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歐洲國家人均gdp排名

歐洲國家人均gdp排名

發布時間:2020-12-30 04:28:33

❶ 世界人均收入最高國,單個士兵年薪達800萬,是哪個國家

世界上富有的國家不少,可是你知道人均GDP最高的國家是哪個嗎?有一個國家,它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相當於中國的十倍,堪稱國民最富裕的國家,單個士兵年薪達八百萬,但因為沒有發達的製造業和工業,此國不屬於發達國家行列,猜到它的國名了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卡達在軍事方面的投入也十分驚人,整個國家軍人的數量不到一萬,但用於軍事人員的開支就多達800多億,也就是說,平均下來,每個士兵每年能領到800多萬的年薪。這還不包括在武器裝備方面的開支,僅2017年,卡達就花了將近300億美元從美英法等國購置F15等先進的戰斗機。所以,國內沒有工業生產又怎樣呢,只有有錢,照樣可以擁有一流的國防和高品質生活,不得不說,有錢就是任性。

❷ 全球總人口

世界人口
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時刻的人口總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估計,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億人。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顯示全球人口在2012年3月12日突破70億;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則顯示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達到70億,2014年達到71億。2016年,世界人口達到了7,262,306,342人(72億6231萬人)。
世界人口在14世紀50年代的黑死病和歐洲大飢荒時期後就不斷地增長,當時的世界約有3.7億人。隨後由於戰爭等因素,增長速度時快時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1950年代起,由於導致人口增長放緩的因素(如戰爭和飢荒)的減少,世界人口增長速率明顯加快——每年超過1.8%。這一狀態持續到1970年。1963年世界人口增長了2.2%,達到了歷史峰值。隨後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育觀發生改變,人口增長率逐漸下降。2011年,世界人口增長率約為1.1%。預計2040年前,世界人口將達到80億。
當前的預計都顯示世界人口將在未來數十年持續增長,但由於較難估計出生率下降等因素,無法得出具體數值,僅得出2050年世界人口將大約在75億至105億之間,取決於出生率下降的速度。長遠看來,估計2050年至2150年左右世界人口將停止增長並緩慢下降。與此同時,一些分析也對人口增長能否可持續表示擔憂。
中文名
世界人口
外文名
world population
解釋
世界上在某一時刻的人口總和
世界人口數量
77億2723萬(2019年8月)
屬性
專業術語
快速
導航
人口70億

活在貧民窟

具體數據

人口歷史

稀疏地區

十大城市

人口上億國

人口密度

分布特徵

發展問題

未來人口

人口爆炸
增長情況
人口問題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從1954年起,聯合國幾次召開世界性人口會議。1994年9月5日至13日在開羅召開的第三次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來自182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這次會議第一次將人口問題與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會議最後通過了《行動綱領》,呼籲各國加強在人口與發展領域的合作,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1999年6月30日至7月2日聯合國召開人口和發展特別會議,再次從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性。

世界人口密度
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1995年7月11日在倫敦發表的世界人口報告說,1995年世界人口總人數為57億。文盲為9.6億,其中2/3是婦女,1∕3為兒童。據推測,全球每年增加人口數量將保持在8600萬以上。到2015年世界人口將達71─78億,到2025年將超過80億,到2050年將達到94億。據科學家的分析,到208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頂峰,為106億,在此後將逐漸下降,到21世紀末降至103.5億。
人口70億
據聯合國人口基金預測,2011年10月30日世界人口即將達到70億。據悉,聯合國人口統計方法是「黃金標准」,但專家質疑其推斷准確性。聯合國人口基金用「黃金標准」推算第80億人口將出現在2025年,第100億人口將出現在2100年前,並表示誤差不超過1%。但分析人士稱這個誤差在大基數作用下,可將第70億人口的降生時間提前或滯後半年。

當日不少國家將在產房內等待「70億寶寶」,並准備舉行活動紀念此日。然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他不準備抱抱「70億寶寶」,因為「他(她)出生在一個矛盾的世界裡」,一個「食物充足,卻有10億人每天餓肚皮」的世界。潘基文在幾天前演講中說:「這不是一個數字的故事,這是一個有關人類的故事,70億人,意味著需要更多食物,更多能源,更多就業和受教育的機遇,更多權利以及更多讓他們繁衍和撫育後代的自由」。丹妮卡·卡馬喬在媒體聚光燈的環繞下,於31日零點前2分鍾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家醫院降生。她將成為全球范圍內幾名被宣布成為象徵性的世界第70億人口的嬰兒之一。
聯合國高級官員前往菲律賓接見了這個小嬰兒及其父母,並送給丹妮卡一個小蛋糕作為禮物。此外,卡馬喬一家還收到了來自當地捐贈者的各種禮物,包括為丹妮卡准備的助學基金和幫助該家庭開辦雜貨店的費用。
菲律賓衛生部長歐納表示,世界第70億人口的降生為菲律賓帶來審視人口問題的契機。據悉,菲律賓截至2014年是世界上位居第12位的人口大國,擁有1億人口。中國和印度依然占據前兩個席位。
活在貧民窟
回溯1999年10月12日,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將波黑寶寶梅維奇「指定」為全球第60億人。這個寶寶如今生活在薩拉熱窩貧民窟中。
聯合國統計顯示,世界人口從10億增長到20億用了一個多世紀,從20億增長到30億用了32年,而從1987年開始,每12年就增長10億。
聯合國最新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訂版》報告預計,世界人口將在2030年之前達到73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達到112億。其中發展中地區特別是非洲增長最快。印度2022年將成為第一人口大國,奈及利亞人口將在2050年超越美國。世界各國人口增速將會下降,老齡人口比例將會上升。
負責經濟與社會事務的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表示,理解未來的人口變化及其對實現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對設計與實施新的發展議程至關重要。
一是世界人口排名洗牌。報告顯示,中國與印度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分別佔世界總人口的19%和18%。到2022年,印度人口可望超過中國。目前,在世界10個人口大國中,亞洲佔5席,分別是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其餘5國是美國、奈及利亞、墨西哥、巴西和俄羅斯。其中,奈及利亞人口位居第七位,也是目前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預計到2050年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三大國。到2050年,3億人口以上的國家將達到6個,新增加分別是印尼、奈及利亞、巴基斯坦。2050年(中國)人十三億八千多萬左右,這是2016年國家衛計委發布過的消息。(印度)人口具體不詳一定會比現在多。
報告顯示,世界人口增長的主力來自非洲生育率較高的國家和部分人口大國。在2015年至2050年之間,世界新增人口的一半來自9個國家,按照增量分別是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剛果民主共和國、衣索比亞、坦尚尼亞、美國、印尼和烏干達。
二是非洲成為人口增長最快的大洲。由於出生率較高,非洲2015年至2050年的新增人口可望佔世界新增人口的一半以上。在此期間,非洲28個國家的人口將會翻番。到2100年,10個非洲國家的人口預計將增加5倍,分別為安哥拉、蒲隆地、剛果民主共和國、馬拉維、馬里、尼日、索馬里、烏干達、坦尚尼亞和尚比亞。
三是世界人口增速下降。由於全球整體出生率下滑,世界人口增速相應下降。由於生育行為變化不大,未來的人口增長速度主要基於出生率。出生率的不同,可在數十年間影響人口分布。近年來,世界各地的出生率明顯下降,即使在出生率較高的非洲也是如此。
四是老齡人口迅速增長。由於人口增長速度因出生率下滑而下降,導致老齡人口比例上升。全球60歲以上人口將在2050年增長一倍,到2100年增長兩倍。世界多數地區在未來數十年間將面臨老齡人口比例明顯上升問題,到2050年,歐洲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增至34%。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及亞洲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從目前的11%至12%增至2050年的25%以上。非洲的年輕人口比例最高,但是人口老化的速度同樣迅速,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從目前的5%增至9%。[1]
具體數據
世界上約有20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人口1億以上者有13個國家,它們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奈及利亞、孟加拉國、日本、墨西哥、菲律賓與衣索比亞。這13國人口總數達到了43.5億之多,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3.11%。

非洲人口增長過快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由於世界各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因而人口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世界人口空間分布分為人口稠密地區、人口稀少地區和基本未被開發的無人口地區。據統計,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區的約占陸地面積的7%,那裡卻居住著世界70%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人口在各大洲之間的分布也相當懸殊。歐亞兩洲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32.2%。但兩洲人口卻佔世界人口總數的75.2%。尤其是亞洲,世界人口的60%居住於此。非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一半而人口尚不到世界總人口的1/4。大洋洲陸更是地廣人稀。南極洲迄今尚無固定的居民。歐洲和亞洲人口密度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都在90人以上,非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平均每平方公里在20人以下。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平方公里才2.5人。世界人口按緯度、高度分布也存在明顯差異: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帶是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區,世界上有近80%的人口分布在北緯20°~60°之間,南半球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的11%多;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也不平衡,5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拔200米以下、不足陸地面積28%的低平地區。由於生產力向沿海地區集中的傾向不斷發展,人口也隨之向沿海地帶集中。各大洲中距海岸200公里以內臨海地區的人口比重,已顯著超過了其面積所佔的比重,並且沿海地區人口增長的趨勢還會繼續發展。
《2010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超過90億,人口過億的國家將增至17個,印度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報告顯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至91.5億,增加22.41億。其中非洲地區人口將從10.33億增至19.85億,增幅最大亞洲地區的人口也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將從41.67億增至52.32億;而歐洲人口將從7.33億減至6.91億,將是唯一人口減少的大洲。 報告說,全世界共有11個國家人口過億。其中中國人口最多,達到13.54億,其次為人口12.15億的印度。其他人口過億的國家依次為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奈及利亞、俄羅斯、日本和墨西哥。 報告預測,到2050年時,剛果(金)、埃及、衣索比亞、坦尚尼亞這4個非洲國家以及亞洲的菲律賓和越南也將人口過億。屆時,印度的人口將增至16.14億,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人口將增至14.17億,退居第二。 世界人口總數為69.09億,其中只有12.37億人生活在較發達地區。
人口歷史
古代人口
根據現代分析,人類在大約公元前七萬年遭遇了種群瓶頸。起因可能是印尼蘇門達臘島北部的多峇湖大型火山爆發造成的巨災所影響。從那時起,世界總人口長期停滯在一百萬左右,大家都通過狩獵採集為生,而這種生存方法使得人口沒有條件快速增長。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公元前一萬一千年,人們開始發展農業為止。在此之前,世界人口從未超過1,500萬人。
當人們開始大規模發展農業後,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有所加快。公元前8000年全世界有人口五百萬人;公元1年全世界有大約兩億人;而到公元4世紀,光羅馬帝國就居住有大約五千萬人以上。
然而,世界人口的增長又因為瘟疫、戰爭等影響而有所波動。以歐洲為例,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得八世紀歐洲的人口比公元541年減少了大約一半。隨後歐洲的人口又有所增長,到1340年,歐洲大約有七千萬人。14世紀主要發生在歐洲的黑死病又使得世界人口從1340年的大約4.5億,減少到1400年大約3.5至3.75億。歐洲隨後花了約200年的時間來恢復到1340年時的人口水平。而另一個人口大國中國,由於改朝換代的原因,人口也經歷了巨幅波動。根據估計,1393年中國大約有6,500萬人,比1200年的1.23億減少了約一半。主要是宋朝至元朝長期發生戰爭的原因。1368年明朝建立時中國的人口大約是6,000萬人。到1644年明朝滅亡時,人口增長到約1.5億。
英國的人口在1650年達到560萬人。比1500年的260萬有所增加。十六世紀歐洲掀起的殖民潮也為世界人口增長做出了貢獻,因為殖民者往往會將殖民地較為先進的農作物(例如玉米、紅薯)帶到其它地區推廣以增加糧食產量。
1500年的美洲(包括北美和南美)人口約有五千萬至一億人。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前的北美洲約有兩百萬至一千八百萬人。然而,歐洲人卻把一些當地土著從未遇到過的傳染病也帶到了北美,由於當地人還沒有建立起這些疾病的免疫力,估計當時的北美原住民有90%是因為感染上傳染病而死。
現代人口
隨著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的展開,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嬰兒存活率大幅上升,人均壽命也有所延長。以英國為例,1730-1749年,英國有74.5%的兒童在五歲前即夭折,在1810-1829年,這一數字降為31.8%。1700年起歐洲人口開始劇烈上升,到1900年已經達到4億,比1700年的一億人翻了四倍。而1900年時的歐洲人口佔了全世界人口約36%。
在19世紀,強制種痘已經在西方國家展開,而醫療衛生設備也在這些地方普及開來,西方國家人口增長速度也不斷上升。英國的人口更是每五十年便翻一番。1801年,英國有830萬人;在1901年,人口增加到3,050萬人;而在2006年,則有超過六千萬人。美國的人口也從1800年的530萬增長到1920年的1.06億。在2010年,美國已經有超過3.07億人。
二十世紀初和中葉的蘇聯人口經歷了較大起伏。由於持續不斷的戰爭,截止到1945年二戰結束,蘇聯喪失了約九千萬人。隨後蘇聯的人口平穩增長,但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人口又陷入停滯。2012年俄羅斯有1.43億,比1991年的1.48億有所減少,如果人口發展形勢不變,到了2050年,更會降到1.07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世界進入相對和平的時期,科技、醫療水平持續改善,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十分迅速。這些國家主要來自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以中國為例,1850年的清朝約有4.3億人,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有5.8億人。盡管戰爭不斷,一百多年間人口還是增長了1.5億。從五十年代起,中國的人口也迅猛增長,1982年人口普查顯示中國人口超過十億;現今,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龐大的人口數迫使中國政府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以減緩人口增長。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印度在1750年約有1.25億人,1941年達到3.89億;而當前印度已經有超過12億人口。印尼爪哇地區的人口從1815年的五百萬人升到當前的1.3億人。墨西哥的人口從1900年的1,300萬增長到2009年的1.12億。非洲的肯亞人口也從1920年的290萬增長到當前超過3,700萬。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教育水平提高,這些國家不約而同地出現了人口增長放緩的跡象。這主要體現在出生率開始下降,並由之而來的老齡化趨勢與死亡率上升。在一些發達國家(例如日本和俄羅斯),人口已經開始逐漸減少。
人口裡程碑
估計世界在1804年左右突破10億人。隨後用了大約123年於1927年突破20億;緊接著在1960年突破了30億大關,這期間僅用了33年;1974年,世界人口花了14年突破40億;1987年花了13年突破50億;1999年花了12年突破60億;聯合國的數據顯示2011年10月世界人口突破70億;而美國人口調查局則顯示全世界在2012年突破70億人,距離1999年裡程碑花了約13年。
稀疏地區
世界上有一些國家受地理條件的限制或人口相對較少而國土面積卻相對較大等情況,人口分布非常稀疏,甚至每平方公里僅0.026人。

人口老齡化
格陵蘭島
人口總數約5.69萬人,面積217.56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0.026人。格陵蘭島是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冰雪覆蓋的一個島嶼,位於加拿大東北部,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也是丹麥的一個自治省。格陵蘭島的面積比美國阿拉斯加州大一些,與沙烏地阿拉伯面積相當,擁有285萬立方千米的冰層資源,總人口不足5.7萬。
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 (英、阿根爭議)
人口總數3060人,面積1萬2173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0.25人。

擁擠的車站
福克蘭群島是由大西洋南部兩個主島嶼和776個小島嶼組成的,距離阿根廷海岸480公里,它是英國的一個海外自治地區。其面積相當於美國康涅狄格州或北愛爾蘭,人口僅3060人,島嶼上飼養著583000頭綿羊。
西撒哈拉
人口總數44萬人,面積26.6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1.3人。西撒哈拉位於非洲北部,北部鄰近摩洛哥,東北部鄰近阿爾及利亞,東部和南部鄰近毛利塔尼亞,西部鄰近大西洋。摩洛哥和波利薩里奧陣線(POLISARIO FRONT)曾對該地區的領土控制權發生過爭執。其面積相當於美國科羅拉多州或紐西蘭,總人口44萬,該地區沙土較多,大量缺水。
蒙古
人口總數264.65萬人,面積156.41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1.7人。

擁擠的車站
蒙古是東亞的一個內陸國家,位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它是世界上第二大內陸國家(僅次於哈薩克),其面積相當於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或伊朗,總人口260萬。
蓋亞那
人口總數18.70萬人,面積9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2.1人。法屬蓋亞那地區位於南美洲東海岸,西部鄰近蘇利南,西南部鄰近巴西,北部鄰近大西洋。像其他海外附屬地區,法屬蓋亞那屬於法國26個地區之一,該地區面積相當於美國緬因州或葡萄牙,總人口18.7萬,這里有歐洲宇航局的一個太空發射場。
納米比亞
人口總數203.12萬人,面積82.43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2.5人。
納米比亞位於非洲西南部,西部鄰近大西洋,南部鄰近南非,東部鄰近波札那,北部鄰近安哥拉。其面積相當於巴基斯坦,總人口203萬,該國是艾滋病重傳染區。
澳大利亞
人口總數2105萬人,面積768.23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2.6人。
澳大利亞位於印度洋和太平洋,其面積相當於美國48個州,是歐盟國家領土面積的兩倍,三分之二人口都居住在沿海5個主要城市。
蘇利南
人口總數44.92萬人,面積16.38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2.7人。
蘇利南共和國是南美洲北部的一個國家,國土西部鄰近蓋亞那,南部鄰近巴西,東部鄰近法屬蓋亞那,北部是大西洋。其面積相當於美國威斯康星州或突尼西亞,人口近45萬,與其他面積相當的國家比較,該國居民使用多種語言。
冰島
人口總數30.97萬人,面積10.3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3人。
冰島是歐洲北部的島國,位於北大西洋、歐洲大陸和格陵蘭島之間。其面積相當於美國肯塔基州或前東德的面積,人口僅為30萬,其中老年人群占的比例很大。
毛利塔尼亞
人口總數306.87萬人,面積102.55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3人。
毛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位於非洲西北部,西部緊靠大西洋,西南部鄰近塞內加爾,東部和東南部與馬里接壤,東北部與阿爾及利亞相鄰,其面積相當於加拿大安大略省,人口卻僅有300萬。
十大城市
東京

東京
3553萬人口,建成區面積6,993平方公里;東京都人口1282萬,面積2155平方公里;東京區部人口813萬,面積650平方公里。
墨西哥城
1924萬人口,建成區面積2072平方公里,2005年GDP3150億美元;區部人口823萬。
孟買
1884萬人口,建成區面積500平方公里;區部人口993萬。

墨西哥城
紐約
1865萬人口,建成區面積8000平方公里,2005年GDP11330億美元;區部人口800萬,面積945平方公里。
聖保羅
1861萬人口,面積2300平方公里,2005年GDP2250億美元;區部人口1000萬,面積1624平方公里。
首爾
1700萬人口,面積1049平方公里,2005年GDP2180億美元(僅區部);區部人口1023萬,面積605平方公里。

聖保羅
新德里
人口1600萬,面積1295平方公里,2005年GDP930億美元;區部人口720萬。
加爾各答
人口1457萬,面積531平方公里,2005年GDP940億美元;區部人口439萬。
雅加達
1367萬人口,1360平方公里,2005年GDP980億美元;區部人口937萬,面積650平方公里。

新德里
上海
2500萬人口,910平方公里,2005年GDP9143.90億元;上海市轄區人口1850萬,面積6340平方公里;區部面積610平方公里,人口821萬。
人口上億國
人口數量單位:
中國:14.0005億(2019年)[2]
印度:13.24億(2019年)
美國:3.30億(2019年)[3]
印度尼西亞:2.62億(2019年)
巴西:2.086億(2017年)
巴基斯坦:1.97(2017年)
奈及利亞:1.822(2016年)
孟加拉國:1.6(2016年)
俄羅斯:1.441(2016年)
日本:1.27(2016年)
墨西哥:1.27(2016年)
菲律賓:1.007(2016年)
衣索比亞:1.024(2016年)
(數據來源於聯合國人口司)
人口密度
下列面積包括內陸水域面積(湖、水塘、河)。統計日期2011年7月
排名 洲(大陸)/國家/地區 人口 面積(平方千米) 平均(人/平方千米)

全世界(僅計算土地)
6,928,198,253
148,940,000
46.5

亞洲
4,000,601,258
43,810,589
91.3

歐洲
728,389,000
10,180,000
71.6
展開全部
分布特徵
(1)人口增長在時空上分布不平衡:世紀人口成倍增長的時間在不斷縮短;各大洲之間和各個國家之間的增長速度很大差異。
(2)、世界人口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中低緯度地區,沿海地區。
(3)、世界人口結構:人口老齡化迅速。(白發浪潮)
(4)、世界人口遷移:近代大規模人口移動:歐洲向美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移民,非洲向美洲,亞洲各國向外移民。
(5)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城市化發展中人口過度大城市化。
發展問題
科學家早先的測算結果認為,地球最多能夠養活100億到150億居民。如果不及時有效控制人口增長,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很可能難以實現。
聯合國2005年3月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過去50年間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和經濟活動的不斷擴展對地球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壓力。人類活動已給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農耕地、河流和湖泊帶來了消極影響。近幾十年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紅樹林遭到破壞,動物和植物多樣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種瀕臨滅絕。
人口增長和其他因素結合在一起,已經對整個人類社會構成嚴峻挑戰。以水資源為例,全球至少有11億人無法得到安全飲用水,26億人口缺乏基本的衛生條件。在沉重的人口壓力面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等人類共同的理想受到巨大威脅。
人口問題涉及「地球村」每個成員,發達國家也不例外。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及其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人均資源和能源消耗量,使人們對美國式發展道路產生了質疑。其他一些發達國家也出現人口負增長和社會老齡化等問題。這些意味著,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需要高度重視人口問題,建立符合自己國情的科學的人口發展戰略。
未來人口
總的趨勢看來,世界人口的增長在逐漸放緩。但由於有太多不可預測的因素存在(例如出生率變化、潛在的戰爭等),未來世界究竟會有多少人變得較難預測。不同的統計方法總是會獲得截然不同的結果。以2050年的人口預測為例,當前不同預測機構得出的結論是介於75億至105億之間,聯合國在2009年曾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1.5億,然而這一數字在2013年被上調到了96億 。而美國人口調查局估測2050年世界將有大約92.5億人。然而這些預測都僅能作為參考,因為人口預測有太多不確定性。有些國家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比預計的快。以中國為例,中國在過去數十年間的人口增長率低於預期,因此導致聯合國對中國的未來人口峰值預測不斷下調,從最初的超過15億人下調到不到14億。
而從各洲的狀況來看,非洲在未來數十年人口將會持續以較快速度增長,並成為世界人口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除了歐洲之外的其它各洲的人口也將顯著增長,同時多數發展中國家也將經歷大規模城市化,大量人口將往大城市聚集。
2008年聯合國預測各大洲人口分布(億人)
年份 世界 亞洲 非洲 歐洲 拉丁美洲 美國及加拿大 大洋洲
2015
73.02
43.91 (60.1%)
11.53 (15.8%)
7.34 (10.1%)
6.18 (8.5%)
3.68 (5.0%)
0.38 (0.5%)
2020
76.75
45.96 (59.9%)
12.76 (16.6%)
7.33 (9.6%)
6.46 (8.4%)
3.83 (5.0%)
0.40 (0.5%)
2025
80.12
47.73 (59.6%)
14.00 (17.5%)
7.29 (9.1%)
6.70 (8.4%)
3.98 (5.0%)
0.43 (0.5%)
展開全部
由聯合國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說,地球人口將在本世紀持續增長,到2100年可能會達到110億。這比此前通常認為的要多出20億,而主要原因是非洲人口增幅巨大。這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的新研究認為,由於生育率持續保持高水平,非洲總人口到2100年可能增加3倍,由約10億增加到本世紀末的約40億,而在世界其他地區,人口情況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研究稱,到本世紀末,除發達國家外,包括中國在內的多數發展中國家同樣將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4]
人口爆炸
過去數十年來,由於工業化和糧食生產技術進步,促使全球多數地方的出生率上升,加上醫學科技的發達導致死亡率大為下降,世界人口出現快速且大量的增長,科學家稱此種人口自然增加率大幅增加的現象為「人口爆炸」。這一現象在1970年代的中國、當今的印度和一些非洲國家非常明顯。人口過快增長使得人類對各類資源的需求加大,對整個生態環境而言都是一種負擔,更可帶來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問題。因此現今許多國家都在試圖控制人口的增長,降低生育率。雖然總的來看大多數國家的人口增長率都在自然地逐年下降,一部分國家仍然通過政府強制執行等方式干預人口增長。但這一舉措可能更帶來年輕人口數銳減,加劇對人口老齡化的擔憂。而部分發達國家,例如日本和俄羅斯,則面臨人口過少的問題,這些國家的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已經非常大,已經制約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❸ 人均GDP超過8萬美元,擁有14家世界500強,瑞士究竟有多發達

眾所周知,歐洲是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大洲,目前全球總共31個發達國家中,大部分位於歐洲。說起歐洲的發達國家,相信不少人第一印象想到德國、英國、法國等歐洲三大經濟體。實際上,在歐洲一些小國的經濟發達程度絲毫不亞於德、英、法。

據統計,2015年瑞士銀行數量為266個,外資控股銀行85個,外國銀行在瑞士的分支機構26個。外資銀行占瑞士銀行總數的41.7%。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瑞士的經濟來源只要依靠發達的金融業和旅遊業,其實瑞士還擁有發達的工業體系,在某些領域,瑞士製造處於全球領先的水平。說起瑞士製造「瑞士軍刀」和「瑞士鍾表」早已聞名於世,而在現代工業和高科技產業中,瑞士企業同樣有所建樹。

2020年《財富》公布的世界500強名單中,瑞士一共有14家企業上榜,數量位居全球第七。瑞士的世界500強企業中,雀巢是全球第一大食品製造商,在海內外擁有超過2000個品牌,年營收高達921億美元;羅氏公司則是全球三大制葯企業之一,年營收達到634億美元。

除此之外,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瑞士還擁有一家行業巨頭企業,它就是ABB集團。ABB集團是全球電氣和自動化技術的引領者,也是全球四大工業機器人巨頭之一(其餘三家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和安川電機)。值得一提的是,ABB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已經超過百年時間,最近幾年,ABB集團中國區營收均達到數十億美元。

綜合上述,雖然從經濟總量、國土面積和人口等方面看,瑞士只是一個歐洲小國,但憑借發達的製造業、金融業以及人均GDP,讓瑞士躋身歐洲乃至全球最發達國家行列。

❹ 中國最頂級的十大城市是哪十座

一、北京

在中國最頂級的14個城市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的發展都是非常迅速的,人均收入和消費水平也都市比較高的。

二、上海

提到上海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魔都,時尚之都,城市在全球范圍內佔有重要地位的金融很好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所以城市每年的GDP都是相當高的。

三、廣州

廣州每年都是不少人務工的首選城市,而在廣州各個行業的發展也確實都是比較迅速的,所以全面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城市GDP和城市人均收入都是蠻高的。

四、深圳

深圳這座作為我國首批經濟改革開放的城市,通過好政策和城市自身發展的有利條件,很好的促進了經濟全面的發展,所以城市內人均收入和大體的GDP都是相當高的。

五、重慶

重慶作為我國的直轄市,憑借著不錯的政策很好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目前城市在各方面的規劃上也在朝著更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著。

六、天津

在中國最頂級的14個城市中天津這座城市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有著豐富的資源,有著便利的交通,所以每年在經濟的發展上都算得上是富可敵國的。

七、蘇州

蘇州這座城市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就地理位置來看的話本身在經濟上的發展就很有優勢,在加各種國際化的投資集中了不少在城市內,所以每年的GDP是極高的。

八、成都

毫不誇張的說成都這座城市在旅遊業上的發展速度很多城市都無法與之比較的,而且城市早就憑借著獨有的環境聞名於全球,國內外的知名度都是極高的。

九、南京

南京作為我國古都,濃厚的歷史氛圍是城市最大的競爭優勢,在加上極好的地理交通環境,豐富多樣的資源,每年不僅經濟發展速度快,而且在許多方面都佔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十、青島

提到青島或許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青島啤酒,而青島的啤酒也確實是遠銷海內外,在加上近年來城市憑借著國家一系列好政策,在經濟的發展上可以說是極其迅速的。

十一、長沙

長沙在經濟的發展上是非常迅速穩定的一座城市,城市有著很不一樣的文化,交通上更是屬於全國綜合性非常強的城市,多樣的地貌類型、不錯的氣候環境,還有著國內不少的研究中心。

十二、武漢

武漢這座城市位我國的中部,首先是它有著極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尤其是高鐵網能覆蓋到大半個中國,在商貿物流、科技創新等水平上都屬於是國內領先的城市之一。

十三、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幾乎是無人不知,所以在富可敵國的城市中除了蘇州,當然還少不了杭州啦,它自古在我國就是商業的集散中心,經濟的發展速度就別提有多快了。

十四、無錫

在中國最頂級的14個城市中無錫首先是屬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市內主要以平原為主,所涵蓋的經濟領域很全面,曾也榮獲了國家創新城市,國家最佳旅遊城市等殊榮。

❺ 被逼著獨立的八個國家,現在各自發展的怎麼樣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獨立浪潮,亞非拉美的大批國家都趁此機會而獨立,有些國家的獨立過程並不順利,甚至在獨立過程中,遭遇了大量的流血犧牲,歷盡千辛萬難才取得國家和民族的獨立。

很多國家的獨立,都是國民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的,獨立彌足珍貴。但當時世界上不是所有國家都想要獨立的,比如下面這八個國家就是被逼著獨立的,如今他們都過得怎麼樣了呢?

首先是中亞五國,中亞五國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和塔吉克。因為這五個國家都冠以「斯坦」之名,因此又被稱作斯坦五國。

塞爾維亞宣布獨立之後,和捷克一樣選擇親近西方勢力,在獨立之後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另外塞爾維亞是歐洲自然生態保護最完整的地方,是最適合旅遊和居住的好地方。

❻ 歐洲前10 富國是哪些國家

北歐
冰島,面積10.3萬平方公里。人口26.7萬。人口密度為2.6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3087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7。
丹麥,面積4.3萬平方公里(不包括格陵蘭)。人口520萬。人口密度為121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3375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6。
挪威,面積38.69萬平方公里,人口440萬。人口密度為11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4335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2。
瑞典,面積44.99萬平方公里,人口880萬。人口密度為20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8840美圓。世界排名8。
芬蘭,面積33.8萬平方公里,人口510萬。人口密度為15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702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0。

東歐
俄羅斯,面積1 710萬平方公里,人口14820(1996年)人口密度為8.7人每平方公里。2610美圓。世界排名74。
白俄羅斯,面積20.76萬平方公里,人口1031萬。人口密度為50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為1590美圓。世界排名98。
烏克蘭,面積60.37萬平方公里,人口5160萬。人口密度為86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97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13。
愛沙尼亞,面積4.52萬平方公里,人口158萬。人口密度為35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496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49。
拉托維亞,面積6.46萬平方公里,人口250萬。人口密度為39人每平方公里。4070美圓。世界排名56。
立陶宛,面積6.52萬平方公里,人口370萬。人口密度為57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449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51。
波蘭,面積31.268萬平方公里,人口3862萬。人口密度為12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527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48。
捷克共和國,面積7.886萬平方公里,人口1030萬。人口密度為131人每平方公里。6740美圓。世界排名44。
斯洛伐克,面積4.9萬平方公里,人口540萬。人口密度為110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492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50。
匈牙利,面積9.3萬平方公里,人口1025萬。人口密度為110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633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45。

西歐
德國,面積35.69萬平方公里,人口8190萬。人口密度為230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525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6。
奧地利,面積8.38萬平方公里,人口810萬。人口密度為97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為2672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2。
列支敦斯登,面積160平方公里。人口3.6萬。人口密度為225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2500美圓。可能是因為是非常小的國家,沒有計入名次。
瑞士,面積4.1萬平方公里,人口700萬。人口密度為1 71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3988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3。
荷蘭,面積3.7萬平方公里,人口1550萬。人口密度為419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631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3。
比利時,面積3.05萬平方公里,人口1016萬。人口密度為33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的人均GDP25820美圓。2004年的人均GDP世界排名14。
盧森堡,面積2586平方公里。人口40 .7萬。人口密度為158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4394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
英國,面積24.42萬平方公里,人口5850萬。人口密度為240人每平方公里。 2004年人均GDP 2835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9。
愛爾蘭,面積7萬平方公里,人口360萬。人口密度為51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696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1。
法國,面積55.16萬平方公里,人口5810萬。人口密度為105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477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 7。
摩納哥,面積1.95平方公里。人口3萬。人口密度為1533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27000美圓,可能是因為是非常小的國家,沒有計入名次。
安道爾,面積468平方公里。人口5.9萬。人口密度為126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19000美圓。可能是因為是非常小的國家,沒有計入名次。

南歐
西班牙,面積50.59萬平方公里,人口3920萬。人口密度為77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為1699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22。
葡萄牙,面積9.2萬平方公里,人口990萬。人口密度為108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1213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30。
義大利,面積30.1萬平方公里,人口5814萬。人口密度為19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156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20。
梵蒂岡,面積0 .44平方公里。人口1380人。人口密度為3136人每平方公里。
聖馬利諾,面積60 .57平方公里。人口2 .4萬。人口密度為40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34600美圓。可能是因為是非常小的國家,沒有計入名次。
馬爾他,面積316平方公里。人口37萬。人口密度為11 70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926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35。
希臘,面積13.19萬平方公里,人口1050萬。人口密度為80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13720美圓。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28。

所以根據2004年的統計
歐洲前10富的國家是
1.盧森堡
2.挪威
3.瑞士
4.丹麥
5.冰島
6.瑞典
7.英國
8.芬蘭
9.愛爾蘭
10.奧地利

聽說現在愛爾蘭的富裕程度已經往上升了
不過前10位的國家,差不多還是這些吧~

❼ 八成土地為黑土,人均GDP卻不到中國1/4,歐洲最窮的國是哪個國家

這個國家叫做摩爾多瓦。談到歐洲,許多人可能會想到發達國家。可是很多人有沒有想過這里實際上有很多不太富裕的國家。今天的主角就是這樣一個國家,面積只有33,000平方公里,它的歷史也很不幸。從1359年建立到現代,它已經被兼並或多次兼並。

然而,其他行業有些不盡人意。薄弱的工業和其他工業發展不足,導致國家經濟不盡人意。據統計,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900美元,而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8865美元。與這里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相比,它還不到我國(全部16年數據)的四分之一,甚至導致一些不太清楚的網民把這個國家的經濟視為非洲國家。

閱讀全文

與歐洲國家人均gdp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