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專業手繪新農村文化牆宣傳畫怎麼收費
牆體手繪文化牆收費這個問題要根據不同地方,不同畫面的難度及要畫的面積而定,總之自己覺得可以就行,沒有一個硬標準的.謝謝
『貳』 新農村宣傳畫文化牆用什麼材料,工具,以及作畫步驟,請詳細列出來謝謝,
最好使用防水的顏料,我們都是用的丙烯顏料在家防水清漆,效果很好
『叄』 急!!!農發行的宣傳語「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建設新農村的銀行」怎麼理解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制定核心理念和宣傳語
發布日期:2006-06-20
為加強農發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在廣泛徵求全系統意見的基礎上,經反復討論修改,農發行總行近日下發了《關於印發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核心理念、宣傳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確定了我行的核心理念與宣傳語。
《通知》中明確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核心理念和宣傳語如下:
核心理念:「至誠服務 有效發展 以人為本 構建和諧。」
宣傳語:「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建設新農村的銀行」。
宣傳語是用富有影響力、持久力、認知率和文化沖擊力的一句話或一個短語,來突出企業某一方面的特性,從而達到宣傳企業產品、強化企業形象、擴大企業知名度等作用。突出我行以支農為本,服務「三農」的根本宗旨,並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與時俱進,確定「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建設新農村的銀行」作為我行宣傳語。
首先,「建設新農村的銀行」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客觀要求。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明確提出要繼續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面對新形勢,農發行作為以服務「三農」為根本宗旨的國家農業政策性銀行,支持建設新農村是我行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行必須承擔的義務。
其次,「建設新農村的銀行」是我行對國家、對公眾、對未來的庄嚴承諾,也是對我行定位的清晰描述。作為農業政策性銀行,過去11年以來,我們一直遵循以農為本的宗旨,以服務「三農」為己任,為「三農」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守服務「三農」的立行之本,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切實加大對「三農」的支持,為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第三,「建設新農村的銀行」這一口號本身具有影響力、持久力,容易引起大家共鳴和認同,體現了宣傳語的特點,能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
原文在這!!!http://www.adbc.com.cn/templates/T_second/content.aspx?nodeid=118&page=ContentPage&contentid=5280
『肆』 我家住在貴州農村,新村有山有水,就是沒有好的發展。今年政府使我們村進行新農村建設,聽他們宣傳是說大
測一下土地酸鹼 然後種合適的作物唄
『伍』 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論文3000字怎麼寫
城市與農村生育觀念
——差異,變化趨勢及原因分析
摘要:人口問題——無論是上世紀人口增長過快、還是現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等等,一直都是困擾我國的一個大問題。下面通過對生活環境、文化程度、經濟基礎、社會政策四方面對城市與農村生育觀的差異變化趨勢及成因進行分析。
關鍵字:城市與農村 生育觀 差異 變化趨勢 成因
前言:人口問題——無論是上世紀人口增長過快、還是現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等等,一直都是困擾我國的一個大問題。無疑,人們的生育觀念主導了人口的數量與質量,作為我國建設的主體——城市與農村,在人口生育觀念上究竟有怎樣的差異?它們在上世紀一直到現在分別是怎樣變化的?它們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主體:從上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們就在不斷的發現和找出問題,從農村觀念的落後,教育的欠發達,城市普通家庭經濟的壓力,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保障都是農村和城市生育觀念產生更大的區別的原因。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城市中夫婦的生育觀發展到了「一個太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的程度;而農村由於生產需要,任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加上傳統觀念「傳宗接代」的桎梏,「重男輕女」的生育觀比較普遍。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只生一個好」的口號響徹全國,全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城市中夫婦的生育觀逐漸轉變為「只生一個好」;而農村中,由於種種原因,計劃生育政策得不到普及實施,在農村夫婦中任然有部分保留原有生育觀念。在廣大農村,由於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社會保障能力薄弱,部分群眾想生男孩、多生孩子的願望比較強烈。但懷孕後沒有經濟基礎,也沒有技術支持鑒別胎兒性別,只是簡單的懷孕、生小孩,如果是女性,繼續生,一直生到男孩為止。廣為流傳的「超生游擊隊」就是這種現象的真實寫照。對於這一部分人群,控制手段不同於其他,需要採取的措施是在積極宣傳的同時,建立健全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扶助制度,要積極建立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有利於計劃生育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單純的法律控制手段效果不太明顯。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至本世紀初,國家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嚴厲懲治「多
生、偷生」,加上各類環境因素等,城市與農村的生育 觀基本趨於一致,都提倡「獨生子女」政策,「只生一個好」真正的到貫徹。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從部分發達的大、中城市所做的人口普查來看,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國家雖然持續進行計劃生育政策,但為了緩解國家老齡化趨勢,在計劃生育政策的控制尺度上有所放寬,部分符合生育第二胎條件的夫婦開始考慮是否生育「第二胎」。
我們都知道,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以非農業產業和非農業人口集聚為主要的居民點。城市以非農業產品作為主要生產物,重視手工及工業技術,科學發展速度遠遠大於非城市地區,因此,城市居住人口素質相對農村人口素質較高。城市人口的平均素質較高體現在文化水平較高、生產力較高等等。
變化趨勢:近幾年來,一個數字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少媒體稱,中國男女比例出現嚴重失衡,到2020年,中國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到4000萬,這意味著平均五個男性中將有一個找不到配偶,將有數千萬的男子無妻可娶,而且這一現象已經開始逐漸顯現出來。不難發現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
(一)、與此相對應的數字是,2004年7月15日,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透露,目前全國男女出生性別比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達到135:100,大大偏離了103-107的正常范圍,形勢不容樂觀。
(二)、性別比例嚴重背離正常范圍,勢必會給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而男女性別比例失衡主要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因此,我們國家應當加大對非法鑒別胎兒性別的查處力度,力爭扭轉這種不利趨勢。
(三)、出生嬰兒性別比,是指每百名出生女嬰對應的出生男嬰數。2004年以來,隨著國家領導層的關注,新聞媒體的持續報道,公眾對於該問題的認識逐漸深入,已經意識到,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既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倡導男女平等、少生優生的社會新風,同時還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解除生育女孩家庭的後顧之憂。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法律作為調控社會、平衡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控制出生嬰兒性別比方面也應發揮其自身獨特的作用,與其他手段形成一個控制體系,共同為控制出生嬰兒性別比作出貢獻。
原因分析: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的改革創新首先是理念的創新。只有確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這一核心理念,確立依法宣傳教育、按需宣傳教育、宣傳教育也是服務、宣傳教育虛實結合等新理念,才能做到在宣傳教育理念創新的前提下,創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的內容、方式等,進而提高宣傳教育的效果,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我國近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而要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又必須抓緊抓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由於宣傳教育在整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中始終處於首要地位,其改革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思想是行為的先導。」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以下簡稱宣傳教育)的改革創新首先是理念的創新。為此,本文擬就宣傳教育的理念創新作一初步的探討,以求教於方家。
宣傳教育理念的創新涉及諸多方面,很難在一篇短文內闡述清楚,所以,只能擇其要而言之。我以為,在宣傳教育理念創新方面,至少要確立如下幾種新的理念:
一、宣傳教育的核心理念
最近,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主要指導方針。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絕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否則,就離開了它的「第一要義」,就無所謂發展觀。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要發展,宣傳教育的理念要創新,其核心就是要確立這科學發展觀。確立了這一全新的理念,方能在宣傳教育工作實踐中創新內容、形式等,從而營造一個好的強烈的社會輿論氛圍,引導廣大育齡群眾確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推動社會主義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設,最終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二、依法宣傳教育的理念
依法宣傳教育是依法行政的內容之一。過去,在計劃生育系統,一提到依法行政,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政策法規部門,認為只有政策法規部門才涉及依法行政的問題,而宣傳教育部門似乎與依法行政關系不大。事實上,這正是宣傳教育理念需要創新之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以下簡稱《人口與計生法》)第一章第二條第三款明確規定:「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以法的形式將宣傳教
育確定下來,使之有了法定的重要地位,這在我國是史無前例的。其意義是極其深
遠的。宣傳教育不再是停留在計劃生育工作經驗的層面上,而是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是依法必須進行的。依法宣傳教育,除了以上所說的宣傳教育在《人口與計生法》中具有法定地位外,還有一層含義,就是宣傳教育必須依法進行,宣傳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以此規范人們的生育行為,同時,為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而營造輿論氛圍。這也是宣傳教育理念創新的又一個重要方面。
三、宣傳教育虛實結合的理念
宣傳教育的虛實結合,至少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宣傳教育必須既務虛又務實,做到虛實結合。最近,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全國范圍內啟動「關愛女孩」行動,以人為本,從人們群眾最關心的具體問題抓起,從建立有利於女孩及其家庭發展利益導向機制出發,將宣傳新的生育觀念融入為群眾辦實事之中,便是宣傳教育虛實結合的一個典範。
(二)、是宣傳教育也有硬指標。過去,人們總是將宣傳教育視為「軟任務」,認為宣傳教育就是「搖搖筆桿子,耍耍嘴皮子」,沒有硬指標,也不能直接產生效益,因而,經常要宣傳教育給所謂的計劃生育中心工作如年終考核等讓路。這種宣傳教育僅是「軟任務」的理念,也是一種亟待更新的理念。宣傳教育,雖說不能立竿見影,但其長遠效益是毋庸置疑的。這種長遠效益突出地表現在人們婚育觀念的根本轉變上。況且,新的時期,新的形勢,給宣傳教育帶來了新的變化,新的要求,宣傳教育已不全是「軟任務」,而有了「硬指標」。此外,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是我黨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將這項工作納入黨的宣傳工作的大系統,統籌安排,這也是需要確立的新的理念。這一問題不難理解,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總而言之,要創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的理念,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者必須加強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唯其如此,才能以全新的理念指導宣傳教育工作實踐,使中國人口保持平衡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緒論、第四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第六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
3.《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一章第八章人民出版社06版、
4.《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下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5.《人民日報》2002年3月4日。
6.《應用文寫作》中調查報告部分。http://..com/question/201627701.html?si=4
『陸』 一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宣傳材料
廣濟村委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材料
[ 錄入者:jcdj | 時間:2008-04-21 17:02:45 | 作者: | 來源: | 瀏覽:293次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深刻分析當前國內形勢,全面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確定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我們黨歷來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採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農業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稅費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農村呈現良好的發展局面。我國開始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的歷史階段。
一、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推進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繁重的歷史任務,必須堅持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必須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不斷創新農村體制機制;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民生產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必須堅持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依靠農民辛勤勞動、國家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議,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
二、新農村建設的全新表述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在於「五句話、二十個字」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生產發展:就是要打牢物質基礎,既要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大力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農業標准化,健全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動植物病蟲害防控體系;合理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生活寬裕:就是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著力點。
堅持以人為本,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採取綜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廣泛開辟增收渠道。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擴大養殖、園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綠色食品的生產。積極開拓農民外部增收潛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積極發展鄉鎮企業、農村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切實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完善現有農業補貼政策。通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率持續達到5%以上。
鄉風文明:就是要在農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風貌,培養較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大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開展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建立健全農村養老、醫療、低保等社會保障體系;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鄉規民約,破除陳規陋習,依法管理宗教活動。
村容整潔:就是要改善農村人民環境,使農村的發展得到合理規劃。
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村道路、安全飲水、農村能源、改廚改廁等設施的投入,完善電力、廣播、通訊、電訊、電力等配套設施建設。使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供水系統快捷衛生,電力設施安全齊備;加強農村環境建設,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溝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加強危舊房屋更新改造,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生活環境;搞好鄉村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地建設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的民居民宅,美觀實用,節約土地。
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強和完善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
發展和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堅持群眾路線,學會與群眾商量辦事,不斷增強做好新時期農村工作的本領;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搞好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逐步建立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機制,教育引導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不斷增強集體經濟服務功能,積極發展「民管、民辦、民受益」的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加強農村法制建設,加大法制宣傳和教育力度,依法辦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三、新農村建設的「四位一體」
新農村建設的「新」在於「四位一體」全面推進的全新思路。新農村建設不是簡單的修路、建房,而是按照統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這一主線,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全面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發展,努力建設繁榮、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在具體思路上,不僅注重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改善村容村貌,更注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不僅重視在經濟上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更重視在政治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不僅強調立足於促進農業和農村自身的改革與發展,更重視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帶動農村;不僅立足於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更注重謀劃長遠,提出了保障新農村建設持續進行的政策框架。
四、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圍繞「繁榮農村、富裕農民、提高農村綜合文明程度」這個目標,以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工業與農業、城鎮與農村、城鎮居民與農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結合現代新昆明南城、西城建設,突出統籌城鎮和鄉村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和社會事業發展等重點,推進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重點,著力推進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五、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基本原則
以發展為中心的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調整農村生產關系,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尊重農民意願的原則。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
統籌協調的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經濟、社會環境及城鎮和鄉村發展整體性,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堅持生產與生活條件同步改善,建設與管理同步推進。
科學規劃的原則。要尊重農村建設的規律,統籌兼顧合理布局,揚長避短、突出特色,搞好總體規劃和具體布置,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
從實際出發的原則。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協商,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
分類指導原則。要根據鄉(鎮)、村的資源、區位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採取多種方式,探索實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多種建設方式。
發展各方面積極性的原則。黨委和政府要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切實加強農村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要把廣大農民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依靠農民辛勤勞動、上級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六、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
經過十年的努力,2015年,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農村經濟穩步健康發展,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良,農村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全面發展,村容村貌整潔,農民素質及農村綜合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5年翻一翻,達到6456元,與現代新昆明建設同步,使廣大農民實實在在享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廣大農村初步呈現環境優美、和諧安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貌。
七、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任務
堅持以產業化發展為支撐,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的,以深化農村配套改革、完善政策體系為保障,以農民為主體,以調動農民積極性為根本,以建立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機制為動力,努力形成資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鄉發展格局。針對我縣各鄉(鎮)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實際,以昆陽、晉城、新街、二街、上蒜、寶峰等中心鎮為重點,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思路,著力推進「三個集中」,即:工業向園區集中,耕地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民向集鎮集中,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以建設小康、文明、生態、和諧村為載體,著力培育產業、發展經濟,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努力使產業發展形成新格局、農民生活有新提高、公共服務形成新體系、鄉村面貌呈現新變化、鄉風民俗形成新風尚、民主管理形成新機制。
「十一五」期間,在做好規劃,統籌開展城鄉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力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事業等關乎農村發展的基礎性建設的同時,確定35個村重點推進。2010年,按照城鎮發展規劃,使昆陽、晉城周邊農村融入城鎮,成為城鎮社區;25%的村發展成為符合現代新農村的要求的小康示範村;大多數村有實質性進展,取得明顯成效,農民純收入顯著提高。2006年,按照典型示範、逐步推開、每年集中扶持一批的工作思路和「有特色,有普遍性意義,農民有要求,有增長」的試點要求,按區域(城鎮、壩區、山區、半山區),分層次(條件好、條件一般、條件較差),積極與市級對接,重點選擇10個村,圍繞提高農民收入、村莊規劃、環境整潔、人蓄飲水、「一池三改」、鄉風文明等農民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問題,開展新農村建設綜合試點工作,取得經驗後在全縣推開。
八、生態環境建設的「一池三改」
加大扶持力度,以建設生態村模式為重點,以戶為基礎,村為載體,著力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扎實推進「一池三改」(沼氣池、改灶、改圈、改廁),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加快推進農村沼氣、省柴節能灶、秸桿汽化等農村能源建設,推動家居生活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自2007年起,與新農村規劃建設相銜接,在上級補助的同時,縣財政對「一池三改」的農戶每戶再補助500元。
九、村莊整治的「四清四化」
加快村容整治步伐,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現象。從今年起,按照整潔、衛生、文明的要求,廣泛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四清四化」活動。(「四清」即:清理土堆、石堆、柴草堆,做到堆放有序;清理雜草、糞便、垃圾,做到定點存放、定期處理;清理亂挖亂圍,平整地面、拓寬公共空間;清理人畜居舍混建,實行有效分離。「四化」即:修整村街巷道,清除亂搭亂建,做到村莊整潔,道路硬化;改水、改廁、整治臭水溝、死水塘,做到環境凈化;在村莊四旁、主要街道兩側和空地栽樹種花,進行綠化;鼓勵有條件的村莊安裝路燈,實現村莊亮化)。力爭到2010年,全縣大多數村莊較好地改變「臟、亂、差」現象。
十、廣濟村建設重點及建設項目
(一)主要內容:
1、在增加農民收入,培育產業方面:
①引進2--3個蔬菜新品種,進行推廣種植,增收效益明顯;
②建一個5畝蔬菜育苗基地,並實施規范化管理示範;
③成立廣濟村蔬菜種植協會;
④協助當地5個冷庫進行技改和達標,鞏固和發展蔬菜基地建設;
⑤進行廣濟村產業結構規劃。
2、在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①拆除小廁所485個,修無公害公廁10個;
②修建新村至老村長220米,寬8米主的幹道一條;
③支砌通過村中富有塘主要排洪溝道,長600米,寬2米,並且溝兩邊布置綠化帶;
④支砌村邊公路(昆洛路)旁溝,長150米寬1米1條;
3、加快公其事業方面:
①建村文化娛樂場所一個,700 m²;
②全面排查一次五保戶,特困戶,確保救濟。
4、在村莊改造和環境整治方面:
①廣泛開展「四清四化」村莊環境整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②協調縣規劃局對村莊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完善32畝新村建設土地手續;
③粉刷村莊外牆,共計 間。
5、在農民基本素質方面:
①組建優良蔬菜科技示範60戶,輻射帶動農戶600戶;
②示範戶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100%,建立入戶欄案和入戶掛牌數到位率達100%;
③舉辦各類適用技術培訓20期,培訓1000人次;
④進行建設1700平方米科普活動中心,擴建科普活動室60平方米,新建科普宣傳欄120平方米。
6、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方面:
①加強村民自治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兩公開、四民主」機制;
②繼續創建「五個好」村黨支部,深入實施「雲嶺先峰」工程。
對不起,改造前的沒有,多了發不出去!
『柒』 新農村建設如何提高農民參與積極性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是主體,如何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應將發動農民、調動農民積極性置於首位。
一、對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鄉村兩級的做法。
(一)廣泛宣傳,激發農民投身建設新農村熱情。一是制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月活動方案》,及時宣傳報道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思路措施、工作動態和典型經驗,使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主要任務、目標要求以及具體措施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形成百姓創農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新農村建設濃厚氛圍。二是通過召集村民開會,掛宣傳橫幅,裝貼宣傳標語,與村民零距離交談等多種形式介紹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重點、典型和建設進程,動員廣大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熱情。三是充分利用學校師生力量,組織開展師生志願服務新農村建設活動,動員廣大學生通過發放宣傳單進村宣傳解說新農村建設的有關政策,從而把宣傳發動工作做得更深、更細、更大,讓農民切實理會到新農村建設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從而激發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推進農村管理民主,發揮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主體作用。一是加強村級組織班子自身建設,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通過「兩推一選」、「公推直選」等方式,選好配強服務型、開拓型村級兩委班子。二是加強黨員素質建設。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創建「五個好」(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好)村黨支部。三是加強村級組織陣地建設。按照「基礎設施完備、基本制度規范、基本功能健全、活動開展有序」的標准和要求,進一步提升村級組織陣地規范化建設檔次。四是加強村級民主政治建設。完善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等制度。規范「村務公開」、「一事一議」制度,實現基層民主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五是加強法制建設,保障農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推行村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村民議事會、監事會制度,全面提高農民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治水平。
(三)轉變政府職能,引導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調動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政府應正確引導。一是加強自身建設,提高依法服務能力。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學習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有關法津法規、上級的重大決策部署等,提高法律政策素質,增強工作的全局性和預見性,同時重視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知識、現代科技知識相關知識,提高及時為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提供信息、技術、市場等水平。二是轉變職能,發揮行政服務水平。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實現角色轉換,正確處理好履行職能中的「越位」和「缺位」問題,務求做到「歸位」和「到位」。改變過去行政推進式、命令式工作作風,深入基層,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對依法屬於村民自治范圍內的
『捌』 宣傳新農村環保,怎樣宣傳
宣傳口號
1、萬物一體、天人合一
2、仁愛及物、慈悲為懷
3、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4、尊天重地、敬天愛人
5、贊化天地、道法自然
6、天地為父母、父母為天地 (王陽明)
7、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 (庄 子)
8、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 (庄 子)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德、道法自然 (老 子)
10、敬畏自然、崇尚自然
11、欣賞荒野、回歸自然
12、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欣賞大自然、共享大自然)
13、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
14、楊柳散和風、青山淡吾慮
15、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陶淵明)
16、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
17、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陶淵明)
18、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陶弘景)
19、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李清照 )
20 、慢慢地走、欣賞 啊!
21、 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選擇 選擇綠色生活、健康適度消費
22、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樣骨肉一樣皮 (白居易)
23、釣而不網、 弋不射宿 (孫 子)
24、只有一個地球、人類應該同舟共濟
25、人類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26、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但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 (甘 地)
27、拯救地球、從生活中細節做起
28、人類若不能與其它物種共存,便不能與這個星球共存
29、幸福生活不只在於豐衣足食,也在於碧水藍天。
30、除了足跡,我們什麼也沒有留下;除了攝影,我們什麼也沒有帶走
為了子孫後代,請留下一片凈土 (台灣森林公園環保廣告)
31、「我們不要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恩格斯)
32、過猶不及,凡事勿過渡。知足常樂
33、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
34、建設生態文化、塑造生態文明
35、讓我們親近綠色,一路同行!
用我們的心來關愛大自然吧!
社 會 類
1、創建環保模範城市 建設環保綠色家園
2、建環保模範城市 創美好幸福生活
3、創建環保模範城市 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4、創模你我他 實惠在大家
5、樹立科學持續發展觀 全民共創環保模範城
6、保護一片綠地 撐起一片藍天
7、讓天空永遠湛藍 讓綠蔭擁護家園
8、保護環境 功蓋千秋 破壞環境 禍及千古
9、草木無情皆願翠 行人有情多愛惜
10、提高環保意識 建設美好家園
11、污染環境千夫指 保護環境萬人頌
12、藍天之下你我他 優美環境靠大家
學 校 類
1、大手小手齊動手 共創環保模範城
2、爭做環保小衛士 共建環保模範城
3、用我們的小手放飛綠色的希望
4、青草綠樹你我他 咱們同住一家
5、創建綠色學校 美化學習環境
企 業 類
1、發展循環經濟 提高企業效益
2、點滴做起 清潔生產
3、堅持科學發展觀 樹立科學資源觀
4、清潔生產是企業的生命
5、節約和保護資源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6、自覺遵守環保法律 加強企業污染治理
保護環境 就是保護生產力
水-----20億人生命之所系
既要金山銀山 更要青山綠水
提倡綠色生活 實施清潔生產
樹立節水意識 反對浪費水源
保護環境 抗擊非典
提高環境道德水平 建設文明小康城區
保護環境 造福後代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同心共創美好家園
當環保衛士 做時代公民
讓大氣清新、讓天空蔚藍、讓河山碧綠
企業求發展 環保須先行
別讓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
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愛護我們共有家園
天藍水清 地綠居佳
合理利用資源 保護生態平衡
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切實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玖』 關於新農村建設宣傳圖片
你的問題還有補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