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2019年GDP世界排名是怎樣的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中國GDP的總量是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
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
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貢獻率或達30%,發布會上,寧吉喆表示,2019年中國GDP總量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到了10276美元,也就是說突破了一萬美元的大關。
他表示,這不僅意味著中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而且表明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在持續改善;不僅為中國今年將實現全面小康打下堅實基礎,而且為全人類的發展進步事業作出了我們應有貢獻。
B. 中國經濟2018年上半年成績如何
2018年前5月數據顯示,我國新產業不斷壯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帶動引領作用增強,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1—5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650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2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76810億元,增長15.8%,加快5.2個百分點。主要收入項目——增值稅、消費稅、個人所得均有增長。企業效益改善,進出口增長較快,就能為財政收入增長夯實基礎。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繼續快於人均GDP增速。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1個百分點,繼續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這說明我國就業形勢向好,扶貧攻堅扎實推進,民生保障力度不斷加大。
來源:南方網
C. 上半年GDP十強,排在榜首的是哪個城市
上半年GDP十強,排在榜首的是上海。十強城市排名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研究成果,2016年總資產為1211萬億元,負債773萬億元,由此計算凈資產為437萬億元。
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澳門經濟就同比下降了3.8%,第二季度下降2.2%,第三季度下降4.4%,第四季度下降8.1%。到今年第一季度出現嘞8.7%的暴跌,預計二季度澳門經濟仍有可能負增長。
(3)上半年gdp2018排名擴展閱讀:
GDP十強城市榜單里的變化:
因疫情沖擊,武漢遭受的損失較大,初步核算,上半年武漢市GDP比上年同期下降19.5%。雖然官方沒有公布GDP總量數據,但預估武漢將與天津進行十強卡位戰,這兩個城市終將有一個跌出十強,因為南京擠了進來。
2019年,天津的GDP為14104.28億元,比上年增長4.8%,排位從2018年的第六位降至第十位。而緊隨其後的第十一名南京,2019年GDP為14030.15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兩者總量僅相差74億元。
今年上半年,南京超越了天津。數據顯示,上半年,天津GDP總量為6309.28億元,同比下降3.9%,而南京上半年實現GDP約為6612.35億元。這意味著南京擠進了十強。
D. 在本次上半年城市GDP榜單中,哪些城市的名次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上半年的gdp城市的榜單之中,有見到了北上廣深那四大巨頭出現,可以說他們的排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2018年中國大陸各大城市GDP排行榜出爐,第一名為上海,以3.3萬億居於榜首,其次分別為北京、深圳、廣州。北上廣深作為全國響當當的GDP大城市,排名中國前4名並不陌生,因為這4個城市的經濟地位,甚至可以說是達到了沒有哪個城市可以挑戰的地位。繼「北上廣深」之後,排名第一的城市是重慶,以2萬億的GDP產值排名中國第五,比天津、蘇州、武漢、成都、杭州都要靠前。
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的不斷進步,中國的經濟、文化等等各方面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城市的發展,在更多資金源源不斷發展下,與國際產業漸漸接軌,使得國家的整體城市建設變成了重要的發展目標。
E.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F. 2018年上半年各地經濟數據態勢如何
2018年8月9日報道,近日,各地上半年的經濟數據相繼出爐,勾勒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軌跡。
各地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繼續領先東部地區,東北地區經濟回升勢頭較好,一批經濟發展增長極加快形成。
今年上半年,全國31個省區市中,半年GDP超過萬億的省份達到16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兩個。
與此同時,一系列衡量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也陸續落地。在山西,嚴格規定了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等一系列約束性指標;在江蘇,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啟動實施。
G. 上半年城市GDP三十強已經出爐,上海市在下半年是否還能保住冠軍地位
上半年城市GDP三十強已經出爐,上海以16409.9億元穩居冠軍地位,北京第二。多省市陸續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城市GDP榜單出爐,中國城市經濟競爭格局雛形初顯。
城市評判框架有5個維度: 商業資源集聚度、 城市樞紐性、 城市人活躍度、 生活方式多樣性、 未來可塑性,根據現在的上海來看,穩居第一沒差,近幾年來中國各個城市也都有了突風猛進的進步,四線向三線跨越,三線像二線學習,二線向一線看齊,未來的中國會更加昌盛繁榮。
H. 2018上半年GDP哪些省份排名前十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