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合肥市各區縣gdp排名

合肥市各區縣gdp排名

發布時間:2020-12-26 14:41:04

① 合肥2019年GDP總額是多少

合肥市2019年GDP總額為9409.4億元,增量為:804.3億元,增長率為9.35%。
合肥市以超過9000億的規模位居首位,經濟總量佔全省比重為25.3%,雖然同樣屬於一城獨大的的省會,但是與成都、武漢、西安等城市相比,這種首位度並不是很高。
全球TOP20城市中,中國有北京、上海、南京和合肥等6座城入選,合肥進入全球第一方陣內。而國家也提出要「支持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未來,合肥將高標准規劃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空港打造成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新站高新區升級國家級高新區,雙鳳國家級開發區、肥西桃花國家級開發區、肥東國家級開發區都有望獲批。

② 2019年合肥GDP是多少

不是
1、2018年以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產總值核算由現行的省級統 計 機 構核算,也就是廣東省版的GDP,由廣東省統 計 局核算,而後報國家,國家把各省GDP相加,得出全國GDP。這樣產生的一個後果是各省GDP相加,常常大於全國的GDP!
2、2019年GDP統一核算,由國 家 統 計 局和省 級 統 計 機 構共同開展的統一核算。
這樣,各省乃至各地級市的GDP勢必產生巨大變化,有些甚至是負增長了,但是統計權必然更精確了!絕對不會出現各省GDP相加大於全國GDP的情況了!
這也是改變統計方式的目的!

③ 合肥市肥西鄉鎮gdp排名

山南還好咯!看看官亭.....唉!肥西現在眼裡只有桃花上派三河小廟高劉紫蓬銘傳鄉!

④ 安徽省合肥市縣城經濟排行榜~!!!

地理位置上看,我市三縣拱衛省城又緊密合抱,位居皖中而眺望全國;從名稱意義上看,誠如百姓說法:肥了東,肥了西,「合肥」才「長豐」。連日來記者采訪發現:一度在全國、全省經濟位次靠後的我市三縣,近年來發展勢頭正猛、趕超旗鼓正勁,讓國內不少地方刮目相看.

解讀「排名全省十強縣」、「進入中部百強縣」、「進軍全國百強縣」。
如今,這樣的標語常閃現三縣各處,是激勵,更是目標。

新的縣域經濟排行榜里 合肥的三個縣在中部縣域經濟百強的排名分別是:
肥西縣 中部排名30位,國家百強排名 無 競爭力等級 A級
肥東縣 中部排名44位, 國家百強排名 無 競爭力等級 A級
長豐縣 中部排名 無, 國家百強排名 無 競爭力等級 D級

翻閱資料,2005年,肥東縣地區生產總值72億元,財政收入5.34億元,3年前僅為35.4億元和2.58億,綜合經濟實力已連續四年排進全省十強縣,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在中部地區則進入百強縣。

肥西縣經濟發展同樣喜人:2005年地區生產總值由「九五」末的20.43億元增長到70億元,財政收入由「九五」末的1.97億元增長到7.26億元,其綜合經濟實力則在5年內連跳7級,2005年穩居省內十強,目前該縣正全力沖刺「全國百強縣」。

長豐也不甘示弱,在全力發展工業,鍛造縣域「脊樑」的同時,正將目標鎖定「三大集聚」:今後5年加速工業向園區、人口向城鎮、資源向優勢產業聚集,同時決心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大縣、人口大縣向人力資源大縣、貧困縣向全省「十強縣」實現「三大跨越」。

關鍵詞農民收入

解讀「排名不是目的,它是多年來我們發展實力的證明,更是鼓勵我們邁大步的號角」,三縣同志都不約而同謙虛地說。

有實例為證——

肥西三崗苗木花卉基地的苗農們5年來家庭經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過去種水稻「望天收」日子一去不復返;在肥東,一大批農民建築企業家和技術能手如今已在全國打出品牌;而在長豐,新興奶牛養殖業正背靠伊利這棵大樹,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這些只是「豹之一斑」。

還是數字最有說服力。5年來,肥東縣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由8512元增加到1634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176元增加到3134元;肥西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50元增到3209元,城鎮職工年均工資收入由5351元提高到14600元,年均增長22%;而長豐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560元,同比增長22.5%。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解讀5年來,三縣城鄉展現新面貌。

在肥東,一大批重點工程相繼竣工,全縣城鎮化水平提高到35%,巢湖大堤得到治理、南淝河堤防和眾興水庫等被除險加固,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2700多公里;在肥西,過去5年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20多億元,30多個國債項目被重點建設,豐樂河等重點水利工程被完成,5.5萬人解決飲用水困難;而長豐農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民實際購買力,以及農民人均居住條件都比5年前有明顯改善。

關鍵詞工業領跑農業

解讀說到招商引資,三個縣是各顯神通,收獲沉甸甸的。

肥東縣龍崗開發區、肥東新區新引進項目143個,引進內資30.2億元,外資1840.6萬美元。肥西桃花工業園作為肥西縣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窗口,入園項目達260家,其中億元以上20家,協議投資20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8億元。而長豐縣則提出以工業化鍛造發展脊樑。其南部崗集鎮通過實施工業強鎮戰略,由大城市「邊角」的貧困鎮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工業強鎮。

⑤ _合肥蜀山區經濟全省排名第幾

蜀山區,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區名取自城區內唯一的一座山——大蜀山,位於合肥市西南部,東以金寨路與包河區為界,北以環城西路和南淝河與廬陽區為鄰,西南兩面與肥西縣接壤。是合肥市四個中心城區之一,也是城市西部組團核心城區和西部門戶城區。2015年,蜀山區下屬3個鎮、8個街道、1個蜀山經濟開發區,轄61個社區、30個行政村,總面積634平方公里,總人口104萬人。[1]
區域內座落著國家級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政務文化新區。是一個以科技文化教育為先導、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高效社會服務為引導,極具發展活力的新興城區。近年來先後榮獲「全國社區服務示範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社區教育試驗區」、全國科普教育先進城區、「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區」、「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區」、「全國林業標准化示範區」、「全國老年工作先進區」、「全國社區殘疾人工作示範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三連冠等17項國家級桂冠。[2-3]
002年區劃調整以來,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分別遞增48%、20%、82%,分別是2003年的4.87倍、2.06倍、10.97倍。2006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5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財政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30.7%,占年度目標的10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億元,同比增長84%。[6]
2006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同比增長19%,財政收入比上年同比增長30.7%,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7%,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56%,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穩居合肥市之首,同比增長1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2450元,同比增長14%。[2]
2010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60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6億元,增長

19.9%。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完成12.8億元,增長42.5%,增幅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央財政收入3.6億元, 地方財政收入9.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75 元,增長10%。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1億元、工業增加值72.1億元、工業投資58.8億元,均超額完成市考核目標。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億元,增長18.7%。非公經濟迅速擴張,新增個體工商戶2847戶,新辦私營企業2169家。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三次產業比例為0.3:40.8:58.9。[7]
2011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20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5億元,增長23%;財政收入完成18.2億元,增長34.8%,其中中央財政收入5.1億元, 地方財政收入1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23元,增長14%。[8]

⑥ 2018全年合肥GDP是多少

7822.90億元。

2018年,合肥市全年生產總值(GDP) 7822.91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277.59億元,增長 2.2%;第二產業增加值 3612.25 億元,增長 9.5%;第三產業增加值 3933.07 億元,增長 8.0%。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 3.9:49.0:47.1 調整為 3.5:46.2:50.3,其中三產占 GDP比重首次突破 50%,達 50.3%,同比提高 3.2 個百分點。

全員勞動生產率 144748 元/人,比上年增加 13654 元/人。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 GDP 為 97470 元(摺合 14729 美元),比上年增加 9014 元。

(6)合肥市各區縣gdp排名擴展閱讀

安徽省2018年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GDP)30006.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38.01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3842.09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13526.72億元,增長8.6%。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6:47.5:42.9調整為8.8:46.1:45.1,其中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38.9%,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與全國差距由上年的9個百分點縮小到7.1個百分點。

全員勞動生產率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摺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⑦ 合肥哪個區最繁華

合肥蜀山區最繁華。

為彌補城區交通不暢短板,按照「高快一體,快快相連,打通斷頭路,健全微循環,治理擁堵點」的總體部署,合肥市大建辦、市城鄉建設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合肥市城區打通斷頭路三年行動計劃》,經市政府批准,已印發各轄區組織實施,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打通合肥市城區斷頭路。

⑧ 合肥分哪幾個區

截止2019年10月,合肥市共有九個區,市轄四個區和五個經濟管理區。

市轄四個區是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五個經濟管理區分別是: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濱湖新區、合肥政務文化新區。

(8)合肥市各區縣gdp排名擴展閱讀:

合肥一個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全省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合肥的歷史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而聞名。

地處長江中下游江淮丘陵地區中部,江淮分水嶺南側,巢湖之濱,淝水穿流而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之稱。合肥市於2010年正式進入長江三角洲經濟圈。

合肥市設立以下經濟管理區,並賦予縣級管理許可權: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濱湖新區、合肥政務文化新區。

自然氣候

合肥位於江淮之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7℃,降雨量900~1100毫米,日照2100多個小時。

合肥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常導致天氣時晴時雨,乍暖乍寒,復雜多變。

夏季:季節最長,天氣炎熱,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節。秋季:季節最短,氣溫下降快,晴好天氣多。冬季:天氣較寒冷,雨雪天氣少,晴朗天氣多。

⑨ 合肥市分哪幾個區各個區的經濟情況怎麼樣

樓主您好
合肥市轄廬陽區、包河區、瑤海區、蜀山區、巢湖市、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廬江縣,並賦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新站綜合試驗區、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市級管理許可權。全市總面積11408.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積769.5平方公里),市區總面積838.5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60平方公里。
市轄區
廬陽區
面積139.32平方千米,人口60.92萬。郵政編碼230001。區人民政府駐濉溪路295號。下轄11個街道、1鄉1鎮:逍遙津街道、三牌樓街道、縣橋街道、益民街道、安慶路街道、光明街道、亳州路街道、雙崗街道、杏花村街道、海棠街道、杏林街道、大楊鎮、三十崗鄉;
包河區
面積340平方千米(其中巢湖水面74平方千米),人口81.77萬。郵政編碼230041。區人民政府駐包河大道118號。下轄7個街道、2個鎮:常青街道、蕪湖路街道、包公街道、駱崗街道、望湖街道、煙墩街道、義城街道、淝河鎮、大圩鎮。
瑤海區
面積229.53平方千米,人口90.28萬。郵政編碼230011。區人民政府駐明光路1號。下轄13個街道 、2鎮1鄉:城東街道、勝利路街道、明光路街道、車站街道、三里街街道、銅陵路街道、七里站街道、大通路街道、和平路街道、紅光街道、大興鎮、磨店鄉、長淮街道、方廟街道、七里塘街道、三十頭鎮(後面4個由合肥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代管);
蜀山區
面積246.83平方千米,人口102.23萬。郵政編碼230061。區人民政府駐梅山路107號。下轄8個街道、2個鎮:稻香村街道、三里庵街道、南七里站街道、五里墩街道、西園新村街道、琥珀山莊街道、荷葉地街道、筆架山街道、井崗鎮、南崗鎮;
管轄市縣
巢湖市
面積2082平方千米。人口89萬(2009年末)。郵編:238000。市人民政府駐卧牛山街道。下轄6個街道、11個鎮、1個鄉:卧牛山街道、亞父街道、天河街道、鳳凰山街道、半湯街道、中廟街道、柘皋鎮、烔煬鎮、槐林鎮、壩鎮鎮、散兵鎮、蘇灣鎮、夏閣鎮、黃麓鎮、銀屏鎮、中垾鎮、欄桿集鎮、廟崗鄉。
肥東縣
面積2276平方千米(其中巢湖水面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0.9 萬。郵政編碼231600。縣人民政府駐店埠鎮。 下轄12個鎮、6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店埠鎮、撮鎮、橋頭集鎮、長臨河鎮、梁園鎮、石塘鎮、古城鎮、八斗鎮、元疃鎮、白龍鎮、包公鎮、陳集鎮、楊店鄉、眾興鄉、張集鄉、馬湖鄉、響導鄉、牌坊回族滿族鄉;2009年11月1日起, 肥東縣龍崗開發區轄區面積8.35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27324人移交給瑤海區。2010年5月13日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將合肥肥東新城經濟開發園區正式更名為肥東經濟開發區。
肥西縣
面積2061平方千米(其中巢湖水面1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8.9萬。郵政編碼231200。縣人民政府駐上派鎮巢湖路。下轄10個鎮、4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
長豐縣
面積19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8.99萬。郵政編碼231100。縣人民政府駐水湖鎮長豐路85號。下轄8個鎮、6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水湖鎮、雙墩鎮、崗集鎮、下塘鎮、吳山鎮、楊廟鎮、朱巷鎮、庄墓鎮、羅塘鄉、義井鄉、左店鄉、杜集鄉、造甲鄉、陶樓鄉、(省級)雙鳳經濟開發區;
廬江縣
面積2348平方千米。總人口120萬人。郵編:231500。縣人民政府駐廬城鎮。下轄廬城鎮、冶父山鎮、湯池鎮、盛橋鎮、白山鎮、同大鎮、郭河鎮、石頭鎮、金牛鎮、柯坦鎮、泥河鎮、礬山鎮、龍橋鎮、白湖鎮、樂橋鎮、羅河鎮、萬山鎮。

⑩ 想問下合肥市三個開發區經濟排名

濱湖新區

閱讀全文

與合肥市各區縣gdp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