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歐洲人均gdp和美國

歐洲人均gdp和美國

發布時間:2020-12-30 20:45:33

㈠ 美國人均GDP比歐洲高那麼多,為什麼生活質量

90年代我們的錢都少,可是生活質量吃喝的睡得都比現在完美很多

㈡ 歐洲GDP和美國哪個高點

當然是歐洲,美國雖然是全球第一的發達也不可能和整個歐洲相比

㈢ 美國為什麼比歐洲國家人均GDP高這

美國的經濟那是虛的,美國GDP貢獻最大的是金融業為首的第三產業,約佔60%,而金融這些行業是出了名的光交換,不生產的典型,這玩意撐起來的GDP會是真的么?
現在美國的GDP是虛高,主要就是依靠欠款撐著。
美國之所以能夠稱霸世界,靠的是兩大法寶:美元和美軍。這兩者裡面,前者的地位是由美國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領先地位奠定的,美國藉此成為了世界工廠;後者則直接是製造業的體現,正是因為美國擁有著強大的國家機器,才能產生出一隻強大的美軍。
二者相輔相成,一旦一個出了問題泡沫破滅,美國全民就會陷入不能收拾的衰退了。

㈣ 美國為什麼比歐洲國家人均GDP高這么多

美國總體全球最強 GDP不過是國內生產總值而已,但人口多 一分就排後了,瑞士人口少 總量少 開支不大 ,人均GDP自然高,力氣大的負擔多,小的負擔少

㈤ 美國第一強國,為什麼人均GDP不及一些北歐國家

因為美國人多,而且GDP計算的時候分母是所有在美國的人,包括低收入者和非法移民。美國的貧富差距很巨大,有太多的人處在貧困線下
美國之所以是強國是因為他在文化上的輸出和軍事和政治上的獨當一面

㈥ 經濟觀察:歐洲和美國經濟差距究竟有多大

英國《經濟學家》近期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當前歐元區的經濟實力仍與美國分庭抗爭,盡管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不如美國,但是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實際差距不是人們普遍想像的那樣大。 當前美國經濟增長要快於歐元區,但是人均GDP和生產率增長速度相近 在過去的10年裡,歐元區經濟增長一直落後於美國。從1994年至2003年,美國經濟年均增長率3.3%,歐元區僅為2.1%。在人均GDP年均增長率方面,美國為2.1%,歐元區為1.8%,這種差距比較適度,要小於GDP增長速度的差異。而且,德國自1990年東西德合並以來,全國經濟一直處於徘徊之中。如果不包括德國,10年來歐元區人均GDP年均增長2.1%,正好與美國相同。 在人們的印象中,美國生產率增長速度要快於歐元區。從統計數據看,如果採用統一指標口徑即整個國民經濟每一工作小時生產的GDP來計算,10年間美國生產率年均增長2.0%,要略高於歐元區1.7%的增長水平。 應該承認,在近10年間,美國生產率不斷加快,而歐元區生產率增長趨緩。歐元區生產率增長放慢的原因,一是勞動和產品市場僵化,結構性矛盾突出,不能有效地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二是歐盟自1996年以來,為了讓勞動市場變得更加靈活,採取各種改革措施,加強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比如,降低低收入工人的勞動稅率,放鬆對僱用非全日制和臨時工的規定,鼓勵公司僱用更多的新工人。盡管其結果導致生產率下降,但同時使更多的非熟練和低技能的工人進入勞動市場,從而增加歐元區的就業機會。自1997年以來,歐元區就業總人數增長了8%,而美國僅增長6%。 另外,普遍認為,美國存在巨額的經常賬戶赤字,是由於美國資本回報率高於歐元區,從而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凈流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據高盛公司計算,近幾年歐元區的資本回報率與美國大體相當。 統計指標口徑的差異,誇大了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差距 統計指標口徑的差異,誇大了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差距。比如,美國把公司用於購買計算機軟體的支出作為資本形成,計入GDP總量之中,而歐元區則把它作為中間消耗來處理,不包括在GDP中。近年來,美國軟體購置費用增加,且增長速度加快,這也無形中拉大與歐元區在GDP規模和增長速度上的差距。 另一個不可比因素是對信息技術設備投資的增長率計算方法,即從名義投資額轉換成實際投資額的價格縮減方法不同。在美國,如果計算機的價格與兩年前相同,但是在功能上是原來的兩倍,則把名義投資額轉換成實際投資額時按兩倍的價格來處理。這種方法雖然合乎邏輯,但在經濟學家中存有爭議。歐元區大多數國家在計算信息技術設備投資的實際增長率時,不進行如美國那樣的質量調整。這樣,相對於美國來說,歐元區官方GDP和生產率的增長數據被低估了。 盡管兩大經濟體的統計方法有許多不同,但是不可否認,歐元區人均GDP仍落後於美國。 歐元區工作時間縮短,也是造成人均GDP低於美國的主要原因 經濟學家認為,歐美之間人均GDP水平沒有縮小的主要原因是,歐元區把其生產率增長的一部分用來延長休閑時間,而不是增加收入;而美國繼續用更長的工作時間來獲取更多的收入。 據估算,美國工人在其一生中平均工作時間要比德國、法國和義大利長40%。歐元區與美國之間生產率的差距縮小了,而其人均GDP卻沒有趕上美國,其主要原因是歐元區工作時間大幅度縮短。在1970年至2000年間,美國生產率增長了38%,每人平均工作時間提高了26%,人均GDP相應增長了64%;而法國生產率提高了83%,每人平均工作時間卻下降了23%,人均GDP只增長60%。在整個歐元區,生產率的提高因被工作時間的縮短所抵消,導致人均GDP增長緩慢,實際水平要落後於美國。 歐元區休閑時間長,生活福利和質量要高於美國 從一般意義上講,休閑時間隨著收入的提高而延長。從經濟福利的角度來看,是否有充分的休閑時間應該是評價和分析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准之一。問題在於,縮短工作時間是雇員願意獲得更長的休閑時間,放棄更多的收入,還是他們出於外部原因而被迫提前退休。 分析表明,在歐洲每一工人平均工作時間縮短,是因為他們每周工作時間更短,擁有更長的休假時間,而不是因為增加失業人口所造成的。而且,是由於全日制工人的工作時間縮短了,而不是那些非全日制工人工作時間增加。因此,延長休閑時間完全是自願的。 歐洲人選擇縮短工作時間還有另外的原因,即高稅負。在過去的30年中,歐洲的邊際稅率要高於美國,當生活水平達到了相當的程度時,因稅負較高,降低了人們工作的積極性,他們寧願去休假。但是,專家認為,歐洲工作時間縮短與稅率的提高幾乎沒有相關關系。自1997年以來,愛爾蘭平均工作時間縮短了25%,而稅率增長幅度要小於美國。其他研究也發現,稅負在歐洲工作時間縮短中所起的作用較小。 可以認為,歐洲人喜歡有更多的休閑時間,因而他們的收入水平沒有明顯提高。而美國人對於物質消費更加執迷,為了取得更多的收入,他們要工作更長的時間,而縮短休閑時間,工作也更為辛苦。因此,從GDP規模上看,美國要大於歐洲,但是從總體生活福利上看,似乎歐洲要好於美國。 經濟學家還認為,單純GDP的比較,也誇大了美國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比如,美國氣候要比歐洲惡劣,用於支付取暖和空調的費用要高於歐洲;美國犯罪率高,意味著有相當部分的GDP要用於保障安全的費用;目前美國關在監獄中的犯人達200萬,占人口的比例遠遠高於歐洲國家,相應為此要支付更多的費用。盡管這些費用能增大GDP總量,提高人均GDP水平,但它不能提高實際生活福利。而且,歐洲十分便利的公共交通設施未能從GDP數字上反映出來。

㈦ 美國和歐洲的消費

呵呵,義大利在歐洲算便宜的了,一杯咖啡最低才0.6歐,味道還很不專錯,比巴黎2.5的都好。。屬。
其實不換算成人民幣的話,也就是相對於當地收入,歐洲的消費真不高。我在歐洲衡量物價一般不換算成人民幣而是以公共交通的車票為標准,一般1-2歐,義大利最便宜,米蘭3歐可以買天票,一天不限次地坐地鐵和公汽。這個不換算就和國內的公汽價格差不多。
按這個標准,1瓶水不到1塊,百分百純果汁1升1塊,牛奶一升0.5,阿迪也就幾十(還經常打折),LV的包對他們而言也就是1、2個月工資,攢一年買一個也不算奢侈吧,吃飯嘛去餐館比較貴,一份套餐要十幾塊,自己上超市買菜的話,一個月200一個人(德國標准,也有不少同學比我省),麥當勞一份套餐4-6塊(3張車票)。
去取款機取錢,最低面額是10塊,很少會吐100的給你,100的很多地方都不收,不像國內,100塊進一趟超市都買不了什麼。還有哈根達斯2、3塊錢(兩張車票啊,太便宜了)

㈧ 作為發達國家,人均GDP多少才算是

對於發達國家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公認的標準是: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總量)和社會發展水平。按1995年前後的標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義匯率計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就可基本定義為 發達國家。近10年的發展,使8000美元這個標准已經落後了,2005年應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這個定義,在這10年,有8個國家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這8個國家是:塞普勒斯、巴哈馬、斯洛維尼亞 、 以色列、 韓國 、馬爾他、匈牙利 和捷克 。

另外,阿聯酋、科威特等產油國人均GDP很高,但社會發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發達國家之中;摩納哥、列支敦斯登等微型國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灣、荷屬安的列斯等未獲國家地位的經濟體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發達國家新名單(括弧裡面的是按名義匯率計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發達國家(共24國):

歐洲(18國): 盧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愛爾蘭 (46,335) 丹麥(45,015) 冰島 (44,133) 瑞典 (38,451) 英國 (36,977) 奧地利 (35,861) 荷蘭(35,393) 芬蘭 (35,242) 比利時 (34,081) 法國 (33,126) 德國 (33,099) 義大利 (29,648) 西班牙 (24,627) 希臘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國):美國(42,076) 加拿大 (32,073)

亞洲(2國):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國):澳大利亞(29,761) 紐西蘭(23,276)

新增的發達國家(8國):

塞普勒斯 (19,008) 巴哈馬 (18,190) 斯洛維尼亞 (17,660) 以色列(16,987) 韓國 (14,649) 馬爾他(13,144) 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從新增的8個發達國家來看,大多是原有發達國家的近鄰,如斯洛維尼亞、馬爾他、匈牙利、捷克、塞普勒斯是歐盟成員國的近鄰,韓國是日本的近鄰,巴哈馬是美國的近鄰。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發達國家之中,盧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與第二名的差距繼續拉大 ;愛爾蘭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發達國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躍居世界第5名,是過去20年中經濟最成功的發達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東歐國家在經歷了90年代初轉型期的陣痛之後,在過去10年間紛紛走出低谷,成為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國家。東歐國家中轉型最順利且最靠近歐盟的斯洛維尼亞、捷克、匈牙利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而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等國也發展勢頭良好,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預備梯隊中。

在人均GDP 的下一梯隊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國家:

塞席爾(8,892) 愛沙尼亞 (8,885) 斯洛伐克 (7,963) 克羅埃西亞(7,764) 立陶宛(6,796) 墨西哥(6,566) 波蘭 (6,373) 拉脫維亞 (6,150) 智利(5,742)

如能保持發展勁頭,它們有可能在未來10多年內成為新增的發達國家。

人的眼光都向前看的,人們都看到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有幾個人注意到最貧窮的國家呢?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宣布,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已達49個。它們是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寮國、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葉門;安哥拉、貝南、布吉納法索、蒲隆地、維德角、中非、查德、葛摩、剛果(金)、吉布地、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索托、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尼日、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蘇丹、多哥、烏干達、坦尚尼亞、尚比亞;薩摩亞、萬那杜、吐瓦魯、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拉丁美洲1國:海地。

世界最窮國是莫三比克,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約為瑞士的1/500。瑞士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6410美元,人均每天近100美元。1996年5月17日,世界銀行發表的統計資料表明,盧安達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年人均收入為80美元。

這些數字中惟獨沒有提到中國的情況,那是因為,中國既不是最發達的國家,也不是最貧窮的國家。中國仍然屬於經濟欠發達國家,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綜合經濟水平相當於2002年美國的水平,進入世界前40名;然後再用50年,進入世界前10名。中國從經濟欠發達國家邁向發達國家仍任重道遠。

㈨ 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人均GDP怎麼和美國差一截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物質製造、實用消耗、轉運的中心,它生產的許多東西全世界都得用,比如電腦、飛機。其他國家沒有這個規模。

閱讀全文

與歐洲人均gdp和美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