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借鑒

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借鑒

發布時間:2021-03-15 11:25:28

1. 新農村建設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

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經濟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建設,主要指在全面發展農村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民的富裕,努力縮小城鄉差距。
政治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治建設,主要指在加強農民民主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和農村法制建設,引導農民依法實行自己的民主權利。
文化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主要指在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體現農村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會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社會建設,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公共事業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農村的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以期實現農村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願望。
新世紀以來,新農村建設有了新的社會內容。其中「三農問題」反復被黨中央列為工作重點。2007年之後又先後出現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免除農業稅」等社會熱點話題,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尋求新的問題切入點、新的解決方案是黨給我們交出的新的答卷。
法制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法制建設,主要指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同時大力做好法律宣傳工作,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念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進一步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提高農民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的覺悟和能力,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整體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依法進行,因此把保障農民利益和維護農民權利的相關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是依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盡管憲法和法律對公民的權利和利益作了許多規定,但是在具體的法律制度方面,尤其是涉及農民切身利益法律制度方面還多有不完善之處而仍需大力加強,所以國家高度重視農村的法制教育與宣傳工作,努力提高廣大農民的法律認知。

2. 中國農業改造道路和經驗對當前的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有何借鑒意義

隨著美國學者布朗先生十年前發表「誰來養活中國人?」一文發表後,近年來還發表了一些文章和言論,中國的糧食問題,中國的農業問題,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目前都成了世界上關注的問題。他最近忠告,中國的發展狀況已經和世界緊密相連,難以割捨,中國將敦促世界重新思考全球經濟的前途。我們認為這句話要一分為二,不光有他主觀判斷的消極一面,但事實上還應該有客觀存在的和正在發展的積極一面。
這是因為,中國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育著世界上20%的人口,這是舉世矚目的成就。2005年中國農產品出口總值達到272億美元,比建國初期的5億美元,增長53.4倍。目前,農產品出口佔全國出口總額的3.6%,占農業增加值的9.6%。世界貿易組織統計顯示,2004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五位,佔世界農產品貿易的比重為3.2%。2006年前四月,中國穀物出口同比增長12%以上,進口大幅下降56%,從去年同期的凈進口變為凈出口格局。這標志著中國正由一個農業生產大國向農產品貿易大國邁進。中國的農業確實要對全球經濟生產很大的影響。
我們認為與其反駁布朗的預言,不如總結和介紹出中國農業發展的主要成功經驗給世界人民,看中國是如何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在短短的50年左右,實現了快速發展,讓世界上農業人口最多的國家,10億多農民,占總人口的80%,如何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並發展了國民經濟。中國不但養活了自己眾多的人口,還養活了少數其他國家的人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中國的農業發展成功經驗影響世界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帶動不發達貧困地區和國家的農業進行良性發展,並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例如,中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就可能對俄羅斯、印度、非洲等農業發展緩慢地區的國家生產重要影響。總結中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認為有以下15條,可以供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借鑒和學習。
1.解放生產力,讓耕者有其田,調動農民積極性
中國解放以前,土地主要集中在少數地主和富農手裡,廣大農民沒有土地,就無法滿足自己的糧食生產需求。中國解放後(1950-1960),就打土豪分田地,讓耕者有其田,調動農民投入農業的積極性。這樣大大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後來學習國際共產主義,建立人民公社,實現土地集體化,使中國農業從1960-1980年基本沒有太大發展,走了許多彎路,也出現過糧食短缺的現象。在1980年以後進行了農村改革,實行了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又再一次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糧食生產得到了明顯恢復,直到今天中國糧食基本得到自給。
2.引進國內外農業先進經驗,特別是動植物優良品種
在建國初期,農業力量還很薄弱的時期,採用引進農業技術,是帶動國內農業生產發展最好的動力。日本等國家也走過了先學習國外技術,進行模仿和改進的技術研究,然後再進行創新和理論基礎研究的過程。這些經驗是世界許多國家發展的共同經驗,在農業方面也是如此。中國農業在上世紀50年代,主要是從國內外引進大量動植物特別是作物品種,然後進行馴化和篩選適合當地的優良品種,特別是在小麥、水稻、棉花等作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為這樣最快和最省錢,見效快,效益在相當長時間能夠穩定發揮,同時還為以後的品種改良打下了良好的種質(基因)資源基礎。實踐證明,利用地理遠緣的品種進行雜交,更容易出現表現優良,具有多種綜合優良性狀和新性狀,產生更大的生產和社會及經濟效益,極大地促進和加快了中國農作物和動植物品種資源的改良。
3.大力發展水利,保證部分地區糧食高產穩產,增強農業持續增產能力
中國有句古話,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水是農業生產的第一限制因子。建國初期,毛澤東主席就講「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沒有水的旱地農業是低產而且不穩產的生產狀況,只有發展水利灌溉,才能使低產旱地變成旱澇保收的高產田,保證糧食持續穩定高產。當時因為沒有很好的經濟實力,主要是利用低成本的簡單實用技術土法上馬,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發動人民戰爭,利用人力手工進行水利建設,修建了許多大型水利工程,發展灌溉農業是中國的特色。例如,在太行山修建的紅旗渠,就是極端困難條件下,利用簡單設備形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成為人類水利史上的壯舉,是不少非洲領導和來華客人的「必修課」,令非洲國家受到鼓舞的是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白手起家的自強精神,也為非洲等工業不發達國家發展水利事業提供了樣板。中國經過近20年的努力,到上世紀70年代中國的灌溉面積就達50%。這為中國農業發展中國糧食生產發揮了很大的關鍵作用。
4.重視教育和農業科研
解放初期,我國政府就重視教育和農業科研。一方面在全國普遍建立從小學到中學到中等專業和專科、大學的各類學校和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在農村開展了掃除文盲的運動,開辦農民夜校等,消除文盲,提高農民文化水平。在上世紀70-80年代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還推廣了農民廣播學校,廣播電視大學等,大大地提高了農民和農業科技人員的知識水平。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間有所間斷和發展緩慢,走了些彎路,但改革開放的後的80年代,我國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已經成為一個產業。
在農業科研方面,我國政府長期重視,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期間,也沒有放鬆,甚至還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加強。一方面在國家和省市地區縣級建立各種農業科研和推廣院所和機構,同時還在農村建立農業科學研究站,直到80年代初期分田到戶以前還基本存在。目前我國農業推廣技術體系網路已經不如從前。農業技術推廣目前主要靠市場經濟調節,但效益明顯提高。
鄧小平同志在上世紀80年代有一個英明論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點,在近些年糧食生產上表現得非常突出。僅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和雜交油菜良種繁育技術的推廣應用,就可以使單位面積產量實現翻了5-10倍。可以說,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水平並不低,作物栽培、遺傳育種、培肥地力、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等等領域都有可觀成果。但是農業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並不高,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5.控制人口發展
我國解放初期還鼓勵人口生育,但到上世紀60年代就發現問題,一方面是人口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農業基礎薄弱,承受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加上1960-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糧食生產明顯不足,出現了糧食嚴重短缺的問題。因此,我國政府在70年代就開始將計劃生育控制人口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到上世紀80年代就基本初見成效,糧食在政策和科技的支持下快速增長,人口得到控制,到了90年代,我國已經基本進入人口老齡化國家。目前人口和糧食和經濟基本得到協調發展。但目前由於我國長期沒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環境污染和破壞比較嚴重,走了許多先開發後治理的彎路,特別是在80年代改革開放的初期。目前我國已經注意到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社會。
6.改良低窪易澇的鹽鹼地,變不毛之地為噸糧田
上世紀60-80年代,中國農業科學家開展了黃淮海農業治理。這些地區水分不是問題,光溫資源也很好,但是因為低窪易澇,鹽鹼嚴重,不能種植莊稼。中國科學家通過井灌井排和渠排,降低了地下水位1-3米,沒有了農田淹漬,將表層土壤的鹽份洗壓了下去。由原來的「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的鹽鹼不毛之地,變成高產田和穩產田,在黃淮流域的山東省、河南省、河北省等許多地方已經變成旱澇保收的噸糧田,成為中國農業發展最有潛力的地區之一。目前這些地區的小麥高產潛力已經達到500-700公斤/畝,玉米高產潛力達到600-800公斤/畝。
7.增施肥料
我國自古有農諺:「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無論在旱地和灌溉地區,肥料的增產作用都是非常重要。解放以前,中國化肥工業不發達,主要靠種植豆科綠肥來輪作倒茬和施用數量不多的農家肥。在1980年農業改革開放後,化肥製造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化肥施用量有了快速提高,為中國糧食生產再上新台階和持續穩產起了決定作用。同時還起到了以肥調水,水肥耦合增產增效的良好效果。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化肥用量最大的國家,許多地方化肥過量施用,已經造成了土壤和水資源的污染。目前發展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控釋性肥料和復合肥以及專用肥料,並進行平衡施肥,已經成為化肥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化肥在中國糧食產量提高和自給中的貢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是中國糧食持續高產的保障。
8.多種經營,發展農村經濟
在上世紀1980-1984年短短的5年間,由於農村土地實行了家庭責任承包制,農民投入農業的積極性空前的提高,肥料投入急劇增加,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中國糧食基本實現了自給。但在糧食得到滿足之後,農民經濟狀況並沒有得到好轉,有糧沒錢。我國政府及時提出發展多種經營的農業政策,讓農民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發展煙草、西瓜、蔬菜、水果和花卉等經濟作物為代表的種植業。目前我國的部分糧食如玉米、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有一定的出口,蔬菜、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有大量的出口,這就是上世紀80-90年代改革開放,進行多種經營,擴大種植業生產的碩果。
9.重視地膜和溫室栽培,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在上紀80年代,中國大地進行了一場白色革命,利用塑料薄膜進行地膜和溫室栽培,大大提高了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克服了低溫對農作物生產的限制因子,同時提高了水分和光溫利用效率,使作物可以在秋冬春三個低溫季節進行反季節生產和提前上市,特別是在蔬菜、水果和花卉等經濟作物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高寒山區,在城市郊區,地膜和溫室栽培成為一道現代農業的風景。後來利用溫室在秋冬春三個低溫季節進行家畜和家禽養殖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對我國的糧食、蔬菜和動物商品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經驗可以在俄羅斯等氣候寒冷地區的國家進行借鑒和學習。
10.發展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糧食基本就有剩餘,許多地方出現了賣糧難的現象,這時中國政府提出,利用余糧發展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擴大了規模化的養殖業發展,特別是在籠養雞、催肥養牛、規模化養豬、水產養殖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國的糧食生產加工和農副產品加工得到了快速發展,大大豐富了我國農業經濟和農村市場,特別是肉蛋奶人均水平的快速提高,對提高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畜牧和水產品在出口方面佔有很大的比例。對提高我國農業經濟起到了很大的貢獻。目前我國利用余糧和陳糧、作物秸稈等進行深加工,發展酒精等生物新能源,對促進環境改善和發展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
11.重視旱地農業,發展節水農業
中國是個旱地農業悠久的國家,在旱地農業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和技術。但長期依靠旱地農業,一是沒有充分高效利用已有的水資源,二是難以很快改變農業及經濟和社會面貌。在從1950-1980年利用群眾集體力量,大力發展水利灌溉農業後,為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取得糧食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經過30多年的灌溉農業發展,隨著水資源的短缺和乾旱的日益加重,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又提出了水路不通走旱路,旱地農業和節水農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
在旱地農業方面以最大限度充分儲蓄和保持土壤水分,再高效利用的旱地農業增產體系得到了建立,主要措施是平整土地,減少水土流失,利用深耕耙耱保墒,增施化肥,利用地膜和秸稈等覆蓋技術增溫保墒提高產量。到90年代,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節水農業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在旱地農業方面,主要是通過利用窯窖等中小型集流雨水的工程,改變有限降水的時空利用效率,首先是滿足乾旱半乾旱地區群眾生活和牲畜用水,部分用於發展有限灌溉農業,大大地改善了乾旱半乾旱地區群眾生活狀況和農村面貌。
在灌溉農業地區,改變大水慢灌的落後灌溉方式,主要是發展和採用小畦灌,隔溝灌、管灌、噴灌、滴灌等農藝和工程節水灌溉措施。
目前節水農業也包括旱地農業,特別是以農藝節水:抗旱保墒等,工程節水:集流雨水,防止滲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等,生物節水:培育抗旱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種,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氣候變化進行精確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產量及經濟和社會效益等為體系的水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型的新型中國節水農業體系已經基本建立。這些應該成為非洲等其他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國家學習的榜樣。
12.重視農業生物技術,有效防治農業病蟲害
農業病蟲害對農業的嚴重影響僅次於乾旱的危害,我國政府在80年代以前除了重視農葯化學防治病蟲害危害外,還重視了生物防治技術的發展。例如,例如用白僵菌防治樹木的天牛蟲害等等,我國目前發展綠色環保生物農葯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同時非常重視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例如,利用組織培養,進行果樹、花卉、蔬菜、馬鈴薯等脫毒苗的培養繁殖,目前我國轉基因抗蟲棉花就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績。特別是中國政府統一組織,在防治蝗蟲、小麥銹病等大型病蟲害方面取得了很顯著的成績。近30年來,中國沒有出現大范圍的農作物病蟲害,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糧食的穩產和增產。
13.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業現代化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因此在中國農業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因為中國工業基礎不發達,主要是靠密集型的手工和人力資源進行農業工程建設和農業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工業快速的發展,中國農業機械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補貼,統一組織引導下,中國的農業機械從小型到中型化再到大型化快速發展。我國許多大型農場和農民,特別是東北地區,近年來還從美國等國家進口了大型農業機械。我國近10年來統一組織全國的聯合跨區小麥機械化收割就取得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方面大大地解放了勞動力,讓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同時提高了收獲質量,減少了損失;三是推廣了秸稈還田,起到覆蓋保墒和增加土壤有機肥料、減少雜草等多重效果;四在推廣了小麥留茬玉米直接播種技術,擴大了玉米等其他夏播作物面積,對糧食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在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都實現了機械化收割和秸稈粉碎還田,推廣了少耕和免耕技術、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
在群眾經濟條件比較薄弱的情況下,推廣政府補貼,群眾集資等方式投資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減輕農民負擔,解放生產力,都有重要作用,這些都是非洲地區國家應該學習的重要經驗之一。
14.重視三農問題,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雖然我國改革開放後農業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但由於工業等發展更快,工農業差距,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貧富差距都明顯拉開。由於農村面積大,人口多,基礎薄弱,因此許多工業和城市發展相對緩慢,出現了農村面貌變化較慢、農民經濟收入相對很低,農業發展緩慢的三農現象。目前我國政府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業反脯農業,減免農業費,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等新方針,這將大大加快農業發展。
15.因地因時制宜,發展多種農村經濟制度
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進行了分田到戶的改革,但在一些地區還保留了農村集體經濟,並沒有進行一刀切的改革,而是採取相對靈活的改革政策。目前這些農村集體經濟成為中國農村發展的典型代表,特別是利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民營企業、集體企業等,都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的農產品出口越來越多,進行統一組織,建立不同類型農村合作社等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模式化和工廠化生產農產品,是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中國許多地區因地因時制宜,發展多種農村經濟制度,對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起到了典型帶頭示範作用。
從中國的農業發展來看,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分階段進行農業改造和發展,不能套用其他國家的模式,因為不同國家的地理和自然條件不同,農業發展的模式也不相同。因此,非洲等不發達國家和一些農業發展緩慢的國家和地區,要根據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借鑒中國的經驗改造和提升他們國家的農業發展,首先是利用各種辦法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實現糧食自給,然後才能在此基礎上發展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這樣才能國富民安。

3. 華西村的經驗和教訓對新農村建設有何借鑒意義

一、華西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

華西於1961年建村。四十多年來,在老書記吳仁寶的帶領下,華西人努力發揚「艱苦奮斗,團結歸口,服務分配,實績到位」的華西精神,建設了一個富裕、文明、幸福、和諧的新農村。近年來,華西村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範村民委員會」、「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化典範村示範點」、「全國鄉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鄉鎮企業先進企業」、「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工業園」等殊榮。並被國內外各界人士贊譽為「天下第一村」!

華西村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發展道路坎坷曲折。七十年代初,華西村僅有667人,土地面積845畝,欠債1.5萬元。面對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吳仁寶團結帶領華西人,投入了27萬個勞動日,搬掉了984條田埂,削平了57座土墩,完成了110多萬土方,把原來1200多塊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塊,改造成了高產穩產農田,至1972年全村糧食畝產超過一噸糧,成為「全國農業先進單位」。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創辦小磨坊,到七十年代創辦小五金,吳仁寶又率領華西村人悄然發展起村級工業,至改革開放前,華西村已擁有固定資產100多萬元,銀行存款100多萬元,完成了第一次資本原始積累。1992年3月,與上鋼二廠簽下了合作協議,一年後上鋼二廠與華西聯營的申華線材廠建成投產。從1994年起,該廠以每月2.5萬噸的產量投放市場,成為華西村發展史上第一個10億元級企業。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吳仁寶大膽上馬熱軋帶鋼,並使之一舉成為華東地區的龍頭老大。1999年,「中國農村第一股」——華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籌資2.9億元,逐步擁有了鋼鐵、紡織、旅遊等多個優勢產業群,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項目,成為華西村加快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在強烈的發展意識和科學的發展理念下,華西村邁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四大步:「七十年代造田」,成為農業樣板村;「八十年代造廠」,實現農村工業化;「九十年代造城」,實現農村城鎮化;「二十一世紀騰飛」,實現農村現代化。從昔日貧窮落後的小村莊,發展成為了今日富裕、幸福的「天下第一村」;由本村村民的日益富裕,發展成為了現在帶動周邊16個村群眾走向共同富裕的典範。

二是發展成就舉世矚目。華西村的華西集團繼2003年實現銷售超100億、2004年銷售超200億後,2005年又一舉突破銷售300億大關,華西集團成功躋身全國1000家大型企業之列,排第94位。全村有60家企業,有8家上市公司,安排全國4萬多人就業。村級集體資產達30多億元,人均資產130多萬元。華西人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穩步推進「萬畝農林科技示範園」建設,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加快實施三產興村戰略,旅遊業比重佔全村經濟總量的20%以上,平均年接待遊客達100萬人次。華西村既無暴發戶,也無貧困戶,家家都是富裕戶,戶平存款最少的100多萬,最多的不超過1000萬。全村有小車600多輛,每戶家庭最少的有1輛,最多的有3輛。真正實現了「基本生活包,老殘有依靠,優教不忘小,生活環境好,三守促勤勞,小康步步高」。華西村的「精神文明開發公司」實施「富腦袋」工程,使全村村民實現了思想純凈化、知識科技化;提出了「六愛」教育、「十富贊歌」、「十窮戒詞」等,成為全村群眾簡明易懂的行為標准。華西村堅持以「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廠容、村容)作為做優環境的著力點,實現了農業園區化、居民社區化、土地利用集約化。管理民主:堅持了民主討論、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從2001年起,吳仁寶和華西人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統」(一分,就是村與企業要分開,把新合並的16個村規劃成12個村,合並後的原村委會還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選舉。五統,一是經濟由華西統一管理,二是勞動力在同一條件下統一安排,三是福利由華西統一發放,四是村莊由華西統一規劃建設,五是華西村黨委統一領導)的村級管理新思路 ,和周邊的16個村一起組成了大華西村。「一分五統」既體現了共同富裕的發展理念,又開創了超大型村莊民主管理體制建設的先例。華西村已經形成了「南有錢庄(工業經濟區)、中有天堂(村民生活居住區)、北有糧倉(農林科技示範園區)」的現代化新農村格局。

二、華西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經驗

華西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始終高揚率先發展、科學發展的大旗。發展是華西的最強音,也是華西的主旋律。老書記吳仁寶給我們介紹說:「發展最科學,不發展最不科學」。在老書記吳仁寶的帶領下,華西人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咬定目標毫不動搖,做到困難面前,迎難而上;順境面前,順勢而上;機遇面前,大幹快上。尤其是近幾年來,華西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走出了一條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使華西村不但經濟強,而且生活富、環境美,「美麗的華西村、幸福的華西人」,已成為華西獨特的品牌形象。我們學習華西村經驗,就是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致力於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以發展的成效來奏響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二是始終保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銳氣。華西人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將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因地制宜發展華西高度統一,表現出敢為人先、敢於超越的創新膽識。依靠創新,華西村積極發展合資、合作、股份和私營經濟,走出了一條以集體經濟為主,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經濟發展新路子;依靠創新,華西村率先與國內知名企業進行品牌合作,創造了有形資產到無形資產的發展奇跡;依靠創新,華西村積極推行企業合作制、廠長負責制、經理監管制、工代議事制,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和活力;依靠創新,華西村把精神文明作為一種「產業」來開發,推動了「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我們學習華西村經驗,就是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活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解放思想破解難題,以實事求是開辟道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創前人沒有創過的業。

三是始終樹立自強不息、勇攀新高的志向。自強不息、勇攀新高,是一種志向,是一股銳氣,更是一種奮勇爭先、敢於超越的境界。華西村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發展成為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3萬、經濟總量超過300億元的聞名全國的富裕、文明、幸福村,靠的就是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的遠大志向。面對「十五」發展的輝煌成就和巨大榮譽,華西人沒有陶醉,沒有停步,而是自我加壓,負重奮進,提出「各地學華西,華西怎麼辦」的思考,確保在未來5年內,實現「五個五」(即2010年實現銷售500億;幸福、富裕5萬人;投資5個億到外省、外市合作建5個旅遊景點;建一座50萬平方米的物流「商貿城」;接待國內外遊客500萬人,迎接建村50周年)的宏偉目標。我們學習華西村經驗,就是要有這樣一種自強不息、勇攀新高的志向,敢於同強的比、向高的攀、與勇的爭、跟快的賽,以更強的爭先意識、更大的發展步伐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四是始終牢記以人為本、共同富裕的宗旨。「有福民享,有難官當」是老書記吳仁寶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華西村歷屆領導班子成員的行為准則。華西村歷屆領導班子成員始終把服務群眾、造福百姓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傾心盡力為群眾辦好事、謀利益。華西村始終把「人才工程」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創造了人盡其才的良好機制和環境。正是有了一個高素質的人才集群,才撐起了華西集團300億級規模的巨型大廈,並推動華西向更新、更高的目標攀登。我們學習華西村經驗,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富民優先,善於凝聚人心,集聚民智,促進民富,為加快發展、率先發展營造強大合力。

三、參觀華西村後的幾點啟示

華西村的巨大變化不僅讓人驚嘆,更讓人深思。其發展經驗對我們建設新農村有諸多啟示。

——建設新農村必須有一個好的領路人。如果說華西村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完全是老書記吳仁寶一個人的功勞,可能連吳仁寶自己都不認可,但是,老書記吳仁寶在其中發揮的核心作用,卻是無人能夠取代的。沒有老書記吳仁寶,華西村固然也能像其它農村一樣能得到發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巨變,恐怕很難。正是由於有老書記吳仁寶這樣的好帶頭人,華西村才先後實現了「電話村」、「彩電村」、「空調村」、「汽車村「、「別墅村」。因此,建設新農村必須要有一個無私奉獻、信念堅定、能領著群眾艱苦創業的好帶頭人。

——建設新農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千難萬難,實事求是最難。華西村富就富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富就富在他們走出了一條符合本村實際的科學發展道路。當人們「抓革命,促生產」時,華西村卻「抓生產,促革命」;當人家割資本主義尾巴時,華西村創辦了五金加工廠;當全國農村轟轟烈烈地包田到戶時,華西村卻決定由30名種田能手集體承包全村糧田,絕大多數勞力轉移到工業上去;當中央說「抓大放小」時,華西村卻「抓大扶小」,甚至要「抓小放大」;當華西村和老書記吳仁寶成了明星,參觀遊客絡繹不絕時,偏偏要收參觀者10元錢的講解費,幾年後,這個小小的接待站成為躋身全國20強的旅行社。這種始終從實際出發,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華西村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光。建設新農村千頭萬緒,各村情況千差萬別,同樣只有從實際出發,找准符合本村實際的發展道路,才能擺脫貧困,走上富裕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建設新農村必須大力發展經濟不動搖。老書記吳仁寶給我們介紹說:「我是窮過來的,看到有人窮我就心疼,最大的心願就是讓窮人過好日子,這是我的原動力。」他還說:「是共產黨的幹部就要讓人民過好日子!如果我們這些幹部不能讓人民過好日子,算什麼共產黨員!」四十多年來,在「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的思想指引下,華西村興辦了一個又一個企業,並逐漸成為企業集團。目前江蘇華西集團擁有60家企業,8大上市公司,雄居全國2000萬個鄉鎮企業之首,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307.8個億。因為有這樣的經濟實力,華西的村民才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建設新農村必須壯大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讓所有的群眾都過上好日子,是共產黨人的一個理想和奮斗目標。怎樣才能實現這樣的理想呢?華西村的實踐證明,只有走集體經濟道路,發揮集體的力量,才能在農村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實現共同富裕。在全國不少地方,農民自覺自願成立的新型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已經不斷涌現。這些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改變了過去村民一家一戶的散亂局面,在生產銷售、信息發布、農村弱勢群體扶助等方面,已經發揮了很好的作用。這樣的組織只要引導得好,完全可以在建設新農村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的幾點思考

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統籌兼顧科學規劃,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

科學合理的規劃是建設新農村的龍頭。建設新農村,不僅僅是一個鎮村建設問題,而且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個方面。在制定規劃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小康指標相銜接。建設新農村的過程是一個與現代化建設同步的過程,需要經過幾年、幾十年的艱苦努力。在編制新農村建設規劃時,應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銜接,應把農業產業化、農業科技創新、農村教育衛生等規劃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充分體現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二)與經濟發展基礎相適應。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要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充分考慮農村經濟發展狀況、農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對農村的支持程度。在實施過程中,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針對不同情況、不同條件,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做到不急於求成、不一刀切、不齊步走。尤其是在建設農民集居區的問題上,不能搞強迫命令和形式主義,不能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特別要防止以各種名義增加農民負擔。

(三)與產業發展布局相協調。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新農村建設規劃應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大趨勢,依據當地實際,突出產業特色。可根據我市已形成的啤酒大麥、優質肉羊、無公害蔬菜和制種等特色產業,通過規劃進一步優化農業布局,努力建設一批高標准、有特色、上規模的現代農業。

(四)與城鎮化進程相結合。建設新農村,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把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按照「適度集聚、節約用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充分考慮今後城鎮化、工業化的長遠趨勢和鎮村布局的長遠發展,科學確定鎮村居民點的布局和數量,合理設計村莊形態。

(五)與農民群眾期盼相呼應。農民群眾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時,應廣泛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做好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要求最迫切、愛益最直接的事情。新農村建設規劃,應突出飲水安全、農田水利、鄉村道路、農村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變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整體面貌。

第二、著力促進農民增收,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實現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提高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是建設新農村的根本目的。(一)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當前,農民增收最大的難點是農業的增收。應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用抓工業的理念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設施農業,推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加快推進農業的生產、加工、運輸、倉儲、營銷等現代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附加值。加強農村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加大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究、示範和推廣力度,進一步提高科技貢獻率。

(二)鼓勵農民自主創業。近幾年,工資性收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最大亮點。因此,農民增收的最大潛力在非農收入上。應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著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規模企業配套產業和農村服務業,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進一步激發農民自主創業的熱情,為農民自主創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引導農民以多種形式參與投入,把散存資金轉化為資本,增加收益。鼓勵外出勞務人員回鄉創業,用外出打工帶回來的資金、技術和信息發展二、三產業,帶動家鄉農民增收致富。應倡導發展家庭手工業,幫助農民兼業創收,讓農民在家門口富起來。

(三)提高勞動力轉移程度。應加大對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的力度。按照市場需求、企業需要和工種要求,大力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提高培訓就業率,有組織有計劃地促進勞動力轉移。消除對農民進城務工的歧視性規定和體制性障礙。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努力達到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的要求。

(四)擴大扶貧濟困覆蓋面。提高農民群眾的整體收入水平,特別關注低收入家庭。應發動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和農村工商企業、個體工商戶,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根據不同情況不同對象,採取科技扶持、就業支持、信息引導、項目帶動等多種措施,幫助低收入家庭提高自救能力,促進自我發展。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擴大覆蓋面,將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納入低保范圍,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積極推進農村敬老院建設,對無依無靠、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老人實行「五保」供養,共同分享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第三、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增添新農村建設後勁

(一)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建設新農村,必須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村委會的作用。以開展「五好」村黨支部活動為契機,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不斷增強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創新黨組織建設的設置形式,積極探索建立跨村域、同行業的聯合建制。嘗試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在黨員人數較多、地域較廣的村還可以建立黨總支,下設黨支部、黨小組,方便黨員開展活動。

(二)培養「雙帶」型村幹部。廣大農村基層幹部,是建設新農村的具體組織者和實踐者。一是要抓好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培養和選拔,幫助他們強化「自己不能富,不能當幹部;只顧自己富,不是好乾部」的意識,努力形成一支帶頭致富能力強、帶民致富能力強的「雙帶」型村幹部隊伍。為調動村級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應提高村幹部的報酬。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村級後備幹部培養的長效機制,注重從外出務工人員、發展民營經濟帶頭人、種植養殖能手、退伍軍人以及有志於新農村建設的大專院校畢業生中培養選拔村幹部,進一步優化村幹部隊伍結構。

(三)完善村民「一事一議」制度。農村稅費改革後,「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已成為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事業投入的主要途徑。凡是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事項,應將目的、意義、用途通過村務公開欄或其他形式向村民解釋清楚,讓大多數村民參與討論決策,充分體現自覺自願原則。籌集的資金應規范運作,做到賬目清楚,支出有據,及時公布,讓群眾心中有數。

第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和造就新型農民

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是建設新農村的重要保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建設新農村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一)發展農村教育衛生事業。一是要增加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重點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和技能培訓。進一步整合優化城鄉職業技術培訓資源,加強職業培訓基地建設。完善培訓工作制度,分類型、分層次制定培訓內容和方法,著重加強科技文化培訓、高效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幫助農民增強生產經營和就業創業能力。二是要增加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投入,加快鄉鎮、村兩級衛生服務機構基礎建設,進一步擴大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加強農村醫療、葯品監管,提高廣大農民醫療保障水平,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機制。

(二)不斷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加強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實施廣播「村村通」工程,充分發揮廣播電視作用。加強文化市場管理,鼓勵農民自辦各種形式的文化設施,培養一批文化中心戶、文化大院,組建一批農民書社,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滿足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倡導健康文明的新風尚。深入開展農村形勢和政策教育,認真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積極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八榮八恥」教育為入手,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樹立先進的思想觀念和健康文明的新風尚。對普通農民群眾,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導他們自覺遵守各種文明公約和村規民約,創建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對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加強誠信教育和市場經濟知識培訓,鼓勵他們依靠誠實勞動提高生活質量,反哺家鄉。對發展個體經濟、創辦民營企業而率先富裕起來的農民,加強形勢政策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鼓勵他們通過合法經營發家致富,回報社會,在農村逐步形成科學文明的社會風氣。

第五、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形成新農村建設合力

(一)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推進新農村建設,關鍵在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把建設新農村作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議事日程。市、縣(區)主要領導應新自抓好調查研究和部署推進工作,分管領導應集中精力抓好綜合協調和督查落實工作。建立市、縣(區)領導幹部新農村建設工作聯系點制度。市、縣(區)應動員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並切實把支持新農村建設納入各級和各部門各單位工作考核體系,堅持考核結果與業績評定相結合,形成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

(二)嚴格執行財政支農政策。新農村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加大財政支農力度勢在必行。中央和省上出台了一系列支農的政策,關鍵在於抓好落實。財政部門應確保實現「三個高於」:財政支農資金增量高於上年,預算內資金用於農村建設的比重高於上年,其中直接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高於上年,並做到專款專用。科技部門每年的科技三項經費用於農業的比重應逐年提高。

(三)創新農村投資融資體制。金融部門應根據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轉變經營觀念,創新服務方式,著力在理順農村金融體制和機制上下功夫。政策性金融機構應進一步拓寬業務范圍,對比較效益低的農業產業化項目,率先投入啟動資金,引導社會資金向農業迴流。商業性金融機構應根據農業生產的需要和農村經濟組織的經營特點,建立健全信貸管理體制,增強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能力。農村信用社應完善組織體系,充發發揮農村金融的主力軍作用。引導農戶發展資金互助組織。積極發展多種開式、多種渠道的農業保險,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范圍,更好地推進新農村建設。

4. 針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什麼切合實際的好點子

建設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有效地解決「農業、農民、農村」問題。
關於「農業、農民、農村」問題,普遍認為其根源就在於農村的農民人多。所以,解決的辦法就是推進城市化、轉移農村富裕勞力。於是,農民到城裡打工似乎就成了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
可是,農民在城裡打工卻遇到了不僅是惡意欠薪、生活和生產條件惡劣的問題,而且還有生活居住、孩子上學各種各樣的歧視政策。結果,導致了社會矛盾突出。
這樣,人們自然又把矛頭對准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城鄉二元制結構,大肆抨擊。給人的印象是,似乎只要打破了城鄉二元制結構,那麼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更有人,還竟然鼓吹起土地私有化。
實際上,這些思路只是顧頭不顧尾的單相思。因為舊中國和拉美國家就是土地私有制卻沒有城鄉二元制,可不僅是沒能解決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反倒是拖累的城市也破爛不堪、不能有效發展。
其實,城鄉二元結構制恰恰正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業、農民、農村」問題的最為有效的政策體制。
關鍵是國家的投資政策必須反彈琵琶、顛倒乾坤,把投資的重點從城市轉移到農村!
(一)
中國的農民為什麼多呢?
根本原因,就是科學技術落後導致工業化程度低。
具體原因,是農村人口眾多、別無所長,權利太小,少有機會。
現今的所謂「三農」問題,就是因為農村的人口,不僅是眾多無比,而且別無所長,同時少有機會,只能以土地為生、以農業為本、成為農民,形成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導致勞力過剩、農業低效、農民低收,造成農村貧困落後、依靠增人增收,進入惡性循環。
農村人口的絕大多數別無所長,也就別無所能,也就只能當農民。本來農業就是古老的主體產業,容納著社會的主要人口。其它產業和行業都是由農民中另有所長的能工巧匠、以農業為基礎形成發展起來的。所以,相對而言,農業是最簡單勞動的產業,別無所長的勞動者就只能滯留於農業。
農民權利太少,沒有國家政策導向的支持,少有機會轉業改行。實際上,原本普通的城市人口絕不比農村人口素質高,只是因為國家通過城鄉二元結構政策體制,組織推進城市了工業化,給他們創造出了在非農產業的充分就業機會,實現了收入增長,帶來了市場繁榮,拉動了經濟發展,進入了良性循環。
雖然同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人,但是農民卻從來也沒能享有國家給予市民的投資政策和就業政策,反倒是被剝奪了主導市場增產增收的歷史機會,形成低收入貧困的惡性循環。
這就是現今「農業、農民、農村」問題的來源!否則,如若當初國家利用城鄉二元結構的政策體制在農村推進工業化,那麼現今自然也就沒有了什麼所謂的「三農」問題了。
當然,在國家力量有限、無法面面俱到,可國際發展的競爭又十分激烈的條件下,只能是以「集中精力打殲滅戰」的方針,實施城鄉隔絕的體制,集中主力發展一部,帶動全部。利用原有基礎,優先發展城市經濟,也是順理成章的。
但是,現在城市早已發展成了國際先進水平,農村卻還滯後在國際落後水平。這樣,國家就有必要集中精力、集中主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了。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國家就必須利用城鄉二元結構的政策體制,反彈琵琶、顛倒乾坤,將農村提升為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把投資的重點放到農村去,主導農村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就地消化農村富裕勞力,吸納城裡的富裕勞力到農村來打工!
(二)
由於傳統的主流觀念認為,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是在城市。所以,只好又把希望寄託於城市發展,吸納農村人口,這就走上了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發展之路。
但是,歷史的經驗證明:此路不通。
城市的規模發展也遵循著邊際效益遞減規律,不可能無限擴張。事實證明,城市發展一旦超出了規模邊際效益的最大化,就會爆發城市病,形成對社會發展的反動和破壞。
從自然條件看,因為相對而言,西歐是人少地多、中國是人多地少,西歐的城市不用很大很多,就能吸納了全國的大部分人口;中國的城市盡管相對又大又多,卻也只能吸納全國人口中的少數。所以,中國不可能依靠現有城市的規模擴張實現轉移農村人口達到共同富裕的程度。
所以,中國以西歐的方式不可能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
20世紀90年代之前,由於中國的工業化還沒有顯示出在城市的副作用,城市又面臨著就業的壓力,自然就對於工業企業是持多多益善的態度,甚至將大量原本處在農村的工業企業接進城內,並著實得意一陣。
殊不料,好景不常。如此這般自我膨脹,現代城市病爆發了:人滿為患,車滿為害,缺水少電,房價奇高,環境污染,大氣污濁,……
正因如此,以北京為首,要求控制外來人口的呼聲不絕於耳!
這呼聲盡管遭到了廣泛的批評,可卻是誰也不能無視現今中國城市病癒來愈重的現實。
又豈止如此,對企業來說,利用現成的城市基礎設施或許經營成本比在農村相對要低些,但是就宏觀經濟的總體而論就不一定了。看看每年「春運」給交通造成的壓力,看看農村人進城後與城裡人所產生的矛盾,……
這些間接的經濟成本和直接的社會成本是愈來愈大的,遲早會使國家不堪重負,甚至有可能形成大量農村無業人員聚集城市,導致社會動亂。
首都鋼鐵公司從北京遷出,這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開端。如果將城市中大部分基本工業的大企業遷到農村,就會對社會生產力布局和發展的科學化,減輕了現代城市病,健康農村社會發展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三)
中國完全有條件不以西歐的方式實現工業化,完全能建設中國特色的現代化。
從社會條件看,西歐是以私有制的微觀自發性為主、中國是以公有制的宏觀自覺性為主。私有制的工業化是以追求個體利潤最大化為主,在城市自發膨脹起來的,只能是先發展後治理;公有制的工業化則完全能夠自覺地以投資的社會效益最大化、城市規模的邊際效益最大化為依據,推進工業化在城鄉的全面發展,科學布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推進工業化在城鄉的全面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關鍵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資金問題,而是思想問題,是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破除傳統、轉變觀念的問題。
迄今為止,我國還只是實現了城市工業化、完成基本工業建設,可占社會主體的農村還幾乎只是處在工業化的邊緣。
我國現在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這只相當於德國1820年的水平。
那時,由於工業化在全球處在初始階段,總量很小,所以雖然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德國還遠遠落後於英法兩國,可也已經佔到了百分之十,還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先進國家呢。
但是,在當今世界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僅僅少量地區的工業化所代表的只能是國家的落後化。
農村不能先進化,中國就不可能先進化。國家的工業化和先進化是城鄉的全面工業化和先進化,完成了城市的工業化只是完成了國家工業化的基礎,實現國家工業化依然是任重道遠,必須同時推進農村生產力的先進化。
所以,國家必須承擔起推進農村工業化的責任,必須從戰略上認識到:
推進以工業化為主體的農村非農產業發展,這決不僅僅是倫理道德和社會穩定的問題,而是如同當初集中主力推進城市工業化一樣,是實現社會生產力布局科學化、經濟結構合理化、發展效率最大化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關鍵所在。
(四)
利用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國家通過實施以「以糧為綱、全面發展」和農副產品「統購統銷」、「剪刀差」為主政策,在確保農民低水平溫飽、基本教育和醫療的基礎上,置農村的基礎設施於不顧,從農業和農村獲取了工業化的原始基本積累,在城市完成了中國工業化的基本建設,既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也形成了城鄉差別和工農差別。
這是個成功的經驗!也就給了我們徹底解決日益突出的「農業、農民、農村」問題根本性的思路。
第一、利用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把政策導向的重點轉移到農村去,中國徹底解決「農業、農民、農村」問題那就是指日可待的!
因為城鄉差別和工農差別形成的根源,並不是所謂的城鄉二元體制,主要是國家的政策導向,是國家制定的政策把經濟資源從農村投入了城市。
相反,實踐證明: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把「集中精力打殲滅戰」的方針應用在經濟建設上的,「集中主力,發展一部」,城鄉二元制是高效的體制。
現今,只有實施城鄉二元制,才能抑制住城市的「黑洞」效應。經過半個世紀的資源投入和建設,城市對農村擁有了壓倒性的實力優勢,形成了「黑洞」效應,吸引和吞噬著農村的各種資源。如若聽任市場經濟作用,任憑資源自由流動,那麼國家對農村的投入就會倒流回城市。只有強化城鄉二元結構制才能隔斷國家對農村投入的迴流。
第二、中國徹底解決「農業、農民、農村」問題,必須也只能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的改革和發展,從長遠的觀點看,要有兩個
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是一個很大的前進,要長期堅持不變。第二個飛躍,是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這是又一個很大的前進,當然這是很長的過程。鄉鎮企業很重要,要發展,要提高。」(《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354頁)
實踐證明:農村只有發展集體經濟,才是實現了鄧小平所設計的「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防治貧富的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
事實還證明,也只有發展集體經濟,才有可能獲得農村經濟發展的效率最大化。
所以,凡國家的農村投資及相關的主要非農產業,必須由農村集體組織建設和經營。防止私人包攬,重蹈城市經濟改革的覆轍,弱化公有制經濟,導致貧富兩極分化。
第三、推進和實現農村的工業化,必須也只能實施計劃化的市場經濟體制!
所謂「計劃化的市場經濟」,即「宏觀經濟計劃化,微觀經濟市場化」,就是「宏觀的計劃經濟,微觀的市場經濟」,也就是國家通過統一規劃和控制,實現以生產力布局、兩大部類生產、積累消費比例、各種產業結構為主的宏觀經濟的科學化,再由各個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依據市場實施經營。
我們不可能在短期內發展出如發達國家那樣經過幾百年才形成的高級市場。而即便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也有市場失靈導致的危機,也必須國家的宏觀管理和計劃調節的校正。所以,就必須以強力的計劃化校正市場的天然缺陷,迴避經濟危機,防治以往鄉鎮企業發展中出現的一擁而上、一鬨而散,得不償失的大起大落。
經驗和教訓都說明,只有這樣,實行「計劃化的市場經濟」,才有可能實現農村經濟效率的最大化。
第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必須堅決落實和實施農村自治的民主政治!
主流觀念認為,農村之所以實行生產責任制是由於平均主義「大鍋飯」養懶漢,嚴重挫傷了社員的積極性,導致貧窮。
這只是表面的皮毛現象!
其實根本原因是,農村幹部不僅是私心愈來愈重、 「社員走後炕上躺」,而且以權謀私、「兒子閨女有出息」的問題日趨突出,嚴重挫傷了社員的積極性!
說集體經濟「大鍋飯」把農民養成了懶漢,這是對中國農民的嚴重侮辱!
想想抗日戰爭,想想解放戰爭,再看工業化建設,再看社員們建設的農田水利工程,中國的農民付出了怎樣的犧牲、發揮出了怎樣的干勁!他們比任何階層都更熱愛國家和集體,更通情達理。
對於中國的農民,任何人都只有愧對而決沒有指責的資格!
但是,由於生產方式的落後,農民成為了真正的弱勢群體。他們
缺少社會化大生產組織性紀律紀律性的訓練、人多分散不抱團,只有人單勢孤的個體劣勢、難以形成眾志成城的集體優勢,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所以,黨和國家就必須把農民組織起來!以強力的法律提高農民的政治權力,嚴厲監督幹部,防治腐敗再次搞垮集體經濟。
(六)
把投資的重點放到農村去,這決不是把污染落後的企業放到農村去!
這就出現了個問題,當年的城市是以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為先導實現的工業現代化,那麼現今的農村現代化以什麼產業和項目為先導呢。
沒有好項目,這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
所謂好項目,就是建成的企業必須是產品有市場、經營有利潤。
在商品經濟中,生產項目的好壞主要是由市場決定。沒有市場,商品就不可能完成驚險的跳躍,就會摔死商品生產者。有了市場,就會有資金和技術來源。所以,市場是經濟發展繁榮決定因素。
目前,農村市場凋敝是制約農村發展所面臨的首要問題。由於長期的超負荷經濟貢獻,形成了農民的低收入和農村的低消費,導致農村不僅市場狹小,而且農民也無力承受市場風險,從而制約著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
所以,推進農村非農產業發展、實現生產力的先進化,必須首先實現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消費水平,以啟動農村市場、復興農村經濟。 在農村無力自發實現充分就業增收的條件下,必須由國家主導廣開就業門路、實現充分就業增收、啟動市場。
那麼,國家怎樣實現農村人口的充分就業增收呢?
現今我國工業化已經進入了升級換代的高級化階段,發展是以創新為主,實現質量和效益的趕超。
此時,如若重復城市工業化的發展模式,不僅必然造成自然資源和生態的災難,而且已經沒有了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的市場條件。
如若以先進技術推進農村工業化,城市作為經濟要素的集散地,自身的技術創新尚且不足,根本沒有向農村進行規模投入先進工業要素的實力。
顯然,照搬城市經濟「先生產後生活」經驗,通過推進農村全面工業化啟動農村市場,此路不通。
所以,農村經濟的復興和發展必須實行「先生活後生產」,就是:
由國家主導全面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所形成的基本材料市場依託,建設農村集體企業,實現農民的充分就業和收入增長,以啟動農村市場、復甦農村經濟,發展集體經濟,進而拉動農村非農產業的形成,推動農村生產力的先進化。
大興基礎設施建設、嚴格限制乃至禁止其中的機械化作業,這是解決失業、促進發展的一條重要的國際成功經驗。希特勒就是以此在短期內解決了失業問題,復興了德國經濟,奠定了發動戰爭的雄厚物質基礎的。
這個經驗對於我國,更是具有解決勞力過剩、資金稀缺和資源短缺問題的普遍性和長期性的意義。
(七)
時下,我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進入了享樂階段,農村還滯留在尚未起步的空白階段。
國家只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從法理上講,這是毫無道理的。
國家主導以充分利用勞力資源為主,全面展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所需的基本材料為市場依託,建設和發展農村集體企業。這不僅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其最直接的作用在於:
一是、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質量;
二是、提高現有土地的綜合利用率;
三是、推動農村集體企業發展進入新的高潮 ;
四是、實現農村剩餘勞力的充分就業和農民增收;
五是、拉動農村以建材和建築業為主導的非農產業發展。
這樣,一方面完全能夠實現啟動農村市場、復甦農村經濟,進而拉動農村非農產業的形成,推動農村生產力的先進化的目的;另方面形成歷史性的戰略意義:
第一、在政治上,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充分體現出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防治了貧富兩極分化,必然獲得中國最大多數人民的堅決擁護和支持,形成最穩固合法的政權基礎。
第二、在經濟上,從最物美價廉的土石開發起家,拉動農村的非農產業化,繁榮農村市場,就開創出了經濟全面發展的空間。
第三、在發展上,通過科學布局基礎產業,充分治理生態環境,實現了持續發展戰略。
第四、在結構上,內地農村剩餘勞力的就地就業,不僅緩解了全國交通緊張的問題,而且更主要的是緩解了城市和沿海地區勞力的供大於求矛盾,迫使這些地方提高勞力價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也就逼迫著初級產業向內地和農村、向主要原料產地轉移,實現生產力的科學布局。
第五、在社會上,內地農村剩餘勞力的就地就業,不僅減輕了現代城市病,而且減少了與城裡人的直接矛盾。同時,農民們守家在地膽氣就壯,就敢於同不法企業主斗爭,這就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和健康發展。
第六、在農村集體經濟普遍發展壯大的同時,國家大力強化現有的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實現農村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同步現代化。這就將對社會政治文明的發展發生基礎性的決定作用!
開展農村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從內地最貧困的地區開始,以農民住宅建設為核心,展開路、電、水、暖、燃等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村生活設施的城市化。
一是、實現農村住宅的樓房化。宅基地的無償性,住宅樓造價自然較城市低得多,完全可以控制在國家和農民的承受力之內,原有宅基地就成為優質良田,緩解耕地不足,形成農業增產增收的基礎。
二是、實現農村生活燃料的燃汽化。在農村全部實行沼汽、液化汽、太陽能,就實現了循環經濟,不僅保護了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而且增加了工業原料來源,同時生產出的優質有機肥又是優質農副產品的生產基礎。
三是、實現農村生活用水的有償化,就節約出水資源。
……
把現今的農村建設成今後的基礎工業基地,把已有的城市改造成將來的高新技術研究發展基地,以城市的技術發展支持農村的現代化發展,以農村經濟拉動城市經濟,讓城市的富裕勞力到農村去打工!
這是中國實現全面工業化和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主要標志。
既然中國的落後的農村已經支撐起了城市的現代化,那麼現代化的城市必定有能力反哺出農村的現代化!
當然,這必須要有老一輩的雄才偉略才能實現。

更多有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文章:http://wenzhang.org/learned/special/xinluncun/

5. 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效

九個方面的明顯成效是: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基本平衡。去年全國糧食總產達10030億斤,實現連續4年增產,單產連續4年創歷史新高。棉花、糖料等產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農民收入保持連續四年較快增長。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140元,比上年增加553元,實際增長9.5%,增收絕對額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

——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步伐加快。2006年至2007年陽光工程培訓轉移就業農民700萬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培訓專業農民153萬人,促進了農民應用先進適用技術能力的提高。

——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去年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1%,比2005年提高5個百分點。近兩年新增農村戶用沼氣900多萬戶,去年完成新建改建農村公路42.3萬公里。

——耕地保護和建設力度加大。國家把確保18億畝耕地目標分解到各省區市,全面啟動116個國家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建設。

——農業法制建設步伐加快。新制定或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動物防疫法等多部涉農法律相繼實施,獸葯管理條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等多部行政法規和規章相繼頒布。

——農村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兩免一補」使1.5億中小學生家庭經濟負擔減輕;7.3億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85.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減少669萬人,農村低收入減少709萬人。

——農村經營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已發展到15.1萬個,入社農戶達到3486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14%,入社農戶每年每戶比非成員農戶增收約20%;產業化經營組織已發展到13.57萬個,帶動全國35.2%的農戶,平均每戶每年從中增收約1336元。

——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平穩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啟動實施,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農業行業管理體制改革進展順利。

6. 求新農村建設的成功案例。

新農村建設成功案例,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的四川綿陽回香草庄園,根據綿陽的實際答情況,為當地解決了兩大問題。
1. 解決了新農村建設的問題
四川綿陽楊家鎮香草庄園成功的實現了旅遊與新農村建設無縫銜接,讓農民參與到旅遊區的建設中來,切身感受到了種草比種植糧食更賺錢,雖然土地種植不能自主,但是農民們離土不離家,楊家鎮香草庄園解決了當地500餘人的就業問題,農民們可以在自家門口工作,月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每年增加收入7000多元,對周邊村鎮經濟影響起到積極帶頭作用,打造綿陽新農村建設典範。
2. 解決了土地流轉問題,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楊家鎮通過大膽試點使土地升值,規范流程讓農民滿意,創新機製做到保障有力,楊家鎮成功實現了土地經營,激發了產業活力,不僅為楊家鎮香草庄園的成功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香草庄園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更為其他地區成功實現土地流轉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7. 美國農業現代化的方法和經驗有哪些對我國新農村發展有何借鑒

1、農業高度現代化。美國是世界上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最高、勞動生產效率最高、農產品出口量最大、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農業成為美國在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力的產業。
2、區域化發展優勢明顯。美國西部經過大開發後,其區域優勢十分明顯,加利福尼亞州已成為美國最大的水果、蔬菜生產基地。美國中部地區大部分為開闊平原,土壤肥沃,一年四季氣候分明作物生產期長,玉米生產位於全美第三位,牛肉生產位於第二位,生豬生產位於第六位,畜牧屠宰加工位於第一位,三分之一的農產品出口世界各地。
3、農業機械化水平高。美國農業生產在20世紀40年代就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整地、深施肥、收獲等各種農業作業項目全部實行機械化,有的項目還實行復合作業。家庭農場實行公司核算,科學種植,機械標准化作業,生產效率高。
4、高度重視農業資源保護。一是進行鹽鹼地的治理,改善土壤理性,科學選擇適合土壤種植的作物品種。二是發展旱作農業。三是開展保護性耕作,對農作物秸稈實行機械還田。四是實施休耕法。美國政府規定了土壤保護標准,農戶的耕地經過檢測後達到了規定標准,就可以得到政府的補貼,否則就得不到政府的補貼,從政策上激勵農戶保護土壤。
5、節水農業在美國西部農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美國西部是乾旱地區,雨水少,這里的旱作農業十分發達。其主要運行機制是政府投資修建主渠道,家庭農場自己投資將水引進農田,充分發揮政府和家庭農場雙方的積極作用。種植園普遍採取機械耕作、播種,自動噴灌,並採用滲灌的方式輸送營養液。
6、產業化經營水平高。美國農業生產階段、農業產業化階段、市場銷售階段緊密相聯,農業產業化程度高,實現了產銷」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
二、美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經驗
1、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護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指導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法律體系。各項法律既規定了農民以及為農業生產服務企業的行為,同時也規定了政府幹預經濟發展的行為。同時,在財政上對農業給予了大量的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教育、科研、推廣工作有足夠經費運行。
2、健全有效的農業技術支持體系。美國農業科技體系主體主要由聯邦農業部科研機構、贈地大學的農業科研及推廣機構和私人企業科研機構等三方面組成。美國農業的最大成功得益於科研、教育、推廣三結合的體制,美國農業部系統的研究經費主要來源於按各種法令和條例撥給農業部的聯邦預算,其中大部分分配給8個農業科研中心。大部分農業科研投入來自各州、各類基金會及企業,也就是說,美國的農業科研投入是一個多元化的投人體系。
3、充分發揮各類農業合作組織的作用。農業合作社遍布美國各地,在美國的一體化服務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合作社的主要任務有:一是銷售和加工服務,二是供應服務,三是信貸服務。
4、以加工業為龍頭帶動農業生產發展。洛杉磯商會是一種民間的會員式組織,具有組織農民生產、聯系市場、提供信息、幫助和指導生產以及銷售農民生產的產品的作用。同時,它還幫助農民建立與政府溝通的渠道,特別是在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咨詢和保護會員的利益等。美國各地都以市場為導向,以訂單農業為保證,來完善農業生產,實現農業生產工廠化。
三、主要啟示和建議
1、遵循市場規律。市場的需求是農民(農場主)生產的動力和基礎,因此,第一,要把市場放在首位,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要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實力,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第二,企業和農戶的所有經營方式和行為都要從市場出發,重視社會消費需求的變化,注重市場調研,重視市場營銷。第三,要積極開拓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不僅要著眼於國內,而且要放眼國際,在國際大市場上找出路,特別是要抓住人世的有利時機,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工程,以龍頭企業帶動千家萬戶,發揮品牌效應,積極搶占國際市場。
2、加快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美國十分注重有機農產品生產,盡量減少化肥和農葯的使用。在我國,雖然己開始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的步伐,但發展較慢。WTO的加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農產品質量(外觀和內在品質)成為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沒有統一的標准只能是單打獨斗,形成不了規模和氣候,更不符合全球經濟一體化所帶給我們的機遇的需求。因此,加快制定符合WTO等國際標準的農業質量標准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已成為非常緊迫的課題。建議加快這方面的工作步伐。
3、要加大農業環保力度,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美國政府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對農業環保要求嚴格,盡量減少化學葯劑,鼓勵使用有機肥料、生物農葯。我們應進一步加大環保力度,嚴格控制化肥農葯使用量,保證食品安全,遏制生態環境惡化。
4、要改革管理機構和體制。全方位發揮市場功能美國政府在促進農業發展中的作用主要在於引導而不是支配。因此,要使政府部門真正能在產業化經營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加強宏觀引導,加強農業質量標准和檢驗檢測體系以及農業執法體系建設。重點應放在專業批發市場的建設,擴大和完善市場功能。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使市場主體能夠獨立自主、自負盈虧地在這些體系和框架內運營,充分發揮企業的能動作用和市場的調節作用。(

8. 中國著名的新農村及發展經驗

浙江新農村建設的經驗

最近,浙江省統計局公布的《2005年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5年浙江農民的人均收入達到6660元,連續21年居全國首位。同時,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根據新標准對各省區農村全面小康進程進行跟蹤監測的結果顯示,2004年浙江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實現度達到58.9%,比2003年提高了7.7個百分點,繼續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
作為一個土地和資源貧瘠而遭受自然災害又是最重的省份,是如何率先在全國走上新農村建設道路並且取得驕人成績的呢?
產業集群:25個浙江人中就有一個老闆
以中心城市、城鎮和塊狀特色經濟的發展帶動產業和農業人口的集聚,目前已使全省75%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就業,這是浙江省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新農村最成功的方略。統計數字表明,平均25個浙江人中就有一個老闆,在溫州和台州地區,平均每4個家庭就辦有一個企業。浙江的農民絕大多數從事著非農產業,這是浙江農民收入長期保持第一的秘訣。
農業的「三化」與農業合作社
浙江農業的成功在於「三化」,即產業化、規模化與科技化,而浙江農業「三化」能順利進行又得益於其有效的載體———農業合作社。2003年4月,浙江被農業部列為全國惟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試點省。合作社已成為浙江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整合資源和生產要素,提高農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同時,浙江的農業還走上了跨省以及國家化的道路,目前浙江省以農民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為主的農業資本在國外、省外獲得的用於發展農業生產的「飛地」面積已達701.85萬畝,接近該省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
財政推手:四兩撥千斤
加大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加速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形成了城鄉互動互促的機制;重點抓好農村現代產業體系、農村新社區、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現代農民素質、農村民主政治和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等「六大建設」;加大「山海協作」、「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和「百億幫扶致富」等工程的實施力度,突出欠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建設。浙江省這三大措施的積極實施充分顯示了財政的推動作用。
(據《中國經濟周刊》)

閱讀全文

與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借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