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進入工業化後,伴隨著人均GDP的增加(1分),環境污染的程度呈現上升的趨勢;(1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到達「拐點」)後,隨著人均GDP的進一步增長,(1分)環境污染的程度逐漸趨緩,環境質量逐漸改善。(1分)②認為「拐點」會自然出現,在實踐中會導致片面追求經濟快速增長,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甚至出現沒有發展的增長;(1分)導致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1分)
(2)答案示例:①科技進步有助於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 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單位產出的污染排放,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3分)②在保護環境,綠色消費觀念下消費者對綠色企業產品的需求增加,促使企業生產更多的綠色產品,促進環境質量改善。(3分)
G. 地質-生態環境損益度與人均GDP 關系分析
一、山東半島城市群8個城市的人均GDP與損益度數據獲取
山東半島城市群經濟發展指標以人均GDP(元)最為代表,8個城市2001~2005年人均GDP值可以從《山東統計年鑒》中獲得。
損益度是隨著經濟的增長,地質-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
二、地質-生態環境質量損益度與人均GDP的相關關系分析
1.青島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損益度與人均GDP關系分析
2001~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青島市地質-生態環境損益度呈上升趨勢,說明隨著人均GDP的增長,青島市地質-生態環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地質-生態環境質量越來越好。
2.濟南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損益度與人均GDP關系分析
2001~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濟南市地質生態環境損益度呈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趨勢,反映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濟南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2001~2002略有上升,2002~2004年呈下降狀態,2004~2005年又大幅度上升。
3.煙台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損益度與人均GDP關系分析
2001~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煙台市地質-生態環境損益度呈總體上升的趨勢,說明隨著人均GDP的增長,煙台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在良好的狀態,達到了既經濟增長又環境保護的目的。
4.威海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損益度與人均GDP關系分析
2001~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威海市地質-生態環境損益度呈緩慢下降趨勢,說明盡管威海市的地質-生態環境質量一直在8個城市中名列前茅,但隨著人均GDP的增長,威海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略有下降。在今後經濟發展中應注意保護地質-生態環境。
5.濰坊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損益度與人均GDP關系分析
2001~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濰坊市地質-生態環境損益度呈現上升-下降的變化規律,2001~2002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濰坊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越來越好;但2002~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濰坊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呈下降狀態。
6.淄博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損益度與人均GDP關系分析
2001~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淄博市地質-生態環境損益度呈現下降-上升的變化規律,2001~2004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淄博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呈下降狀態;2004~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淄博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越來越好。
7.東營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損益度與人均GDP關系分析
2001~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東營市地質-生態環境損益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趨勢。2001~2002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東營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也在改善。2003~2004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東營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呈下降的趨勢。2004~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東營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又有改善的趨勢。
8.日照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損益度與人均GDP關系分析
2001~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日照市地質生態環境損益度呈現上升-下降-上升周期性變化。2001~2003年,2004~2005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日照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越來越好;但2003~2004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日照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確有下降的趨勢。
H. 人均GDP能換算成GDP增長率么
人均GDP*人口,不就是GDP。如果人口無增長,那麼人均GDP的增長率也就是GDP的增長率了回。「答GDP增長率對環境影響或者污染排放的臨界點」這個我還真不知道,環境污染的量化指標是什麼。怎麼衡量污染值。如果你要尋找GDP增長率和環境污染的相關關系,那先得解決環境污染的量化指標問題。然後統計某一地區環境污染每年的平均水平和GDP年增長率。說實話,題目太大,如果你是學生,估計超出你的能力范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