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韓國二戰時人均gdp

韓國二戰時人均gdp

發布時間:2020-12-30 20:15:04

Ⅰ 二戰結束後,亞洲人均gdp最高的國家是緬甸嗎

二戰結束,也就是1945年,此時緬甸尚未獨立。緬甸從英國殖民統治之下獨立於1948年。
二戰結束時,各地百廢待興,人均最高應該仍然是日本,作為亞洲地區近代化發展的領頭國家,即使戰敗也仍然處於領先經濟地位。

Ⅱ 為什麼日本二戰後成為了發達國家,中國人均GDP卻慘不忍睹,綜合素質差那麼多

日本二戰前就已經是發達國家了,他的教育工業和社會組織並沒有被破壞,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時期,美國給了大量訂單給日本做。中國在1950年以前一百多年的一直戰亂,1980年以前就搞運動,國際上又被封鎖,真正發展是近三十年的事。

Ⅲ 為什麼二戰後,北歐發展那麼快,人均GDP世界較高,而南歐,亞洲慢

得到美國支持(馬歇爾計劃),一些歐洲國家的聯合,本身的擁有人才技術鋼鐵等資源。亞洲大多數國家受到殖民侵略,很多國家剛剛獨立,貧窮落後,經濟發展的基礎很弱(除日本)。

Ⅳ 日本歷年(二戰到現在)國民收入和人均gdp是多少哪裡可以查到資料

http://hi..com/%BE%AE%D4%C2/blog/item/fe3169eeb492f8f8b3fb95ce.html
自己去看吧,只能找到這些。

Ⅳ 想問一下:美國二戰時期的人均GDP大約是多少就說1944年吧

1944年,美國GDP為2198億美元。人均GDP大約1588.19美元,大概相當於2005年的14705.52美元。換算到2012年,還要多。

Ⅵ 二戰以後亞洲人均gdp第一的國家十

日本的抄人均GDP長期居亞洲第一。襲

不過最近十幾年,日本經濟停滯,而世界石油價格居高不下,所以現在卡達人均GDP居亞洲第一,人均10萬美元,是日本的兩倍多。

人均GDP比日本高的還有阿聯酋、科威特、汶萊這幾個產油國。

還有新加坡,這小國的競爭力很強。

Ⅶ 二戰時日本的人均GDP有多高

二戰後日本已經被炸成一片焦土,當時日本的人均GDP與剛解放時的中國大致相等,專很貧窮。但半個多屬世紀後的今天,中國的人均GDP只是日本的三十幾分之一。即便用日本1955—1973年近20年的發展與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二十餘年比較,也會看到,1955年人均GDP與1978年中國相當的日本,在經過不到20年後人均GDP就達到4 000多美元,而中國經歷1978—2001年長達23年的經濟快速發展,2001年人均GDP還不到1 000美元。這種經濟同樣快速增長下顯示的巨大發展差距,說明人口增長約束條件對發展的巨大影響。所以,中國還是要扎扎實實地做些事情,不要外國人一說什麼「中國世紀的到來」,自己就當真地飄飄然起來,也跟著說些不著邊際的「超越」大話。

Ⅷ 請大家幫個忙,小弟感激不盡!!日本在二戰時的人均生產總值(GDP)是多少

1951年9月,美國不顧中國等國反對,片面對日媾和,同另一些國家一起簽署了《舊金山對日和約》,承認日本是一個「主權國家」;日本有單獨或集體自衛的權利。同時,美日簽訂《日美安全條約》,規定美國有權在日駐軍和設立軍事基地,從而結束了對日本的佔領,開始了半佔領時期。至此,美國對日援助和貸款已達23.9億美元。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

日本法西斯發動的對外侵略戰爭給日本經濟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據統計,因戰爭原因死亡的日本平民和軍人達300餘萬人,約占總人口的4%。可以用於再生產的國家有形財富損失了約1/4。如果以1935年工礦業生產指數為100,那麼,1945年工業生產下降到38,礦業下降到59。日本投降後,經濟陷入空前的混亂和凋敝,物資奇缺,生產不足,失業人數劇增,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生活極端困苦。自明治維新開始的日本現代化進程受到挫折,現代化的物質成果損失慘重。

經過10年的經濟重建和復興,在實行產業合理化、美國扶植和朝鮮戰爭帶來的「特需」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1955年,日本經濟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在各項重要經濟指標中,工礦業生產指數和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已在1951年超過戰前水平,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955年超過戰前水平。

盡管如此,日本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美國1955年的人均國民收入是1 960美元,為日本的9.3倍,即使同為戰敗國的聯邦德國也是日本的2.8倍。在產業結構上,日本也落後於歐美國家,第一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比重偏高。

面對這種狀況,1956年日本政府發表的《經濟白皮書》一方面指出「現在已經不是戰後」,「通過恢復取得的增長已經結束」,另一方面確定「今後的增長將由現代化支撐」的目標。日本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1956~1960年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准備階段或起飛階段。為了實現沒有美國扶植和「特需」下的經濟自立,實現充分吸收迅速擴大的適齡就業人口的「充分就業」,日本進行了以民間資本為主的大規模設備投資,其中1956年和1960年的民間設備投資增長率高達40%左右。這一階段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約9%左右,出現了兩次長期經濟景氣,一次是1956~1957年的「神武景氣」神武是日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第一代天皇,「神武景氣」意即自神武天皇以來未曾有過的經濟繁榮。下文中的「岩戶景氣」和「伊奘諾景氣」,意同。岩戶是日本古代神話傳說中皇室祖神天照大神在天上棲身的岩洞。伊奘諾是日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創世之神。,一次是1959年開始的長達42個月的「岩戶景氣」。通過大規模的設備投資,鋼鐵、電力、機械、石油化學業等引進了先進的技術,進行了技術革新,成功地實現了產業結構的高級化,能源也由石油取代了煤炭,為60年代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60年,池田勇人就任首相,制定實施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該計劃提出,在今後10年內使國民收入增長一倍,其目的在於通過高速增長推進日本經濟的現代化。從此,日本經濟由起飛階段進入高速增長階段。除1962年一度出現景氣後退外,1960~1965年年平均經濟增長率10%。在這一階段的經濟發展中,對設備的投資繼續保持高漲,重化學工業體系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同時社會資本得到充實,交通、電信、地區開發等產業基礎經整頓後更加完善。著名的高速鐵路新干線就是在1964年正式通車的。此外,政府制定了《農業基本法》,推進農業的現代化,提高了農業機械化的水平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改善了農民生活水平,縮小了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也為工業提供了大批勞動力。

1965年,日本經濟出現短暫蕭條。蕭條過後,自1965年10月起出現時間長達57個月的經濟繁榮。實際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高達11.6%,均超過了「神武景氣」和「岩戶景氣」,被稱為「伊奘諾景氣」。帶動景氣的主要因素除設備投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外,還有對外貿易的急劇增加,1972年的出口量是1965年的2.5倍;國內出現消費熱,1966~1970年年平均個人消費實際支出增長率為9.2%,耐用消費品支出增長更快,為17.5%,彩電、空調、小轎車迅速普及,其中汽車擁有量從1965年的218萬輛猛增至1970年的878萬輛。1971年和1972年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下降,但實際經濟增長率仍分別為7.4%和9.1%。

經濟高速發展使日本發生了巨大變化,達到了歐美原發性現代化國家的發達水平,完成了自明治維新開始的在世界體系中從邊緣國家向中心國家的轉變。

日本在經濟上的國際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 419億美元,超過了聯邦德國,僅次於美國,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和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均為6%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

產業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轉折。1960年第一、二、三產業在國內純生產額中的比重分別為15%、36%和49%,1970年分別為8%、39%和54%。產業結構的變化引起就業人口轉移,城市人口激增,1970年佔全國總人口的72%。其中新中間階層比例不斷增大,1975年達1 212萬人,占就業人口的22.9%。

國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一般職工家庭實際收入從1965年每戶平均6.5萬日元,1975年增加到23.6萬日元。恩格爾系數從1955年的44.5%下降到1975年的30.6%。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推動了「消費革命」,耐用消費品普及率提高,形成了「大眾消費社會」。城市和鄉村的差別縮小,農民的收入與工人相當。

社會結構的變遷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自己屬於「中間階層」。具有這種「中流意識」的人佔1972年調查人數的73%。

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日本如其他發達國家一樣,伴隨著現代化的進展,出現了都市化造成的城市擁擠、交通事故頻發等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尤為嚴重。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產業核心是石油、鋼鐵、化工等部門,而且這些企業多集中在人口稠密地區,造成對大氣和水質的嚴重污染。

Ⅸ 二戰剛結束時候 中國和日本的gdp和人均gdp分別是多少

1945年中國GDP263億美元,人均65.79美元;日本GDP987億美元,人均GDP1370美元。

Ⅹ 二戰時日本的人均GDP有多高富裕嗎

二戰後日本已經被炸成一片焦土,當時日本的人均GDP與剛解放時的中國大致相等版,很貧權窮。但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中國的人均GDP只是日本的三十幾分之一。即便用日本1955—1973年近20年的發展與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二十餘年比較,也會看到,1955年人均GDP與1978年中國相當的日本,在經過不到20年後人均GDP就達到4 000多美元,而中國經歷1978—2001年長達23年的經濟快速發展,2001年人均GDP還不到1 000美元。這種經濟同樣快速增長下顯示的巨大發展差距,說明人口增長約束條件對發展的巨大影響。所以,中國還是要扎扎實實地做些事情,不要外國人一說什麼「中國世紀的到來」,自己就當真地飄飄然起來,也跟著說些不著邊際的「超越」大話。

閱讀全文

與韓國二戰時人均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