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湯池雙墩村新農村

湯池雙墩村新農村

發布時間:2020-12-15 12:46:42

① 湯池鎮的行政區劃

唐代百戶為里,五里為鄉,廬江縣十二鄉,湯池是其中一鄉。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割廬江、巢縣地置無為縣後,或省或改,廬江僅存1城5鄉,轄19里,湯池屬西鄉,轄2里。
元代全縣19里,湯池轄其中5里。
明代,廬江城鄉共20里,嘉靖四十二年,湯池屬廬江鄉(俱治西北),介於一圖(里)和二圖(里)之間(湯婆堰在廬江鄉一圖)。
清初仍沿明末舊制,城鄉、里皆設總甲1名,下設小甲10名。

清宣統二年(1910)廬江全縣分8區89保,湯池隸屬於廬江縣第六區,為第六區西鄉,駐東湯池鎮,下轄9保:湯池、許家岡、荒田塝、沈家山、一棵松、黃栗樹、廟岡、十里鋪、三十里鋪。
辛亥革命後,實行地總制。湯池隸屬廬江西鄉,西鄉轄一、二、三、四圖,61甲地總。其下為閭鄰,五戶為鄰,五鄰為閭。
民國十九年(1930年),全縣成立11個區公所,湯池為八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廢地總制,推行保甲制。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9月,廬江縣設五區、864保、8735甲,湯池屬四區管轄,區公所駐西鄉柯家坦,轄186保,1860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全縣設四區,32聯保。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全縣仍為四區,改區公所為區署,改聯保辦事處為鄉公所,縣轄495保、5933甲。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全縣四區三署,45鄉1鎮。裁撤一區區署,改二、三、四區為泥河、湯池、白山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全縣45鄉1鎮、461保、5172甲。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全縣3區45鄉1鎮簡化為22鄉1鎮,湯池區由14鄉簡化為湯池、永安、柯坦、陳羅、廣寒、郭河、金牛7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5月,全縣仍為三區,並恢復為38鄉1鎮。湯池區恢復為11鄉,仍省去原妙光、牛首、笏山3鄉。
民國三十五年12月(1946年)至次年3月(1947年),相繼將45鄉1鎮縮編為30鄉1鎮。湯池鄉轄14保。圓覺鄉駐西三十里鋪,轄10保。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9月11日,成立城關、白山、湯池、黃泥河4個區和集成鎮(即今廬城)。
湖西縣民主政府民國36年(1947年)12月成立,,先轄湯池、柯坦、白山、羅埠、盛橋五區,鄉級政權尚未健全,縣政府機關駐大小馬槽、湯池、柯坦一帶。湯池區轄佛嶺、圓覺2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皖西行署,將湖西縣劃分為廬江、湖西兩縣。以廬城西邊和西北為廬江縣,下轄金牛、湯池、柯坦、城關4區。湯池區下轄湯池、圓覺、百神、妙光四鄉,1949年7月湖西並入廬江後,該區隨後撤銷。
1949年7月,湖西縣並入廬江,成立廬江縣人民政府,隸屬皖北巢湖專署,縣以下設區人民政府和中共區委,全縣7區67鄉,湯池、馬槽為柯坦區所轄。
1950年7月湯池區成立,下轄5鄉:馬槽、湯池、圓覺、二十埠、妙光。8月永橋鄉由柯坦區劃歸湯池區。
1950年7月,縣增設羅埠、裴崗、樂橋、湯池4個區。湯池區先轄5鄉:湯池、馬槽、圓覺、二十鋪、妙光。1950年8月將由柯坦區劃入羅埠區的永橋鄉劃入湯池區,1950年12月又將永橋鄉劃歸羅埠區。
1951年全縣部分鄉(鎮)作了調整,是時下轄12區174鄉(含2水上鄉),5個鄉級鎮。
1952年1月,湯池區劃出一個南橋區
1953年全縣17區、201鄉、10個鄉級鎮,湯池區仍轄一個鄉級鎮(湯池鎮)和12個鄉。
1955年12月,全縣8區1直屬鎮、99鄉、4個鄉級街道居民委員會,鄉下轄農業生產合作社。湯池區12鄉:馬槽、湯池、水關、岳廟、虎地、楊陳、長沖、果樹、雙墩、鳳凰、窖山、佛嶺。
1956年4月,湯池區有13鄉14社1鎮,鄉下轄社(鎮):雙墩鄉東湯池社、鳳凰鄉、楊城鄉陽城社聯里社、窖山鄉窖山社、水關鄉水關社、曹井鄉閘山社永橋社、湯池鄉湯池鎮中興社、虎地鄉虎地社、馬槽鄉馬槽社、佛嶺鄉佛嶺社、長沖鄉長沖社、菓樹鄉菓樹社。其中東湯池社為千戶以上的社,余為千戶以下的社。1956年11月29日,湯池區的雙墩、鳳凰、窖山、佛嶺4鄉撤銷。
1958年7月7日廬江縣改屬六安專區,湯池區是全縣八區之一。
1958年12月,湯池區撤銷,分為紅旗和愛國兩個大公社。後改為湯池、長崗公社。
1959年5月湯池公社管委會成立。同年11月12日,全縣21個公社(馬廠、冶山2個公社除外)分別成立湯池等6個指導點,代表縣委領導各社工作。
1961年4月根據中共中央關於縮小公社規模,調整公社體制的指示,將全縣16個公社劃為75個公社、497個大隊,隸屬於原16個大公社領導(為設區的過渡階段)。
湯池公社管委會轄湯池、石橋、馬槽、果樹4個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撤銷原16個人民公社,年底恢復區委作為縣委派出機構。湯池區轄湯池、石橋、馬槽、果樹、長崗、長沖、岳廟7個人民公社。
1968年後,縣、區、公社、大隊分別成立革命委員會,行使黨、政、財、文權力。
1980年4月取消「革命委員會」名稱,啟用區公所、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等名稱,區公所為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1981年3月,湯池區革命委員會改為湯池區公所。
1982年8月12日,經巢湖行署批准改長崗公社為水關公社,後來長崗公社改為水關鄉。
1984年,農村進行體制改革,全面恢復鄉級建制。廬江縣成立74個鄉人民政府,所轄生產大隊改名為村民委員會,村下轄村民小組,鎮仍轄街道居民委員會,下設居民組。
1985年5月,將金牛、白山、缺口、泥河、湯池5鄉改為鄉級鎮,下轄村和街道居民委員會。
1991年湯池區轄湯池鎮、石橋鄉、馬槽鄉、果樹鄉、水關鄉、長沖鄉、岳廟鄉。
1992年2月,行政機構改革開始啟動,實行撤區並鄉,湯池區委、區公所撤銷,原區轄內7鄉(鎮)合並為1鎮1鄉,原果樹鄉、馬槽鄉、石橋鄉、湯池鎮合並為湯池鎮,駐地湯池街。1994年底原石橋鄉由湯池鎮劃出,歸水關鄉(先後改為張王廟鄉、萬山鎮)管轄。2005年4月又將原石橋鄉所轄5個村從萬山鎮劃歸湯池鎮管轄。
1995-2003年湯池鎮轄19個村1個街道:果樹、江沖、林沖、塗沖、河西、百花、牛沖、大塘、佛嶺、湯池、柏老、賈塘、桂崗、松元、傅井、邊崗、馬槽、羅園、鳳凰、河墩和湯池街道居民委員會。
2003年5月湯池鎮轄16個村1個街道:湯池村(原湯池村加原柏老村湯東支渠渠西部分)、松元村(原松元村加原柏老村湯東支渠渠東部分)、果樹村(由果樹河西兩村合並)、三沖村(由塗沖、江沖、林沖三村合並)、馬槽村(由馬槽、牛沖兩村合並)、雙墩村(由桂崗、河墩兩村合並)、中份村(由賈塘、傅井兩村合並)、王崗村(由岳老、陷沖兩村合並)、大塘村、百花村、佛嶺村、鳳凰村、(由鳳凰、羅園兩村合並)、邊崗村、金沖村、官塘村、石橋村和湯池街道居民委員會。 湯池鎮位於大別山地質的東部邊緣,又有郯廬大斷裂帶通過,構造較為復雜。山區屬大別山台背斜前沿沉降地帶的晚侏羅系火岩地層,出露有石英正長岩、正長岩等中性結晶岩類和凝灰岩、頁岩、千枚岩等泥質岩類,其北側沉降地帶(畈區)上面覆蓋較厚的第四繫上更新統下蜀組和全新統的鬆散沉積物。
湯池鎮總的地貌趨勢為南部和西南部地勢較高,東部和北部地勢較低,呈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南部及西部(即舒廬乾渠以南地區)連綿的低山丘陵,屬大別山余脈邊緣,海拔高程在80-598米之間。 全鎮植被覆蓋率較高,其中林地2600多公頃,農作物植被面積1622公頃。
自然植被中,原始森林植被已絕見,多見於天然的松雜林,次生灌木、茅草群落,以及水生植物植被。松雜林有馬尾松、楓、櫟、化香、黃連木、合歡、槐、檀、榆等;次生灌叢有山胡椒、胡枝子、映山紅、山楂、野毛栗等,廣泛分布於中部丘陵區。全鎮疏林草地600多公頃,主要有茅草、黃背草、狗牙根、藤、蒿類等,喜溫水生的自然植被分布於河岸、塘邊,有蘆葦、菖蒲、莎草、野菱、莒草、菱、藕、野荸薺和水花生、水浮遭、綠萍等。 湯池自然環境優越,宜於多種野生動、植物生長棲息。野生動物、植物資源較為豐富。其中被列為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華南虎、蘇羚羊、鹿、狐狸、天鵝、鶴類、雉雞、黑鸛、灰喜鵲、啄木鳥、杜鵑、家燕、伯勞、夜鴞(貓頭鷹)、野鴨、大山雀等。
1955年後,虎、豹類在湯池漸絕見。鳥類有蒼鷺、草鷺、小白鷺、鷺鷥、黃雀等共70種。蛇類有烏梢蛇、赤鏈蛇、水蛇等。浮流動物有10種,底棲動物近10種。

② 安徽合肥湯池雙墩村房價多少

村裡面也就是1000-2000的樣子,即使是省會城市下轄的行政村也不會高的。

③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湯池鎮雙墩村安置房 非農戶口貨幣補償多少

你是說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這個村有安置房非農業戶口貨幣有補償嗎?我覺得肯定是不可能有補償的,因為你是非農業戶口,

閱讀全文

與湯池雙墩村新農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