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款利率呈現下降態勢,未來會增加嗎
經歷過互聯網金融高息理財產品的誘惑,儲戶普遍覺得現在銀行的存款利率低,只在年初看到過6%的智能存款產品,且又轉瞬即逝。但是感受歸感受,未來存款利息發展趨勢呢?
先說結論,如果從現在到未來比較長時間看,目前的存款利息已經是在高位了,未來估計還會逐步降低,人民銀行基準利率不會做大的調整,但是商業銀行的實際給付利率會下降。
為什麼人民銀行的存款基準利率不會做調整?而商業銀行的給付利率會逐步下降?主要是受到以下三大方面影響。
我國的基準利率水平目前並不高,人民銀行長期調整存款的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不大。在人民銀行自2015年最新調整了基準利率後,4年間再未做過調整。目前存款利率調整到活期的0.35%到定期3年的2.75%,與此同時,也放開了對於存款利率的指令性管理,商業銀行在基準利率上可以自由定價,靈活競爭。
銀行存款基準利率目前在最低位運行,但是實際利率比其高
我國存款基準利率長期看是逐步走低的,調整頻繁性逐步降低
在過去的自1990年以來的29年時間內,我國存款基準利率總共調整了38次,但是自2015年開始,近4年時間,沒有再做任何調整。同時以活期儲蓄基準利率來看,從1990年最高的2.88%一路下滑,到目前的0.35%,這些說明了什麼?
存款利率一直在下降,目前已經很低,未來呢?
1.隨著我國經濟的穩定性逐步增強,基準利率也在逐步走低。那麼未來如果不出現大的經濟波動,基準利率也不會輕易做改變,而且隨著經濟越來越發展,基準利率還會有向下的趨勢。
2.過去人民銀行平均不到1年調整一次基準利率,但是現在4年都未調整,除了存款利率自由波動影響之外,說明使用利率工具來影響經濟發展的動機越來越弱,經濟發展的內在主動性更強,更加不依賴利率調整來強刺激經濟發展。
銀保監會針對高息存款進行窗口指導
5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23號文),要求排查銀行結構性存款通過設置「假結構」變相高息攬儲的情況。
5月21日,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召開會議,要求銀行行業自律,清理按日均規模分檔計息的活期存款產品。目前有大行的部分智能存款產品到期不再續約或者計劃停售,多家股份行開始著手梳理或者收縮智能存款業務。
雖然不少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依然在售,不過有些高息存款已實行每日限額購買。
小結:高息存款創新產品在去年到今年第一季度達到了高潮,現在逐步潮水退去,存款利率又開始逐步走低。
未來利率長期看低,但是中短期還需要配合經濟轉型,儲蓄支持經濟發展的需要,維持一個逐步穩定的水平,那麼會長期維持在什麼水平呢?其實參考香港的利率水平更有建設意義。
香港存款一年期為2.28%
例如一年期定期存款會相對固定在2%左右,三年期定期存款會固定在4左右(即在目前大額存單利率低一些)。但是可能還會有個別創新存款產品和個別扶持發展的民營銀行,會有相對利率比較高的產品出現,但是總體不會再出現年初的盛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