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東的農信和農商銀行是同一個銀行嗎
農村商業銀行是由農村信用社改制而來的。 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村信用社都在向農村商業銀行改制中。
⑵ 廣東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商業銀行
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商業銀行不是一個單位。
只要你喜歡或者是願意去哪一個銀行去辦理這些業務都是可以的。
不管你是用存摺或者是卡,在異地存款都是不收手續費的。
如果是異地取款或者是跨行取款,這個多少都會收一點手續費。有的銀行是每月前三筆不會收手續費。這個你可以在開戶的地方問清楚工作人員就行了。
⑶ 廣東農信是否等於廣東農村商業銀行
以前是農村信用合作社,現在改為「農商銀行」了
⑷ 廣州農商銀行和廣東省農村信用社是同一間銀行嗎!為啥我拿廣東省農村信用社到農商銀行拿錢可以,而我在...
廣州農商銀行就是廣州的信用社,在其他信用社櫃台是可以存錢的。只是要手續費。這種情況你應該核對名字賬號是否正確,櫃員選擇的農信社代碼對不對
⑸ 廣東這邊的農村信用社是不是改名叫農村商業銀行了
農村商業銀行是由農村信用社改制而來的,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村信用社都在向農村商業銀行改制中。
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商業銀行是同一家銀行。
廣州農村商業銀行的前身是始建於1951年、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發展歷史的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多年來,她立足南粵大地,秉持服務「三農」的宗旨,為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社會的穩定和城鄉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將秉承一切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為宗旨,不斷優化和完善手機銀行功能,提供給您全方位的移動金融服務。1998年9月,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成立。
2018年11月,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開業,順利完成統一法人體制改革。2018年11月18日,中國銀監會批准籌建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2月7日,中國銀監會批復同意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業。2018年12月11日,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5)廣東農信和廣東農村商業銀行擴展閱讀:
全國農村商業銀行數量達到1000家,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江蘇、安徽和湖北7個省(市)已全面完成農村商業銀行組建工作。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末,農村商業銀行數量占農合機構的44.4%,資本、資產和利潤分別占農合機構的66.7%、63%和70.5%,存貸款佔比分別從2002年末的59%和58%提高到64%和65%。
與此同時,農村基礎金融服務顯著改善。截至2016年3月末,農村商業銀行涉農貸款余額4.9萬億元,較2007年增長262%。其中縣域農村商業銀行涉農貸款占各項貸款的76%,高於農合機構13個百分點。縣域營業網點數量2.5萬個,縣域網點密度高於農村信用社22%。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國農村商業銀行數量達1000家
⑹ 廣東農信社和農商行是什麼關系
沒有任何關系。農信社就是以前的農村信用社。兩家銀行是獨立的金融機構。
⑺ 廣東農信是什麼銀行
就是以前廣東省內的農村信用社,現在有些改成農商銀行,有些還是信用社,統稱廣東農信。
⑻ 廣東農村信用社和廣東農村合作信用社是什麼關系
應該是「廣東省農村信用社」和「廣東省農村信用合作社」吧。其實意思一樣的。農村信用社是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簡稱,「廣東省農村信用合作社」也可以簡稱為「廣東信合」。
⑼ 廣東農信是什麼銀行
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是銀行類金融機構。
所謂銀行類金融機構又叫做存款機構和存款貨幣銀行,其共同特徵是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負債,以發放貸款為主要資產,以辦理轉帳結算為主要中間業務,直接參與存款貨幣的創造過程。
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成立於2005年8月5日,是由廣東省內的4家地市級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農村商業銀行)和95家縣(市、區)級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自願入股組成,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的地方性金融機構。
(9)廣東農信和廣東農村商業銀行擴展閱讀
截至2009年末,廣東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共有各類營業機構網點5622家,從業人員5.9萬人,是廣東省內營業網點最多、服務面最廣的金融機構;
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454.99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4589.58億元,存貸款規模在省內各金融機構中位居第二,在全國農信系統中位居第一。
2005年成立五年後,省聯社積極推進全省農村金融合作機構改革工作,成績斐然。全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230億元央行專項票據全部成功兌付,成為率先完成該項工作的省份之一;
資產質量明顯提升,不良貸款持續雙降;風險防控能力不斷提高,案防制度建設和流程化管理改革工作進展順利;統一法人工作圓滿完成,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得到完善;產權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廣州、東莞、順德3家農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
⑽ 廣東農信和廣東農村是同一家銀行
農村商業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在經濟比較發達、城鄉一體化程度較高的地區,「三農」的概念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農業比重很低,有些只佔5%以下,作為信用社服務對象的農民,雖然身份沒有變化,但大都已不再從事以傳統種養耕作為主的農業生產和勞動,對支農服務的要求較少,信用社實際也已經實行商業化經營。對這些地區的信用社,可以實行股份制改造,組建農村商業銀行。 農村合作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入股,在合作制的基礎上,吸收股份制運作機制組成的股份合作制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股份合作制這種產權制度,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合作制,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股份制,而是合作制與股份制的有機結合。合作制的特點是「社員入股、一人一票、服務社員」,適合於分散、弱小的個體勞動者的經濟互助,是一種勞動的聯合;股份制的特點是「大股控權、一股一票、商業經營」,適合於市場經濟發達、商業化程度高的地區,是一種資本的聯合。與農村商業銀行不同,農村合作銀行是在遵循合作制原則基礎上,吸收股份制的原則和做法而構建的一種新的銀行組織形式,是實行股份合作制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這種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三農」服務功能和商業功能相結合的產權制度,對我國「二元經濟結構」比較明顯的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村信用社產權改革來說,是一次新的、大膽的嘗試。 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在設立條件、股權設置、法人治理結構和服務重點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在設立條件上,注冊資本金、資本充足率、資產規模、資產質量等方面均有不同要求。在股權設置上,農村商業銀行的股本劃分為等額股份,同股同權、同股同利;農村合作銀行股權分為資格股、投資股兩種股權,資格股實行一人一票,投資股每增加一定額度就相應增加一個投票權。在法人治理上,股東大會是農村商業銀行的權力機構,同時設置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農村合作銀行權力機構是股東代表大會,股東代表由股東選舉產生,同時設置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農村信用社為入股社員服務,實行民主管理,社員一人一票。法人治理上,社員代表大會是權力機構,社員代表由社員選舉產生,同時設置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在服務重點方面,雖然三者都是主要為轄區內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但由於農村商業銀行是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組建,農業比重較低,因此,在滿足「三農」需要的前提下,還需要兼顧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目標。農村信用社的服務對象則更多地側重於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