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2008年的人均gdp在全國排第幾位
成都GDP 3323億元 年增長率 15.80% 歷史地位:(是否曾為首都,城市歷史) 1 西安 2 北京 3 洛陽 4 南京 5 開封 6 杭州 7 重慶 8 成都 9 廣州 10 蘇州 科教實力:(高校數量及科研機構) 1 北京 2 台北 3 上海 4 香港 5 南京 6 武漢 7 西安 8 高雄 9 澳門 10 成都 城市規模:(整個城市大小及人口數量) 1 重慶 2 北京 3 天津 4 上海 5 廣州 6 香港 7 武漢 8 成都 9 沈陽 10 西安 發展前景 :(長三角,珠三角,西部大開發) 1 上海 2 北京 3 廣州 4 重慶 5 蘇州 6 深圳 7 西安 8 南京 9 武漢 10 成都 綜合實力: 香港38 台北 36 上海 38 北京 63 高雄 23 南京22 廣州 26 天津 14 重慶 26 武漢 11 成都11 沈陽 8 深圳 9 蘇州 9 杭州 5 最終全國十大城市綜合排名: 1 北京 2 上海 2 香港 4 台北 5 廣州 5 重慶 7 高雄 8 南京 9 天津 10 武漢 成都 如果只排大陸 北京 上海 廣州 重慶 南京
2. 四川省內有哪幾個市是最富的
德陽綜合實力在四川省排名第三。第一是成都,第二是綿陽。
3. 四川省的城市排名
根據四川2018年的GDP排名:成都市15342.77億元,綿陽市2303.829億元、德陽市2213.99億元、宜賓市2026.379億元、南充市2006.039億元、瀘州市16957.6億元、達州市16908.3億元、樂山市1615.187億元、涼山彝族自治州1533.24億元、內江市1411.757億元;
自貢市1406.718億元、眉山市1256.027億元、廣安市1250.28億元、遂寧市1221.398億元、攀枝花市1173.527億元、、資陽市1066.537億元、廣元市801.858億元、雅安市646.18億元、巴中市645.888億元、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306.674億元、甘孜藏族自治州291.29億元。
1、成都
截至2018年,成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342.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第一產業增加值522.59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6516.19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8303.99億元,增長9.0%。
2、綿陽市
2018年,綿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03.8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1%,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總量與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
3、德陽市
2018年,德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13.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0%。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大關,人均GDP 62569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3.3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071.1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899.5億元,增長10.0%。三次產業結構為11.0:48.4:40.6。
4、宜賓市
2018年,宜賓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26.379億元。2019年,宜賓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601.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8%。
5、南充
2018年,南充地區生產總值(GDP)2006.039億元,2019年,南充地區生產總值(GDP)2322.22億元,比2018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4.25億元,比2018年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937.62億元,比2018年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980.36億元,比2018年增長9.3%。
4. 全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排行榜
排名 城市 生產總值 所在省
1 上海市 14900.9 滬
2 北京市 11865.9 京
3 廣州市 9112.7 廣東1
4 深圳市 8201.2 廣東2
5 蘇州市 7740.2 江蘇1
6 天津市 7500.8 津
7 重慶市 6528.7 渝
8 杭州市 5098.6 浙江1
9 無錫市 5000 江蘇2
10 青島市 4890 山東1
11 佛山市 4814.5 廣東3
12 武漢市 4560 湖北1
13 成都市 4502.6 四川1
14 大連市 4410 遼寧1
15 沈陽市 4359 遼寧2
16 南京市 4230.2 江蘇3
17 寧波市 4214.6 浙江2
18 唐山市 3850 河北1
19 東莞市 3763.2 廣東4
20 長沙市 3744.8 湖南1
21 煙台市 3728.6 山東2
22 濟南市 3351 山東3
23 鄭州市 3300 河南1
24 哈爾濱 3258.1 黑龍江1
25 石家莊 3110 河北2
26 泉州市 3002 福建1
27 長春市 2919 吉林1
28 南通市 2860 江蘇4
29 濰坊市 2727.7 山東4
30 西安市 2719.1 陝西1
31 溫州市 2527.8 浙江3
32 福州市 2524 福建2
33 常州市 2518.6 江蘇5
34 淄博市 2473 山東5
35 徐州市 2390.1 江蘇6
36 紹興市 2375.4 浙江4
37 濟寧市 2279.1 山東6
38 邯鄲市 2150 河北3
39 大慶市 2120 黑龍江2
40 臨沂市 2110.1 山東7
41 合肥市 2102.1 安徽1
42 包頭市 2100 內蒙古1
43 鄂爾多斯2100 內蒙古2
44 東營市 2076.6 山東8
45 洛陽市 2075 河南2
46 台州市 2025 浙江5
47 威海市 1969 山東9
48 嘉興市 1917.9 浙江6
49 鞍山市 1915 遼寧3
50 滄州市 1900 河北4
51 鹽城市 1860 江蘇7
52 南昌市 1837 江西1
53 昆明市 1808.6 雲南1
54 揚州市 1800 江蘇8
55 保定市 1785 河北5
56 南陽市 1780 河南3
57 金華市 1765.9 浙江7
58 泰安市 1700 山東10
59 泰州市 1650 江蘇9
60 廈門市 1623 福建3
61 鎮江市 1580 江蘇10
62 中山市 1564.4 廣東5
63 德州市 1530 山東11
64 呼和浩特1520 內蒙古3
65 太原市 1512 山西1
66 吉林市 1500 吉林2
67 南寧市 1492.3 廣西1
68 惠州市 1410.4 廣東6
69 江門市 1355.2 廣東7
70 濱州市 1350.9 山東12
71 聊城市 1340 山東13
72 岳陽市 1316.8 湖南2
73 榆林市 1302.3 陝西2
74 宜昌市 1245.6 湖北2
75 茂名市 1239.8 廣東8
76 襄樊市 1201 湖北3
77 棗庄市 1200 山東14
78 廊坊市 1200 河北6
79 常德市 1160 湖南3
80 湛江市 1156.1 廣東9
81 許昌市 1150 河南4
82 平頂山 1140 河南5
83 淮安市 1121.8 安徽2
84 漳州市 1113.1 福建4
85 湖州市 1111.5 浙江8
86 衡陽市 1107 湖南4
87 安陽市 1106 河南6
88 烏魯木齊1095 新疆1
89 邢台市 1090 河北7
90 焦作市 1085 河南7
91 周口市 1073 河南8
92 新鄉市 1054.5 河南9
93 珠海市 1037.6 廣東10
94 汕頭市 1035 廣東11
95 柳州市 1030.02 廣西2
96 株洲市 1020 湖南5
97 通遼市 1015 內蒙古4
98 桂林市 1000 廣西3
99 商丘市 1000 河南10
100 菏澤市 953.6 山東15
101 信陽市 950 河南11
102 連雲港 941.1 江蘇11
103 贛州市 940 江西2
104 蘭州市 920 甘肅1
105 秦皇島 906 河北8
106 貴陽市 902.6 貴州1
107 松原市 900 吉林3
108 駐馬店 882.5 河南12
109 赤峰市 877 內蒙古5
110 咸陽市 872.9 陝西3
111 曲靖市 866 雲南2
112 日照市 860 山東16
113 清遠市 855.2 廣東13
114 蕪湖市 850 安徽3
115 肇慶市 846.3 廣東12
116 九江市 831.3 江西3
117 營口市 822 遼寧4
118 綿陽市 820.1 四川2
119 安慶市 820 安徽4
120 揭陽市 815.7 廣東14
121 宿遷市 810 江蘇12
122 寶雞市 806.5 陝西4
123 郴州市 800 湖南6
124 承德市 792.5 河北9
125 錦州市 790 遼寧5
5. 成都市雙流縣的GDP有錦江區的高嗎哪個更富裕些
2006 雙流縣 GDP 195.52億元 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4.5%
2006 錦江區 GDP 309.16億元, 增長速度不祥
哪個更富裕,這個問版題問的不專業。權要說擁有的資產和市場的大小,肯定錦江區要富裕些,不過雖然在數字上看錦江區的GDP要高一些,但是人均也不一定比雙流高。錦江的商業和第三產業發達些,雙流的工業發達些。這些都是各自的優勢和劣勢。要比較的話要綜合各項數據才行
6. 成都主城各區經濟實力、教育軟硬體排名,成都各區縣經濟實力、教育力量排名
2004年成都各區市縣的GDP希望你供你參考 最後一個人均
成都市 GDP 第一次 第二次 工業 第三次 人均
錦江區 1381801 12778 450243 318145 918780 35277
青羊區 1501552 9698 437952 246982 1053902 32222
金牛區 1827993 14508 654022 417586 1159463 29574
武侯區 1280278 9438 561625 397314 709215 28144
成華區 1472953 16244 811605 666206 645104 25937
成華區位於成都市東北部,在城市向東發展中首當其沖。人口54萬,面積110.6平方公里,轄4個鄉、12個街道辦事處。區內雲集有200多家以電子工業為主體,多種行業並存,門類較為完善的國有企業,是成都乃至四川重要的工業基地。電子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10餘所大中專院校及30餘家科研院遍布全區,是成都市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和高科技人才聚集的地方。川陝公路和成渝、成綿、成南高速公路的成都起點皆在成華,外環繞城高速公路、三環路,橫貫全區,成都火車東站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編組貨站,除寶成、成渝、成昆、達成鐵路外,還有59條專用線,為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電力、供水、供氣設施完善,全國最大的天然氣配氣站座落區內。聞名中外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西南最大的游樂園,「川西第一叢林」昭覺寺,文化歷史底蘊深厚的五代後蜀皇帝孟知祥墓皆在成華。
金牛區地處城市上風上水之地,空氣清新,水源潔凈,為川西平原生態、水資源保護區。全區幅員面積 108 平方公里,現轄 15 個街道辦事處和 1 個省級工業開發區,共有 110 個社區,戶籍人口 68 萬,流動人口約 80 萬。
金牛區交通便捷通暢,距離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20 公里,車程不足 30 分鍾,實現了與 29 個國際城市、 70 余個國內城市通航。區內不僅形成了「六縱六橫」道路網格(「六縱」指羊西線、成灌路、商貿大道、沙西線、成彭路、川陝路;「六橫」 指內環路、一環路、二環路、三環路、大件路、繞城高速公路。),而且擁有連接成渝、寶成、成昆、成達等四條鐵路樞紐的西南最大火車站——成都火車北站和通往川西地區公路運輸要塞的城北汽車客運中心、茶店子汽車客運中心。
金牛區經濟實力位居成都市各區市縣第一,2007年GDP372億元,經濟總量約佔全市的 1/9 。區內工業發展迅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逐步實現在工業開發區集中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葯、食品飲料和現代製造四大行業正成為全區工業發展主力。第三產業較為發達,其中餐飲娛樂業、商貿市場業、現代物流業、宜居住宅業比較優勢明顯,並向成都現代商貿業第一區、都市旅遊業第一區、宜居住宅業第一區和工業成長第一區邁進。區域內的荷花池批發市場、五塊石葯材市場等全國知名市場圈,羊西線美食一條街、一品天下大街等餐飲娛樂聚集帶,凝聚了源源不斷的人氣和商氣,為區域商貿發展提供了旺盛的生機,「中國西部國際五金機電博覽會」、「中國 2005 國際美食旅遊節」等大型國內國際盛會先後選址金牛召開。
金牛區十分注重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和創業環境,先後通過了全國環保模範城市和全國園林城市驗收,在全國率先實施 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OHSAS1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全國首家整體通過三項國際標准認證的區縣級政府。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贏得了廣大投資者和創業者的贊譽,美國沃爾瑪、法國歐尚、泰國易初蓮花、南非英美鉑金等世界 500 強企業先後入駐我區,眾多品牌企業成為該區的友好合作夥伴。
金牛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區內及周邊旅遊景點眾多,區內有商周蜀文化中心金沙遺址(部分區域)、前蜀皇帝王建墓永陵、三國老將黃忠墓、安史之亂期間唐玄宗駐地天回鎮、九里堤水文遺址,西臨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都江堰、九寨溝,南靠佛教名勝峨眉山、樂山大佛,北接古蜀聖地三星堆,緊連唐代詩人故居杜甫草堂、諸葛亮廟宇武侯祠和世界最大的熊貓生態公園。利用本區及周邊資源發展生態旅遊業和文化休閑業正在成為全區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重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公園——兩河城市森林、天回銀杏園、華僑城主題公園等新興旅遊區為魅力金牛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牛區教育事業興盛,科技實力雄厚,擁有西南交通大學、成都中醫大學等高等院校 6 所,國家級示範中學成都 20 中及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等中小學校 80 多所,信息產業部電子十所、二十九所等多個科研院所。金牛賓館(國賓館)、加州花園國際酒店、西藏飯店等多個星級賓館分布金牛境內,區內完備的通信、醫療、金融、法律等配套服務為國內外賓客提供了便捷。
武侯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成都市區西南部,東以府河為界,北臨錦江,與成都市錦江區、青羊區隔河毗鄰,西南與雙流縣接壤。全區總面積為 76.56平方公里,東西、南北長寬分別約為10公里。總人口49.6萬人,以漢族為主,其餘為散居的回、藏、苗、滿、羌、蒙等少數民族。
武侯區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跨越式發展為主題,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武侯區成為了一方發展熱土。全區基本形成了以科技為先導,以園區為龍頭,以工業企業為骨幹,以專業大市場為依託,以電子信息、生物制葯、食品、皮革、傢具和房地產為支柱產業,堅持城鄉一體、對外開放、多元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格局。主要經濟載體—成都高新技術開發區武侯科技園、西部鞋都工業園、西南成都物流中心的建設進展順利,園區內許多投資項目已初具規模並已形成生產能力。全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施了以江安河綠化觀光休閑公園為代表的生態農業、高效農業建設;大力實施工業經濟「2+X」發展戰略,培育形成高新支柱產業和傳統產業並存的產業體系;加快城南商貿圈建設,以此帶動新興商貿業態和專業化大市場的發展。武侯區出台了一系列包括「金橋獎」、「新星獎」、「攀登獎」在內的激勵招商引資和鼓勵企業發展的政策;深入持久地開展了機關作風整頓,建立起企業投訴中心、開門評議機關和責任追究等制度,啟動規范化服務型政府試點工作,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形成了加快發展的比較優勢。
區內武侯祠、望江樓、薛濤井等名勝古跡聞名中外。全區共有四川大學等1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成都分院等50餘個中央、省、市科研單位,全區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占總人口的26.6%,是全國科普示範城區,是國家教育部命名的「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驗區」、「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區內的成都科技一條街已成為全國第二大電腦市場。武侯區擁有快捷的交通系統,緊鄰航空港,火車南站位於武侯區東南,一、二、三環路橫貫東西,川藏路、機場路、草金路、武侯大道等輻射南北。涌現了大批一流的住宅示範小區,桐梓林小區、置信麗都花園等城南高尚精品住宅區引領著成都市房地產潮流,老成都民俗公園、科技園未來廣場等開放式公園為「武侯房產、人居典範」品牌增輝添色。
2005年,錦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5.24億元,比上年增長15%,增速居五城區第一位。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42462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全區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1.9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68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全口徑財政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為9.31%,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得到提高。全年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0.85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9.59億元;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83.29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44.8億元。一、二、三產業比重由2004年0.8:36:63.2調整為0.36:38: 61。
錦江區圍繞「五朵金花」打造,成功推出了江家菜地、荷塘月色和東籬菊園藝術村,隨著「五朵金花」相繼綻放,全年實現農業產值1.2億元,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532元,比去年增長1221元,位居五城區第一位,增長19%。大力發展「精品無公害蔬菜」等精品農業,都市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打造花卉、蔬菜兩大品牌,全年花卉播種面積達1畝,實現花卉產值6705萬元,比去年增長8.7%,精品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26542畝,產量達36236噸。2005年來,全區實有耕地面積17052畝,農村勞動力25094人。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全區有年產值5000萬以上企業有6家。
全區圍繞發展新型工業為主導產業,加大土地管理力度,使園區內土地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優勢項目集中,有效拓展了產業發展平台,「一區四園」的新型工業發展格局的形成,使我區工業經濟規模跨入各區(市)縣前列,總量躍居全市第一位。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80.99億元,比上年增長26.9%。規模以上工業完成新產品產值13.46億元,比去年增長5.18%,產品銷售收入193.85億元,增長12.4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20.91億元,比上年增長33.44%,企業虧損額0.50億元。
全年實現固定資產投入總量達142.16億元,比上年增長57%,總量居全市第一位,創歷史新高。工業、基礎設施和房地產三大增長點共同推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69.3億元,增長98%,其投資總量佔全社會投資總增量的49%。
青羊區為成都市中心區,是成都乃至四川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全區面積67平方公里,轄14個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常住人口約46萬人。區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雲集,職業教育、基礎教育水平較高,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機構齊全。中國第一個華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華僑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戶該區。2000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4.86億元。
青羊區還是成都市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專業一條街眾多,尤以電訊一條街最為著名。以金融機構集中、大商廈、大賓館雲集為特徵的騾馬市金融、商貿圈為投資者提供巨大的商業機會。全區2000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77億元。
青羊區作為城市中心區,區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雲集,職業教育和基礎教育水平較高,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機構齊全,能向投資者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高素質的人員和完善的配套服務。政府對來自區外的企業還能給予財政扶持。區內有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中醫院大學附屬醫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等。
青羊區是成都市投資最活躍的區域之一。世界著名商業巨頭麥德龍、國內IT行業領頭羊之一的拓普、TCL、海爾電器等均在該區投資、發展。
青羊區歷史悠久,地域經濟、巴蜀文化非常發達,是成都市功能分區中的文化旅遊區,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杜甫草堂、青羊宮、百花潭公園、文殊院、文化公園等。人們從唐代開始就喜歡此地,或泛舟浣花溪、或趕青羊宮廟會、或賀草堂人日、或聚文殊聽經。如今,青羊區的名勝古跡成了成都市民常去之處,也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一個融觀光旅遊,餐引娛樂、古玩藝術等為一體的「杜甫草堂文化旅遊區」正在規劃建設中。2005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17.7億元,同比增長14.3%,突破200億元大關。實現地方財政收入7.6億元,增長24.6%,突破7億元大關,連續三年每年以近1.5個億的速度遞增。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1.7億元,增長57.1%,增幅居近3年之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實現11359元,增長9.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實現6243元,增長18.8%。
青羊區區位優勢獨特,投資硬環境日臻完善。區內公路四通八達,老成溫公路改擴建工程、三環路、青羊大道等建設正抓緊進行,武青路、土龍路已全線通車, 「三縱七橫」的路網框架正逐漸形成;一批現代化交通樞紐工程、成都火車西站。成飛航空港正在興建,金沙汽車客運中心已投入運營;通訊極為便利,國際國內通訊網路遍布區內各個角落,其他現代化通訊設施也具相當水平。
目前,青羊區按照「五區一帶」的發展規劃,積極打造現代服務業、文化旅遊業、先進製造業等特色產業集群,進一步增強特色支柱產業對項目和資金的集聚功能。一是中央商務區核心區。積極推進舊城改造,加快文化宮、西御街等地塊的拍賣轉讓,進一步發展現代服務業,振興「騾馬商圈」,吸引更多的資金和項目投入青羊。二是文化旅遊區。加快實施寬窄巷子、文殊院、錦綉工場等項目建設,鼓勵和帶動投資商參與文化旅遊開發。三是高尚住宅區。通過地塊拍賣和完善光華、東坡、金沙片區的基礎設施,引進有實力的開發商建設高品質住宅。四是工業集中發展區。東區充分發揮成飛集團和611 所的龍頭帶動作用,引導發展電子信息、航空電器、新型材料等配套產業,加快現代航空工業城的建設。五是青羊新區。圍繞文家老街改造、3000 畝國有土地整理及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各類資本加大投入。六是生態休閑帶。用好「拆院並院」政策,通過包裝啟動青羊綠舟公園二期、百仁、康河馬廠、高坎和繞城外側綠地「五大項目」,引進民間資本加快非城市建設用地的開發利用。
7. 2008四川省地級市經濟排名
市 州 GDP 增速
1 成 都 3900.99 12.1
2 綿 陽 743.16 4.5
3 德 陽 695.04 1.0
4 宜 賓 645.86 14.6
5 達 州 603.99 14.1
6 南 充 601.95 14.3
7 樂 山 562.39 14.1
8 涼 山 561.07 15.2
9 瀘 州 508.42 15.0
10 內 江 488.28 15.0
11 自 貢 486.85 14.6
12 資 陽 467.63 14.2
13 攀枝花 427.61 14.5
14 眉 山 412.71 14.2
15 廣 安 404.90 14.2
16 遂 寧 372.67 14.5
17 廣 元 233.56 3.3
18 巴 中 213.95 12.3
19 雅 安 213.22 11.5
20 甘 孜 94.01 10.4
21 阿 壩 75.63 -35
四川省統計局:2008年四川省各市州人均GDP一覽情況(官方)
2009年03月09日 來源:省統計局
2008年,四川盡管遭遇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各地經濟仍保持較快發展,人均GDP不斷提高。
從絕對額看,全省各地區人均GDP呈4個層次:
第1層次為人均GDP超過30000元的有兩個地區,分別是攀枝花市(37277元)和成都市(30855元);
第2層次為人均GDP在15000~30000元之間的有4個地區,分別是德陽市(19084元)、自貢市(17348元)、樂山市(16737元)和綿陽市(15012元);
第3層次為人均GDP在10000~15000元之間的有10個地區,分別是宜賓市(14489元)、雅安市(14051元)、眉山市(13691元)、涼山州(12896元)、內江市(12309元)、瀘州市(11831元)、資陽市(11068元)、廣安市(10862元)、達州市(10580元)和遂寧市(10467元);
第4層次為人均GDP在10000元以下的有5個地區,分別是南充市(9687元)、甘孜州(9640元)、廣元市(8557元)、阿壩州(8459元和巴中市(6806元))。
從地區的差異看,2008年人均GDP最高的攀枝花市比最低的巴中市多447.7%,與2007相比,差距擴大10.6個百分點。
8. 為什麼四川人均GDP那麼難看就連成都的人均GDP在全國省會中也是倒數
1.四川地處西部,中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顯著,同時四川內部發展也不平衡;2.缺乏支柱產業,四川工業不發達,主要還是作為農業和資源省,產值不高;3.四川人口較多,人多平均到每個人自然低了,這與中國大國情一致;4.成都作為四川乃至中國西部最發達的地區,人均GDP在全國省會中處於中等水平,並非倒數
9. 四川最富裕的縣排名是怎樣的
1、仁壽縣——成渝經濟區核心縣
仁壽縣最大的亮點就是經濟,它隸屬於眉山市,是四川省首批擴權強縣試點縣、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成渝經濟區核心縣、四川天府新區重點輻射縣。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的一個縣,經濟發展速度非常之快,2016年,仁壽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67.9億元,是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最好的縣市之一。
4、江油市——工業強縣
江油市,是中國科技城綿陽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也許,對於省外的朋友來講,對江油市有些陌生,但如果有一天,你親自來到這里,你會被這座美麗的小城所深深吸引。整潔的城區,高樓林立,寬闊的馬路上車水馬龍,還有令人心曠神怡的山水美景,人文景觀,以及宜人的氣候,清新的空氣,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宜居之地。2016年,江油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7.09億元。
5、金堂縣——天府花園水城
金堂縣,是成都市郊縣,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部,成都六環路以外。金堂縣的地理位置很不錯,區位優勢非常明顯,是「成都平原經濟圈」內的重點發展縣和成都市「特色產業發展區」。中河、毗河、北河穿城而過,有「天府花園水城」之美譽。近年來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2016年,金堂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23.7億元。
10. 重慶和成都 人均GDP
2009年成都人均gdp為35215元,僅次於攀枝花市(36561元),列四川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