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農戶口是否可以在農村宅基地建房
現行農村蓋房政策是:農村集體土地按法律規定只有本集體成員(一般為本村農業戶口)享有使專用權;非本村集體屬戶口,原有房屋在本村,且已獲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的合法土地使用證的,其本人和後代子女可以繼續享有該房屋的所有權和土地的使用權。
但是,城市戶口的人不允許申請在宅基地上建房,在農村建房是違法的。城市戶口在農村建房的話是辦不了房產證,農村的房子只有本村的農業戶口,才能辦理相關證件。因為農村建房的土地是屬於農村集體所有權的,只有農村戶口的人才能使用自己的宅基地建房。
⑵ 非農戶口在宅基地建房的產權問題
1、宅基地不能作為遺產,但房產可以繼承,只要房子不自己拆,就沒有問題;內
2、你們容的協議無效,不能作為擁有門面的證明,但可以證明你出資;
3、拆遷時賠償全部給你岳母,如果你岳母還認可你們之間的協議的話,你就可以得到賠償;
4、你岳母在世時只能由你岳母轉讓給本村民組的人,你岳母過世後你繼承的那份也只能轉讓給你岳母該組的村民,否則為無效交易;
5、協議本身就沒有效,作什麼都是沒用的。
⑶ 什麼情況下,非農戶口可以回農村老家蓋房
隨著農村土地價值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農村地區建房。眾所周知,用於建房的房屋所在地是農民集體所有。一直以來,只有集體經濟的成員才能獲得使用房屋用地的權利。當戶口遷入時,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自然會丟失。但是,戶口遷出後在農村地區蓋房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返回農村蓋房。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 84號)提出:「在符合農村住房土地管理要求及相關規劃的前提下,海歸和農村農民可以與當地農民合作重建他們的房子。」目前,湖南和山東地方政府提出,在遵守農村農場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海歸可以與當地農民合作重建房屋。但是,對於鄉村房屋和在鄉村建造的別墅,嚴禁違反法律法規的房屋買賣。
⑷ 是不是非農戶口在農村不能建房啊
農村建房使用宅基地的,以是否是本村村民為標准,而不看戶口性質。
也就是說,只有版本村戶籍的權村民,才享有宅基地使用權,並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的資格。村民是非農業戶口還是農業戶口不影響宅基地的申請及房屋建設。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⑸ 非農戶口可以在農村申請建房嗎
一)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條件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且符合分家條件;二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建設規劃;三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的限額面積為180平方米,使用農用地的限額面積為140平方米;四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五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二)農民建房應當遵循的原則
農村居民建房應當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能夠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能夠佔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使用國有土地的必須辦理出讓手續。
(三)農民建房申請宅基地的審批程序
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
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
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等進行初審;
4、公布期滿無異議後,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定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審批(佔用農用地的按規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5、宅基地批准後,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並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一書兩證」)。
6、村民住宅建成後,國土資源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准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
7、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⑹ 非農戶口可否在農村建房
這是不可以的。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農村居民專年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且屬符合分家條件;
二: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建設規劃;
三: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的限額面積為180平方米,使用農用地的限額面積為140平方米;
四: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
五: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六: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6)農村非農戶口建房問題擴展閱讀: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且符合分家條件。
二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建設規劃。
三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准,宅基地的面積標准為:使用耕地的,最高不超過120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的,最高不超過140平方米,山區有條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超過160平方米。
四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
五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建房
⑺ 農村非農戶口可以申請建房子嗎
農村非農戶口不可以申請建房子,農村的土地屬於全體村民集體所有,只有本集體內的村版民 才可以申權請宅基地建房,非本村機體內戶口的人員是不可能申請到宅基地的。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條件: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且符合分家條件;
二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建設規劃;
三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的限額面積為180平方米,使用農用地的限額面積為140平方米;
四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
五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⑻ 非農戶口在農村建房能成為房子所有人嗎
一般非農戶口在農村建房是不能成為房子所有人的,
因為農村宅基地都是由上一級部門批復申請的,
戶口都是農業戶口才有權申請,
非農業戶口是無權申請的,
所以你的非農業戶口在農村建房是不能成為房子所有人的,
具體事宜可以咨詢一下當地鎮政府,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⑼ 農村非農業戶口能建房么
原則上來說,是不可以的:
1、非農業戶口不屬於農村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版成員)之一權,是不能在農村受讓(申請)宅基地並且建房的,否則本人的權益是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的;
2、當事人具體可以帶上本人的有效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咨詢戶口所在地的村(居)委會主任等,以對方的答復為准。
《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以河北省為例):
第七條 農村村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宅基地:
(一) 因子女結婚等原因確需分戶,缺少宅基地的;
(二)外來人口落戶,成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沒有宅基地的;
(三) 因發生或者(防)御自然(災)害、實施村莊和集鎮規劃以及進行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搬遷的。
第九條 農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使用宅基地:
(一) 年齡未滿十八歲的;
(二) 原有宅基地的面積已經達到規定標准或者能夠解決分戶需要的;
(三) 出(賣)或者出(租)村內住房的。
⑽ 非農戶口不準在農村建房子是什麼時候實施的
1999年5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國辦發〔1999〕39號)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
《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國土資發〔2004〕234號 )規定,嚴禁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嚴禁為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和違法建造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國辦發〔2007〕71號)第二點規定,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租用、佔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搞房地產開發。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