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黨員幹部當前在服務群眾過程中有哪些問題
一、農村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意識不夠強、問題把不準: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農村黨員對開展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沒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將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擺在了次要位置。
二是真正走近農民身邊,服務群眾的時間還不夠多。有些農村黨員雖然身在農村,但心不在農村,對身邊群眾不願意去了解,對群眾沒有感情,很少甚至不會主動到農民家中走訪了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繞道走」,僅有的一些走訪也局限於上級指令和硬性指標等。
三是農村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內容不全面,黨員群眾呈現兩條平行線,平時不接觸,一交叉就是矛盾糾紛,而涉及內容又集中表現為新農村建設規劃、村民違規建房、土地徵用、計生等問題。黨員幹部對問題把不準,認為聯系服務群眾就只包括解決上述問題,忽略其他應該服務的項目和內容,例如帶領農民致富、盤活集體資產、服務農業生產、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等,造成當前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片面、狹窄。
二、農村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基礎缺失、考核不活:
一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後甚至缺失。農村實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集體經濟就逐步走向衰弱,在當前農村大范圍的存在著集體經濟發展滯後甚至缺失的現象,這不僅使得農村黨組織失去了聯系群眾的主要物質紐帶,也使得農村黨員在面對生產、經營自主性日益擴大的群眾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聯系方法和途徑,客觀上造成了農村黨員「聯下少」的現象。
二是農村黨員幹部的考核提拔機制存在諸多弊端。農村黨員幹部,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眾的參與,群眾沒有發言權,在涉及到黨員幹部提拔考核時,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鄉鎮領導說了算,鄉鎮領導說行就行,群眾說了不算,缺乏群眾的監督,這就從源頭上使得農村的黨員幹部沒有動力去聯系服務群眾,只要與上級領導保持好關系,考核提拔就不成問題,導致黨員幹部「聯上多」現象大行其道。
三、農村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方法不多、渠道不暢:
一是聯系和服務群眾創新不足,被動執行。當前農村黨員在聯系和服務群眾中,存在以「結對幫扶」、「掛點駐村」等機關幹部下鄉服務為推手,自己被動參與其中為主要形式的問題,形式單一,缺乏自主創新和主動服務意識。
二是聯系和服務群眾的資金不足。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只能停留在進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簡單的幫扶上。
三是工作方法簡單陳舊。一些農村黨員幹部落實計劃靠「行政命令」,推動工作靠「經濟處罰」,解決糾紛靠「恐嚇哄騙」。四是人民群眾表達意願的渠道不暢。黨員對暢通群眾意願表達渠道工作重視不夠,黨員不願「惹」群眾的事情,以自保心態對待農村工作,造成當前農村一些群眾想找黨員反映問題卻得不到應有的反饋和處理。
(1)黨員幹部在農村建房擴展閱讀
服務群眾要求:
服務群眾,是黨員領導幹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而做到服務基層、服務群眾,需要真心實意的態度、真抓實乾的作風。
黨員幹部要有服務群眾的意識,時刻想著群眾,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需,要有真抓實乾的作風,要深入群眾生活,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做群眾生活的「葯瓶子」為群眾的困難「開方子」,最大限度的為群眾提供幫助和服務,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本著為群眾服務的目標積極回應群眾的需求。
黨員幹部要有服務群眾的能力,服務群眾最終還要體現在為群眾辦事謀利益上,必須具備這種能力才能真正為群眾服務,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努力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做到真學、實學、深學,不斷強化理論武裝,補足理想信念這個精神之「鈣」,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組織領導能力,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要抓好學習教育,廣泛聽取意見,堅持邊學邊改,做實做細,促進服務水平的整體提升。
② 應用紀律處分條例如何處理黨員幹部購買農村宅基地問題
我家沒有規定黨員幹部不允許在農村購買宅基地,只要是,當地的戶口就可以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③ 鄉鎮幹部不是黨員,在農村能不能開黨員會
既然是黨員會了,那肯定要是共產黨員了
④ 黨員幹部是否可承包農村土地
法律並沒有規定涉及類似身份公民禁止承包土地,依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一般規則,當然可以承包。
另外順便多說一句,目前自然村村委會成員多是黨員,縱觀國內也沒有類似的禁止性規定
⑤ 農村黨員幹部家是不拿土地修路怎麼辦
農村黨員幹部家四不拿土地修路怎麼辦?這個就要去咨詢一下有關專業機構,尋求解決
⑥ 吉林黨員幹部在農村親戚宅基地建房違法嗎
如果法律管的了他們,他們就不這么做了,光說違法不處罰也 是白說
⑦ 處理農村黨員幹部違紀存在哪些問題
農村反腐,表面上九級風浪,下面卻紋絲不動。說白了,就是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缺失。
現實中,由於村官的腐敗行為發生在群眾身邊,涉及的款物主要有民政救災、搶險、扶貧、低保、醫保、五保、工程款、補償款……
一、當前農村基層幹部腐敗問題存在的普遍特點:
(一) 數額不大,危害直接
雖然數額不大,但涉及面廣,影響惡劣,易致農民集體上訪現象不斷發生。
(二)膽大妄為,直接侵佔挪用
近年來國家補貼給農民的糧食補貼、低保補貼、退耕還林補貼等項目不斷增多,但有的村幹部到鄉財政領到了錢不按規定發到農民手中,而是想盡辦法佔為己有。
(三)單獨作案,年齡偏大者較多
在農村基層幹部腐敗案件中,單獨作案居多。
(四)處事不公,徇私枉法
有些村幹部利用鄉鎮領導比較信任長期擔任村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的權力獨斷專行,霸佔集體財產為自己謀取私利。
(五)道德敗壞,腐化墮落
一些素質不高的村幹部受腐朽思想的侵蝕,個人生活作風腐化。有的利用集體收入吃喝玩樂、嫖*賭博;有的參與封建迷信活動;有的與村痞狼狽為*,嚴重敗壞社會風氣,群眾敢怒不敢言。
二、農村基層幹部腐敗的原因
(一)少數農村基層幹部自身素質比較低
不少村幹部,社會威望較高但文化水平卻相對較低。他們不學法不懂法,對法律、法規和政策的領會不到位,使得一些農村幹部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部分農村基層幹部缺乏群眾觀念
一些村幹部缺乏農民群眾觀念,往往將權力視為自己謀生的一個條件,公款挪為己用居然「天經地義」,所謂「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三)農村基層防腐力度不夠,懲處不嚴
防腐制度嚴重缺失,缺乏針對性,鄉鎮、村紀檢力量薄弱,防腐工作的實際效果卻沒有要求。這是農村基層腐敗越來越嚴重卻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財務管理混亂給村幹部腐敗造成可乘之機
村幹部變動頻繁,賬目交接不清,誰當幹部誰管錢,賬目設置不夠規范,財務審批不夠嚴格,村幹部權力過於集中,所有支出全憑一人說了算,「白條」自批自支現象在村級財務管理中較為常見。部分村村務公開欄都設有「其他」項目欄,因沒有列明支出的用途,給村幹部以權謀私帶來可乘之機。
(五)村幹部大權獨攬,「位小權重」為滋生腐敗提供了土壤
在農村受傳統宗族觀念和家長作風影響,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般都是本村大姓人氏擔任,有的村「兩委」成員都是一個家庭的,大權集中在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手裡,這些村幹部大小事情由其說了算,權力的過度集中使他們作案時有恃無恐。
三、解決農村黨員幹部腐敗問題的治理對策
(一)選好、用好村幹部
要大膽使用那些政治立場堅定、品質作風優良、工作創新務實的德才兼備的人。
(二)管好財經制約和監督村幹部權力的行使,遏制村幹部職務犯罪。
實行「村財鄉管」制度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村財鄉管」就是將各村的財務賬冊及憑證交鄉鎮政府成立的專門機構管理,每月在規定的時間里,由各村上報本月內的財務收支憑證,再由鄉鎮專門機構審核、處理。這種制度可以制止「白條」入賬等違反財經紀律的支出,減少公款吃喝,從而改變村級財務管理的混亂局面。另外一種形式就是改變村官與會計的隸屬關系,會計由鄉鎮直接委派,這在並村後是可以實現的。沒有隸屬關系的會計,可以充分履行會計職責。
(三)加強教育培訓,提高村幹部的整體素質
對村幹部採取持證上崗、任職教育以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各黨支部應經常召開黨內民主生活會,廣泛開展談心、批評與自我批評等活動,保證黨內民主生活的正常化;對違法違紀村官的及時查處、曝光,對村幹部進行警示教育;檢察機關應主動出擊,深入鄉村、分片分塊,有分有合地開展法制教育,送法下村,直至到人。有關部門整合力量,在農閑季節作者在調查中定期對村幹部進行黨性教育和財經管理、法律知識的培訓,有助於提高村幹部的綜合素質。
(四)適時適當提高村幹部經濟待遇
逐步提高村幹部的經濟待遇,有其合理性,而且在此基礎上,要適時統一解決村幹部的醫保、社保的問題,使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解決他們後顧之憂。
(五)加快法規制度建設,使反腐敗工作在法制的軌道上運行
由於所涉及的資金數額不大,通常無法形成刑法意義上的犯罪行為。要克服執紀執法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現象,要重視有關程序性法規制度的建設,通過調查研究,探討具體的工作程序和環節。關鍵要強化過程和環節控制,保證「便民」和防止腐敗雙重目標的真正實現。
⑧ 公務員黨員幹部可以在農村買房子嗎
公務員黨員幹部是可以在農村買房子的,這個沒有要求的呀
⑨ 戶口不在農村,共產黨員,公職人員,領導幹部,可以分到農村父母的房屋嗎
可以啊,任何人都有權繼承父母的遺產。不會因為他的身份而剝奪他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