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比較一下溫州與台州,台州的經濟起步比溫州晚了二十年,為什麼台州的人均gdp比溫州高
因為台復州的重工業發展的好,汽制車,橡膠工業都是高投資高產出的重資產行業,而且台州人少,這個在算人均GDP的時候就很厲害了,當然個人財富跟GDP雖然有直接關系,卻並不是劃等號的關系,台州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⑵ 浙江台州經濟情況
我是溫嶺的,台州經濟最好的就是溫嶺了!年中國城市GDP排名
1.上海 直轄市 上海 10296.97 中國第一個GDP過萬億的城市
2 北京 直轄市 北京 7870
3 廣州 副省級 廣東 6068.41 廣東省GDP最高的城市,同時也是GDP最高的中國副省級城市
4 深圳 副省級 廣東 5684.39 中國GDP最高的非直轄市及省會城市
5 蘇州 地級市 江蘇 4820.26 江蘇省GDP最高的城市,中國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6 天津 直轄市 天津4337.73
7 重慶 直轄市 重慶 3486.2
8 杭州 副省級 浙江 3440.99 浙江省GDP最高的城市
9 無錫 地級市 江蘇 3300
10 青島 副省級 山東 3206.58 山東省GDP最高的城市
11 佛山 地級市 廣東 2926.72
12 寧波 副省級 浙江 2864.5
13 南京 副省級江蘇 2774
14 成都 副省級 四川 2750 四川省GDP最高的城市
15 東莞 地級市 廣東 2624.63
16 武漢 副省級 湖北 2590 湖北省GDP最高的城市
17 大連 副省級 遼寧 2569.7 東北地區及遼寧省GDP最高的城市
18 沈陽 副省級 遼寧 2482.5
19 煙台 地級市 山東 2402.1 山東省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20 唐山 地級市 河北 2362 河北省GDP最高的城市
21 濟南 副省級 山東 2185.1
22 哈爾濱 副省級 黑龍江 2094 黑龍江省GDP最高的城市
23 石家莊 地級市 河北 2064 河北省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24 鄭州 地級市 河南 2001.5 河南省GDP最高的城市
25 泉州 地級市 福建 1901.42 福建省GDP最高的城市
26 溫州 地級市 浙江 1834.38 浙江省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27 長沙 地級市 湖南 1790.66 湖南省GDP最高的城市
28 南通 地級市 江蘇 1758.34
29 長春 副省級 吉林 1741.2 吉林省GDP最高的城市
30 濰坊 地級市 山東 1720.88
31 紹興 地級市 浙江 1678.19
32 福州 地級市 福建 1656.94
33 淄博 地級市 山東 1645.16
34 大慶 地級市 黑龍江 1620.3
35 常州 地級市 江蘇 1560
36 台州 地級市 浙江1467.48 台州民營經濟的比重佔了台州經濟總量的97%以上,高於同省的 寧波70%,紹興96%的比重水平。高程度的私有化也促使台州擁有了雄厚的民間資本和發達的金融放貸業。據十年前有關部門統計,僅路橋小小一個區的私人企業,總資產上億元的有18家,上千萬的有2800多家,至於那一些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更是多如牛毛。台州雖然是個新興的城市,名氣不大,但起點高,發展迅猛。僅2002年,台州就以13.8%的增速名列浙江省首位。2003年年,台州的人均收入水平超過杭州、寧波、上海、北京,躋身浙江省上半人均收入第二,全國人均收入前十名的位置,成為了繼杭州、寧波、溫州後的浙江又一大城市 。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列長三角地區第一位。
最後入隊的「小弟」最有錢,浙江省台州市後來居上,以居民人均收入9940元居位長三角16城市之首。台州是2005年4月份才被正式接納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然而,台州市這個最後入隊的長三角16城市中的「小弟弟」,卻在今年上半年長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排在了首位。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高達9940元,比排在第二名的上海市高出280多元,居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首位。
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實現生產總值600億元,同比增長13%。生產總值的增長帶來了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台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0.7%,達到了9940元,其中,溫嶺和玉環的居民收入都超過了1萬元,分別為11908元和10503元。
上半年,長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平穩快速增長,16個城市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1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千餘元,增速均值達到14.5%。在長三角16個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除上海外,前七位均為浙江省的城市。它們分別是紹興(9425元)、寧波(9381元)、杭州(9055元)、舟山(8665元)、湖州(8645元)。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965.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54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037.47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794.26億元,增長12.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6.6:53.9:39.5調整為6.8:52.8:40.4。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為34374元,比上年增長8.7%,按年平均匯率折算已達4949美元。
2008年,市區實現生產總值714.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4%。市區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6983元,比上年增長7.5%。
2008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935.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增幅比上年回落7.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060.86億元,比上年增長13.2%。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59.58億元,比上年增長4.4%,增幅比上年回落12.3個百分點。
2008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9.71億元,比上年增長1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1%。
全年共接待旅遊總人數2605.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3%,其中入境旅遊人數10.38萬人次,增長11.5%。實現旅遊總收入208.59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旅遊外匯收入7047萬美元,增長13.7%。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38.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5%。
全年新簽外資項目38個,項目總投資4.35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7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66.6%,實際利用外資2.3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3.3%。
200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574.06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95.38萬人,女性人口278.68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6.0:100。全年共出生6.53萬人,死亡3.4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42%,比上年回落0.53個千分點,死亡率為6.0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9%,比上年回落0.8個千分點。總人口中市區人口152.75萬人。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38元,比上年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5%。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180元,比上年增長1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鄉鎮街道資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面積、人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7)》,人口截至2007年底。
台州市 面積9413平方千米,人口560萬人。轄3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椒江區市府大道市民廣場東100米。
椒江區 318000面積 276平方千米,人口 48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海門街道青年路404號。
黃岩區 318020面積 988平方千米,人口 58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東城街道縣前街22號。
路橋區 318050面積 274平方千米,人口 43萬人。區人民政府駐路北街道管淋村。
臨海市 317000面積 2171平方千米,人口112萬人。市人民政府駐古城街道東方大道。
溫嶺市 317500面積 836平方千米,人口115萬人。市人民政府駐太平街道人民東路128號。
三門縣 317100面積 1072平方千米,人口 41萬人。縣人民政府駐三門縣海游鎮湫水大道9號。
天台縣 317200面積 1426平方千米,人口 56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始豐街道玉龍路1號。
仙居縣 317300面積 1992平方千米,人口 47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環城西路50號。
玉環縣 317600面積 378平方千米,人口 40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珠港鎮東城路6號。改革開放以來,溫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形成了機制靈活、市場活躍、民資豐厚等鮮明的區域經濟發展特色,是浙江省優先培育的中等城市,省 17 個擴權縣之一,先後獲「 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全國農民收入先進縣市」、「全國科技先進縣市」、「全國質量興市先進縣市」和全省目前唯一的 「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稱號。 2004 年, 全市實現生產總值 291.8 億元,增長 13% ,居全省第 4 位;財政總收入 20.32 億元,增長 13.8% ,居全省第 7 位,其中地方財政收入 10.46 億元,增長 20.3% ,居全省第 10 位;農民人均純收入 7026 元,增長 6.6% 。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市 33 位和 11 位。 2005 年第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 64.44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11.2% ;今年 1-5 月份財政總收入 9.77 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 5.02 億元,同比增長 1.8% 。轄太平、城東、城西、城北、橫峰 5 個街道,澤國、大溪、松門、箬橫、新河、石塘、濱海、溫嶠、城南、石橋頭、塢根 11 個鎮,面積925.8平方公里,人口 116 萬,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縣市之一。
⑶ 浙江省的城市排行榜
綜合實力: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台州,嘉興,金華(紹興已經出現追上溫州的態勢)
城建規模:杭州,寧波,溫州,台州,金華,嘉興,紹興
商業排名:杭州,寧波,紹興,溫州,台州,金華,嘉興
人均GDP排名:寧波,杭州,紹興縣,海鹽縣,紹興市,海寧市,溫州市,嵊泗縣,桐鄉市,台州市
民營企業實力:杭州,寧波,紹興,溫州,台州,嘉興,金華
品牌實力排名:紹興,杭州,寧波,溫州,金華,台州,嘉興
收入排名:溫州,台州,寧波,紹興,杭州,金華,嘉興
縣級市實力排名:慈溪,紹興縣,義烏,餘姚,諸暨
鄉鎮實力排名:1蕭山寧圍,2紹興縣楊汛橋,3紹興縣錢清,4諸暨店口,5蕭山衙前,6諸暨大唐,7樂清柳市,8紹興福全,9蕭山新街,10鄞州邱益
⑷ 為什麼像。溫州東莞台州泉州這種地方人均gdp不高,但是大家口中非常有錢的城市為什麼
你可以去查一下這幾所城市的經濟主體是什麼 據我所知應該是製造業 它的人均gdp指的是什麼呢 是人均 也就是和人口掛鉤 說到底如果你覺得在那幾個城市很富有可是人均gdp卻很低的話 唯一的可能就是財富掌握在少數幾個人手上 更多的還是低階層的勞動人民 製造業需要的是工人 所以在這樣一個產業鏈下 人均gdp自然會低
還有就是 兄dei 你的這個標簽什麼鬼
⑸ 08台州各地區的總GDP排名和人均GDP的排名
總GDP排名:抄 人均GDP排名:
溫嶺 路橋
路橋 玉環
臨海 椒江
椒江 溫嶺
玉環 黃岩
黃岩 臨海
天台 天台
三門 三門
仙居 仙居
⑹ 椒江區的經濟概述
2012年,椒江區生產總值371.6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1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50.6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5.8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03∶42.94∶53.03調整為4.08∶40.53∶55.39。人均生產總值71973元。
椒江區財政總收入51.3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14億元。椒江區地方財政支出25.17億元。 2012年,椒江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23億元。其中,農業產值7.07億元,牧業產值2.45億元,漁業產值20.65億元。椒江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1.41千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6.67千公頃;蔬菜播種面積3.37千公頃。
2012年末生豬存欄5.76萬頭;生豬出欄9.23萬頭。年末家禽存欄61.58萬羽;家禽出欄149.55萬羽。椒江年肉類總產量1.14萬噸;禽蛋產量5738噸;牛奶產量2853噸。
2012年水產品總產量26.81萬噸。其中,海洋捕撈產量26.48萬噸。 2012年椒江工業增加值129.15億元,工業產品銷售率96.6%。
2012年,椒江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40.52億元。其中,利潤總額26.57億元。
2012年建築業增加值21.48億元。年末椒江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76家,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63.73億元;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11.4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578.12萬平方米%。 固定資產投資
2012年椒江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4.65億元。其中,限額以上投資209.31億元。其中,工業性投資49.25億元;基礎設施投資32.73億元。
2012年椒江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13.45億元。商品房建築施工面積729.53萬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積56.86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103.29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08.33億元。
國內貿易
椒江區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39億元,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2%。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20.19億元;零售業零售額140.52億元;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3.68億元。截至2012年,椒江區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42個,年成交額108.01億元。其中,消費品市場成交額99.14億元,生產資料市場成交額8.87億元。年成交額超億元市場達11個;其中,年成交額超10億元市場5個。
對外貿易
2012年,椒江區進出口總額達到36.79億美元。其中,外貿自營出口27.36億美元。按出口企業類型分,外貿企業出口5.09億美元;三資企業出口2.46億美元;生產企業出口19.81億美元。(數據截至2012年)
運輸業
2012年椒江區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周轉量406.58億噸公里。其中,公路運輸14.03億噸公里;水上運輸392.55億噸公里。椒江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周轉量8.85億人公里。其中,公路運輸8.80億人公里。椒江年海門港貨物吞吐量1602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112萬噸。年末椒江區民用汽車擁有量為10.04萬輛。
郵電業
2012年椒江區郵電業務收入14.66億元。年末電話交換機裝機總容量達32萬門,固定電話用戶達22.3萬戶;椒江年新增行動電話用戶2.66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08.07萬戶。國際互聯網用戶數為21.69萬戶。
旅遊業
2012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旅遊者798.16萬人次。其中,國內遊客796.71萬人次。椒江年旅遊總收入72.91億元。
金融業
截至2012年末,椒江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達547.94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45.63億元。在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中,單位存款余額269.10億元;個人存款余額222.54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445.15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432.3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80.39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143.69億元。
⑺ 影響台州經濟的龍頭城市是玉環市嗎我只看人均gdp。
玉環的確是台州經濟重點區域,不過不是龍頭,台州的經濟各地區其實差不多,不過你要按照GDP來劃分,第一是路橋,第二是玉環,接下來排名是椒江、溫嶺、黃岩,臨海,三門,仙居,最後是天台、
⑻ 為何在浙江人眼中,台州總不如溫州
溫州市有底蘊,能統一規劃。溫州市是什麼時候成立的。而台州市是1994年成立的,到現在了主市區還各自為政。黃、椒、路組成的主市區三區各干各的,即然是同一個市區,公共自行車只能在本區騎行,三區的公共自行車騎不出本區。路橋區是千年商埠市場最多,路橋開了裝飾城,椒江會在路橋邊上搞個陶瓷城,路橋搞個舊貨市場,椒江會跟風,以前路橋有水果市場,椒江在洪家開水果市場。路橋最早的鋼鐵市場,椒江也在邊上來一個。
⑼ 浙江省各縣市人均GDP排行(最新資料)
2009年浙江省各縣市人均GDP排行
市縣 生產總值(億元) 人均GDP(元)
紹興縣 655.26 91491
嵊泗縣 57.39 71911
義烏市 519.53 71457
慈溪市 626.24 60610
餘姚市 500.69 60031
嘉善縣 226.36 59182
玉環縣 243.32 58938
平湖市 283.72 58529
海寧市 375.26 57471
海鹽縣 210.23 56826
富陽市 356.4 55251
岱山縣 102.35 53394
桐鄉市 340.27 50800
諸暨市 527.51 49509
上虞市 368 47568
德清縣 202.4 47328
永康市 257.36 45438
臨安市 236.49 44945
象山縣 237.11 44230
新昌縣 187.06 42925
桐廬縣 171.56 42902
溫嶺市 498.73 42260
奉化市 196.83 40847
長興縣 242.32 39132
寧海縣 235.55 39075
安吉縣 159.52 34978
樂清市 418.6 34397
瑞安市 383.24 32441
建德市 165.86 32312
嵊州市 231.18 31499
武義縣 103.25 30775
東陽市 248.84 30555
浦江縣 109.64 28200
洞頭縣 33.34 26277
雲和縣 27.71 24669
龍游縣 97.88 24283
臨海市 275.62 23953
江山市 140.91 23817
淳安縣 103.32 22858
蘭溪市 147.76 22444
遂昌縣 47.86 20735
三門縣 86.63 20413
平陽縣 171.91 20000
縉雲縣 89.08 19842
磐安縣 40.65 19408
永嘉縣 179.71 19356
常山縣 62.96 19164
青田縣 94.17 19022
龍泉市 51.03 17855
天台縣 101.96 17827
蒼南縣 219.26 17256
仙居縣 82.95 16927
開化縣 59.1 16874
松陽縣 38.9 16462
景寧縣 23.13 13659
慶元縣 25.95 12860
泰順縣 34 9554
文成縣 33.59 9009
⑽ 請問台州的經濟狀況怎麼樣
台州經濟狀況GDP並不高,但人民總體生活水平較高,消費也較高
台州市的戰略定位:
n 台州市在未來5到10年的戰略定位是建立長三角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中國民營經濟創新示範區和現代化港口城市。
n 在未來更長時期內,台州的戰略定位則是「三城一基地」,即國際機電城、山水型生態城、現代化港口大城市和中國東部先進製造業基地。
n 台州區域和城市發展的方向是「四位一體」,即港口、製造、物流和城市四位一體的城市經濟。
台州市的發展目標:
n 「兩翻番」。台州的人均GDP在過去十幾年內基本上是每六年翻一番,今後還是爭取6年翻一番。2004年人均GDP為2500美元,爭取在2010年達到5000美元,在2016年達到10000美元。
n 「三提高」。城市化水平明顯提高(在2010年達到50%以上,在2015年達到60%以上,到2015年躋身於浙江省一級城市行列);社會和諧文明程度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年社會保障覆蓋率達到80%以上,2015年達到90%以上)。
我們認為,目前台州所作的戰略規劃在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的描述上已經相當清晰,但是在給出相應的實現目標的手段方面卻不充分。
要實現人均GDP每六年翻一番的目標,人均GDP就必須年均增長12%以上。要在未來十餘年內保持人均GDP如此高速度的增長,並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雖然從1978年到2004年,台州市人均GDP年均增速達到20%(圖1),但是隨著收入基數的擴大,人均收入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減緩。從1997年到2004年的八年間,人均GDP增速低於12%的就有四年,這八年期間的年均增速也僅為11%。 與之相對比的是,這八年間全國人均GDP的年均增速為8%, 而浙江省人均GDP的年均增速為12%。 因此,要落實人均GDP持續快速增長的戰略目標,就必須確保有各方面充足的資源作為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