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商銀行下午幾點上班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或9:00)至下午17:30(或16:30)分,雙休日及法定節假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
對公業務營業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雙休日不辦理對公業務。
地域不同,各地農商銀行上班時間略有差異,可以到當地銀行咨詢。
(1)改制中的農村商業銀行工作推進擴展閱讀:
農村商業銀行
1、中國銀監會合作金融機構監管部主任姜麗明表示,將不再組建新的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
2、全面取消資格股,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為農村商業銀行。要在保持縣(市)法人地位總體穩定前提下;
3、穩步推進省聯社改革,逐步構建以產權為紐帶、以股權為聯接、以規制來約束的省聯社與基層法人社之間的新型關系,真正形成省聯社與基層法人社的利益共同體。
4、全國農村信用社資格股佔比已降到30%以下,已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約303家、農村合作銀行約210家,農村銀行機構資產總額佔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41.4%。
5、另外,還有1424家農村信用社已經達到或基本達到農村商業銀行組建條件。
農村商業銀行
1、中國銀監會合作金融機構監管部主任姜麗明表示,將不再組建新的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
2、全面取消資格股,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為農村商業銀行。要在保持縣(市)法人地位總體穩定前提下;
3、穩步推進省聯社改革,逐步構建以產權為紐帶、以股權為聯接、以規制來約束的省聯社與基層法人社之間的新型關系,真正形成省聯社與基層法人社的利益共同體。
4、全國農村信用社資格股佔比已降到30%以下,已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約303家、農村合作銀行約210家,農村銀行機構資產總額佔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41.4%。
5、另外,還有1424家農村信用社已經達到或基本達到農村商業銀行組建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村商業銀行
② 農村信用合作社為什麼要改製成農村商業銀行
隨著代發展經濟斷變化家金融政策斷調整農村信用社制度幾經變遷已與農村合作組織相甚遠農村信用合作社現問題越越:產權清、管理混亂、排擠農民股東… 我農民自20世紀50代並未真實行入社自願、社自由直集體化我能現行農村信用社存著集體化問題徹底否定價值應該試著改革使適應金融代發展農村信用合作社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社員提供金融服務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所主要服務象三農廣農民自銀行三農問題根本所能市場經濟所淘汰所必須轉換身份、改革體制用現代化公司管理制度使農信社換式徹底起同我《民通則》組織外觀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團體等四類農村信用社屬於哪類知現行政策明確規定農村信用合作社應由前農民合作經營組織改造農村金融企業所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必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限公司必 ()改制農村商業銀行深化農村金融機構改革需要 目前全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向基本確定政策給予力支持銀監提爭取用5-10間農村信用社期批渡符合現代金融企業要求特色社區性農村銀行機構使農村信用社真市場主體河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專門發《關於加快組建農村商業(合作)銀行工作意見》(豫農信文〔2008〕65號)《關於加快推進縣級農商行組建工作通知》(豫農信文〔2013〕53號)要求股份制、商業化改革目標加快銀行類機構組建工作進程根據《務院關於印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案通知》精神全省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工作按照熟家、組建家原則持續深入展 (二)改制農村商業銀行實現持續發展效途徑 隨著社經濟快速發展及金融業競爭壓力逐步增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組織形式已經越越適應新形勢變化需要農村信用社持續發展形制約農信社改制農商銀行利於明晰產權關系強化資本約束基礎激經營機制增強抗風險能力進步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實現發展速度穩健程度更高層平衡;利於優化經營機制管理機制按照績效掛鉤權責利等原則進行考核、配充挖掘力資源潛能;利於用現代金融經營管理理念指導具體經營工作進步促進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實現持續發展 (三)改制農村商業銀行完善治理結構迫切需要 2003央本著花錢買機制原則始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產權制度改革核農村信用社改革並央行專項票據或再貸款形式幫助消化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改革僅使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進行益探索且其經營機制經營效益發深刻變化農信社改制農商銀行能進步構建架構規范、運作科、治理效、適應社區性特點公司治理模式切實增強股東權力責任意識使股東真關農商銀行經營同進步健全股東、董事、監事制度完善董事決策、高級管理層經營、監事監督治理模式終建立科、合理、效營運管理機制形職責明、相互制約、運作規范權利相互制衡現代治理結構徹底解決產權明、內部控制、內控管理薄弱、股東參與管理積極性高等問題 (四)改制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適應農村金融市場元化競爭格局迫切需要 近,我金融改革取實質性進展,初步確立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互配合金融體系農村信用社性質看盡管承擔部政策性金融業務實質仍商業性銀行機構再加全金融改革四商業銀行商業化股份制改造已經全部完外資金融機構已進入市場其各類股份制商業銀行快速崛起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已經銀行業改革座堡壘隨著市場放各股份制商業銀行滲透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金融市場家獨格局打破農村信用合作社面臨越越競爭壓力抓住改革機遇加快發展步伐盡快實施股份制改造組建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終激烈市場競爭喪失陣甚至淘汰局 (五)改制農村商業銀行推進社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 近幾連續台央號文件及《關於建設社主義新農村若干意見》頒布使農村產力進步解放農村經濟步入快速發展期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及社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信用社提更新、更高服務需求需要通進步深化改革加快組建農村商業銀行步伐利於擴業務范圍拓寬服務領域廣度深度加經濟支持力度能更加效提高服務三農水平能更適應支持經濟發展促進建設全面康社目標快速實現 (六)改制農村商業銀行防範化解農村信用社風險具重要意義 利於化解現實風險近隨著農村信用社業務斷發展、實力斷壯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原風險效化解存量風險仍較高通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獲政府支持藉助政府力量化解農村信用社現風險二利於防範潛風險目前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規范管理風險防範等面存些問題通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明晰產權完善治理結構增強自我約束能力同吸收現代銀行先進經營理念管理經驗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強化約束機制效防範化解農村信用社潛風險進步完善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切實轉換經營機制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著力增強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促進農村金融事業持續發
③ 村鎮銀行能轉制農村商業銀行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不斷變化,國家金融政策的不斷調整。農村信用社制度幾經變遷,已與農村合作組織相去甚遠。農村信用合作社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產權不清、管理混亂、排擠農民股東…
我國農民自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並未真正實行過「入社自願、出社自由」,而是一直「被集體化」了。我們不能因為現行農村信用社存在著被集體化了的問題,就徹底否定它的價值。而應該試著去改革它,使它適應金融時代的發展。農村信用合作社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他所主要服務的對象是三農,他是廣大農民自己的銀行,而三農問題又是國之根本。所以他不能被市場經濟所淘汰。所以他必須轉換身份、改革體制,用現代化的公司管理制度使農信社換個方式,徹底活起來。同時,我國《民法通則》在組織外觀上把法人分為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等四類。農村信用社屬於哪類,無從得知。而現行政策明確規定農村信用合作社應由從前的「農民合作經營組織」改造成」農村金融企業」。所以,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是必然的,農村信用合作社改製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必然的。
(一)改製成農村商業銀行是深化農村金融機構改革的需要
目前全國農村信用社的改革發展方向基本確定,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銀監會提出「爭取用5-10年時間將農村信用社分期分批過渡到符合現代金融企業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區性農村銀行機構」,使農村信用社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對此,河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專門下發了《關於加快組建農村商業(合作)銀行工作的意見》(豫農信文〔2008〕65號)和《關於加快推進縣級農商行組建工作的通知》(豫農信文〔2013〕53號),要求以股份制、商業化為改革目標,加快銀行類機構組建工作進程。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精神,全省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工作按照「成熟一家、組建一家」的原則持續深入開展。
(二)改製成農村商業銀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金融業競爭壓力的逐步增大,農村信用社的產權制度、組織形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形勢變化的需要,對農村信用社的持續發展形成了制約。農信社改製成農商銀行,有利於明晰產權關系,在強化資本約束的基礎上,激活經營機制,增強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實現發展速度和穩健程度在更高層次上的平衡;有利於優化經營機制和管理機制,按照績效掛鉤和權責利對等原則進行考核、分配,充分挖掘人力資源潛能;有利於用現代金融經營管理理念指導具體經營工作,進一步促進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改製成農村商業銀行是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迫切需要
2003年以來,中央本著「花錢買機制」的原則,開始了以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農村信用社改革,並以央行專項票據或再貸款形式幫助消化農村信用社的歷史包袱。這次改革不僅使農村信用社對產權制度改革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而且其經營機制和經營效益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把農信社改製成農商銀行後,能進一步構建架構規范、運作科學、治理有效、適應社區性特點的公司治理模式,切實增強股東的權力和責任意識,使股東真正關心農商銀行的經營活動。同時,將進一步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制度,完善董事會決策、高級管理層經營、監事會監督的法人治理模式,最終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營運和管理機制,形成一個職責分明、相互制約、運作規范的權利相互制衡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從而徹底解決產權不明、內部人控制、內控管理薄弱、股東參與管理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四)改製成農村商業銀行是農村信用社適應農村金融市場多元化競爭格局的迫切需要
近年來,我國的金融改革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初步確立了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互配合的金融體系。從農村信用社的性質來看,盡管承擔了一部分政策性金融業務,但實質上仍是商業性銀行機構。再加上全國金融改革,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商業化和股份制改造已經全部完成,外資金融機構已進入了中國市場,其他各類股份制商業銀行快速崛起,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已經成為中國銀行業改革的最後一座堡壘。隨著市場的開放,各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滲透,農村信用合作社在農村金融市場一家獨大的格局將被打破,農村信用合作社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如果不抓住改革機遇,加快發展步伐,盡快實施股份制改造,組建農村商業銀行,那麼農村信用合作社最終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喪失陣地,甚至被淘汰出局。
(五)改製成農村商業銀行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近幾年,連續出台的中央「一號文件」以及《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若干意見》的頒布,使農村生產力得到進一步解放,農村經濟將步入快速發展時期,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對農村信用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服務需求。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組建農村商業銀行步伐,有利於擴大業務范圍,拓寬服務領域,從廣度和深度上加大對地方經濟的支持力度,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務「三農」水平,能更好地適應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快速實現。
(六)改製成農村商業銀行對防範和化解農村信用社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有利於化解現實風險。近年來,隨著農村信用社業務不斷發展、實力不斷壯大,農村信用社的歷史包袱和原有風險得到有效化解。但是,存量風險仍然較高,通過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可以獲得地方政府支持,藉助地方政府力量,化解農村信用社現有風險。二是有利於防範潛在風險。目前,農村信用社在產權制度、規范管理和風險防範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通過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可以明晰產權,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增強自我約束能力。同時,可以吸收現代銀行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強化約束機制,有效防範和化解農村信用社潛在風險。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切實轉換經營機制,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著力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促進農村金融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通過對舞鋼聯社、鞏義聯社、滎陽聯社、登封聯社、寶豐聯社、永城聯社、商水聯社、沈丘聯社、太康聯社等的改制,都是取得了巨大的改製成效,上述聯社的存、貸等業務,抵抗市場競爭的壓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了質的飛躍。這說明國家的對農信社改革的政策和方向都是對的。農信社改制,將是我國金融歷史的一次巨大飛躍,一座不可磨滅的里程碑。
④ 為什麼農信社要改製成農商行兩者有什麼不同
農村信用合作社: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農村商業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
不同點:
1、企業性質
農村商業銀行是股份有限公司,農村信用社是股份合作制企業。通俗的講,農信系統是類似於連鎖模式,有一個總店(省農信),還有很多地市級農信社、縣級農信,每個農信社都是一個獨立法人,自負盈虧。類似於母公司下,有很多子公司,母公司有對子公司只有管理權,但是沒有干涉子公司業務的權利,子公司自負盈虧。而農商行的前身一般都是由多家地市級農信社或者縣級聯社合並改制的。類似於多家小公司合並成了一家大公司。
2、監管機構
商業銀行主要受銀監會監管,而信用社作為省聯社的發起人,卻主要受省聯社監管。
3.服務重點
雖然都是主要為轄區內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但由於農村商業銀行是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組建,農業比重較低,因此,在滿足「三農」需要的前提下,還需要兼顧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目標。農村信用社的服務對象則更多地側重於農戶。
4、規模
農村商業銀行行與農村信用社相比一般是規模更大和更具實力的。
農信社就是是農商銀行的前身,當農信社發展到一定程度,資產規模等達到一定標准,報中國銀監局審批,經銀監局同意之後可以改制為農商銀行。
⑤ 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後,其根本變化有哪些
農村商業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在經濟比較發達、城鄉一體化程度較高的地區,「三農」的概念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農業比重很低,有些只佔5%以下,作為信用社服務對象的農民,雖然身份沒有變化,但大都已不再從事以傳統種養耕作為主的農業生產和勞動,對支農服務的要求較少,信用社實際也已經實行商業化經營。對這些地區的信用社,可以實行股份制改造,組建農村商業銀行。
農村合作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入股,在合作制的基礎上,吸收股份制運作機制組成的股份合作制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股份合作制這種產權制度,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合作制,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股份制,而是合作制與股份制的有機結合。合作制的特點是「社員入股、一人一票、服務社員」,適合於分散、弱小的個體勞動者的經濟互助,是一種勞動的聯合;股份制的特點是「大股控權、一股一票、商業經營」,適合於市場經濟發達、商業化程度高的地區,是一種資本的聯合。與農村商業銀行不同,農村合作銀行是在遵循合作制原則基礎上,吸收股份制的原則和做法而構建的一種新的銀行組織形式,是實行股份合作制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這種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三農」服務功能和商業功能相結合的產權制度,對我國「二元經濟結構」比較明顯的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村信用社產權改革來說,是一次新的、大膽的嘗試。
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在設立條件、股權設置、法人治理結構和服務重點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在設立條件上,注冊資本金、資本充足率、資產規模、資產質量等方面均有不同要求。在股權設置上,農村商業銀行的股本劃分為等額股份,同股同權、同股同利;農村合作銀行股權分為資格股、投資股兩種股權,資格股實行一人一票,投資股每增加一定額度就相應增加一個投票權。在法人治理上,股東大會是農村商業銀行的權力機構,同時設置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農村合作銀行權力機構是股東代表大會,股東代表由股東選舉產生,同時設置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農村信用社為入股社員服務,實行民主管理,社員一人一票。法人治理上,社員代表大會是權力機構,社員代表由社員選舉產生,同時設置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在服務重點方面,雖然三者都是主要為轄區內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但由於農村商業銀行是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組建,農業比重較低,因此,在滿足「三農」需要的前提下,還需要兼顧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目標。農村信用社的服務對象則更多地側重於農戶。
⑥ 農村信用社改制農村商業銀行的好處有哪些
信用社改革可以成合作銀行或者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條件更高,有些地方的信用社達不到商業銀行的標准只能改合作銀行。以後的信用社將全部改為商業銀行,改不了就改合作銀行。信用社不改制就不能長遠發展,就會失去既有市場。
農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農村信用社、農信社)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以其全部資產對農村信用社債務承擔責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其財產、合法權益和依法開展的業務活動受國家法律保護。其主要任務是籌集農村閑散資金,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依照國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規定,組織和調節農村基金,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綜合發展,支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社員家庭經濟,限制和打擊高利貸。農信社分為以下部門,農信社合作社,農信社國際金融部門,政通農信社培訓學校,農信社信貸部門等,是目前有銀監會和國務院雙重領導的部門。
農村商業銀行(Rural commercial bank)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
⑦ 農村商業銀行成立後,財務怎麼轉型
允許差異化市場准入,更好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農村商業銀行長期植根於我國最低層次的金融市場中,對小微、對三農金融服務最熟悉,也最有經驗與自覺性。為此,未來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應該允許有以下兩種類型的農村商業銀行並存:一類是佔大多數的中小型農村商業銀行。這類農村商業銀行因規模和能力等原因,以深耕本土、服務本土中小微企業、發展零售銀行業務為己任,深入社區,堅定做有地方特色的社區銀行的決心和信心,與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進行錯位競爭;一類是佔少數的大型優秀農商行,比如監管評級為二級以上的資產規模1000億元以上的農商行。這類農商行規模大、內控好、服務三農或中小微企業到位,監管政策可考慮允許突破經營地域局限,向省內跨區尤其是向地級市以下的農業地區發展。
⑧ 農村商業銀行要改成國企嗎
一,首先,農村商業銀行本來就是國有企業。
農村商業銀行(Rural commercial bank)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
中國銀監會合作金融機構監管部主任姜麗明表示,將不再組建新的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全面取消資格股,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為農村商業銀行。要在保持縣(市)法人地位總體穩定前提下,穩步推進省聯社改革,逐步構建以產權為紐帶、以股權為聯接、以規制來約束的省聯社與基層法人社之間的新型關系,真正形成省聯社與基層法人社的利益共同體。
全國農村信用社資格股佔比已降到30%以下,已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約303家、農村合作銀行約210家,農村銀行機構資產總額佔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41.4%。另外,還有1424家農村信用社已經達到或基本達到農村商業銀行組建條件。通過改革,農村信用社治理模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長期存在的內部人控制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機構自身已經形成了深入推進深層次體制機制改革的內生動力。
二,國有企業,在國際慣例中僅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在中國,國有企業還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資參與控制的企業。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營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點。其營利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