東縣各鎮的人口和GDP阿多謝了

這東西怎麼可能有啊?

㈤ 東莞、珠海、惠州、中山,珠三角哪裡的房產值得投資

粵港澳大灣區騰空而起,讓珠三角著實火了一把,嗅覺靈敏的投資者紛紛將目光轉向,惠州,中山,珠海,東莞等二三線城市,因為廣州和深圳的房價已經讓普通人高攀不起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周邊城市進行購房投資。然而在選擇的過程中,大家犯難了,這四個城市該如何選擇呢?

地理位置

東莞:處於珠三角兩大巨頭廣州和深圳之間,位置極其優越。

珠海:與澳門相鄰,現在通過港珠澳大橋與香港相連,前途不可限量。

中山:北邊與廣州南沙自貿區相接,南邊與珠海相鄰,深中通道開通後,與深圳前海灣自貿區想通,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位置。

惠州:與深圳的東邊相鄰,深圳東進策略的目的地,深圳的地鐵直達惠州,深惠同城指日可待。

總的來說,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建議買房的順序為東莞>珠海>中山>惠州

不知道你是如何選擇,歡迎關注並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

㈥ 惠州市和東莞市2017年GDP和人均GDp各多少

2017年,惠州GDP3830.58億元,人均GDP8.02萬元;東莞GDP7582.12億元,人均GDP9.12萬元。

數據來源:

東江時報網頁鏈接

東莞陽光網訊網頁鏈接

「昨日,市統計局發布了惠州2017年「經濟成績單」,數據顯示2017年惠州全市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其中,人均GDP為8.02萬元,增長7.4%,首次邁入8萬元大關。」

「據省統計局核定,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830.58億元「

「東莞市統計局發布了《2017年東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初步核算,2017年東莞生產總值(GDP)7582.12億元,比上年增長8.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1329元,增長7.5%。」

㈦ 2009年惠州各區縣GDP

惠州惠東縣 156
惠州博羅縣 165
惠州惠陽區 90
惠州大亞灣 100
惠州惠城區 394
惠州龍門縣 36

㈧ 急急急!!!!!跪求河源、韶關、惠州各縣經濟排名~~!!

河源:
GDP總量:龍川縣>連平縣>紫金縣>和平縣
人均GDP:連平縣>龍川縣>和平縣>紫金縣

韶關:
GDP總量:樂昌市>仁化縣>南雄市>翁源縣>乳源縣>始興縣>新豐縣
人均GDP:仁化縣>乳源縣>南雄市>始興縣>樂昌市>新豐縣>翁源縣

惠州:
GDP總量: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
人均GDP: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

註:以上均為2010年排名,詳見以下排名

廣東縣域生產總值排名(僅列出以上縣市)(2010年):
1、博羅縣:294.81萬元(4)
2、惠東縣:250.53萬元(6)
3、龍川縣:88.94萬元(38)
4、龍門縣:68.85萬元(44)
5、連平縣:67.96萬元(45)
6、樂昌市:64.78萬元(47)
7、紫金縣:63.16萬元(49)
8、仁化縣:62.88萬元(50)
9、南雄市:60.26萬元(51)
10、翁源縣:40.47萬元(58)
11、和平縣:39.75萬元(59)
12、乳源縣:38.70萬元(60)
13、始興縣:34.18萬元(62)
14、新豐縣:30.60萬元(64)

廣東縣域生產總值排名及人均GDP排名(僅列出以上縣市)(2010年):
1、仁化縣:3.09萬元(6)
2、博羅縣:2.90萬元(10)
3、惠東縣:2.81萬元(13)
4、龍門縣:2.21萬元(19)
5、乳源縣:2.17萬元(21)
6、連平縣:2.04萬元(25)
7、南雄市:1.86萬元(32)
8、始興縣:1.64萬元(39)
9、樂昌市:1、59萬元(40)
10、新豐縣:1.48萬元(46)
11、龍川縣:1.29萬元(52)
12、翁源縣:1.20萬元(55)
13、和平縣:1.06萬元(61)
14、紫金縣:9981元(64)

註:後綴括弧內數字為全省縣域排名

㈨ 廣東省各地市2008GDP排名依次是

最新2008年廣東省各市GDP

排名 城市 總量(億元) 增長率%
1 廣州 8200 12
2 深圳 7807 12.1
3 佛山 4300 15.4
4 東莞 3710 14
5 中山 1409 11.1
6 惠州 1280 11.5
7 江門 1277 11.03
8 茂名專 1200 10.1
9 湛江 1050 10.1
10 珠海 992.1 9
11 汕頭 977 10.5
12 清遠 757 18.2
13 肇慶 720 14
14 揭陽 683 16
15 韶關 521.2 10.5
16 潮州屬 435 12
17 陽江 498 12.5
18 梅州 483 10.2
19 河源 368.9 11
20 汕尾 355 16.2
21 雲浮 328 12.8

㈩ 求惠州一些在全國各方面的全國排名

最近20年是中國有史以來城市發展最快的時期。
1990—2001年11年間,全國地級城市由188個增加到269個,人口超百萬特大城市由31個增加到41個,城市覆蓋面積佔全國國土面積的比重由1990年的20%增加到42.6%。2001年市
鎮總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重達37.7%,比1990年提高了10.3個百分點。2001年,地級以上城市國內生產總值(不包括市轄縣)由1990年的6708億元,增加到550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達15.5%。2001年城市市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8322.9元,是1990年的4.8倍,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倍。
由財貿經濟研究所倪鵬飛博士牽頭,集合南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數十家國內著名高校、地方院校、權威統計部門、企業研發機構的專家,歷經大半年的時間,通過深入調查和精細研究,運用最新的數據、完善的指標和先進的計量方法,對中國200個主要城市涉及競爭力的主要方面進行了權威、公允的評估,並於今年2月正式發布了《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按照該報告的比較數據計算,居於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香港、上海、深圳、北京、澳門、廣州、東莞、蘇州、天津和寧波(不含台灣地區城市)。三大都市圈的代表性城市無疑是當今中國最有競爭力的城市。東部沿海的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一批地級市競爭力較強,提升也較快。相比之下,亟待轉型的礦業城市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則顯得競爭力明顯不足。
在該報告中,綜合競爭力指標由人力資本競爭力、資本競爭力、科技競爭力等12大類指標綜合而成。該報告在對200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研究的基礎上,又對其中47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不含港澳和台灣地區城市)進行了分類評估,其各項指標的排名狀況依次如下:
1.人才競爭力
人才競爭力指標由人力資源數量指數、人力資源質量指數、人力資源配置指數、人力資源需求指數和人力資源教育指數綜合而成。
列前10位的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重慶、成都、南京、濟南、武漢。後10名依次是:舟山、湖州、海口、珠海、威海、台州、惠州、泉州、嘉興、秦皇島。在這方面,大城市明顯優於中小規模城市。
2.金融資本競爭力
金融資本競爭力由資本數量指數、資本質量指數、金融控制力指數和資本獲得便利性指數構成。
排名前10名位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蘇州、廈門、大連—青島。後10名的是:煙台、珠海、南通、威海、昆明、合肥、徐州、常州、秦皇島、鄭州—長沙。很明顯,外向度高的大城市擁有明顯領先於其他城市的金融資本競爭優勢。
3.科技競爭力
科技競爭力由科技綜合實力、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轉化能力三類指標組成。
排名前10位是: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南京、青島、武漢、濟南、西安、杭州,後10名是:湖州、舟山、徐州、海口、佛山、秦皇島、南通、南昌、台州、常州。從排名看,大城市的科技競爭力明顯高於中小規模城市。
4.結構競爭力
結構競爭力的構成分別為產業結構高級化程度指數、經濟結構轉化速度指數、經濟體系健全度指數、經濟體系靈活適應性指數、產業聚集程度指數。
排名前10位是:寧波、紹興、廣州、溫州、東莞、湖州、台州、北京、西安、惠州。後10位是:鄭州、珠海、石家莊、徐州、昆明、杭州、秦皇島、南通、威海、泉州。
5.基礎設施競爭力
基礎設施競爭力由對外基礎設施指數、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指數、基礎設施成本指數構成。
排名前10位是:上海、北京、深圳、大連、南京、廈門、無錫、福州、秦皇島、寧波。後10位是:中山、濟南、威海、惠州、長沙、煙台、鄭州、湖州、佛山、東莞。東部城市的基礎設施狀況總體上好於中西部。
6.綜合區位競爭力
綜合區位競爭力指標由自然區位便利度指數、經濟區位優勢度指數、資源區位優勢度指數、政治文化區位優勢指數組合而成。
排名前10位是:上海、北京、廣州、武漢、沈陽、成都、南京、天津、重慶、杭州。後10位是:中山、台州、溫州、舟山、威海、惠州、佛山、煙台、徐州、湖州。大中城市的區位競爭力總體強於小城市。
7.環境競爭力
環境競爭力指標體系包括城市環境質量指數、城市環境舒適度指數、城市自然環境優美度指數和城市人工環境優美度指數四個方面。
排名前10位是:大連、蘇州、廣州、上海、杭州、青島、北京、中山、昆明、廈門。後10名是:石家莊、長春、鄭州、東莞、長沙、南昌、惠州、台州、哈爾濱、湖州。
總體來看,南方城市的環境競爭力明顯強於北方城市,沿海城市的環境競爭力較內陸城市稍強,旅遊城市的環境競爭力一般比較強。但某些城市特別是旅遊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的狀況需要引起注意。
8.文化競爭力
文化競爭力指標體系包括價值取向指數、創業精神指數、創新氛圍指數、交往操守指數。
排名前10位是:深圳、上海、無錫、中山、蘇州、廣州、溫州、紹興、寧波、濟南。後10位是:鄭州、天津、石家莊、舟山、長沙、秦皇島、煙台、長春、威海、合肥。
東南沿海地區、江浙地區在文化競爭力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濃郁的創新氛圍、強烈的創業精神、良好的交往操守使這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充滿活力,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最為迅速的地區。
9.制度競爭力
制度競爭力指標體系由產權保護程度指數、個體經濟決策自由度指數、市場發育程度指數、政府審批與管制指數、法制健全程度指數等5個指標組成。
排名前10位是:深圳、溫州、寧波、上海、蘇州、嘉興、紹興、中山、湖州、廈門。排名後10位是:徐州、鄭州、哈爾濱、長春、秦皇島、長沙、武漢、沈陽、福州、昆明。
總體上,江浙沿海地區城市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小城市制度競爭力較強。與之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雖然城市發展也很迅速,但在制度競爭力方面仍稍弱於江浙地區。
10.政府管理競爭力
政府管理競爭力指標體系包括政府規劃能力指數、政府推銷能力指數、政府社會凝聚力指數、政府財政能力指數、政府執法能力指數、政府服務能力指數和政府創新能力指數。
排名前10位是:上海、蘇州、廣州、北京、寧波、無錫、紹興、嘉興、深圳、青島。後10名是:長春、泉州、徐州、合肥、秦皇島、海口、常州、長沙、福州、鄭州。
一般來說,沿海地區的政府管理競爭力相對較高,江浙地區的政府管理競爭力最高;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珠三角地區的城市政府在某些方面仍然需要提高;同時內陸及北方城市政府的管理競爭力也正在得到提高。
11.企業管理競爭力
企業管理競爭力指標體系包括管理應用水平、管理技術和經驗、激勵和約束績效、產品和服務質量、企業管理經濟效益5個方面。
前10名是:深圳、溫州、廣州、蘇州、寧波、杭州、上海、青島、北京、無錫。後10名是:徐州、秦皇島、鄭州、武漢、天津、合肥、台州、沈陽、東莞、昆明。
沿海地區的城市佔有明顯的優勢,尤其是上海及附近的蘇錫常地區和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浙江沿海地區;福建沿海城市管理競爭力稍次之;山東沿海城市除青島企業管理競爭力較強外,其他城市還需要加以提高。
12.開放競爭力
開放競爭力指標體系包括經濟國際化程度、經濟區域化程度、人文國際化指數和社會交流指數4個方面。
排名前10位是:深圳、惠州、東莞、中山、上海、廈門、廣州、蘇州、珠海、北京。後10名是:徐州、舟山、石家莊、長沙、秦皇島、長春、煙台、威海、南昌、鄭州。
社會交流指數反映城市對外交流的願望和能力。除沿海地區外,某些崇尚開放、熱衷交流的城市如南京、成都、武漢也具有很強的社會對外交流能力。
總體來看,沿海地區的開放競爭力明顯高於內陸城市。這不僅因為沿海城市開放早、層次高,而且還由於沿海地區歷史上對外交流頻繁,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也比較高。同時,內陸城市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也日漸加強,開放競爭力不斷提高。

閱讀全文

與惠州gdp和人口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