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浙江台州經濟情況
我是溫嶺的,台州經濟最好的就是溫嶺了!2008年中國城市GDP排名
1.上海 直轄市 上海 10296.97 中國第一個GDP過萬億的城市
2 北京 直轄市 北京 7870
3 廣州 副省級 廣東 6068.41 廣東省GDP最高的城市,同時也是GDP最高的中國副省級城市
4 深圳 副省級 廣東 5684.39 中國GDP最高的非直轄市及省會城市
5 蘇州 地級市 江蘇 4820.26 江蘇省GDP最高的城市,中國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6 天津 直轄市 天津4337.73
7 重慶 直轄市 重慶 3486.2
8 杭州 副省級 浙江 3440.99 浙江省GDP最高的城市
9 無錫 地級市 江蘇 3300
10 青島 副省級 山東 3206.58 山東省GDP最高的城市
11 佛山 地級市 廣東 2926.72
12 寧波 副省級 浙江 2864.5
13 南京 副省級江蘇 2774
14 成都 副省級 四川 2750 四川省GDP最高的城市
15 東莞 地級市 廣東 2624.63
16 武漢 副省級 湖北 2590 湖北省GDP最高的城市
17 大連 副省級 遼寧 2569.7 東北地區及遼寧省GDP最高的城市
18 沈陽 副省級 遼寧 2482.5
19 煙台 地級市 山東 2402.1 山東省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20 唐山 地級市 河北 2362 河北省GDP最高的城市
21 濟南 副省級 山東 2185.1
22 哈爾濱 副省級 黑龍江 2094 黑龍江省GDP最高的城市
23 石家莊 地級市 河北 2064 河北省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24 鄭州 地級市 河南 2001.5 河南省GDP最高的城市
25 泉州 地級市 福建 1901.42 福建省GDP最高的城市
26 溫州 地級市 浙江 1834.38 浙江省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27 長沙 地級市 湖南 1790.66 湖南省GDP最高的城市
28 南通 地級市 江蘇 1758.34
29 長春 副省級 吉林 1741.2 吉林省GDP最高的城市
30 濰坊 地級市 山東 1720.88
31 紹興 地級市 浙江 1678.19
32 福州 地級市 福建 1656.94
33 淄博 地級市 山東 1645.16
34 大慶 地級市 黑龍江 1620.3
35 常州 地級市 江蘇 1560
36 台州 地級市 浙江1467.48 台州民營經濟的比重佔了台州經濟總量的97%以上,高於同省的 寧波70%,紹興96%的比重水平。高程度的私有化也促使台州擁有了雄厚的民間資本和發達的金融放貸業。據十年前有關部門統計,僅路橋小小一個區的私人企業,總資產上億元的有18家,上千萬的有2800多家,至於那一些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更是多如牛毛。台州雖然是個新興的城市,名氣不大,但起點高,發展迅猛。僅2002年,台州就以13.8%的增速名列浙江省首位。2003年年,台州的人均收入水平超過杭州、寧波、上海、北京,躋身浙江省上半人均收入第二,全國人均收入前十名的位置,成為了繼杭州、寧波、溫州後的浙江又一大城市 。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列長三角地區第一位。
最後入隊的「小弟」最有錢,浙江省台州市後來居上,以居民人均收入9940元居位長三角16城市之首。台州是2005年4月份才被正式接納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然而,台州市這個最後入隊的長三角16城市中的「小弟弟」,卻在今年上半年長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排在了首位。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高達9940元,比排在第二名的上海市高出280多元,居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首位。
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實現生產總值600億元,同比增長13%。生產總值的增長帶來了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台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0.7%,達到了9940元,其中,溫嶺和玉環的居民收入都超過了1萬元,分別為11908元和10503元。
上半年,長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平穩快速增長,16個城市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1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千餘元,增速均值達到14.5%。在長三角16個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除上海外,前七位均為浙江省的城市。它們分別是紹興(9425元)、寧波(9381元)、杭州(9055元)、舟山(8665元)、湖州(8645元)。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965.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54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037.47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794.26億元,增長12.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6.6:53.9:39.5調整為6.8:52.8:40.4。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為34374元,比上年增長8.7%,按年平均匯率折算已達4949美元。
2008年,市區實現生產總值714.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4%。市區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6983元,比上年增長7.5%。
2008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935.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增幅比上年回落7.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060.86億元,比上年增長13.2%。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59.58億元,比上年增長4.4%,增幅比上年回落12.3個百分點。
2008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9.71億元,比上年增長1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1%。
全年共接待旅遊總人數2605.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3%,其中入境旅遊人數10.38萬人次,增長11.5%。實現旅遊總收入208.59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旅遊外匯收入7047萬美元,增長13.7%。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38.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5%。
全年新簽外資項目38個,項目總投資4.35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7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66.6%,實際利用外資2.3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3.3%。
200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574.06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95.38萬人,女性人口278.68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6.0:100。全年共出生6.53萬人,死亡3.4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42%,比上年回落0.53個千分點,死亡率為6.0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9%,比上年回落0.8個千分點。總人口中市區人口152.75萬人。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38元,比上年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5%。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180元,比上年增長1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鄉鎮街道資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面積、人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7)》,人口截至2007年底。
台州市 面積9413平方千米,人口560萬人。轄3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椒江區市府大道市民廣場東100米。
椒江區 318000面積 276平方千米,人口 48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海門街道青年路404號。
黃岩區 318020面積 988平方千米,人口 58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東城街道縣前街22號。
路橋區 318050面積 274平方千米,人口 43萬人。區人民政府駐路北街道管淋村。
臨海市 317000面積 2171平方千米,人口112萬人。市人民政府駐古城街道東方大道。
溫嶺市 317500面積 836平方千米,人口115萬人。市人民政府駐太平街道人民東路128號。
三門縣 317100面積 1072平方千米,人口 41萬人。縣人民政府駐三門縣海游鎮湫水大道9號。
天台縣 317200面積 1426平方千米,人口 56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始豐街道玉龍路1號。
仙居縣 317300面積 1992平方千米,人口 47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環城西路50號。
玉環縣 317600面積 378平方千米,人口 40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珠港鎮東城路6號。改革開放以來,溫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形成了機制靈活、市場活躍、民資豐厚等鮮明的區域經濟發展特色,是浙江省優先培育的中等城市,省 17 個擴權縣之一,先後獲「 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全國農民收入先進縣市」、「全國科技先進縣市」、「全國質量興市先進縣市」和全省目前唯一的 「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稱號。 2004 年, 全市實現生產總值 291.8 億元,增長 13% ,居全省第 4 位;財政總收入 20.32 億元,增長 13.8% ,居全省第 7 位,其中地方財政收入 10.46 億元,增長 20.3% ,居全省第 10 位;農民人均純收入 7026 元,增長 6.6% 。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市 33 位和 11 位。 2005 年第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 64.44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11.2% ;今年 1-5 月份財政總收入 9.77 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 5.02 億元,同比增長 1.8% 。轄太平、城東、城西、城北、橫峰 5 個街道,澤國、大溪、松門、箬橫、新河、石塘、濱海、溫嶠、城南、石橋頭、塢根 11 個鎮,面積925.8平方公里,人口 116 萬,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縣市之一。
② 台州1990至2009的歷年的GDP以及其中旅遊業所佔的比例
前面一個是GDP,後面一個是旅遊總收入。2000年前只有GDP,找不到旅遊收入版。。。 2000:674.99 37.87億元權 2001:748 47.53億元 2002: 858 74.9億元 2003:992.8 86.71億元 2004: 1173.8 100.4億元 2005:1247.4 139.09億元 2006: 1467.5 150.32億元 2007:1722.9 175.28億元 2008:1965.3 208.59億元 2009:2025.47 230.04億元
③ 浙江台州市的經濟發展在浙江省內有什麼成績
據去年數據表明,台州的經濟發展很快,排名省內第六名,成績相當傲人,後期還會有不錯的發展。
④ 2017全國各地GDP年報出爐各省份排名如何
2017各地經制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⑤ 台州市各地區2011年或2010年的GDP、人均GDP、財政收入的數據
信陽日報2月27日第一版
⑥ 浙江瑞安市算幾線城市
截止2019年9月,浙江瑞安市是二線城市。
瑞安,中國浙江省溫州市代管縣級市,2017年中國城市分級完整名單中,二線城市包括溫州市在內的30個城市。
廈門市、福州市、無錫市、合肥市、昆明市、哈爾濱市、濟南市、佛山市、長春市、溫州市、石家莊市、南寧市、常州市、泉州市、南昌市、貴陽市、太原市、煙台市、嘉興市、南通市、金華市、珠海市、惠州市、徐州市、海口市、烏魯木齊市、紹興市、中山市、台州市、蘭州市。
經濟情況
2017年,溫州市生產總值(GDP)5453.2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4.1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2149.2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增加值3159.9億元,增長9.7%。
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930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8784美元),增長7.9%。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2.6∶39.4∶58.0,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2017年,溫州市市區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4%。其中:居住、醫療保健、衣著、交通通信、教育文化與娛樂、其他用品和服務、食品煙酒類同比分別上漲6.6%、2.4%、1.8%、1.5%、1.3%、0.8%、0.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同比下降0.1%。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上漲2.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6.2%。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778.3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5.4億元,同口徑增長7.2%。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3.3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98萬人,困難人員實現就業0.7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83%。
全年新設市場主體14.5萬戶,其中新設企業3.67萬戶,新設個體工商戶10.8萬戶。年末在冊市場主體90.2萬戶,其中企業22.3萬戶。
⑦ 台州GDP全國排名幾位
截止到2019年月全國排名31位。
權威機構工信部研究院賽迪顧問發布《發展研究白皮書》,我省有8個城市進入2018賽迪數字經濟百強城市榜單,台州位列全省第四,全國排名31位。
回眸我市數字經濟(信息經濟)「進擊高階」之路,一個個文件的出台、一家家企業的蝶變、一場場高端精準的「數字會談」,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腳印。在這條新時代的跑道上,我市秉持勇立潮頭的干勁,促轉型、引產業、立規范,戮力同心書寫台州風雲。
年前,我市還專門出台《關於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今後5年的「奔跑」目標:實施數字經濟「211」培育工程,即到2022年,台州數字經濟規模實現倍增,增加值總量達到2000億元,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億元,規上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100%覆蓋。
(7)台州市2017年全年gdp擴展閱讀
台州2018年GDP增長7.6%
回望2018年,台州的發展令人倍感欣喜,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一些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呈現了高質量發展態勢。台州市2018年生產總值4874.67億元,比上年增長7.6%。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的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高端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民間投資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位。
2018年,台州經濟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仍然走在全省前列,台州經濟不僅平穩發展,更是穩中轉優,優中見質,彰顯了台州民營經濟的發展優勢。
2018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1895.25億元,比上年增長9.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102.43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4.17億元,比上年增長20.9%。
⑧ 08台州各地區的總GDP排名和人均GDP的排名
總GDP排名:抄 人均GDP排名:
溫嶺 路橋
路橋 玉環
臨海 椒江
椒江 溫嶺
玉環 黃岩
黃岩 臨海
天台 天台
三門 三門
仙居 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