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茂名的GDP比珠海高,卻又比珠海落後
這個問題我認為是有三個方面的,第一個方面就是工業發展方向不同,茂名是眾所周知的重工業城市,出名的有茂名石化還有茂名乙烯廠等等,光這些工廠就會把茂名的GDP提升好幾個檔次。但是珠海則與茂名恰恰相反,珠海是有名的輕工業城市,珠海的旅遊業服務業等等很發達,但是輕工業的產值是遠遠不如重工業產值的,所以珠海的GDP也就沒有茂名的高了。但是一般來說的話,還是輕工業發達的城市比較先進,所以茂名雖然比珠海GDP高,但是卻要比珠海落後。
以上內容都是我自己的猜想,還忘大家多多補充,如果喜歡我的想法,可以給我點個贊哦!
⑵ 廣東城市經濟實力排名: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珠海 對嗎
沒有惠州,是佛山啊!~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惠州啊!
⑶ 廣東省珠海經濟支柱是什麼詳細點的,很急,謝謝!
珠海這個城市不大卻五臟俱全,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旅遊業,地產投資,回珠海旅遊點有農答科奇觀,梅溪牌坊,圓明新園,夢幻水城,海洋館,長隆游樂場,海泉灣度假村,華發度假山莊,御溫泉,銀沙灘,珠海漁女,海濱公園,還有野狸島和即將建成的珠海歌劇院,拱北口岸免稅商場,都是熱鬧非凡的地方和景點,再加上珠港澳大橋明年要完工了,西區的高欄港在改造世界級港口,吸引了非常多的港澳投資商和海外投資商圈地建樓,珠海目前有五家世界五百強,聽聞還有兩家計劃入駐,同時珠海還是全國十大幸福城市之一,不管是居住還是旅遊投資,都是首選城市,畢竟廣州深圳已經老了,不是一個擠和亂就能概括的了。望採納
⑷ 廣東城市經濟實力排名: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珠海 對嗎
2007年抄2.27廣東省各市GDP排名
廣州市 6068
深圳市 5684
東莞市 2625
惠州市 933
珠海市 750
樓主答對了,實力排名就這樣!至於樓上的,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惠州的發展,不知道的話,建議你不要亂說.
⑸ 為何珠海GDP那麼點
珠海頭上有「三座大山」,三座大山壓在珠海人身上。
哪三座呢?第一總是拿珠海和深圳比內,總是覺容得深圳發展的快,壓的珠海人喘不過起來。實際上從一開始兩個城市就不是一樣的發展道路。整個土地政策是珠海首創的,可以在全國推廣。但是深圳模式是不可復制的!
第二,唯GDP論。腦子里只有GDP,GDP就變成了一個病毒了。讓人忘記了發展的目的,整天手裡捧著,嘴裡念著,心裡想著它。
第三,說珠海工業門類不齊全 經濟結構有缺陷。實際上珠三角不需要每個城市小而全,我們小小珠三角,為什麼要搞麻雀經濟?二戰結束後的歐洲各國,戰場上的敵人成了盟友,實際上就是產業分工協作,隔著大西洋,隔著太平洋實現產業合作。我們珠三角卻要從紐扣到鞋帶都要能做。實際上就是小農經濟。
喜愛珠海的藍天碧水,又要羨慕人家肉多。這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肉是哪裡都可以買的,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確是無價之寶。發展是硬道理沒錯,但發展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可惜現在沒有任何一個機構能夠評價一個城市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
⑹ 珠海和中山市人口及GDP
截至2007年12月31日,珠海市轄3個區(香洲、斗門、金灣),共8個街道、16個鎮。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地理坐標處於北緯21° 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市面積有1952平方千米,人口141.57萬人(2005年統計),是廣東省人口規模最小的城市,人口分布為:香洲區 81萬人,斗門區 36萬人,金灣區 24萬人,人口密度為:全市人口密度為839人/平方公里,其中香洲區 1401人/平方公里,斗門區 595人/平方公里,金灣區 477人/平方公里;當中約有80萬為永久居民。珠海的海岸線長604公里,有大小島嶼146個,故有「百島之市」的美譽。在珠江口遼闊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計有146個,其中大部分集中於東部海域的萬山群島。
「珠海漁女」是珠海的標志;珠海的市花、市樹、市鳥分別為:勒杜鵑,Bauhinia blakeana ,海鷗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5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42.3萬。有祖籍本市的海外華僑和旅居港澳台同胞共80多萬
2006年中山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主要數據
全市生產總值(GDP)
億元
817.6
15.2
工業總產值
億元
2495.7
21.7
全社會固定投資總額
億元
320.9
6.3
外貿出口總值
億美元
122.1
22.1
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6.5
27.7
一般財政預算收入 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276.6
17.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7255
9.0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
元
8102
10.1
2007年中山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全市生產總值(GDP)
億元
916
12.0
工業總產值
億元
2870
15.0
全社會固定投資總額
億元
347
8.0
外貿出口總值
億美元
137
12.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8635
8.0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
元
8750
8.0
城鎮登記失業率
%
3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
%
6.25以下
2011年中山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
%
11
人均生產總值(到2011年)
美元
≥11
城市化水平
%
7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率
%
5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年均增長率
%
6
城鎮登記失業率
%
3以內
⑺ 珠海的經濟主要以什麼為主
珠海經濟以製造業為主導。
從區域上看,橫琴、高欄港、高新區「三回大引擎」發展持續向答好。創新驅動發展主戰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主平台的高新區GDP增長快。以先進裝備製造項目為代表,在珠海經濟發展中,新投產企業的主體地位和拉動作用成為最大亮點。
當前,珠海支柱產業正進入轉型切換期,新舊產業更替、內部轉型升級同步進行。以先進裝備製造業為代表,「三高一特」現代產業正成為支撐珠海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現代產業中先進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長勢頭較好。
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200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並明確珠海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製造業是指機械工業時代對製造資源(物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場要求,通過製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與生活消費產品的行業。
製造業包括:產品製造、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零售。在主要從事產品製造的企業(單位)中,為產品銷售而進行的機械與設備的組裝與安裝活動。
⑻ 珠海的經濟主要以什麼為主
珠海經濟以制復造業為主導。
從區制域上看,橫琴、高欄港、高新區「三大引擎」發展持續向好。創新驅動發展主戰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主平台的高新區GDP增長快。以先進裝備製造項目為代表,在珠海經濟發展中,新投產企業的主體地位和拉動作用成為最大亮點。
當前,珠海支柱產業正進入轉型切換期,新舊產業更替、內部轉型升級同步進行。以先進裝備製造業為代表,「三高一特」現代產業正成為支撐珠海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現代產業中先進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長勢頭較好。
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200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並明確珠海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製造業是指機械工業時代對製造資源(物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場要求,通過製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與生活消費產品的行業。
製造業包括:產品製造、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零售。在主要從事產品製造的企業(單位)中,為產品銷售而進行的機械與設備的組裝與安裝活動。
⑼ 求珠海經濟在全國的排名
我珠海本地人認為珠海的經濟比較差
缺少工業
一個城市基本的行業
但面對環境和經濟的選擇
我們選擇了環境
⑽ 珠海的GDP排名
珠海城市先後被抄聯襲合國、國家、省有關部門授予「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the Best Model of Internation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行動獎」、 「雙擁模範城」、「衛生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十佳城市」、「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十二年徵兵工作全優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計劃生育先進城市」等多項殊榮。
上面的榮譽,就是珠海放棄GDP排名靠前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