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中國西部人均gdp

中國西部人均gdp

發布時間:2021-01-01 16:25:42

❶ 中國東部人均gdp。和中部GDP西部gdp相差多少。

貧富差距很大啊! 根據《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結果,2008年有12個省市區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個直轄市人均GDP超過5萬元,其中上海72,536元,北京63,029元,天津55,473元,依次列第1至3位。浙江、江蘇、廣東、山東、內蒙、遼寧6省市區人均GDP超過3萬元,其中浙江42,214元,江蘇39,112元,廣東37,588元,山東33,083元,依次列第4至7位。除貴州人均GDP低於1萬元以外,其餘21省區人均GDP超過1萬元。 ——2008年人均GD按美元折算: 2008年31個省市區人均GDP均超過1千美元。 1、人均GDP超過5千美元6省級行政區:上海過1萬美元,北京過9千美元,天津過7千美元,浙江過6千美元,江蘇、廣東2省過5千美元。 2、人均GDP超過4千美元4省級行政區:山東、內蒙古、遼寧、福建。 3、人均GDP超過3千美元3省級行政區:吉林、河北、黑龍江。 4、人均GDP超過2千美元14省級行政區:山西、新疆、河南、湖北、陝西、江西、重慶、寧夏、湖南、青海、海南、四川、廣西、安徽。 5、人均GDP2千美元以下4省級行政區:西藏、雲南、甘肅、貴州。

❷ 中國哪個省綜合實力最強

廣東省
據《價值抄線》統計襲,全國31個省市已全部公布了2014年GDP「成績單」。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63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共有24個省市經濟增速達到7.4%或以上。重慶2014年GDP增長10.9%,增速居全國第一;山西省則以4.9%的增速墊底。
從各省市GDP總量上來分析,廣東省2014年GDP達6.78萬億元,保持全國最高;江蘇以6.51萬億元緊隨其後,這兩地是僅有超過6萬億元的省份。不過,排名第三的山東GDP達5.94萬億元,距離突破6萬億也只有一步之遙。西藏、青海、寧夏則排在倒數前三名。
數據顯示,2014年地方GDP之和依然超過了全國總量。據統計,31個省份2014年的GDP總和約為68.4萬億元,超出全國GDP總量(636463億元)約4.78萬億元。

❸ 中國要是基建搞完了該怎麼繼續發展

我國被稱為"基建狂魔"這個外號,是近年間才興起的,源於近年來中國一系列大規模基建建設和超級工程。

1、公路上

2005年-2017年,中國高速公路新增7萬多公里,通車總里程達12.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美國第二10.302萬公里,加拿大第三1.7萬,緊隨其後的是西班牙1.47萬公里、德國1.297萬公里、日本1.152萬公里、法國1.146萬公里、義大利0.672萬公里、韓國0.57萬公里、俄羅斯0.45萬公里。

2、鐵路上

中國鐵路里程12萬公里,世界排名第二。雖然中國鐵總里程與美國差距很大,但是中國高鐵占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高鐵也一條一條的開通。高鐵規劃的四縱四橫已經完成,八縱八橫正在火熱進行。



3、鋼鐵上

當今的現代文明,主體是建立在鋼鐵和水泥之上的,一個國家如果連鋼鐵水泥都不能生產,工業化和發展經濟便無從談起。

2015年全球粗鋼產量由2005年的11.5億噸增加至16.2億噸,增長4.7億噸,增幅為41.4%。同期,中國粗鋼產量由3.6億噸增加至8.0億噸,增長4.5億噸,增幅高達125.9%。2015年印度粗鋼產量也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排名第三粗鋼生產國。

4、水泥上

2015年全球水泥產量為41億噸。2005年全球水泥產量為23.1億噸,十年來全球水泥產量增長了近一倍。從水泥產量排名來看,2015年全球主要國家水泥產量排名前十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土耳其、巴西、俄羅斯、印度尼西亞、伊朗、朝鮮和越南。

5、技術上

在世界橋梁業流傳這樣一句話:世界橋梁建設20世紀70年代以前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看中國。目前世界上所有高難度、創紀錄的橋梁,大部分由中國建造。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的5座橋梁全在中國。在已建成或在建的最高橋梁排名前20位中,外國橋梁只佔5座,中國則「霸佔」了15座。

❹ 西安人均GDP達8.5萬,比重慶還高1萬,為何大家卻更看好重慶

西安是陝西省是省會城市,在古時西安也被稱作長安,長安自古就是帝王的都城,所以西安也擁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建城史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

如今的西安也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它的發展也之處於我國的重要地位,不過西安由於地理位置不夠好,相比起沿海城市西安的發展並不夠好。



雖然重慶的人均GDP沒有西安高,但是其它方面的發展還是要比西安好上很多的,對於重慶這座城市你有什麼看法嗎?

想了解更多旅遊知識請關注我,不只是讓你懂旅遊更是讓你懂世界,歡迎你們的點贊和評論。

❺ 求1978-2006年中國東部和西部的gdp和東部和西部人均gdp

這個數據可能不好找到結果,1978年中國人還沒好好研究GDP吧,最好是去國家圖書館找找沒有經濟研究的書。

❻ 美國經濟現狀

樓主您好!以下是美國經濟現狀: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11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15.065萬億美元(2011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人均GDP為48147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9名)。國家債務達到15.22萬億美元。

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動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佔世界農業出口市場的一半以上。美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產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德國、英國、韓國、法國、中國台灣和巴西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產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美國經濟正不斷朝「僵屍經濟」邁進:

不確定的美國財政政策,不斷深化的歐洲地區主權債務危機以及不斷放緩的全球經濟增速都使得美國經濟的復甦步調日漸放緩,儼然是一種「僵屍」狀態,在這樣一種不溫不火的局面下,企業和消費者都不願意主動采 取行動,選擇觀望的態度靜待市場的發展。

目前美國經濟的狀態就仿似一個僵屍,從事風險的生物本能(animal spirit)還沒有真正回歸。

歐洲地區主權債務危機以及持續的去杠桿化都使得帶動美國經濟復甦的第二條腿邁步乏 力。
美國經濟目前尚無法實現『逃逸速度』,但當局推行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都已經足以確保美國經濟實現1%至2%的增長。從歷史上的復甦標准來看,這一經濟增長速度太過緩慢,感覺就像『僵屍經濟 。目前市場投資者都擔心經濟會出現雙谷衰退。

事實上,目前市場的投資者都十分緊張且已經處於備戰乏力狀態,因此,要使經濟增長停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當前美國經濟的疲軟會最終演變為經濟衰退。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8%,而在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有望加速至2.2%。

經濟增速基本上就處於2%左右的水平,目前經濟出現的一個正面的信號就是,企業的基本面較為優良,盡管企業並未加大對員工的招募力度,但其並未有加大裁員的力度。

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前,企業都不大願意擴大支出力度,因為較廣層面的政策具有不確定性,不僅如此,在有關醫保成本、稅收政策以及財政懸崖方面都缺乏具體的細節信息和透明度。目前我們所面臨的風險就是,一旦美國國會未能採取切實可行的舉措,那麼在今年年底即將到期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在今年第一季度實施的預算削減政策將會把我們引領到所謂的財政懸崖邊

盡管預計美國在明年的經濟增速將觸及3%,但在明年第一季度其經濟增速將會大幅走低。
其可以預見的就是,從現在到今年年底之前,經濟或難以呈現實質性的改觀。

即便歐洲各國決策者們已經在採取行動應對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但市場並未給予其足夠的信心。歐洲經濟的疲軟同時也對美國經濟造成了打擊。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美國製造業出口出現了下滑。盡管在上周召開的歐盟峰會使得諸如股票和商品這類的風險資產出現了復甦,但目前這種上漲的動力已經開始消退。不僅如此,市場對向西班牙銀行救助的擔憂再度重燃,在此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歐元匯率在本周五觸及過去兩年以來的新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3日公布美國經濟年度評估報告,指出美國經濟復甦依然疲軟,經濟下行風險加大,預計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速不會超過2.3%。

報告認為,雖然去年下半年經濟出現反彈,居民投資回暖,一些地區房價企穩,但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速降至2%左右,就業市場發展速度放緩,對外出口也因歐洲等地需求下降而受阻,總體而言美國經濟復甦依然疲軟。

報告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速為2%,明年為2.3%。今年4月,美聯儲曾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在2.4%至2.9%之間,但6月末將增速預期下調至1.9%至2.4%之間,並且一並下調2013年和2014年經濟增速預期,明顯對美國經濟前景更加悲觀。

報告又指當前美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主要表現為兩點:其一,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將影響美國對外出口;其二,兩黨遲遲無法就稅收和預算政策達成共識,一旦談判破裂,2013年美國財政將嚴重緊縮,危及本就疲軟的經濟復甦。

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盡快消除「財政懸崖」帶來的不確定性,及時提高美債上限,合理削減財政赤字,同時馬上制定一份全面可信的整頓財政計劃。

以上是美國經濟現狀,希望對您有幫助!

❼ 我國西部地區在歷史上佔全國的經濟比重最高曾達到多少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得到了優先發展,在即將來臨的新世紀,發展中西部
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現在,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各自具有的優勢、劣勢、差距何在
與幾何?應該有一個系統的數量界定。為了給發展起步一個清楚的基點和科學的依據,我
們依據1999年《中國統計年鑒》等有關數據資料,按照東、中、西部地區分類統計分析
,包括幾個大類、若干方面、幾十個觀察點。在此提供給專家學者、決策者、經營者、
實際工作者參考。
比較分析之一:人口、面積、自然資源
一、人口與面積
1.人口密度:我國總人口為124810萬人,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全國平均人口
密度為130人/平方公里。東部為389人/平方公里,中部為168人/平方公里,西部為5
3人/平方公里。可見東部人煙稠密,西部地廣人稀,中部接近於全國的人口密度。東部
的人口密度約為西部的7.34倍,中部的人口密度約為西部的3.17倍。
2.各地區面積占總面積的比重(%):東部為11.98,中部為31.77,西部為56.2
5。可見,東部地域相對狹小,只佔國土面積的12%;中部適中,約占國土面積的1/3;
西部地域寬廣,約占國土面積的一半還多。
3.少數民族人口占民族自治地方總人口的比重(%):全國1998年少數民族人口為
7577.45萬,占民族自治地方總人口16607.91萬的45.63%。其中:東部地區5個省
區為 0。29—49.97%;中部地區6個省區為20.56—70.56%;西部地區9個省區為3
4.63—96.99%。
4.全國大中小城市地區結構與規模:1998年我國大中小城市668個,人口向城市聚
集趨勢迅速,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國2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多半在東部,中小城市多半
在中部,而西部的中小城市僅佔全國的1/4左右。詳見下表:
5.全國鄉村人口和鄉鎮地區結構:1998年我國鄉村人口為91960.1萬人,占總人口
的 73.7%,地區分布,東部佔有1/3,中部佔四成,而西部只佔有1/4左右。但是
,西部鄉村人口占其本地區總人口的78%,說明其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水平不及東
部與中部。農村基礎組織鄉鎮為45462個,其中:鎮為19060個,占鄉鎮總數的42%,而
且,鎮的40%分布在東部,東部的鎮數占本地區鄉鎮總數的近60%,中部占近40%,西
部只佔30%強。
二、自然資源
6.大陸架和島嶼海岸線:全國共有大陸架海岸線1.8萬公里,島嶼海岸線1.4萬公
里,還有島嶼5400個(計為3.87萬平方公里),還有大陸架漁場面積28萬千公頃,除屬於
中部的河北省有500公裏海岸線外,絕大部分為東部所有。可見海洋在東部地區發展牛的
地位,地少人多,科技發達的東部地區應繼續向海洋進軍,開展近海養殖、大陸架石油
開采、遠洋近海捕撈等,以改變地少人多的劣勢。
7.海域面積(平方公里):全國海域面積達473萬,唯東部獨有,多分布在東部各沿
海省市:渤海7.7萬,黃海38萬,東海77萬,南海350萬。以上兩項的面積大大補償了東
部地區地少人多的劣勢,大於本土四倍多的廣闊海域和豐富的海洋動植物、礦物資源增
加了東部的發展空間與潛力。
8.宜農宜林及可利用草地的資源:全國宜農荒地為3535萬公頃,宜林山地和荒地為
6303萬公頃,可利用草地為31333萬公頃,多分布在中西部。這些資源如果充分利用,可
為貧困的西部帶來生機和活力。
9.林木資源:全國活立木總蓄積量為117.85億立方米,森林總蓄積量為101.37億
立方米,也多分布在東北、西南的中西部地區。我們對於這些寶貴的資源如果加以養護
,防止濫砍濫伐,它們將會源源不斷地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優質的建築材料和生
活資料,並能改善生態環境,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10.水利資源:我國大陸地表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立方米,可供開發水資源蘊藏量
為 3.79億千瓦,內陸水域可養殖面積為1747萬公頃。水利資源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區
,尤其可供開發的水利資源均在大江大河上游的中西部地區。
11.礦產資源(保有儲量):全國煤為10070.7億噸,鐵礦石458.9億噸,磷礦石為
132.7億噸,鉀鹽為4.6億噸,鹽為4048.2億噸,還有天然氣、石油等能源資源。除了
鹽以外,也是大部分布在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優勢就在於是我國礦產資源的寶庫

12.邊境線:西部邊境線長達幾萬公里,與東北亞、中亞、西亞、東南亞十幾個國
家接壤,邊境貿易口岸多、聯系廣,歷史上有「絲綢之路」,有利於對外開放。尤其是
中西部擁有名山大川,名勝古跡眾多,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比較分析之二:經濟結構與收入分配
三、經濟實力
13.GDP總量:1998年全國為79395.7億元,其中:東部佔53%,中部佔33%,西部
只佔14%。
14.GDP人均量:1998年全國平均6392元,東部為9364元,中部為5139元,西部為3
838元。東部是中部的1.82倍,是西部的2.44倍,西部僅為全國平均量的60%左右,中
部也僅為80%左右。
15.第一、二、三產業在GDP構成中的比重(%):1998年全國第一、二、三產業在GDP構
成中比重分別為18.4、48.7和32.9。
16.第一、二、三產業地區分布(%):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第三產業所佔比
重越來越大,我國東部第三產業比重超過中西部10—20個百分點,大有占據國民經濟半
邊江山之勢。詳見下表:

四、投資與消費
17.1998年GDP中資本形成投資率(%)和最終消費率(%):1998年全國投資率為38,
而消費率為58,凈出口為4。GDP中形成投資率的比重,中西部超過東部8—10個百分點,
最終消費率的比重,倒過來是東部超過中西部,西部則以凈出口負值為維持其最終消費
率62%的水平。詳見下表:

18.居民消費人均量(元):1998年我國人均居民消費為2972元,相當於GDP的46.5
%,其中農村為1859元,城鎮則為6182元。東部人均居民消費為4160元,佔GDP的44%,
上海人均消費高達萬元以上,中部人均居民消費為2472元,佔GDP的48%,最低的是山西
農村只有1120元,西部人均居民消費為1958元,佔GDP的51%,最低的甘肅農村人均消費
只有962元。
19.1998年各地區農村、城鎮居民人均全年家庭收入懸殊,少者不足千元,多者近
萬元,東、中、西部有相當差距,並且,農村與城鎮的差距更大。詳見下表:
五、從業人員結構
20.1998年在總人口中有從業人員69957萬人,我國從業人員比重最高的是東部達到
68%,而中西部僅為總人口的一半左右,而從業於第一產業的東部為最少,西部高
達65%,從事第三產業的以東部為最多,佔29%左右。但是,這個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
,還是較低的,從未來發展觀察,必將是第一、二產業縮小,第三產業擴大的趨勢。
21.從業人員在城鎮與鄉村的比重:1998年全國從業人員中城鎮與鄉村的比重是30
:70,其中,東部地區的比重為38:62;中部地區為26:74;西部地區為20:80。
22.從業人員對老年與少兒的負擔系數:1998年全國15—64歲人口對少兒負擔系數
為 35.61%,對老年負擔系數為10.89%,合計總負擔系數為46.5%。其中:東部
地區15—64歲人口對少兒負擔系數為35%,對老年負擔系數為12%;合計負擔系數為47
%。中部地區負擔系數分別為35%、9.8%和44.8%。西部地區負擔系數分別為37.5
%、10.5%和48%。
23.從業人員中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比重:1998年全國從業人員中大專以上教育程
度占 3.5%(男性佔4.1%,女性佔2.7%),我國從業人員接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程
度的比重的多少,是關系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大事,也是科教興國的基礎,從地區分析,
東部佔有明顯的優勢,但是,應該指出:經濟發展較快的福建等東南省區高級人才比重
是偏低的,而西部的新疆比重位居前列,並且,女性從業人員的文化教育程度不亞於男
性,這是新疆的特殊之處。
六、職工人數與工資
24.職工人數按經濟類型分布構成:全國職工總數為12336.6萬人,其中:東、中
、西部分別佔42%、39%和19%。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單位佔72%,城鎮集體單位佔15
%,其它單位佔13%。各個地區職工人數佔全國職工人數的比重詳見下表:
25.職工人均年工資金額(元):全國1998年職工人均年工資金額為7479,其中:國有
、城鎮集體和其它單位分別為7668、5331和8792;職工人均工資東部高於西部,西部高
於中部;基本上是其它單位高於國有單位,國有單位高於城鎮集體單位。詳見下表:
比較分析之三:財政收支與固定資產和更新改造投資
七、財政收支
26.地方財政收入規模與結構:1998年財政收入為9875.95億元,占當年GDP的12.
4%,而地方財政收人為4983.95億元,佔全國財政收入的50.46%,從東、中、西部各
佔比重(%)分析,分別為58.29和12。關於地方財政收入九項來源的結構,詳見下表:

27.地方財政支出覿模與結構:1998年全國財政支出為10798.18億元,占當年GDP
的13.6%;其中地方財政支出為7672.58億元,佔全國財政支出的71.05%,從東、中
、西部分析,各佔比重(%)分別為49.31和20。關於地方財政支出的結構組合,詳見下
表:

28.實行財政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原則:按照我國實行的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全國
各地區人均公共服務水平應該大體上是相同的原則,我國從1994年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
革以後,實施分級預算分稅制度。中央財政加大了對地方財政尤其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
付力度。但是,目前東、中、西部地區在財政人均公共服務水平上仍存在著較大差距,
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還有較大活動空間,需要今後加深改革與操作。詳見
下表:

八、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更新改造投資
29.固定資產投資的地區分布和經濟類型構成:199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28406
.17億元,占當年GDP的36%。從地區來分析,東部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上佔一半以上的
比重,中西部合起來只佔四成多點。從經濟類型比較,國有經濟西部佔到2/3以上,中
部下降10個百分點,東部更低於西部20個百分點。相對來說,非國有經濟的比重西部明
顯處於劣勢地位。
30.基本建設投資資金來源及項目隸屬關系:1998年我國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為1191
6.42億元,按地區分析;這項投資東部佔50%以上,中西部只佔四成左右;投資資金來
源,自籌佔40%,貸款佔25%,利用外資佔10%,國家預算內不足10%。因此,項目地
方佔大頭,中央佔小頭。不分地區項目則是90%以上隸屬中央。詳見下表:
31.更新改造投資資金來源與項目隸屬關系比重:1998年全國更新改造資金為4516
.75億元,從地區性分析,東部佔1/2以上,中部佔1/3左右,西部只佔17%;資金來
源於自籌佔2/3以上,貸款佔1/5左右,外資和其他投資共佔10%,國家預算內只有1%
強點。中央地方項目基本上是四、六開,西部則是對半開。詳見下表:
九、房地產開發經營
32.房屋竣工面積和價值:1998年全國房屋竣工面積17566.6萬平方米,竣工房屋
價值為21391927萬元,全國房屋竣工面積大部分集中在東部,中西部只佔1/3強,而且
,房屋峻工價值全國只有每平方米1218元,東部高200元,中西部少200元左右。這一數
據比目前樓房被炒得大幾千元一平方米,實在費解。詳見下表:

33.房地產經營:1998年全國房地產經營總收入為30583079萬元,我國房地產總收
入達3000多億元,構成我國經濟的新的增長點,是非常有發展前途的基礎產業。但是,
總收入的80%集中在東部,中西部只佔20%,在房地產總收人中商品房屋銷售收入佔80
%以上,國家稅金佔4.5%,比較起來是不高的,全國房地產經營利潤僅佔3.2%,但
是,中西部地區全是虧損,只有東部取得盈利。詳見下表:
比較分析之四:產業布局與產業結構和經濟效益
十、工業產業
34.全社會工業企業戶數與總產值地區結構(%);1998年我國全社會共有工業企業
7974565戶,其中:東、中、西部分別佔39、45和16,總產值(當年價格,下同)為11904
8.15億元,其中:東、中和西部各佔61、30和9。
35.國有與非國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類型結構:1998年我國國有與國有控股工
業企業加上集體企業的戶數佔68%,總產值佔67%,也就是說公有工業經濟佔了主體地
位,從地區分析,我國的非國有和非公有工業經濟在東部佔全國的70%、80%、90%以
上,在西部只佔20%或10%以下。因此,東部在吸引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資辦企業,發展
經濟,參與國際大市場等方面,佔有絕對的優勢;詳見下表:
36.我國各地區輕、重工業的比例:1998年東部的輕、重工業總產值在全國均佔60
--70%的高水平,中部只佔30%左右,而西部僅有10%左右。
36-A.各地區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
(1)我國1998年工業總資產貢獻率為7.12%,按地區分析,西部(雲南除外)低於中
部,中部低於東部,相差1—3個百分點左右。詳見下表:

(2)我國1998年工業資產負債率為63.74%,按地區分析,東部低於中西部(雲南除
外),相差10個百分點左右。詳見下表:

(3)我國1998年工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2.35%,各地區成本費用利潤率普遍偏低,
比我國銀行當年一年期存款利率4.77—5.22%和貸款利率6.93—7.29%都低許多。
從地區分析,全國有10個省區為負利潤率運行,其中:中西部有6個省區。全國除雲南省
工業利潤率高於同期銀行存貸款一年期利率外,其它多不及。相對來說,工業企業利潤
率仍然是東部高於中西部。
(4)我國1998年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52%,全國以上海為最多,東部高於中西部,
但是,除了西藏外差距並不算太大。詳見下表:

(5)我國工業企業1998年全員勞動生產率(元/人·年)為31346.86元,全國以上海
為最高,江西為最低,總的說還是東部高於中西部。詳見下表:
36—B.各地區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主要經濟效益指標:
(1)1998年國有工業總資產貢獻率為6.51%,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總資產貢
獻率低於規模以上的全部國有和非國有工業企業。各地區情況,詳見下表:
(2)1998年國有工業資產負債率為64.26%,負債率以上海和西藏為最低,其他省區
均在60—70%左右。詳見下表:

(3)我國國有工業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1.61%,利潤率偏低,比其他經濟類型也
低。詳見下表:
(4)國有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41%,按地區分析,東部最高,上海為全國第一
,中西部略差一些,詳見下表:
(5)國有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元/人·年)為29053.87元,全國以天津為最低
,只有2582.54元,以上海、雲南為最高,達到6萬多元,按地區分析,也是東部高於中
西部。詳見下表:

作者: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王石生 余天心 來源:《城市經濟、區域經濟》

❽ 未來「第二座深圳」,GDP即將突破20000億,有希望超越廣州嗎

中國在這些年的經濟蓬勃發展,各個城市之間的變化巨大,不論是西部的小縣城還是東部地區的沿海城市,基本上都會出現不一樣的情況。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我們也見證了許多強大的城市,就比如說經濟最強的上海,除此之外還有發展最為快速且令人驕傲的深圳。

深圳這座城市可不是一日建造而成,當年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了現在國際化的大都市,能做到這種地步的城市,似乎只有深圳了。

的確深圳只有一座,但是能與深圳相媲美的城市還有很多,例如其它的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



面對勢如破竹的經濟發展,廣州似乎感到的壓力,據悉蘇州的人均GDP早已比廣州高出1萬之多,這一點也再次讓蘇州變得更加亮眼。

蘇州擁有許多強大的外企,吸引大量的年輕人前往,而蘇州同時也是一座旅遊城市,不論是園林還是那些古鎮,都是蘇州不可缺少的美景。

要是有機會的話,大家也可以來到蘇州遊玩,畢竟有句話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閱讀全文

與中國西部人均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