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農村合作醫療在異地能用嗎都需要什麼手續
吉林的新農村合作醫療在天津是可以使用的,但是需要辦理轉診才可以使用。
跨省異地就醫需要辦理的手續:
按照《吉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規定,由省內有轉診資格的省級定點醫療機構或省及各縣(市、區)新農合管理辦公室(中心)發起轉診,按照《新農合跨省就醫聯網結報轉診單》要求填寫並生成紙質版,列印交由患者,作為跨省異地就醫轉診的憑證。
對於參合患者需要異地報銷,應填寫銀行賬戶等信息,具體內容參見《新農合跨省就醫聯網結報數據交換技術方案》;對於未辦理身份證的嬰幼兒,姓名為XXX之子(之女),XXX為已參合的父母(或監護人),身份證和合作醫療證為XXX的證件號碼,以保證患者身份的一致性。
參合患者轉出省份新農合省級平台通過國家平台及時接收參合患者就診的定點醫療機構返回的住院登記信息。在辦理轉診的同時,須告知患者外出就醫應攜帶轉診證明、身份證、參合證/卡,方可享受跨省就醫即時結報服務。
參合患者在辦理入院登記時應主動向定點醫療機構出示合作醫療證、身份證(或戶口簿和監護人身份證)、入院通知單、轉診單。定點醫療機構應嚴格查驗就診人員的身份信息,核對參合患者本人及其出示的身份證(或戶口簿和監護人身份證),辦理入院登記手續。
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結算:
經吉林省轉診的參合患者在外省定點醫療機構出院報銷補償時,使用就醫省份的新農合相關目錄,補償標准按照可補償費用0-1500元(含1500元)為起付線,1500元(含1500元)以下不參與報銷補償,1500元以上按照55%比例報銷補償。
參合人員經規范轉診跨省異地就醫時,出院只需支付個人自付費用,定點醫療機構先行墊付異地就醫結算補償費用。定點醫療機構定期向就醫地新農合經辦機構提交回款材料,申請撥付已墊付資金。對於部分佔用資金較多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地省級經辦機構可以向其預付部分資金。
也就是說,只要辦理好轉診的,在天津看病時只要說明自己的情況,就只繳納個人自費的部分,新農合報銷的按照報銷即可。
(1)新農村合作醫療外地使用可以嗎擴展閱讀:
首先要辦理好轉診,在省級定點醫療機構或省及各縣(市、區)新農合管理辦公室(中心)發起轉診,辦理住院時出示辦理好的所有材料。患者接到入院通知後持入院證明到指定窗口辦理入院登記,主動告知轉診身份,並出示跨省異地就醫轉診單、身份證、農合卡(證)等材料。
攜帶材料不全的告知患者帶齊全部資料方可享受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報待遇。 出院時繳納個人自付部分,而轉院的定點醫療機構信息系統調用跨省異地就醫結報結算程序,分解結算患者自付金額以及新農合基金補償金額。 也就是說,患者需支付自付金額,新農合基金補償金額由醫療機構墊付。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信息平台-吉林省新型農村合
Ⅱ 農村合作醫療在外地能用嗎
當然是可以報銷,不過就是比較麻煩,首先異地就醫需要在住院3日內向新農合所在地提內出就醫申容請,獲得批准以後才可以報銷。
需要使用醫保范圍內的葯品和檢查,並且需要扣掉起始費用,根據醫院級別不同起始費用和報銷比例也不相同。
參保者出院後,將經患者本人簽字或蓋章的住院發票、出院記錄、費用清單、轉診證明及本人身份證復印件或戶籍證明繳本鄉鎮合管所,經審核後集中統一送交市農保業務管理中心。
(2)新農村合作醫療外地使用可以嗎擴展閱讀:
以下情況不列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
非區內定點醫院門診醫療費用(特殊病種門診治療費用除外)、未按規定就醫、自購葯品所產生的費用。
計劃生育措施所需的費用,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醫療費用。
鑲牙、口腔正畸、驗光配鏡、助聽器、人工器官、美容治療、整容和矯形手術、康復性醫療(如氣功、按摩、推拿、理療、磁療等)以及各類陪客費、就診交通費、出診費、住院期間的其他雜費等費用。
存在第三方責任的情況下,發生人身傷害產生的醫葯費依法由第三責任方承擔,如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等。
因自殺、自殘、服毒、吸毒、打架斗毆等違法行為以及其家屬的故意行為造成傷害所產生的醫葯費。
Ⅲ 新農村合作醫療能在異地報銷嗎
我妹妹生病也去過外地的醫院,我所知道的是,不能在北京就診的醫院直接報銷版,要回你們當地的衛生局權報銷,這種情況下,准予報銷的比率很低!你去北京的醫院一定要把醫生開的出院證明收好,反正醫院出的東西都要盡量收好!
Ⅳ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可以轉到異地嗎
可以。
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可跨省轉移接續。
《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接接續暫行辦法》是繼半個月前出台基本養老關系跨省轉移辦法後的又一項惠及個人基本保障的政策,這一辦法將於今年7月1日起實行。
暫行辦法規定,從2010年7月1日開始,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可以轉移自己的醫保關系,個人賬戶可以跟隨轉移劃轉。除醫保關系可跨省轉移之外,隨參保人身份的變化,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種不同類型的醫療保險關系,也可互相轉移。
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可在就業地參加當地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回農村後可帶回,轉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而且不會中斷。
(4)新農村合作醫療外地使用可以嗎擴展閱讀:
《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
第三條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單位就業並有穩定勞動關系的,由用人單位按照《社會保險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辦理登記手續,參加就業地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其他流動就業的,可自願選擇參加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就業地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並按照有關規定到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或就業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登記手續。
第四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員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後,由就業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通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辦理轉移手續,按當地規定退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再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待遇。
Ⅳ 外地看病老家農村合作醫療可以報銷嗎
可以異地報銷。
參保人辦理異地就醫確認手續後,方可在經認定的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其個人醫療帳戶金額可憑醫保卡的任一營業網點支取,用於支會門診一般疾病費用及在葯店購葯配葯的費用。
參保人員患病住院(含門診特定項目治療)可到已認定的當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住院和門診特定項目治療,醫療費用先由個人墊付,自出院之日起1個月內,憑以下資料由參保單位向市醫保中心申請報銷;
1、醫療保險卡的正反面復印件;
2、已確認的《異地就醫申請表》復印件;
3、出院或診斷證明,屬門診特定項目的醫療費用需附經市醫保中心審批的《門特申請單》復印件(急診留觀除外);
4、醫療費用開支明細清單;
5、醫療費用的正式了票(背後有報銷人簽名)。
(5)新農村合作醫療外地使用可以嗎擴展閱讀:
保障內容
1、保障對象。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
2、保障范圍。大病保險的保障范圍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應按政策規定提供基本醫療保障。
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
高額醫療費用,可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判定標准,具體金額由地方政府確定。
合規醫療費用,指實際發生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可規定不予支付的事項),具體由地方政府確定。各地也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病種起步開展大病保險。
3、保障水平。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為目標,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
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隨著籌資、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最大限度地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Ⅵ 在外地看病能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嗎
能報銷。
一、新農合異地就醫報銷流程:
1、患者本人/家屬帶患者身份證(或戶口本)、兩張一寸彩色照片、新農合醫療證到參合地經辦機構轉診備案手續,也可以致電辦理
2、攜帶患者身份證、新農合醫療證和轉診備案手續到轉診醫院就醫,辦理新農合住院手續,只有要找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3、患者住院接受治療
4、出院後,憑患者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新農合醫療證、病歷復印件、住院結算單(有的是發票形式的)、住院費用清單、轉診備案手續到參合地經辦機構報銷。
二、異地新農合報銷所需材料:
1、患者的《農合證》、戶口本、身份證原件
2、全省統一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轉院審批表(外地務工或外地居住的不提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轉院審批表,需提供務工所在單位或居住地村級以上部門證明)
3、診斷證明
4、出院證
5、住院醫療費用匯總清單
6、住院收費發票(如提供地方稅務監制的民營醫療單位發票,須提供其衛生主管部門確定其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的文件,是復印件要加蓋出台文件單位的公章)
7、加蓋公章的住院病歷復印件(包括病歷首頁、長期醫囑、臨時醫囑、出院小結)
(6)新農村合作醫療外地使用可以嗎擴展閱讀
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日前要求,今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准在2014年的基礎上提高60元,達到380元。
農民個人繳費標准在2014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全國平均個人繳費標准達到每人每年120元左右。積極探索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收入狀況相適應的籌資機制,逐步縮小城鄉基本醫保制度籌資水平差距。
合理調整新農合統籌補償方案,將政策范圍內門診和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提高到50%和75%左右。以省(區、市)為單位統一制訂新農合報銷葯品目錄和診療項目目錄,建立完善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嚴格控制目錄外費用佔比,縮小政策報銷比和實際報銷比之間的差距。
加強門診與住院補償方案的銜接,適當提高門診手術、日間手術等門診診療報銷比例,合理設置住院起付線或低費用段報銷政策,控制門診轉住院行為。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非公立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等納入新農合定點范圍,滿足參合群眾多樣化需求。
Ⅶ 農村合作醫療跨省可以用嗎
新農村合作醫療可以跨省使用,可以跨省使用,但是報銷還要回戶口所在地,不能跨省報的。
1、填寫《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工作、居住人員情況申報表》並蓋章;
2、所需報銷清單:一般情況需要在所在衛生院出院結算單、費用清單、、出院小結、病例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戶口本復印件、轉診證明。
3、 將填寫好的《申請表》拿到社保機構審核;
4、審核通過後,可直接憑借醫保卡在聯網醫療機構、葯店刷卡結算。
1、門診報銷
(1)普通門診報銷比例50%,每人每年報銷封頂80元;
(2)門診觀察每日最多可報銷30元,每年最多可報銷1000元;
(3)門診大病報銷比例50%。
2、住院報銷
(1)鄉鎮級(一級)住院報銷起付線200元,報銷比例85%。
(2)縣級(二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起付線500元,報銷比例70%。
(3)市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起付線700元,報銷比例55%。
(4)省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起付線1000元,報銷比例50%。
(5)經縣級新農合管理機構同意轉診備案,並在縣域外除市級、省級定點的醫療機構住院的,統一報銷起付線1000元,報銷比例40%,保底報銷比例20%。
3、大病報銷
國家確定的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終末期腎病、乳腺癌、宮頸癌、重性精神疾病、艾滋病機會性感染、耐多葯肺結核、血友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唇齶裂、肺癌、食道癌、胃癌、I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結腸癌、直腸癌
等20類重大疾病醫療費用經新農合報銷後,剩餘合規費用8000元以下部分報銷17%,超過8000元以上部分報銷73%,個人最高年補償限額20萬元。
注意事項:
以下情況不列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
(一)非區內定點醫院門診醫療費用(特殊病種門診治療費用除外)、未按規定就醫、自購葯品所產生的費用;
(二)計劃生育措施所需的費用,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醫療費用;
(三)鑲牙、口腔正畸、驗光配鏡、助聽器、人工器官、美容治療、整容和矯形手術、康復性醫療(如氣功、按摩、推拿、理療、磁療等)以及各類陪客費、就診交通費、出診費、住院期間的其他雜費等費用;
(四)存在第三方責任的情況下,發生人身傷害產生的醫葯費依法由第三責任方承擔,如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等;
(五)因自殺、自殘、服毒、吸毒、打架斗毆等違法行為以及其家屬的故意行為造成傷害所產生的醫葯費;
(六)出國或在港、澳、台地區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
(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規定不予報銷的葯品和項目;
(八)區醫管會確定的其他不予報銷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