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8山西農村信用社之行測解釋型題目三步驟是什麼
在農信社考試中,基本上都會考察行測題目,而可能性推理題目在其中更是占據重要地位。可能性推理在公務員考試中根據題型可分為削弱型、加強型、前提型、結論型、評價型和解釋型六種。下面重點給大家講一下解釋型題目。所謂解釋型,就是題目當中出現看似矛盾的一組現象,實則並不矛盾,這是需要我們進一步說明推理的合理性。這是大家能拿分的一類題目,下面就為大家梳理做題的步驟。
第一步,大家先要從問法當中判斷此題為解釋型題目。
這類試題的提問方式一般是: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有助於解釋上述行為?」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能夠解釋上述矛盾的現象?」
「除了以下哪項,都有助於解釋上述現象?」
第二步,找矛盾。
當題干出現轉折性詞語,例如:但是、其實、事實上、實際上、卻等,這些轉折詞的前後往往就是我們所要找的矛盾。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解釋這組看似矛盾現象存在的合理性。
在解釋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兩點:
1、解釋要兼顧矛盾雙方,解釋到要點上。
2、解釋要聯系客觀實際,具有普遍性。
【例題】一則關於西瓜含有膨大劑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的報道,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極小,幾乎沒有消費者打算改變他們購買西瓜的習慣。盡管如此,在該報道一個月後的七月份,某大型連鎖超市的西瓜銷量還是大大地下降了。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解釋上述現象?
A.該類報道經常出現,到了七月份消費者已對該類報道漠不關心了
B.七月中旬後該大型連鎖超市為表示對消費者負責,主動停止銷售西瓜
C.食品專家認為,西瓜中僅含有少量的膨大劑,對身體健康不會造成危害
D.七月份上市的水果種類繁多,消費者購買其他水果以替代西瓜
【答案】B
【解析】在「盡管如此」前後,題干出現的兩個事實是消費者沒有減少購買西瓜,但是超市的西瓜卻減少了。容易混淆的是D選項,這個是與題干相矛盾的,因為題干中描述了消費者並不打算改變購買西瓜的習慣。因此,答案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