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最低工資和人均gdp的關系

最低工資和人均gdp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0-12-27 20:43:34

1. 最低工資占人均GDP什麼意思

就是用最低工資除以人均GDP,得到的一個比值。反映的是最低勞動者的收入占人回均創造社會財富值得百答分比。

比如每月最低公司是800元,那麼年最低工資就是9600元。人均GDP每年是36000元,那麼這個比值就是9600÷36000=26.7%

2. 最低工資占人均GDP比重是大好還是小好

一、最低工資標准與最低年收入

世界多數國家用法律規定最低工資標准,並根據經濟狀況定期或不定期調整。在規定最低工資的國家中,60%的國家只規定一個標准,40%的國家對不同工種規定不同最低工資標准,為了便於比較,在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時,本文只採用最低的數據。

1.規定最低月工資。這樣的國家最多,如:盧森堡16420元/月,冰島14993元/月,比利時14407元/月,荷蘭13820元/月,奧地利10000元/月,安道爾8979元/月,塞普勒斯7890元/月,希臘7400元/月,西班牙7280元/月,以色列6853元/月(或平均工資的47.5%),馬爾他6300元/月,斯洛維尼亞5890元/月,葡萄牙5250元/月,捷克3060元/月,斯洛伐克2960元/月,土耳其2860元/月,波蘭2810元/月,愛沙尼亞2780元/月,匈牙利2700元/月,拉托維亞2540元/月,立陶宛2320元/月,智利2310元/月,阿根廷2232元/月,俄羅斯1921元/月,巴西1790元/月,羅馬尼亞1530元/月,伊朗1518元/月,阿爾及利亞1500元/月,秘魯1298元/月,保加利亞1230元/月,加彭1200元/月,科威特960元/月,剛果810元/月,巴基斯坦486元/月,賴比瑞亞442元/月,喀麥隆424元/月,柬埔寨392元/月,越南320元/月。

2.規定最低小時工資。這樣的國家有德國81.5元/小時(西部)和65.8元/小時(東部),紐西蘭60.80元/小時,日本60.29元/小時,加拿大54.45元/小時,美國50.75元/小時,韓國24元/小時,馬紹爾14元/小時。

3.同時規定最低小時工資或日工資以及最低月工資或最低周工資。這樣的國家有摩納哥92.61元/小時或14046元/月,法國88.20元/小時或13377元/月,愛爾蘭86.5元/小時或14620元/月,安道爾是71.80元/小時或8979元/月,英國64.66元/小時或10100元/月,澳大利亞87.29元/小時或3317元/周,荷蘭646元/日或3228元/周或13986元/月。

4.規定最低工資的同時規定強制性獎金。有幾個國家除了法律規定最低工資外,還強制支付年終獎金和生活津貼,如馬爾他1424元/周+2703元年終獎+2420元年生活津貼。

5.法律不規定最低工資,由勞資雙方協議規定。一些工會組織較好的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經過多年的斗爭,整體工資水平較高,國家無需再用法律的形式規定最低工資,工資標准通過勞動合同的方式規定,但有個公認的標准,如:瑞典22700元/月,瑞士20838元/月(非熟練工)和26374元/月(熟練工),奧地利11667元/月。

6.由於各國政府對領最低工資的人給予減免稅和多種福利,這樣,領取最低工資的人的年收入實際要搞出工資很多,因此,分析各國領取最低工資者的年收入能更准確地反映其收入情況。

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的最低收入平均為41535元,排在前20名的國家除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和美國外,都集中在歐洲。這些國家是(從高到低)挪威339132元/年,芬蘭240000元/年,瑞典223200元/年,冰島208396元/年,愛爾蘭185353元/年,摩納哥168550元/年,丹麥158991元/年,德國142128元/年,盧森堡141379元/年,荷蘭134421元/年,澳大利亞133203元/年,比利時131992元/年,法國122941元/年,紐西蘭117117元/年,加拿大113638元/年,聖馬利諾111097元/年,義大利110265元/年,瑞士108577元/年,安道爾107748元/年,美國105560元/年。

中國最低年收入為6120元,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5%,排在158位,倒數第26位,最低收入排名在中國之後的25個國家有14個在非洲,8個在亞洲,大洋洲、美國和歐洲各有一個國家。

二、衡量最低工資的三個指標

衡量最低工資的指標有3個,第一個是最低工資與人均GDP的比率,用於解釋國家勞動力的價值;第二個是最低工資與平均工資的比率,用於解釋分配公平情況;第三個是最低工資的增長率,用於解釋國家對低收入群體的關注情況。

最低工資與人均GDP的比值世界平均為58%,中國比較熟悉的國家的數據是:衣索比亞127%,剛果金125%,阿富汗113%,巴基斯坦110%,印度106%,芬蘭66%,奈及利亞66%,摩洛哥64%,喀麥隆63%,紐西蘭62%,瑞典61%,丹麥61%,孟加拉61%,古巴60%,伊朗59%,菲律賓59%,蒙古56%,比利時52%,澳大利亞51%,法國51%,德國45%,希臘44%,挪威43%,葡萄牙42%,加拿大41%,義大利40%,韓國37%,瑞士36%,美國32%,日本32%,英國28%。中國是25%,世界排第158位。值得注意的是,有25個國家(多數是非洲國家)是高債務國,其最低工資超過人均GDP。

世界各國平均工資數據不全,本報告採用經合組織的數據。經合組織24國最低工資與平均工資的比值平均為50%,由高到低排名為:瑞士83%,瑞典76%,芬蘭73%,挪威71%,愛爾蘭60%,丹麥58%,德國58%,義大利54%,波蘭52%,葡萄牙51%,希臘50%,法國49%,比利時46%,澳大利亞45%,荷蘭45%,西班牙45%,盧森堡41%,韓國37%,澳大利亞36%,捷克36%,日本35%,英國30%,美國30%,匈牙利29%。24國平均工資占人均GDP的81%,最低工資與人均GDP的比值是41%。

中國平均工資如果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最低工資是平均工資的21%。

發展中國家平均工資占人均GDP的比重高於發達國家,一般在110%左右。

在2001至2007年間,最低工資年增長率(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發達國家為3.8%,發展中國家為 6.5%,世界平均為5.7%。在1995年至2007年間,世界人均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平均工資增加0.75個百分點。

三、社會財富分配與貧富差距

財富分配主要考察高、低收入群體收入狀況,也就是社會財富的流向,用占社會總收入的百分比來表達。本節對有數據(2005年數據)的134個國家進行分析。

世界最富的20%的群體收入平均占社會總收入的47%,這個比率越低,貧富差距越小,社會越和諧。比率最低的20個國家是(從低到高):亞塞拜然30%,斯洛伐克35%,日本36%,丹麥36%,捷克36%,瑞典37%,白俄羅斯37%,芬蘭37%,德國37%,挪威37%,烏克蘭37%,韓國38%,克羅埃西亞38%,奧地利38%,保加利亞38%,塞爾維亞38%,匈牙利39%,荷蘭39%,衣索比亞39,斯洛維尼亞39%。超過47%的國家絕大多數是非洲和南美洲國家。所有工業化國家這一數值均低於世界平均值,沒有列進上述20個國家的工業化國家是:加拿大40%,法國40%,澳大利亞41%,瑞士41%,比利時41%,希臘42%,愛爾蘭42%,義大利42%,西班牙42%,紐西蘭44%,英國44%,俄羅斯44%,美國46%,葡萄牙46%。中國為48%,高於世界平均值一個百分點,在134個國家中排第81位。

世界最窮的20%的群體收入平均占社會總收入的6%,這個比率越高,貧富差距越小,社會越和諧。最高的20個國家是(由高到低)亞塞拜然13%,日本11%,捷克10%,芬蘭10%,挪威10%,孟加拉9%,衣索比亞9%,瑞典9%,巴基斯坦9%,烏克蘭9%,埃及9%,蒲隆地9%,斯洛伐克9%,白俄羅斯9%,克羅埃西亞9%,保加利亞9%,奧地利9%,亞美尼亞9%,德國9%,比利時9%。低於6%的國家絕大多數是非洲和南美洲國家。中國為5.7%,低於世界平均值0.3個百分點,在134個國家中排第88位。西方工業化國家除美國外都高於中國,美國為5.4%。

中國財政部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財產的45%,世界這一數值是31.7%;最低收入10%的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財產的1.4%,世界這一數值是2.5%。最富的10%占社會財富超過45%的國家只有4個國家,即哥倫比亞45.9%,海地47.8%,波札那51%和納米比亞65%;最窮的10%占社會財富低於1.4%的只有17個國家,即納米比亞1.3%,瓜地馬拉1.3%,南非1.3%,波札那1.3%,阿根廷1.2%,厄瓜多1.2%,巴拉圭1.1%,巴西1.1%,薩爾瓦多1%,賴索托1%,海地0.9%,巴拿馬0.8%,哥倫比亞0.8%,宏都拉斯0.7%,安哥拉0.6%,納米比亞0.6%,玻利維亞0.5%。以上數字表明,如果只考察城市收入狀況,中國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

世界用吉尼系數來描述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吉尼系數在0.2以下叫高度平等社會,在0.2到0.4之間叫低度不平等社會,在0.4以上叫高度不平等社會。

2005年,世界134個國家吉尼系數平均為0.40,中國為0.42,在134個國家中排名第83位,所有工業化國家的吉尼系數均低與中國,丹麥0.25,日本0.25,瑞典0.25,挪威0.26,芬蘭0.27,德國0.28,奧地利0.29,荷蘭0.31,韓國0.32,加拿大0.33,法國0.33,比利時0.33,瑞士0.34,愛爾蘭0.34,希臘0.34,西班牙0.35,澳大利亞0.35,英國0.36,義大利0.36,美國0.41。排在中國後面的51個國家多數是非洲和南美國家。

2007年,世界平均家庭消費占人均GDP的61%,中國這一數字為34%,約是世界水平的一半。

世界通常把日生活支出1.25美元劃為赤貧線,2 美元劃為貧困線,2005年,中國在赤貧線及以下的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20%,在貧困線及以下的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49%。中國在世界屬於貧窮國家。

五、世界工資研究結論

通過對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工資制度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如下:

1.最低工資是人均GDP的58%

建立科學的工資制度,其基礎是確定合適最低工資,最低工資的參照系是人均GDP,最低工資是人均GDP的58%。最低工資一旦確定,自然就形成了全國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平均工資一般是最低工資的2倍。

最低工資須每年調整,調整幅度參照GDP的增幅或消費者物價指數。法國最低工資從2001年8月的66.7元/小時調整到2009年7月的88.20元/小時,平均每年增長4.03%。(註:法國工時從2005年6月由每月169小時調整為151.67小時。)相比之下,法國公務員的工資增長緩慢,巴黎公務員的最低工資從2001年8月的11650元/月增長到2009年12月的13870元/月,平均每年增長2.38%。中級公務員平均總收入從1992年1月到2009年12月,平均每年增長1.52%.

2.公務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2倍

可對比性工資制度被世界多數國家所採納,尤其是工業化國家,任何人的工資都有可比性:與人均GDP比,與最低工資比,與平均工資比。世界各國(中國除外)都為所有吃皇糧的公職人員依市場機制制定統一標準的工資制度,實行同工同酬,白領和藍領工資差別不可過大,公務員工資不得超過私營企業工資。美國法律規定,公務員無權自己給自己漲工資,必須經過人民的代表機構批准;公務員工資標准參照私企,且不得高於同類地區私企同等職別職工工資;公務員工資每年的微調增幅不得超過工資成本指數,公務員工資的漲幅必須小於私企;公務員的任何工資變動必須報人民的代表機構批准,並進行公示,公示在先,加薪在後;所有公務員的工資必須透明,並且所有公民隨時可以查閱公務員的工資標准。

世界多數國家的工資制度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勞動強度大和勞動環境惡劣工種的工資明顯高於空調辦公室里公務員的工資,如2009年新加坡公務員工資為235475元/年,而工資水平排在第100位的築路打樁工的工資為286848元/年,公務員工資不如修路工人高。

3.各級別公務員工資差距不超過60%

世界各國(中國除外)公務員工資的職級差別很小,一般在60%左右。如2003年法國公務員平均月工資為24600元/月,扣除各種攤派和稅款,拿到手的凈工資為20720元/月。高級公務員凈工資24620元/月,中級公務員凈工資17535元/月,普通公務員凈工資15504元/月,最高階層工資比最低階層工資高出59%。公務員不同行業的工資也基本平衡,如挪威,工資最高是的外交官,工資最低的是軍人,最高工資比最低工資僅高出20%。

4.行業之間的工資差為70%

世界各國(中國除外)各行業之間的工資差一般不超過一倍。挪威2008年各行業工資為:石油礦業60817元/月,金融證券55779元/月,電力47687元/月,房地產44421元/月,國立醫院41308元/月,社會個體經營41182元/月,中央政府開支的公職人員41078元/月,國立學校職員40976元/月,交通運輸40514元/月,製造業39393元/月,私營學校39294元/月,漁業38843元/月,建築業38273/月,批發零售37096元/月,地方公務員35272元/月,保健和社會服務34098元/月,旅館餐飲28261元/月,行業之間的工資差為115%。瑞典2008年各行業工資為:科研30400元/月,房地30400元/月,教育30300元/月(基礎教育24400元/月,高等教育30500元/月),建築工業29400元/月,政府機關和軍警28900元/月,金融保險27100元/月,管理服務26300元/月,文化娛樂26100元/月,醫療保健25200元/月,行業之間的工資差僅為21%。

5.企業高管工資是全國平均工資的2.2倍

世界各國由政府注資的企業高管工資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其工資標准與高級公務員基本持平。挪威2008年全國平均工資為40047元/月,總經理和總執行官63353元/月,技術專家54847元/月,技術員46723元/月,職員33971元/月,銷售等服務人員31567元/月,貿易工人35397元/月,車間工人34824元/月,徒工30054元/月,企業老總工資僅是徒工的2倍。法國國企高管的工資限制很嚴,每年財政部給企業一個工資總額,且虧損企業的工資總額不得增加,然後企業高管拿著財政部給的工資總額再與工會談判工資,因為這一切都是透明的,高管剋扣工資可能性是零,甚至為了妥協,還要把自己的工資拿出來貼補工人。法國對公用性、壟斷性公司高管的工資水平直接參考公務員體系而不考慮市場因素。國有企業是人民的,因此董事長必須是公務員,由總理任命,執行公務員工資標准。總經理由董事會招聘,工資標准由財政部確定,沒有浮動部分,也不實行年薪制。財政部的公務員不能到曾管轄過的國企任職。

6.學歷對工資影響有限

學歷對工資高低影響有限,最高學歷工資僅高出最低學歷工資70%。如2008年,挪威各學歷段平均月工資為:持初等文憑的職工32760元/月,持中等文憑的職工38610元/月,持大學文憑的職工45630元/月,研究生以上學歷的職工56160元/月,最高學歷工資與最低學歷工資比值為1.7。

7.年齡對工資影響很小

一般年齡越大,工資越高,但這種差別並不明顯。如2008年瑞典領取低工資的年齡段在18—24歲間,該年齡段的工資為22000元/月,領取高工資的年齡段在60—64歲間,該年齡段的工資為32000元/月。高年齡段的工資僅高出低年齡段工資45%。

六、中國工資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

中國工資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工資制度,特別是國家公務員工資,每次都沒經過人民的同意悄悄漲薪,而且幅度是GDP增幅的2倍,這在世界絕無僅有,因為公務員是人民的雇員,公務員工資必須經過人民批准才合法。一些國有壟斷企業的工資高出最低工資幾十倍上百倍,使人民財富大量流失到少數人手中,造成嚴重的分配不公。

1.工資統計必須覆蓋所有從業人員

國家統計局每年只統計吃皇糧的工資,工資統計覆蓋面還不到從業人員的15%,這絕對真是「中國特色」。每年公布全國平均工資,百姓為自己的工資「被增長」而憤怒,這樣統計只能誤導政策制定者制定不得人心的政策。

世界除戰亂國家外,幾乎都把所有從業人員納入工資統計范圍,包括保姆、發廊理發員、飯館洗菜工、服務員、自由職業者、農業季節性工人等。道理很簡單,任何勞動者都是國家財富的創造者,不把他們統計進去那就是對他們的漠視,就相當於國家把他們拋棄,拋棄了衣食父母是忘本的不道德的行為。

統計是制定政策的指針,國家統計局的工資統計必須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上的所有勞動並獲得報酬的人員的工資,這樣才能獲得真實的數據。否則,如果只統計吃皇糧的工資,中國的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社會越來越動盪,和諧社會只能是句口號,人民絕對不滿意。

2.國家法定最低工資應提高到1177元/月

我們以2008年人均GDP排名第11位的河北省作樣本(人均GDP19363元)。2008年河北省最低工資分為680元/月、620元/月、560元/月和510元/月,本報告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一致,取最低值,即510元/月或6120元/年,在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158位,甚至有32個非洲國家的最低工資高於中國。中國吃皇糧的工資2008年漲幅高達17.2%,幾乎是GDP增幅的2倍,天津等省市的最低工資9年來沒作調整,有的地區雖然調整了最低工資,但其增幅也大大低於公務員增薪幅度。

中國2009年的人均GDP世界排名第99位,可我們的最低工資卻排在第158位,最低工資標准顯然與經濟發展不相稱,人民為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可他們卻沒有因此受益。

世界多數國家的工資占企業成本的50%,中國還不到10%。由於85%的從業人員的工資過低,並且多年不作調整,使中國從業人員的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資本回報比重卻逐年上升。最低工資過低是內需不足的主要原因。

世界最低工資平均是人均GDP的58%,目前中國的最低工資只是人均GDP的25%,不及世界標準的一半。所以,中國工資問題的當務之急是把最低工資調整到世界平均水平,即人均GDP的58%。2009年中國的人均GDP為3566美元,即24356人民幣元,中國的最低工資標准應為14126元/年或1177元/月。這是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各省、市、自治區可根據當地的經濟狀況制定本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但不得低於國家法定最低工資。

科學、合理並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最低工資一旦確定,全國私營企業的平均工資就自然形成,因為企業都傾向於用最低工資僱工。研究顯示,平均工資是最低工資的2倍,也就是說,中國所有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會在2354元/月左右波動。

3.建立可比性公務員工資制度和利益迴避制度

工資高低是相對的,對比出來的,也就是說,任何工資制度的建立必須首先確定參照系,那就是人均GDP、最低工資和全國從業人員平均工資。世界公務員的平均工資大致等於人均GDP,與全國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持平,是最低工資的2倍。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8年中國公務員平均工資是33869元/年,約是最低工資的6倍,這樣對比可以說中國公務員工資是世界上最高的。因為世界多數國家公務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2倍。所以,按照國際慣例,中國公務員工資標准應是這樣的:如果按中國現在最低工資510元/月的標准,那公務員工資應為1020元/月;如果把最低工資定在合理的1177元/月,那公務員工資應是2354元/月。如果官員們不接受前一個標准,那他們就該認真考慮考慮百姓的工資了。

國家要制定工資法,該法律必須體現公務員與私營企業以及公務員內部同工同酬的原則,公務員工資緊盯私營企業並不得高於私營企業。參照工業化國家的先進工資管理經驗,工資標准用工資基數確定下來,按照總理正副職、部級正副職、司級正副職、處級正副職、科級正副職、科員、辦事員12級,每級10檔共120個工資級別確定工資基數,級檔標准可以交叉,工資基數固定,每年根據統計局的物價指數進行微調。工資制度一定要透明,任何公民可以查驗任何公務員的工資標准。

在制定工資標准時,必須遵守利益迴避制度,公務員給自己加薪為非法,任何工資標準的變動,必須經過人大通過方可生效。

4.公有制企業工資標准參照公務員工資

中國政府注資企業各行業間工資差別懸殊,這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根據2009年5月5日《中國青年報》的報道,在14家上市銀行中,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和中信銀行的人均薪酬最高,各為45.62萬元/年、39.82萬元/年和34.61萬元/年,人均薪酬最少的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分別為13.04萬元/年、14.79萬元/年和15.36萬元/年。中國建築、餐飲、編織等行業的工資約在1萬元/年左右,中國行業之間工資差達到了3000%,是世界平均值的43倍!

國有企業職工原則上也屬於公務員的范疇,因為國有資產屬於全國人民所有,人民僱用一些人經營這些企業,這和政府機關公務員的性質是一樣的。在國外,凡受人民之託為人民辦事的人都屬於公務員的范疇。所以,公有制企業工資標准必須參照公務員工資,不能憑借自己的壟斷地位發天價工資,變相竊取人民財富。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說:「現在央企高管年薪定得並不高,平均薪酬也就是60萬元人民幣左右。」這就是中國的問題,官員總認為自己的工資並不高,可這60萬是普通百姓一輩子也掙不來的呀。

中國最低工資是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值為58%;中國最低工資是平均工資的21%,世界平均值為50%;中國公務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6倍,世界平均值為2倍;中國國企高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98倍,世界平均為5倍;中國行業工資差高達3000%,世界平均為70%。這些數據就是警示,政府必須採取行動了。

社會主義中國用十幾年的時間拉出了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沒有拉出的貧富差距,成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火車軌道是平行的,一條是權貴,另一條是百姓;工資要與國際接軌必須將兩條鐵軌平行著一起接,不能把權貴的軌了上去,把百姓的軌留在原地,這樣,中國列車就無法前

3. 為什麼發展中國家的最低工資水平/人均GDP 比發達國家更高 請給予詳細分析

分析這問題復時我們必須得弄明制白最低工資水平的由來和人均GDP的概念,最低工資水平與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經濟越發達,工資水平越高,但重要一點,最低工資的基本原則是確保每個勞動者最低的生活資源的需要,因而從最低生活資源來講,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最低工資水平的差距不是很大,這是其一,其二就是發展中國家往往在統計數據上有些失真,統計的最低工資水平比真實的要高。因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最低工資水平差異更小;人均GDP應該都很清楚,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所以這兩者相除,比值當然就發展中國家的大了

個人略解,僅供參考!

4. 在金融危機時,為什麼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的最低工資和人均GDP下降的更快!

像中國這類都是外需導向型。收入都來自海外的訂單。海外危機了,外國人沒錢了不買東西了,需求減少,工廠貨賣不掉,老闆工資發不出。當然就降了。

5. 北漂的北京人的收入

1東莞 33045元 (粵1)最低工資920元
2深圳29245元 (粵2)最低工資1100元
3上海 28838元 (滬) 最低工資1120元
4溫州元 (浙1)最低工資1100元
5廣州27610元 (粵3)最低工資1100元
6寧波27368元 (浙2)最低工資1100元
7杭州26864元 (浙3)最低工資1100元
8北京 26738元 (京) 最低工資960元
9蘇州26320元 (蘇1)最低工資960元
10廈門26131元 (閩1)最低工資900元
11台州25889元 (浙4)
12紹興25418元 (浙5)
13無錫25600元(蘇2)
14南京 25504元 (蘇3)
15嘉興24693元 (浙6)
16佛山24578元 (粵4)
17舟山23930元 (浙7)
18常州23760元 (蘇4)
19湖州23243元 (浙8)
20中山23088元 (粵5) 深圳為例:2007年深圳「人均GDP過萬美元」中的「人均」究竟多少能落實為百姓福祉?眾所周知,「人均GDP」一般只是一個名義上的人均財富,而更實際上的數字應該是「人均收入」。根據深圳的上述統計快報,當地2007年的這一數字是:「人均可支配收入24870.21元」。這意味著,在深圳市的「人均GDP 79221元人民幣」中,真正落實到百姓口袋裡的只佔區區31%(24870/79221)。也就是說,「人均GDP過萬美元」背後,人均收入不過3000多美元,在GDP的分配結構中,居民收入的比重比較低(大頭其實是企業收入、政府財政收入等)。
北京區縣人均收入
海淀
全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677.0元
西城
全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442元
東城
2009年東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458.3元
崇文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41元
朝陽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608元
宣武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19.8元
豐台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35元
門頭溝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44.9元
昌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557元
大興
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548元
通州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454.9元
房山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955.2元
密雲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0元
懷柔區
2009年我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539.7元
平谷區
200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60元

閱讀全文

與最低工資和人均gdp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