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新農村村莊整治規劃實例

新農村村莊整治規劃實例

發布時間:2020-12-25 01:05:22

Ⅰ "美麗鄉村"怎麼建

1、整治農村環境,改善鄉村面貌

在廣大農村,垃圾亂倒、柴草亂堆、圈舍亂搭、畜禽亂跑、污水亂潑現象十分突出,到處呈現出臟亂差的景象,為解決以上問題要做到試點先行,對垃圾實行分類處理,在鄉村設立可再生垃圾回收站點,分片區規劃建設不可再生垃圾填埋場,解決「垃圾哪裡去」的難題;每個村建設垃圾池、垃圾屋,在公共場所擺放垃圾桶,選聘2—4名保潔員,購置垃圾清運車,堅持人員每天上崗,垃圾每天清運,破解「環境怎麼保」的難題;加強宣傳教育,星級衛生戶評選,破解「習慣怎麼改」的難題。

2、應地制宜,鄉村四改,實現城鄉統籌

建設美麗鄉村,基礎設施要先行,起到環境改造人的重要作用,切實抓好「四改」:

第一改為「改路」,要在已有的工作基礎上,大力推進自然村組的道路建設,支持農戶硬化通戶便道,為農民群眾出行提供便利,並且配套設施隨即跟上,交通指示牌及紅路燈等不可缺失,為農民群眾發家致富加快步伐,也為促進城鄉交流創造條件。

第二改為「改水」,一方面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水污染和弄攢環境衛生治理力度,通過城鄉一體供水,引泉入村,自來水入戶等方式,切實保障農民群眾喝上干凈水。

第三改是「改廁」,建造衛生廁所,是農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一件牽涉千家萬戶的難事、好事。要根據各地實際,加大農村改廁工作力度,並建造排水排污系統,改變農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第四改是「舊村改造」。要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區別各地經濟實力、自然條件等不同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舊村改造,使農民受益、受惠,在改建過程中切實保護好農村自然生態、歷史文化。

3、保留特色,打造美麗鄉村

首先科學的制定規劃,注意生態環境保護,注意鄉土味道,體現農村特點,保留鄉村風貌,堅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的美麗鄉村。

其次建設農村新社區,不能一味求新,也要重視「懷舊」,從歷史深處和傳統根部重尋精神資源,留住自然風姿和人文血脈。利用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在不破壞環境和文化的情況下,實現生態美麗鄉村的建設。

最後鄉村是農民群眾的鄉村,對於鄉村的特色農民群眾是最為熟悉不過的,所以要走入群眾中去,堅持為了群眾、依靠群眾、動員群眾、惠及群眾的群眾工作路線,嚴格按照政府主導、鄉村組織、群眾主體、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廣泛深入發動,廣泛匯集民力,努力形成共識,大打一場保留鄉村特色,打造美麗鄉村的戰役。

4.構建長效機制,確保美麗長留

建設美麗鄉村,徹底改變農村面貌,靠的是長效、靠的是持久,不能出現「一陣風」的形式化改造,對後續建設和發展不管不顧。

美好鄉村建設目的在於造福農民群眾,其成效如何最終要由農民群眾檢驗。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量力而行、統籌推進,即不新增村級債務、不搞形象工程,努力做到讓農民群眾滿意。根據各村具體情況,合理確定建設目標,對經濟條件較好的村,加快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對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村,適當加長建設周期,分步安排建設項目。

構建美好鄉村建設長效機制,實現建有方向,評有標准,管有辦法,美可持久。從根源上區域化解決農村環境問題,聯動推進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建設。

Ⅱ 農村規劃與村莊整治

a:4:{i:0;a:7:{s:6:"mtitle";s:39:"農村規劃與村莊整治詳細信息";s:7:"summary";s:372:"參考價:¥17.10
作者:金兆森主編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7月
版 次:1
頁 數:239
字 數:230000
印刷時間:2010-7-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國際標准書號ISBN:9787112114115";s:8:"art_link";s:0:"";s:8:"ordernum";s:1:"1";s:6:"imgurl";s:0:"";s:8:"filename";s:38:"2015/04/10/20150410183659-22f83caf.jpg";s:6:"isCase";i:1;}i:1;a:3:{s:6:"mtitle";s:33:"農村規劃與村莊整治目錄";s:7:"summary";s:505:"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新農村與新農村建設
一、新農村概述
二、新農村建設的意義
第二節新農村規劃與村莊整治的任務與內容
一、新農村規劃的任務與內容
二、村莊整治的任務與內容
第二章新農村總體規劃
第一節新農村規劃的資料
一、人文、歷史資料
二、自然資料
三、社會、經濟資料
四、現狀
第二節村莊的規模和總體布局
一、村莊的發展目標與規模";s:8:"ordernum";s:1:"2";}i:2;a:3:{s:6:"mtitle";s:39:"農村規劃與村莊整治內容推薦";s:7:"summary";s:676:"本書是新農村建設叢書之一,該套叢書被列入新聞出版總署「十一五」國家重點規劃圖書,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村鎮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關鍵技術研究」研究成果之一。本書從新農村建設的迫切和關鍵的村鎮規劃和村莊整治方面,就新農村總體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村莊整治和新農村建設管理等方面作了論述。

本書簡明實用,適合新農村規劃和建設中使用。可供新農村建設的領導者、建設者、管理者工作中參考使用,也可作為村鎮建設專業的大專院校的學生學習參考書。";s:8:"ordernum";s:1:"3";}i:3;a:3:{s:6:"mtitle";s:33:"農村規劃與村莊整治書評";s:7:"summary";s:180:"這本書剛開始在圖書館借的,做新農村規劃參考用的。裡面對於村莊規劃整治講的很詳細,對我們做這一方面的規劃有很大的幫助。";s:8:"ordernum";s:1:"4";}}

Ⅲ 農村規劃與村莊整治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新農村建設叢書之一,該套叢書被列入新聞出版總署「十一五」國家重點規劃圖書,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村鎮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關鍵技術研究」研究成果之一。本書從新農村建設的迫切和關鍵的村鎮規劃和村莊整治方面,就新農村總體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村莊整治和新農村建設管理等方面作了論述。
本書簡明實用,適合新農村規劃和建設中使用。可供新農村建設的領導者、建設者、管理者工作中參考使用,也可作為村鎮建設專業的大專院校的學生學習參考書。

Ⅳ 一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宣傳材料

廣濟村委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材料
[ 錄入者:jcdj | 時間:2008-04-21 17:02:45 | 作者: | 來源: | 瀏覽:293次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深刻分析當前國內形勢,全面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確定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我們黨歷來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採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農業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稅費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農村呈現良好的發展局面。我國開始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的歷史階段。
一、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推進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繁重的歷史任務,必須堅持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必須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不斷創新農村體制機制;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民生產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必須堅持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依靠農民辛勤勞動、國家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議,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
二、新農村建設的全新表述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在於「五句話、二十個字」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生產發展:就是要打牢物質基礎,既要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大力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農業標准化,健全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動植物病蟲害防控體系;合理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生活寬裕:就是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著力點。
堅持以人為本,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採取綜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廣泛開辟增收渠道。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擴大養殖、園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綠色食品的生產。積極開拓農民外部增收潛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積極發展鄉鎮企業、農村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切實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完善現有農業補貼政策。通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率持續達到5%以上。
鄉風文明:就是要在農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風貌,培養較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大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開展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建立健全農村養老、醫療、低保等社會保障體系;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鄉規民約,破除陳規陋習,依法管理宗教活動。
村容整潔:就是要改善農村人民環境,使農村的發展得到合理規劃。
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村道路、安全飲水、農村能源、改廚改廁等設施的投入,完善電力、廣播、通訊、電訊、電力等配套設施建設。使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供水系統快捷衛生,電力設施安全齊備;加強農村環境建設,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溝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加強危舊房屋更新改造,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生活環境;搞好鄉村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地建設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的民居民宅,美觀實用,節約土地。
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強和完善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
發展和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堅持群眾路線,學會與群眾商量辦事,不斷增強做好新時期農村工作的本領;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搞好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逐步建立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機制,教育引導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不斷增強集體經濟服務功能,積極發展「民管、民辦、民受益」的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加強農村法制建設,加大法制宣傳和教育力度,依法辦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三、新農村建設的「四位一體」
新農村建設的「新」在於「四位一體」全面推進的全新思路。新農村建設不是簡單的修路、建房,而是按照統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這一主線,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全面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發展,努力建設繁榮、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在具體思路上,不僅注重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改善村容村貌,更注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不僅重視在經濟上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更重視在政治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不僅強調立足於促進農業和農村自身的改革與發展,更重視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帶動農村;不僅立足於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更注重謀劃長遠,提出了保障新農村建設持續進行的政策框架。
四、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圍繞「繁榮農村、富裕農民、提高農村綜合文明程度」這個目標,以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工業與農業、城鎮與農村、城鎮居民與農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結合現代新昆明南城、西城建設,突出統籌城鎮和鄉村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和社會事業發展等重點,推進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重點,著力推進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五、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基本原則
以發展為中心的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調整農村生產關系,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尊重農民意願的原則。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
統籌協調的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經濟、社會環境及城鎮和鄉村發展整體性,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堅持生產與生活條件同步改善,建設與管理同步推進。
科學規劃的原則。要尊重農村建設的規律,統籌兼顧合理布局,揚長避短、突出特色,搞好總體規劃和具體布置,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
從實際出發的原則。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協商,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
分類指導原則。要根據鄉(鎮)、村的資源、區位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採取多種方式,探索實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多種建設方式。
發展各方面積極性的原則。黨委和政府要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切實加強農村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要把廣大農民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依靠農民辛勤勞動、上級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六、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
經過十年的努力,2015年,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農村經濟穩步健康發展,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良,農村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全面發展,村容村貌整潔,農民素質及農村綜合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5年翻一翻,達到6456元,與現代新昆明建設同步,使廣大農民實實在在享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廣大農村初步呈現環境優美、和諧安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貌。
七、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任務
堅持以產業化發展為支撐,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的,以深化農村配套改革、完善政策體系為保障,以農民為主體,以調動農民積極性為根本,以建立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機制為動力,努力形成資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鄉發展格局。針對我縣各鄉(鎮)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實際,以昆陽、晉城、新街、二街、上蒜、寶峰等中心鎮為重點,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思路,著力推進「三個集中」,即:工業向園區集中,耕地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民向集鎮集中,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以建設小康、文明、生態、和諧村為載體,著力培育產業、發展經濟,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努力使產業發展形成新格局、農民生活有新提高、公共服務形成新體系、鄉村面貌呈現新變化、鄉風民俗形成新風尚、民主管理形成新機制。
「十一五」期間,在做好規劃,統籌開展城鄉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力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事業等關乎農村發展的基礎性建設的同時,確定35個村重點推進。2010年,按照城鎮發展規劃,使昆陽、晉城周邊農村融入城鎮,成為城鎮社區;25%的村發展成為符合現代新農村的要求的小康示範村;大多數村有實質性進展,取得明顯成效,農民純收入顯著提高。2006年,按照典型示範、逐步推開、每年集中扶持一批的工作思路和「有特色,有普遍性意義,農民有要求,有增長」的試點要求,按區域(城鎮、壩區、山區、半山區),分層次(條件好、條件一般、條件較差),積極與市級對接,重點選擇10個村,圍繞提高農民收入、村莊規劃、環境整潔、人蓄飲水、「一池三改」、鄉風文明等農民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問題,開展新農村建設綜合試點工作,取得經驗後在全縣推開。
八、生態環境建設的「一池三改」
加大扶持力度,以建設生態村模式為重點,以戶為基礎,村為載體,著力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扎實推進「一池三改」(沼氣池、改灶、改圈、改廁),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加快推進農村沼氣、省柴節能灶、秸桿汽化等農村能源建設,推動家居生活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自2007年起,與新農村規劃建設相銜接,在上級補助的同時,縣財政對「一池三改」的農戶每戶再補助500元。
九、村莊整治的「四清四化」
加快村容整治步伐,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現象。從今年起,按照整潔、衛生、文明的要求,廣泛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四清四化」活動。(「四清」即:清理土堆、石堆、柴草堆,做到堆放有序;清理雜草、糞便、垃圾,做到定點存放、定期處理;清理亂挖亂圍,平整地面、拓寬公共空間;清理人畜居舍混建,實行有效分離。「四化」即:修整村街巷道,清除亂搭亂建,做到村莊整潔,道路硬化;改水、改廁、整治臭水溝、死水塘,做到環境凈化;在村莊四旁、主要街道兩側和空地栽樹種花,進行綠化;鼓勵有條件的村莊安裝路燈,實現村莊亮化)。力爭到2010年,全縣大多數村莊較好地改變「臟、亂、差」現象。
十、廣濟村建設重點及建設項目
(一)主要內容:
1、在增加農民收入,培育產業方面:
①引進2--3個蔬菜新品種,進行推廣種植,增收效益明顯;
②建一個5畝蔬菜育苗基地,並實施規范化管理示範;
③成立廣濟村蔬菜種植協會;
④協助當地5個冷庫進行技改和達標,鞏固和發展蔬菜基地建設;
⑤進行廣濟村產業結構規劃。
2、在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①拆除小廁所485個,修無公害公廁10個;
②修建新村至老村長220米,寬8米主的幹道一條;
③支砌通過村中富有塘主要排洪溝道,長600米,寬2米,並且溝兩邊布置綠化帶;
④支砌村邊公路(昆洛路)旁溝,長150米寬1米1條;
3、加快公其事業方面:
①建村文化娛樂場所一個,700 m²;
②全面排查一次五保戶,特困戶,確保救濟。
4、在村莊改造和環境整治方面:
①廣泛開展「四清四化」村莊環境整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②協調縣規劃局對村莊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完善32畝新村建設土地手續;
③粉刷村莊外牆,共計 間。
5、在農民基本素質方面:
①組建優良蔬菜科技示範60戶,輻射帶動農戶600戶;
②示範戶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100%,建立入戶欄案和入戶掛牌數到位率達100%;
③舉辦各類適用技術培訓20期,培訓1000人次;
④進行建設1700平方米科普活動中心,擴建科普活動室60平方米,新建科普宣傳欄120平方米。
6、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方面:
①加強村民自治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兩公開、四民主」機制;
②繼續創建「五個好」村黨支部,深入實施「雲嶺先峰」工程。

對不起,改造前的沒有,多了發不出去!

閱讀全文

與新農村村莊整治規劃實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