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房屋徵收地區,未經村裡批准建房但符合一戶一宅的,能認定正常補償嗎
事實上,處理此類問題的正確步驟是先對「一戶多宅」進行處置、確權登記發證,再啟動內征地拆遷等項目。實容踐中的情況當然不會這么理想化,這就要求廣大農民朋友切實加強風險防範意識,及時處置自己面臨的「一戶多宅」問題,盡量為自己的宅基地和房屋確權辦證。一旦在尚未取得證件時遭遇征地拆遷,要及時咨詢了解補償安置政策,根據需要及時委託專業徵收維權律師依法維權,盡力爭取公平、合理的補償安置。
㈡ 農村實行一戶一宅,若一戶多子要到多大年齡可以拆戶申請建房
農村實行一戶一宅,若一戶多子,兒子成年也就是十八周歲可以向村裡申請宅基地,土管所批准後可以建房。
㈢ 現在國家最新規定農村宅基地一戶最多能建房多少個平方
農村宅基地建來房標準是小源戶:即三人以下,申請建房面積不得超過75平方,中戶:即四至五人,申請建房面積不得超過110平方,大戶:即六人以上,申請建房面積不得超過125平方。
農村宅基地是僅限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符合規定的成員,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標准享受使用,用於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農村土地。
農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土地則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法律依據是土地管理法、國土資源部的行政法規、以及各省的宅基地管理辦法,在實踐中,主要是依據各省的宅基地管理條例來進行申請的。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堅決貫徹「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區、市)規定的標准。這個標准要根據各省自己的規定來辦理。
㈣ 農村屬於一戶一宅沒有房產證補償時可否獲得屋
一、未經允許城建部門審批通過的自建房因沒有正規的建房手續,所以在面臨拆遷時是不能得到相應的補償的,會被列入違章建築的范圍內。
二、農村居民如何申請辦理宅基地及建房手續
(一)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條件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且符合分家條件;二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建設規劃;三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的限額面積為180平方米,使用農用地的限額面積為140平方米;四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五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二)農民建房應當遵循的原則
農村居民建房應當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能夠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能夠佔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使用國有土地的必須辦理出讓手續。
(三)農民建房申請宅基地的審批程序新
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
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
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等進行初審;
4、公布期滿無異議後,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定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審批(佔用農用地的按規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5、宅基地批准後,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並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一書兩證」)。
6、村民住宅建成後,國土資源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准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
7、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㈤ 農村自建房一宅一戶的問題
「一戶一宅」是對農村村民擁有宅基地處數的規定,具體法律條文為《土地管理版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權:「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宅基地一戶只能申請一處,也就是說一家人只能申請一塊宅基地,然後在該地塊上建房,這就叫做一戶一宅。
㈥ 一戶一宅,分戶了怎麼才能申請宅基地啊
申請宅基地的條件是滿18周歲的男青年,不滿足一個兒子一塊宅基地的情形,與分戶不分戶基本無關,宅基地一般村裡都制定了規劃,不能任意分割,否則村裡可能無法安排家庭住址。
在農村如果想申請宅基地,只有滿足下列條件中一條方可申請。
1、因子女結婚等原因確需分戶,缺少宅基地的;
2、外來人口落戶,成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沒有宅基地的;
3、因發生或者防禦自然災害、實施村莊和集鎮規劃以及進行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搬遷的。
(6)農村建房一戶一宅的戶擴展閱讀
根據《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
第九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面積標准(包括附屬用房、庭院用地),使用耕地最高不得超過125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最高不得超過140平方米;山區有條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得超過160平方米。
宅基地的用地面積限額為:三人及三人以下的農戶75m2以內,四人的農戶100m2以內,五人的農戶110m2以內;六人及六人以上的農戶125m2以內。
使用非耕地的,每檔最高可增加15m2;山區有條件利用荒坡、荒山建房的,每檔最高可增加35m2。
實施舊村改造、下山移民拆除面積超出用地限額20 m2以上的,可放寬一個檔次的用地限額。
第十條 建房農戶人口計算:
(一)建房人口計算以本戶農村常住戶口為准。已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可增加一人計算建房人口;
(二)現役軍人(不含軍官)、在校大中專學生、服刑人員可計算建房人口。城鎮居民的配偶是農村戶口,又沒有享受房改政策的,經其所在單位核實並出具證明,可在其配偶申請建房時計入建房人口;
(三)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規定未依法接受處理的,不計算建房人口。
㈦ 農村建房申請一戶一宅是指什麼
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宅基地一戶只能申請一處,也就是說一家人只能申請一塊宅版基地,然後在該地塊上建房,權這就叫做一戶一宅.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第四款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房屋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㈧ 什麼是一戶一宅政策
根據土地管抄理法規定,宅基襲地一戶只能申請一處,然後在該地塊上建房:
1、「一戶一宅」是對農村村民擁有宅基地處數的規定,具體法律條文為《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但該部法律並未對戶應當如何界定予以明確規定。
2、參照各地實際操作:「戶」是指具有本村常住戶口且享受集體資產分配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家庭。
(8)農村建房一戶一宅的戶擴展閱讀:
「戶」的計算:
在各地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戶」一般是指具有本村常住戶口且享受集體資產分配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家庭。注意是兩個條件:一是戶口要在本村,二是要能夠享受集體資產分配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缺一不可。
在宅基地申請的時候,戶是分大小的。人多的為大戶,人少的為小戶,相應的大戶宅基地應該多分,小戶宅基地應該少分。一般來說:1-3人為小戶,4-5人為中戶, 6人以上(含6人)為大戶。
㈨ 農村建房,一戶一宅是多大面積
農村宅基地審批一般130平米。
原則為三個3:宅基地不超過130,樓層3層,建回築面積不超過300。
㈩ 農村的一戶一宅,那麼孩子大了,要娶媳婦,房子不溝住,可以申請建房嗎
在已經劃分給的土地上,或宅基地上。
在不影響任何公與私的情況下,可以申請建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