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眼中的新農村建設演講稿
十一放假回家,回到了自己的出生於生長的家鄉,更確切的是回家,但是,這次回家,多少對家鄉有了新的認識,感覺離鄉好多年了,感覺對家鄉的熟悉與陌生了。
熟悉的還是那個家鄉,陌生的是感覺隨著歲月的流逝,家鄉逐漸變得沒落,這個本是一個正常的歲月,正常的歷史變遷的一個過程,但是,想像現在的新農村建設,特別是這個收獲但是很悲涼的秋天,我還是感覺有些悲涼!
新農村建設,應該是萬象更新,一派欣欣向榮的感覺,但是我還是看到了現在的悲觀情緒,也許生活本該如此,但是聯想到現在和我小的時候,感覺還是有些悲涼的感覺!
新農村建設,我們村雖然不是重點村落,但是也是往前發展的,也是應該享受到政策的,其實也享受到了政策,但是我還是看到了不足!!
小時候,我們村子的路是整潔的,寬闊的,路邊都是修的很方正的,還有排水的溝渠,和遮陰的林木,但是現在,我發現,雖然水泥路修上了,不管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水泥路確實好走了很多,但是發現水泥路變窄了,不像以前那樣寬闊了,現在錯個車都很費勁,那時候,車沒那麼多,但是都很寬敞!路窄了,但是也變得臟亂了,到處是垃圾,到處是沒有人修的亂夠,有一種破敗的感覺,根本想像不到是現代的新農村,想像不到的是現在的二十一世紀的農村,路兩邊要麼都是莊家,要麼都是荒草,不管這個地方是在村內還是村外,寬敞的路變成了小路,變成了莊家地,變成了沒人搭理的荒草的,一點村容村貌都沒有了,不知道這個是不是現在所提倡的新農村建設,是不是我們要的,是不是組織提出的新農村概念!但是,人們變得懶了,不再在乎門面的問題了,家裡都很破破爛爛了,更別提公共的村落了!
更為可氣的是現在的養老關系,我們村子竟會有人跟自己的兒子戲言,我就是王老面,就是你手中的一塊面,想咱捏就砸捏,想咋辦就咋辦!這就是現在的孔乙己,但是這個至少是樂觀的,能夠將這種關系看的恨透,看的很輕,不會太在乎兒子對自己的態度!但是,這個也是出於一種無奈,出於一種對社會的悲哀,明明自己幹活了,還要被自己的親生兒子說成你都幹啥了,要知道,那是自己的親生的兒子呀,不是別人呀,明明自己沒有錢,但是也給孫子買吃的了,可是很生氣的是還說沒有給買東西吃的,真是讓人不可理喻。也許就是這個社會,小子結婚,就意味著老子要成為孫子,成為小子的努力,更確切說連奴隸都不如,簡直是沒有了親情,多少老人都變得很無奈,多少老人屋顯示著這種凄涼,不知道這個是社會的進步還是社會的退步,小時候我感到我們都很好的兄弟姐妹都變得這么個程度了,真不知道社會到底怎麼了?人家小時候都誇的小孩子,也都使這個樣子了,也許我沒有結婚,但是也不能這么個狀態呀,這就是這個社會的悲哀,是老人的悲哀,同時也是那些小年輕們的一個悲哀!
我們的時代發展了,但是我們的時代也落後了,我們人的素質,人之為人的那種道德沒了,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我們對待外人也許能夠好一些,但是往往對待我們的家人確實那樣子的悲哀,真不知道這個時代到底是什麼時代,要說外來人可能我們還能很熱情呢,但是對自己的父母卻別說熱情了,就是連最近本的親情都沒有了,取之的是冷漠的表情,恨不得遠離但是還得幹活的一個連動物可能都不行的一種狀態了呢,希望我們這個只是改革過程的一個過渡的階段,不是我們要的永久階段,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進步,至少國家能夠做到老有所養,只有這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否則等待我們的下一代,估計是不可能了!!
⑵ 中共雲南省委農村及第九批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下派工作動員大會陳豪同志的講話稿
2015年2月12號,中共雲南省委農村工作暨全省第九批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下派動員會議在版昆明召開,權省委書記李紀恆、省長陳豪、省委副書記仇和出席了會議。省委對本次會議高度重視,陳豪省長在會上做了題為「明確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全面小康進程」的重要講話,李紀恆書記對開好會議和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重要指示,仇和副書記對抓好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我局下派的葛小鈺、張詩楠、沈麗波等3名指導員參加了會議。
⑶ 跪求 一篇「敬業和三農」有關的演講稿
參考以下材料,希望對你有用
一、「扁擔精神」的深刻內涵
幾代供銷社人用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扁擔精神」,是社會主義榮辱觀在供銷社的具體體現,是幾十年來供銷社發展壯大過程中與廣大農民保持血肉聯系的生動寫照,它是供銷社文化的精髓,是應該繼承和弘揚的寶貴財富。對照社會主義榮辱觀,「扁擔精神」的實質內涵具體體現在:
(一)「扁擔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三農服務的奉獻精神。供銷社工作在最艱苦的農村,服務的對象是最朴實、最有奉獻精神的農民群眾,供銷社的各項業務工作涉及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大山裡、在草原深處、在海島,都有供銷社的經營服務網點,在農家、在田間地頭,總能看到供銷社人辛勤忙碌、無私奉獻的身影。供銷社事業同祖國和人民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一心為民」的「扁擔」精神的激勵下,幾十年來,供銷社人根植於祖國的需要,不計一己得失,勤勤懇懇,甘於清貧,甘於奉獻,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農村社會的發展進步,付出了巨大犧牲和艱辛努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信賴,贏得了黨和政府的支持和重視。
(二)「扁擔精神」就是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供銷社有勤奮敬業的光榮傳統,一部供銷社發展壯大的歷史,印證了供銷社人堅持自力更生、勤儉辦社、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從建社初期的白手起家,到計劃經濟時期的蓬勃發展,從改革開放時期面臨的生存危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的重新崛起,供銷社人迎難而上,奮發圖強,自力更生,使供銷社發展成為國家重要經濟工作部門,成為農民可以信賴、政府可以依靠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的骨乾和中堅力量。
(三)「扁擔精神」就是不斷創新的進取精神。供銷社經歷過與國營商業的幾合幾分,面臨過社會轉型時期的生存危機,但都能挺過去、走過來,這是因為供銷社人能夠堅持實事求是,不斷創新理論,創新思路,在改革發展的不同階段,提出適合供銷社實際的發展路子,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深化。江蘇的蘇果等先進企業的典型,吉林、浙江等省引領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積極探索,就是新時期供銷社百折不撓、永不言敗、開拓進取的「扁擔精神」的印證。
二、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的重要意義
在新的歷史時期,供銷社承擔著新的使命和責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是供銷社履行使命、承擔責任的精神武器和思想保證。特別是目前,在全系統擺脫了困境卻仍有困難,走出了低谷但還在爬坡的情況下,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保持和發揚艱苦創業、勤儉辦社、一心為農、無私奉獻的「扁擔精神」,既是當務之急,又是勢在必行。
(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是供銷社履行新使命、承擔新責任的現實需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揚 「扁擔精神」的重要意義在於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和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增強供銷社人干好工作的光榮感和責任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就加強農村現代流通體制建設,營造新型農村營銷體繫上,要求「供銷合作社要創新服務方式,廣泛開展合作、聯合經營,加快現代經營網路建設,為農產品流通和農民生產生活資料供應提供服務」。這是黨中央對供銷社在國民經濟流通領域發揮作用進行的新的詮釋,是黨和政府以及廣大農民群眾對供銷社在發展農村經濟,搞好為農服務,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的新的要求。對照這一要求,供銷合作社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重要在四個方面發揮作用,即:在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促進作用;在深化農村流通體制改革,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方面發揮主力軍作用;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供銷社的龍頭作用;在鼓勵引導農民組建各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方面發揮骨幹作用。這就需要供銷社人樹立既不屈服於艱難困苦,也不懈怠於富足安逸,胸懷全局、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堅定排除萬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堅持在逆境中奮起,不消極、不沮喪,積極進取,力爭有所作為的態度。塑造不懈追求、甘於清貧、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用社會主義榮辱觀規范行為,用「扁擔精神」激勵工作熱情,腳踏實地、艱苦奮斗,以服務三農為己任,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事業中發展壯大、建功立業。
(二)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是凝聚幹部職工隊伍、統一幹部職工思想的精神食糧。「扁擔精神」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精神相一致,集中體現了供銷社服務三農的辦社宗旨,是統一供銷社幹部職工的思想,規范幹部職工的行為強大的精神激勵和道德約束力量,是增強幹部職工隊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履行好供銷社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道德指南和不竭的精神動力。當前,隨著改制分流、分配製度改革、經營業態改革等改革措施的不斷出台和推進,供銷社的改革發展進入了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供銷社幹部職工思想呈現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等多元化的發展態勢,供銷社還面臨著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管理水平低、運營效率低,經營理念滯後,營銷設施陳舊、經營和項目建設缺乏資金支撐等實際困難。解決這些問題、克服這些困難,就特別需要用「扁擔精神」 統一職工思想認識,就特別需要用「扁擔精神」來凝聚職工隊伍。廣泛宣傳、大力弘揚「扁擔精神」,讓「扁擔精神」在供銷合作社系統轉化為強大的為農服務的物質力量,對於鼓舞全系統幹部職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投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事業,為供銷合作社事業的振興發展建功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是供銷社事業興旺發達的思想保證。三農是供銷社施展才能、發揮作用的舞台和生存發展的空間,為三農提供優質服務,是供銷社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途徑。只有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不斷開拓新的服務領域,創新與農民聯結的方式和途徑,探索合作制和市場經濟規律有機結合的手段和形式,供銷社的發展空間才會越來越大,供銷社事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只有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艱苦創業、勤儉自強,才能克服目前以及今後遇到的一切困難,完成各時期、各階段的工作目標;只有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強化為三農服務的辦社宗旨,真心實意、一心一意地為農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才能把供銷社真正辦成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使供銷社名副其實地成為溝通政府與農民,農民與市場的橋梁和紐帶,實現供銷社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必須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用「扁擔精神」引領供銷社系統思想道德和合作社文化建設,重在解放思想、重在振奮精神、重在付諸行動。
(一)把開拓進取的「扁擔精神」作為解放思想、振奮精神的思想武器。思想保守,觀念滯後,開放意識差,競爭意識淡薄是制約供銷社發展的根本症結,要以「扁擔精神」為思想武器,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進取,推進合作經濟理論的創新,推進供發展思路的創新,推進體制機制的創新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用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大,發展的空間就有多大的新思維,用有機遇就抓,有「車」就坐的新觀念,用開放競爭、開拓進取的新思想,想別人沒有想過的問題,認真思考、研究供銷社在新農村建設中,應該做什麼,能做些什麼,將來怎麼做;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大膽創新、勇於實踐,探索供銷社適合供銷社生存發展壯大的途徑。
(二)把一心為農的「扁擔精神」作為加強供銷社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扁擔精神」是供銷社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供銷社人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始終不渝地堅持服務三農的宗旨觀念和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要加強合作制原則教育,始終堅定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的決心和信心。要加強社會主義道德修養教育,自覺抵禦各種腐朽落後思想文化的侵蝕和影響。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周圍的人和環境。要結合社會主義榮辱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學習教育,教育職工堅持為農服務的辦社宗旨,樹立敬業愛崗、誠實守信、服務「三農」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做到熱愛本職,忠於職守;文明服務,禮貌待客;講究信譽,買賣公平;努力學習,精通業務。要宣傳、樹立新時期供銷社艱苦奮斗、勤儉創業、一心為農、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開展傳統教育,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和諧氛圍和良好風氣。要教育引導供銷社職工從本職工作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從牢固樹立為農服務意識、提升為農服務質量、提高為農服務效率的具體事情做起,把「扁擔精神」的實質要求貫穿到生產、經營和管理之中,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繼承和弘揚「扁擔」精神的自覺性、堅定性。
(三)把艱苦奮斗的「扁擔精神」作為供銷社踐行服務三農宗旨的精神動力。繼承和發揚「扁擔精神」,不是延續肩挑手提的服務方式,而是要與時俱進,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勤儉創業的優良傳統和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 一是堅持以農為本,積極引領創辦各類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農村合作經濟事業。充分利用供銷合作社的人才、資產、設施、經營網路等資源,組織、聯合、引導農民特別是農民經紀人、產銷大戶和社會力量組建專業合作社,積極拓展專業合作社的服務功能,提高組織化程度,加大品牌化經營、標准化生產力度,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促進農產品順暢銷售,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提高。二是積極興辦各類綜合服務社。綜合服務社是為農民服務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要通過發展綜合服務社,主動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發展適合農村、貼近農民的新型業態,在做好農業生產資料、日用消費品供應和農產品銷售服務的基礎上,聯合政府部門和其它涉農組織,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技術培訓、文化娛樂、醫療衛生等多種服務,逐漸成為新農村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為改變村容村貌,促進鄉風文明做貢獻。三是著力培育農產品市場體系。要把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推動農村各級資源的合理配置,積極興辦一批多功能,綜合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工業品零售市場,加快城鄉物資交流。四是拓寬農產品購銷渠道,發展中介服務組織。切實解決農民「賣難」問題,發揮供銷社點多面廣,信息靈活的優勢,理順農產品購銷渠道。五是要扎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推進供銷社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圍繞新任務,拓展供銷社在教育培訓、信息交流、文體衛生、社會保障和科技示範等方面新的服務功能,為農業生產、農村經濟和農民生產生活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六是深入開展「共鑄誠信」、「千村萬店無假貨」、「優質農資到農戶」、「重合同守信用」等活動。著力加強誠信教育,抓好行業自律,誠信為人、誠信經營、誠信納稅、誠信競爭,維護農民的利益,提升供銷社的社會形象。
⑷ 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講話稿中可以用到的好的例子有哇急
全鎮新農村建設現場會講話稿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鎮新農村建設現場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和新農村建設推進會議精神,研究部署今年我鎮農村工作目標、任務和要求。上午,我們一起參觀了現場,既看了一些亮點,有看到了一些污點,相信大家有所啟發,有所感觸。剛才張永元主席等五位分管領導就如何做好今年的新農村建設有關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指導性意見,希望大家認真領會,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作為鎮里來講,農村工作是重點也是難點,我們董浜鎮有優勢也有劣勢,鎮黨委、政府很重視農村工作,特別是新農村建設,多次研究部署重大問題,正在積極思考、探索農村經濟發展的思路和對策;各村也都要提高認識,認清自身形勢,認真思考、盤算今年本村的目標、任務、發展思路,發展措施,確保圓滿完成今年的各項目標,爭取在村級財力建設、新農村建設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更好的發展,為今後幾年的農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就當前農村工作和新農村建設再講四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抓好現代農業建設,不斷提升農業發展水平。農業是農村的命脈,是富民的重要基礎,是我鎮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必須高度重視,常抓不懈。要不斷調優農業種植結構,按照規模化、高效化、品牌化、生態化發展的要求,擴大高效農業整體規模和效益。拓展糧油、蔬菜、果品、水產、副業等多種經營,進一步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下功夫,把董浜農業盤子做大做強,把農業牌子做響做精。打造好三大基地,運作好三大品牌,發揮好三大組織,建設好三大形態。要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土地資源、品牌資源、市場資源、設施資源、精心打造以萬畝蔬菜示範區、優質葡萄生產區、萬畝優質糧種植區為代表的特色農業基地。進一步打響和培育曹家橋蔬菜、沈巷葡萄、樂百姓大米、智林草雞、杜橋奶牛等農產品品牌知名度,著力提高品牌效應。要結合各村發展需要,適度加快土地合理流轉,提高土地利用率。進一步發展壯大土地股份合作社等三大合作經濟組織,發揮蔬菜技術研究會、葡萄協會等專業技術協會的作用,把農民組織起來,土地集約利用起來,通過規模化、標准化生產、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來提高農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增強農業的綜合效益,通過農業增效帶動農民增收。帶動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發展優質高效的蔬菜、葡萄、養殖等產業。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加大科技興農力度,加強農業技術指導和培訓,提高農業的裝備水平、標准化水平和農業基礎設施配套水平,疏通溝渠,計劃新增3隻節水灌溉工程,收益面積3500畝,爭取受益總面積達到8000畝,鼓勵、帶動農戶發展設施栽培等綜合效益高的現代農業,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工業、服務業轉移,開展多種經營,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多元持續增收。鼓勵農民創業,加快農業利用三資,著力培育市場主體,加速農業產業化,積極培育一批農業致富帶頭人和農民經紀人,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和深加工企業,加快農業向二產、三產滲透,加快傳統種植業向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形態延伸,真正把大農業的優勢發揮出來,提高農業的產出效益,促進我鎮由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業大鎮向農業強鎮轉變。
二、抓好村級財力建設,不斷夯實農村經濟基礎。發展農村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加強村級財力建設更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中之重。對於我們董浜來說,這項任務十分艱巨,更要集中力量一抓到底。堅持一產、二產、三產齊頭並進,多措並舉,多渠道發展農村經濟。要堅持工業化致富農民、城鎮化帶動農村、產業化提升農業的思路,積極實施村級財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各村要按照「三年翻一番」的目標,認真制定好村級財力建設規劃,積極探索村級經濟發展路子,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加以逐步推進。各村要立足村情,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整合盤活閑置資源,加強集體資產管理,完善村帳鎮代管等村財務管理制度。鼓勵以村村聯合、村企聯合等方式,共同投資發展物業經濟,加快標准廠房建設和出租,大力推進工業坊、集宿區和綜合用房、社區超市、店面、市場等經營性資產的開發和建設,三年內,村村要新增標准廠房5000平方米以上,人均社區綜合服務用房1.5平方米;加大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和獎勵力度,通過財政獎補、市場引導、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鼓勵工商資本投資農業,建設農村。各村要進一步做好結合文章,用活用好扶持政策,增強村級經濟的自我發展能力,形成穩定的收入來源。爭取今年村平可用財力增長10%以上,各村可用財力「保底八十萬,力爭一百萬」,有2-3個村達到全市可用財力的平均水平。
三、抓好綜合環境建設,不斷加快鎮村一體步伐。堅持鎮村一體規劃,完善行政村建設規劃,增加農村公用設施和社會事業投入,逐步擴大農村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把基礎設施和便民服務向農民集中居住區延伸,統籌推進鎮村道路、電力、污水管網等設施,促進鎮村基礎設施共享共用,增強農村的配套功能。按照「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整潔、村容美化」的要求,加快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繼完善供水排水、垃圾處理、小區綠化、環境整治綜合規劃,建設一批示範小區。重點抓好新民、紅沙、旗桿、北港、天星5個老村改造示範點建設以及民智苑、沈巷小區、永安集居區、新民集居區等建設,繼續推進撤並村落向規劃居住點集中,加快農民拆遷安置小區設施配套,農民居住條件,力爭每個村都能啟動一個集中居住區示範點。
繼續抓好農村大環境整治。加強農村生態建設,完善農村環境衛生考核評比辦法,完善專項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新村面貌有新的改善。積極推進老村整治改造先行點環境整治,抓好村容村貌、田容田貌、河容河貌的日常保潔,逐步推行「戶集中、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積極實施「三綠三清」工程,大規模開展村莊綠化,抓好15個綠化村莊,健全和完善保潔保綠市場化運作機制,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推廣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積極引導農民科學使用有機肥,有效治理畜禽養殖污染,確保完成十個省級衛生村的復查任務。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增強節能減排的自覺性,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四、抓好社會事業建設,不斷提高農村文明程度。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大系統,不僅是指繁榮的農村、寬裕的生活,整潔的村容,更要求有文明的鄉風、進步的農民,概括成一句話:「民富、村美、風氣好」。要「富民強村,」也要「文明興村」,「民主治村」。要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衛生、科學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按照現代化新農村建設要求,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建設。按照市級要求,積極穩妥完成征(使)用土地安置補償工作,繼續深化「文明村鎮、和諧社區」創建,倡導文明新風尚,引導農民崇尚科學、誠信守法。加強農民素質培養和培訓,增強農民的文化素質、道德素質,提高農民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農村養老保險、合作醫療的參入率,提高社會保障水平。認真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抓好社區衛生服務站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組織1-2個村創建「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蘇州市級先進村,高度重視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完善農村計劃生育服務網路,強化流動人口計生管理。改善基層文化設施條件,發揮社區文化陣地作用,進一步開展百村體育健身工程,促進先進文化在農村傳播,要貼近農村、貼近農民生產生活,開展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規范村務公開制度,完善集體資產核算制度。繼續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抓好安全生產、信訪等各項工作,積極推進「平安董浜」建設,保持社會穩定。加強農村幹部的培養和使用,儲備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年輕村幹部。堅持把品德好、能力強、會幹事的同志選拔到村級班子。加大對基層幹部的教育和培訓力度,全面提高農村幹部文化水平、決策水平、發展經濟的水平、做群眾工作的水平。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是我們當前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做強大農業,做美大環境,做特新農村,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鎮黨委、政府要以身作則,進一步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加大協調指導力度,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各級黨組織、各職能部門都要十分重視新農村建設,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強化服務,協調配合,用實際行動支持新農村建設,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鎮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要及時研究協調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碰到的矛盾和問題,敢於負責,敢於碰硬,科學指導各村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各聯系掛鉤領導、機關幹部要深入基層,了解情況,幫助基層出注意、想辦法;各村主要領導要切實強化責任意識,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謀劃,勤於思考,制定好發展規劃,工作計劃,落實好工作措施。雖然我們的村級經濟比較薄弱,農村工作任務艱巨,但我們也有自身的優勢和潛力,我們要堅定信心、群策群力,認真落實各項措施任務、推進鎮村一體化發展,積極尋找發展空間,開拓創新,加快發展,使我們的農村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