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淺談新農村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淺談新農村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發布時間:2020-12-08 07:14:56

① 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是怎樣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將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略,制定了改革開放的方針。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要「正確貫徹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提出了「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並提出了「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理論。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提出「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要「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任務是: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法律制度,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2006年10月8日~11日,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2008年10月9日~12日,其間舉行的黨的第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11月,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並安排4萬億元資金強力啟動內需。 望採納 謝謝

閱讀全文

與淺談新農村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