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下。德陽今年的GDP是多少啊!
這個一般在每年的年初才會公布上一年的GDP總量。
2009年全市GDP完成780億元,增長14.4%
2009歲末市委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10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GDP增長12%,力爭14%
如果按12%也是870多億。
② 新版德陽歷史中新中國成立後德陽地區經濟建設
一個五年計劃():
工業增長超車
背景:? 1新中國後成立,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
經濟得到根本改善。工業生產已經有超過最高水平,但中國仍然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
工業水平比發達國家低得多。
2,基本完成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決
把農村生產力,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
因為有計劃地創造經濟建設的條件。制定<BR
第一個五年計劃/>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將採取不同的措施,創造有計劃地建設條件。年度計劃的國務院1951年財政經濟委員會(以下簡稱財政委員會)的試用國民經濟。 1952年,成立了國家計委和國家統計局。與此同時,加強國有企業和基本建設的管理。然而,無論是在計劃的編制經驗,也沒有時間,准備和實施的准確的統計信息是非常困難的國民經濟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1年到中國共產黨代表大會的准備時起,1955年3月通過,歷時4年,其間主要變化有六次。陳雲具體主持工作。從四月最後修訂於1955年5月,根據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會議的決議,並吸收省(市)和中央各部委的意見和建議蘇聯顧問引用作出適當的。從原來的計劃草案下降到大約127,000字104,000字。 7月30日,正式通過「一五」計劃的全國人大會議的第二次會議。從主觀和客觀條件,「一五」計劃的時間是到位了兩年半的判決後。
制定「一五」計劃充分體現了精心的策劃,細致,認真注意從事實和全面的宏觀經濟平衡特性實事求是的原則。具體來說,這個計劃有五個顯著特點:
1專注於能源,原材料,機械行業佔主導地位的重工業等基礎產業的優先發展。到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並建立一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在初期對擬議目標的先進分子民主革命。新中國成立後,當然,有人向議事日程。當時,有兩種策略可供選擇,一個是工業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這是發展輕工業,待積累了很多錢的路徑,然後重工業的發展;其中一個是這樣的蘇聯,那是重工業的優先發展在短時間內使迅速工業化的國家,趕上工業強國。兩種策略都有優點和缺點,並經過反復權衡深入討論,中共中央作出重工業決定優先發展。這個選項是針對當時的情況。舊中國的能源,原材料和機械行業的落後,受人國際交流,使控制;國際資本是環境的嚴密封鎖,農業,輕工業是難以發展。為在有限的財政資源,建設當時的五年計劃,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無成。沒有基礎產業,是不可能大量供應化肥,農業機械,柴油,液壓設備;不可能建立了大量的鐵路供應機車,汽車,飛機,船舶,燃油及各種輸送設備。為了應對戰爭的威脅,同時也需要建立強大的國防力量。這一切都決定了需要優先重工業的發展。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全面反映重工業優先發展的工業化戰略方針的核心投資結構。該項目總投資中,第一產業的比重佔到了總24.85十億人民幣,佔58.2%;在工業投資,蘇聯幫助重工業設計主要投資占施工單位的44.3%,加上直接配套建設投資,佔51.5%。
2,從中國的國情,現實,平衡。具體體現在:
(1)反映了各經濟部門的准備和規劃功能,有計劃的行動的條件下共存。這是一個直接的計劃,為國家經濟,指令性計劃,要求國有企業必須規劃為國家的努力完成和超標;對於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是間接計劃,即由個別的經濟合作,資本主義經濟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運作模式的方式,並通過國家的價格政策和各種具體的政策,其監管作用;對於集體經濟的指導性計劃。
(2)投資規模的建設,都需要加以考慮,還要考慮可能性。遇到了很多矛盾,「十五」計劃是需要啟動的准備和可能的矛盾:上面和下面的項目的限制調度限制了近萬人,占基礎設施投資,總支出55.8的經濟和文化的教育%,規模大。對於這種情況,陳雲指出:擴大建設規模的可能性,不僅是必要的,但也必須基於的可能性。基於這樣的原則「一五」計劃,安排的基本建設,雖然規模巨大,但基本符合中國的國情國力,在現行條件下,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線上,線下,因此相對順利。
(3)在投資結構的安排,而優先發展重工業,兼顧其他。在42.74十億人民幣的資金投入,對每個部門的分配比例:產業佔58.2%,7.6%,農業,林業,水利,交通,通信(19.2%),商業銀行占儲備和供應的3%,教育和衛生佔7.2%,城市公用事業建設佔3.7%,其他1.1%。這種投資結構突出重工業和基礎設施的狀況,反映了建立新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國內環境的初始請求。農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國家經濟,而不是只供應軍糧的人遍布全國各地,並換取工業設備和急需的外匯施工設備的使用農產品(愛股,行情,資訊),同時也提供原料工業,農村經濟發展更有利於工業市場的擴張。為了促進農業生產,一方面是「一五」計劃,占資金用於農業投資的總資本開支的7.5%(如果再加上投資於水利,美利奴費,農村救助資金,黃河費,長期的農業信貸,等等,那麼15%);在另一方面,國家盡可能在農業合作社的財政支持。在工業內部,輕重工業投資的比例大致是1:9的低光比之間。這是考慮到,那麼一些輕工業基地,對於一個較大的增長潛力,但不能顯著提高了一些輕工產品,除了人民的購買力下降戰爭結束後,銷售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原料,產能利用率的影響(1950設備的利用率,棉花產業只達到60%,小麥粉35%,香煙40%,符合48%,低於30%羊毛,35%真絲,紙張和棉花只有60%以上)。在農業和重工業投資時不能大量增加,增加的投資在輕工行業,以提高其設備的能力,也達不到刺激的目的。因此,輕重工業在「十五」期間該投資的比例是合理的。
(4)中,以提高現有企業和農業發展水平,並留有餘地的能力發展的主要考慮速度。當第一個測試的五年計劃概要不準備經過嚴格的計算,工業生產增速需要快速,安排年均增長為每年20%,其中國有工業平均每年約增加24 %。後來,經過反復測算,工業產值在五年內,原生產了70%,只有30%的新企業數量的比例。此後,在具體指標的計算,工農業總產值調度,每年年均增長8.6%,年率14.7%,生產產量增量每年17.8%,工業產值增量。工業增速的結果達到了年均增長每年18%,其中生產年均產量增量的25.4%。農業的發展,是確保為產業發展和完成整個項目的基本條件。農業生產的增長,最初的草案還安排相對較高,需要平均每年增長7%的速度增長,主要是由於土地改革和高估了相互合作的農村有利條件後,農民的積極性,並在農業發展的限制諸多不利條件估計不足。後來在計劃,考慮到農業生產,1953年連續兩年在1954年的過程中,沒有完成年度計劃的主要指標,並提出了相應的調整。農業總產值的定稿,平均每年增加4.3%。
(5)堅持自力更生,通過對外援助政策的補充。在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為國家經濟建設和76.64十億遠文化和教育建設的總支出。這是從來沒有在中國的歷史上。在解決資金和人員的問題上,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外援為輔的政策。 「一五」期間,全國財政收入累計完成135.49十億yuan,3.64十億yuan國外貸款,外債僅佔2.7%,占總收入的。該比率表明,主要依靠需要得到經濟發展的內部積累資金。 1952年8月制定的「中國經濟形勢和建設五年的任務,」草案,明確資金的四個主要來源累計:
①由計劃增加產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國家工商; 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私營工商業稅; ③增加對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收入; ④適當節約行政成本的支出。此外,該國還通過發行債券增加建設資金,1954年至1957年共四次,2.75十億人民幣問題的實際發行金額;同時大力在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由1952年底補充建設資金,城鄉居民存款為190十億的平衡,到1957年年底達到38十億人民幣。堅持自力更生,不排除來自友好國家的援助。在困難的條件帝國主義的封鎖和禁運對中國,幫助蘇聯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東歐民主國家的人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建,改建和大中型建設項目,從選址,設備供應,施工和安裝指南,並開始運行,直到新產品「一五」計劃,新產品的供應,技術人員的技術信息和培訓,學生和實習生接受的其他方面,蘇聯和東歐國家都給予具體的幫助。對於蘇聯和東歐的協助下,各人民民主國家,貸款,包括在朝鮮戰爭期間為自1955年以來購買軍事裝備,物資,包括貸款,中國與豐富的礦產和農業出口來償還的,早期20世紀60年代全數償還。
到156個項目在工業基礎設施中國開始大規模產業化,建立中國人民共和國之後。其標志是第一個五年計劃,「156」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建設。這是中國的工業化和里程碑的基石。
1953-1957年,新中國實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是中國人民共和國奠定工業化的重要時期最初的基礎。在全球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禁運的環境,新中國的外貿通過等價交換的方式,並接受資金,技術援助和設備,為蘇聯和東歐國家遭受的絕大多數。建設的「156」為近千個工業項目為核心,使中國以能源,機械,原材料重工業的現代化道路邁進了一大步的主要內容。以「156」為核心,以超過900中型項目(限額以上項目),為建築行業的重點,從而使前所未有的獨立的工業體系雛形在中國土地上的形成。從1950年開始的第一個項目,1969年的「156」150實際實施完成,歷時19年建設。該公司計劃在第一個五年建設高潮。到1957年底,「156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項目已全部完成或按計劃生產的部分完成,發揮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新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生產能力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國鋼鐵行業的歷史,例如,僅在1956年新增加的煉鋼產能達到1422000噸,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煉鋼產能(中923700噸在1943年最高年產量)。也超過了發展的步伐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 1.35萬噸,1952年中國鋼鐵產量增加而增加至5.35萬噸,1957年,僅用了5年;而美國的鋼產量從1880年1.27億噸增加至501萬噸,1892年用了12年;英國1880年1.31億噸至5.11億噸,1903年,經過23年;法國134萬噸,1897年為530萬噸,1923年,當時26年後。也就是說,「十五」期間,中國鋼鐵業5年走過12年,美國,英國23,法國26年過去了走的等價物。在工業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中國的產業的高速發展創造了更多的物質基礎。 「156」重點建設項目和近1000餘限制工業建設項目,也是舊中國工業不合理的狀況初步改變,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舊中國的工業設施集中在沿海地區70%,內陸工業的限制主要集中在幾個大城市。 1949年工業總產值佔全國土地面積的西北1/3的僅佔2%的國薄弱的工業基礎點在過去一個世紀也沒有。弱質產業過於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的角落,不利於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該國的經濟安全也非常不利。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政府在蘇聯的援助156項目和其他項目上有很大一部分放置在一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內地天花板。考慮到因素,如資源,鋼鐵企業,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化工企業等,在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充足的能源供應中西部選定;機械加工企業,靠近原料生產基地的布局。投入的150個項目,其中106民用企業中,除了50東北地區,布其餘的在中西部地區,即中部地區29日,西部地區21絕大多數外安排的建設; 44國防企業,除了在沙灘上的一些地方船廠外,布置在中部和西部地區有35 150投資項目實際完成19.61十億人民幣,其中44.3%東北地區實際投資額,其餘大部分資金都投資於中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佔32.9%;西部地區佔20%。西部地區106土建施工企業項目21項,能源項目有:銅川市王凹軸,西安熱電站,烏魯木齊火電廠,熱電廠酃縣,馬里蘭州熱電廠,成都,重慶火電廠,發電廠,老廠;有色金屬項目有:雲南錫業公司,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東川礦務局,會澤;石化企業:蘭州煉油廠,蘭州合成橡膠廠,蘭州氮肥廠;機械製造企業:蘭州石油機械廠,蘭州石油化工機械廠,西安高壓電瓷,西安開關整流器廠,西安絕緣材料廠,西安電力窗容器廠。由於每個重點建設項目還需要安排配套項目,因此,「十五」期間形成西部地區的首次大規模的投資,極大地改變了西部地區,西部地區的落後面貌,促進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 「156」等重點建設項目,以創造為中國工程設計,技術,建設和產業工人的成長條件。
「156項」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經歷了蘇聯的援助,並分兩個階段進行自身建設。在整個50年代是第一個階段,該項目是正在建設中的蘇聯專家的指導。 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突然注意到中國政府,決定1960年7月28日至9月1日全部撤出蘇聯專家在中國,在中國援助單方面撕毀合同。這使得「156」到自身建設階段。截至1960年底,「156」已建成133和17正在建設之中。我們的員工發揚「獨立,自強」的精神,攻克了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圓滿完成了建設工程剩餘項目。
「156項目」完成新建設後,改建,擴建的中國工業企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其生產的能源,原材料,機械設備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他們培訓技術人員,技術工人進入種子和工業基地的骨幹新批次,它們使中國的工業火花逐漸形成燎原之勢。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為了集中財力,物力,以擴大產業規模,這些企業上繳所有的利潤,固定資產折舊率很低,很慢,更新,時代他們是相當於數十倍的國家投資,而當利潤上繳國家,而不是改造自己,更新的能力,以及一個快速老齡化的權利。特別是在階級斗爭為剛性了解經濟體制的指導思想的關鍵環節,因此,我們在1956年,1965和1970年代的國家一再錯失機會和改革。即使是自20世紀80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成立的國有企業的測試,你需要經濟改革的過程中,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滿足動態機制的發展要求。 80年代以來,這些企業已成為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其中大部分經過改制,重組,轉化,重組等艱難的旅程,然後再次上升。
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在1957年結束的「十五」期間,中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清楚地反映在產業結構和社會工作者的行業構成。
在「一五」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曾出現過的「進取」兩個經濟建設,但已得到糾正。工業化戰
基礎回望】【決定
「當時,松花江面積幾乎是荒蕪的原野,沒有道路,交通不便,每逢雨季,運輸車輛經常拋錨;松花江河就像一個天然的「封鎖」,關閉南北兩岸,許多工人不得不採取渡船去上班的同時,由於缺乏建設經驗,缺少施工工具。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軍隊搬進了明亮的建設施工現場,艱苦奮斗,克服一切困難,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的區域?老工人吉林回憶說。
吉林地區是在中國的「十五」第一化工生產基地,包括在三種化學工業項目「156」建立起來了。
1952年2009年7月,「一五」計劃完成第一稿。根據陳雲的話說,該計劃的重點是「在未來五年做一些新的工廠。」今年八月,周恩來和陳雲率領政府代表團到蘇聯,是進行選秀。看後斯大林說,中國應減少工業規劃避免太滿5年的年均增長速度,沒有迴旋的餘地。 「一五」計劃漫長的一萬字,但其核心是蘇聯援建156大型建設項目。整個國防工業,機械工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和能源工業的各個方面,這些項目,搭起了整個工業化的骨架,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工業勞動的基礎。」
雖然這156個項目,在「十五」進入施工只有146,和另外四個推遲建設,以及六最終的現實並沒有從圖紙變,它仍然是最大的,因為現代中國最好的工業化時期的影響,大多數項目都如期或提前建設計劃完成。
從產業結構,主要用於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156」(實際上150):首先,朝鮮戰爭的國際形勢和中國的國防工業極其微弱的情況下,國家安全爆發後在緊急的情況加以考慮;第二,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的舊中國,已經成為工業化領域的瓶頸;第三,考慮到利用原有的工業基礎,又考慮到在過去的戶口改進的和區域分布不平衡的准備。
其中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是中國第一家現代汽車工廠。 1953年7月15日,該項目啟動後,經過三年的奮斗,終於建造商以一個宏偉的汽車廠矗立在長春大地。 1956年7月12日,從總裝配線出中國製造的第一輛汽車的「解放」牌汽車,就此結束了中國不能在歷史上製造汽車。
鋼是一個大產業的基礎。據「一五」計劃,不僅是中國最大的鋼鐵基地的擴張是鞍山鋼鐵公司(以下簡稱鞍鋼),將建立兩個新的鋼鐵基地,包頭鋼鐵公司,武漢鋼鐵鋼鐵公司。該建築是鞍鋼的中心,「十五」計劃的鋼結構。為此,中共中央發出了「支援鞍鋼」的號召,有55個城市,從人力,物力和設備,支持鞍鋼建設的各個方面199家。 1953年12月26日,三個項目---鞍鋼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高爐七完成投產儀式隆重舉行,中國共產黨的好消息,毛澤東親自祝賀答復。記者董偉整理
[數碼]
超過10,000個單位施工建設的,也有比限制921多了,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現代化該行業的中堅力量,其中有許多是不是中國的新工業的過去,如飛機,汽車,發電設備,等等。
三年半,根據一項調查顯示由該部機器,中型項目「十五」期間,平均完成3年後就能收回投資。在同一時期在日本三年中,美國為四年,蘇聯五年。在
18%
「十五」,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8%(方案提供了14.7%)。
③ 四川盆地南充、瀘州、綿陽、德陽、宜賓、遂寧這六座地級市GDP總量如果達到10000億元,四川富裕嗎
那四川的整體經濟水平邁上新台階。
④ 綿陽和德陽哪個城市好哪個城市經濟發達
對於綿陽的發展,綿陽2018年的GDP為2303.82億元,該GDP在四川省排名第二,只有四川成都, 綿陽的回發展條件是,其人口總答量485.70萬,面積20248.4平方公里,從人口和面積來看,綿陽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綿陽的發展優勢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是重要的國防科學研究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是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的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七個地區的中心之一,這些定位將進一步促進綿陽的發展。
其次德陽、德陽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部,位於龍門山脈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地帶,它是中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
在地理位置上,德陽東北和綿陽市涪城區的邊界, 東南和遂寧市大英縣、資陽市樂至縣交界南和成都市金堂縣交界西和成都市彭州交界西北與阿壩州茂縣交界。
相對於德陽的發展,德陽2018年的GDP為2213.9億元,這個GDP在四川省排名第三,其中第一位是綿陽,綿陽比德陽多100億元左右,兩者的差距其實很小。
⑤ 德陽經濟發展怎麼樣
德陽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其中醫葯、建材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39.3%和31.2%,高於全市工業增加值19.3和11.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累計增速分別為170.6%和88.9%,更遠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傳統產業中的食品、化工行業盈利大幅下降。1—7月德陽食品化工行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分別為28.1%和14.6%,利潤總額累計增速分別是-23.7%和-14.1%。由於金融危機對磷化工產業影響加劇,市場變化造成出口停滯、價格大幅度下降,磷礦企業普遍面臨困境。金河磷礦、昊華清平磷礦預計今年生產磷礦石95萬噸,僅達到震前生產能力的50%。其他磷礦企業大部分處於半停產狀態。技改投入增長快速今年以來,德陽市技改投入步伐加快。1—7月全市累計完成技改投資99.09億元,同比增長149.72%。累計完成工業投入127億元,同比增長156%。列入2009年重點技改項目185項,總投資428億元。目前,德陽正大紡織等4個項目已提前竣工。技術創新帶來了顯著成效。1—7月德陽新產品產值率為28.1%。已獲得上級部門第一批技術創新資金撥款770萬元用於技術創新項目,其中,企業信息化4項、創新能力建設1項、重大產業技術3項、成果產業化3項、企業技術創新轉型17項。99%企業已恢復生產經過一年的艱苦努力,截至今年7月底,德陽全市已有882戶規模以上企業恢復生產,恢復面達99%。同時,災後重建項目進展情況良好。全市共有1031個項目列入工業恢復重建項目規劃,總投資707億元。截至7月15日,已竣工640項(主要是原地恢復及原地重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889.44億元。第一時間解讀「現在是德陽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訪德陽市副市長李思清本報記者 劉星 張紅霞近日出爐的德陽市1—7月工業經濟相關數據可謂喜憂參半。災後重建一年多以來,德陽經濟走到了怎樣的時間節點?面臨的困難是什麼?未來的方向在何方?結合這些數據,德陽市副市長李思清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他表示,德陽現在正進入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在關鍵節點超前發展記者:為什麼說現在是德陽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李思清:德陽市1—7月工業經濟的相關數據已經出來,看待這組數據,不應局限於數據本身,而應從更大的經濟背景來理解。一般說來,每一輪經濟危機後,都會催生一些新的產業,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因此,德陽現在也正面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從德陽1—7月的工業經濟形勢來看,一些傳統的食品、化工等產業受地震等多方面影響盈利大幅下降,但一些新型產業如新能源裝備製造卻發展良好。這表明德陽的產業提升、經濟轉型已經初見成效。在每一個關鍵節點超前發展,是德陽保持經濟優勢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前幾輪的經濟轉型中,德陽就已經開始這樣做了。例如在2001年的時候,德陽市委市政府決定大力扶持重大裝備產業發展。災後重建中,德陽更是對四大龍頭企業投入超過20億元。德陽現在面臨災後重建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我們判斷,新能源產業未來必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德陽擅長的裝備製造業被喻為「工業的母機」,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將直接決定工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未來德陽要走的將是一條新能源設備製造業之路。集群優勢經受住考驗記者:德陽從特大地震後到現在,一直保持著經濟總量全省第二的地位,其中有什麼經驗?李思清:這源自德陽三大廠及其配套企業的集群優勢,正是這樣一種相互支撐的關系才使德陽保持在全省的位置。德陽的三大廠在經歷了前一輪的技術改革後,在全國走在前列。而在技術改革和產業升級的時候,其他的配套產業能否跟上三大廠的升級就是關鍵。幸運的是,德陽在那一輪產業升級中完成得很好,因此也實現了整體工業水平的提升。對於三大廠來說,這樣的配套環境在全國其他地方是很難找到的。東汽在地震當年仍然達到100億元的產值,今年預計將達到150億。大災之時不減產,事實證明,這種集群優勢經受住了考驗。磷化工復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記者:當前,德陽的經濟發展面臨哪些挑戰?李思清:德陽的經濟形勢總體不錯,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磷化工企業面臨的困難首當其沖。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磷化工產業自身處於一個結構調整期;其次在地震中很多礦山和道路被損毀;再者,目前國際上磷化工產品價格下降。而磷化工產品肯定是有市場的,因為磷作為一種礦產資源越用越少。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年底德陽磷化工企業要恢復到震前的產能水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要打通到礦山的路,只要路恢復了,工廠恢復生產就不難。當然,在這過程中,政府也要加強對企業的服務。
⑥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經濟,
中江縣國內生產總值為51.02億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22.3億元、10.76億元、17.88億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3.9%、21.1%、3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610元。財政總收入為2.1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87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27.56億元。農村勞務輸出人數為23萬人,勞務收入為9.23億元,外派勞務207人,創匯38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34元。農業總產值34.95億元,糧食總產量54.58萬噸,豬牛羊肉總產量15.4萬噸,生豬出欄頭數145.9萬頭,禽蛋總產量2.3萬噸、水果總產量1.7萬噸。
個私經濟
營造寬松良好的環境,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提供稅收達6600萬元,占財政總收入的31.3%。全縣共有非公有制中小企業18565戶,從業人數達84040人。其行業分布廣泛,涉及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業、娛樂飲食服務業等眾多行業,並初步形成了以食品、紡織、服裝、建材等為主導的工貿體系。培育出了新凱紡織、林德實業公司、東城肉類加工廠、鹿原肉類食品有限公司、都通制衣、逢春制葯等一批非公有制骨幹企業,成為推動中江經濟發展的生力軍。私營經濟達14.1億元, 比上年增長93.2%,個體經濟達16.1億元。
非公有制經濟的壯大對推動全縣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利用民間資本,活躍城鄉市場,擴大稅源,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了作用。
工業經濟
中江的地方工業以食品、紡織、醫葯、機械電子、建材、印刷等六大支柱行業為主。所有制結構調整到位,重新構建了工業經濟的發展基礎。全縣工業企業全面改制。全縣應改制工業企業133戶,已改131戶,改制面達98%。通過改革改制,工業企業共盤活存量資產3億元,新增企業資本金 3.39億元,資產質量有較大提高;除個別企業尚有少量國有資本外,其餘企業中的國有資產已全部退出。
重點扶持培育骨幹企業,使之成為中江縣工業的龍頭。新世紀絲綢、三九葯業、佛蘭印務、新凱紡織、新世界丹參葯業、利通印機、雄健糧油、東輝化工、逢春制葯、供電公司、御馬毛巾床單、都通制衣、東城肉聯等骨幹企業總產值佔全縣工業企業的44.6%,提供的稅收佔81.2%;占納入全市統一考核企業總產值得74.1%。全縣商業企業應改制121戶,已改120戶,改制面達99%。
工業總產值38億元,輕重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8.05億元、7.91億元。工業企業利潤總額6177萬元,入庫稅金5335萬元。國有工業總產值0.1億元;個體私營工業總產值15.8億元,比上年增加8%。全縣有鄉鎮企業17924個,私營企業1663戶,個體工商戶16261戶。鄉鎮企業總產值48.63億元,輕工業產值31.1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8.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城鄉集貿市場83個,集市貿易成交額為7.65億元,比上年增長8.3%。
知名品牌
1、中江空心掛面。中江掛面,源宋盛元。馳名全國,譽滿全川。歷史悠久,天府特產。現已形成鍾氏掛面、天府掛面、老作坊掛面等10餘家規模化生產企業,產品暢銷海內外。
2、維佳牆地磚。四川中江龍華集團生產的大規格水晶釉、亞光釉、閃光釉高級裝飾磚、大顆粒高檔資質拋光磚系列產品,品種齊全。
3、中江丹參。據《中國葯典》稱,丹參土產中江,並以中江丹參質量最優。丹參具有擴張血管、強心、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臨床應用極廣,可用於中風、冠心病等近三十種疾病的治療,主治冠心病、心絞痛。
4、「御馬」牌床單毛巾。四川御馬床單毛巾有限公司生產的「御馬」牌床單、毛巾系列產品35個品種。
5、「逢春」牌川貝枇杷糖漿。中江縣制葯廠生產的「逢春」牌川貝枇杷糖漿系選用正宗優質川貝母、枇杷葉為原料,用現代工藝精製而成的純中葯口服漿劑。
6、中江柚。中江柚清光緒年間由福建引入,經長期改良選優。「省優果」。特點是:果大、皮薄、外形美觀、果形整齊、汁多酥脆、細嫩化渣、種子偏少、品質優良,堪與省內外優質柚媲美。
7、永豐「春蘭」牌西瓜。中江永豐鄉「春蘭」系列西瓜有:無籽西瓜、禮品西瓜、黃瓤西瓜等名優品種。
⑦ 四川德陽經濟在四川排第幾
第三位,僅次於綿陽之後,但是08年地震之後我就不知道了,德陽綿陽都是損內失超過2000億!在07--08年度,德陽容甚至在某些經濟排名中超過了綿陽,排名第二!總之德陽靠重工業支撐起來,和綿陽的高科技之城也不相伯仲了,但是德陽整體環境跟綿陽市沒得比!
⑧ 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情況
開發區管委會大力提倡「星級」服務,以品牌招商。為優化生產、生活環境,開發區推崇「園林式「城市建設風格,大力開展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優美、寬松、穩定的發展空間。開發區管委會嚴格實行投資者投訴制度、區內企業檢查准入制度和區內重點企業、納稅大戶掛牌保護制度,切實維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實實在在地幫助企業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開發區管委會還相繼出台了多項優惠政策,諸如:財政扶持政策中,從投資興辦工業企業到投資興辦第三產業以及其他減稅政策;在土地政策以及新建工業企業進場用地前「零費用」扶持政策等方面都制定了細則,這些無不體現了開發區管委會的誠信服務與現代管理意識。
進入新世紀以來,開發區管委會明確提出了「誠信招商、服務留商、工業立區」的指導思想,實行「一站式」服務,把招商引資作為貫穿全部工作的主線,著力優化投資環境,引進、扶持、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項目。管委會緊緊抓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區」戰略和省委、省政府構建成都經濟圈以及發展成德綿高新技術產業帶的歷史機遇,完善招商引資服務體系、項目「孵化」體系和風險投資體系三大工業體系,採取新舉措,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實現了開發區招商引資工業的巨大突破。不僅保持了區內工業經濟的的快速發展,而且也切實推動著天花板發區的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進程。從2001年以來,開發區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以上,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5%。開發區已成為四川省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示範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基地和德陽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⑨ 四川德陽市中江縣哪些鎮經濟比較好的,有排行榜就更好了,做年輕人的生意
富興鎮
⑩ 四川省各市的經濟排名
四川省各市的經濟排名:
1、第一名、成都:成都是我國的十五個新一線城市之一,經濟水平在不亞於重慶和天津這兩個直轄市,成都的經濟水平在國內一直排名前十。成都的經濟水平能有現在的這個高度,和成都的旅遊業是離不開關系的,成都的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樓這些都是帶動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2、第二名、綿陽:綿陽也是四川的第二的城市,綿陽有我國唯一的科技城,綿陽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城市,這也是其經濟水平較高的一個原因。雖然綿陽的經濟水平在四川排名第二,但是綿陽的經濟水平卻連的成都的六分之一也趕不上,綿陽應該推進北川羌城這些旅遊景點。
3、第三名、、德陽:德陽可以說是四川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因為在最近兩年,德陽的經濟增速一直四川最快的,德陽的未來發展肯定是不可預測的。德陽的經濟發展有一個短板,那就是德陽的旅遊資源不豐富,沒辦法大力發展旅遊業。
4、第四名、宜賓:第五是南充、第六是瀘州,然後依次是達州、樂山、涼山、內江、自貢、眉山等等。四川是一個旅遊業相當發達的地方,擁有四川有九寨溝、黃龍、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峨眉山—樂山大佛、青城山一都江堰、九寨、卧龍、黃龍、稻城亞丁等等著名旅遊景區。
5、第五—十八名為南充、瀘州、達州、樂山、涼山、內江、自貢、眉山、廣安、攀枝花、遂寧、資陽、廣元、雅安。
6、第十九名、巴中:巴中,四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大巴山系米倉山南麓,中國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南,東鄰達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接陝西漢中,屬典型的盆周山區,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傾斜;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7、第二十名、阿壩: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轄自治州,緊鄰成都平原,全州地表整體輪廓為典型高原,地勢高亢,境內垂直氣候顯著;轄1縣級市、12縣,總面積84242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01萬人。
8、第二十一名、甘孜:甘孜藏族自治州,簡稱甘孜州,位於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東南。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地級行政區。全州轄康定1個縣級市,瀘定、丹巴等17個縣,325個鄉(鎮),2679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