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建房樓層高度不得超過三層有法律依據嗎
15、堅持「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原則,做好住房空間、平面布局
(1)為滿足村民的不同需求,可採用垂直和水平分戶兩種布局方案:垂直分戶(2-3層),較適用於從事農業和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水平分戶(4-5層)較適用於部分脫離農業生產的農戶。
(2)優化農村住房平面布局。住房平面布局要多樣化,以適應不同農民生活水平對住房的要求;要按照農民生活習慣,科學組織起居、睡眠、學習、會客、餐飲、存放工具等基本功能空間,在空間劃分上基本做到寢居分離、食寢分離和凈污分離;北方宜突破傳統一明兩暗、單進深布局,採取雙進深平面布局,廚房、儲藏等輔助用房布置於北向,構成防寒空間;南方地區卧室、起居室(堂屋)等應有室外空氣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地區設戶內衛生間,適應農民現代生活方式和衛生需求;鼓勵集中飼養禽畜。
(3)提高住房的適應性。室內空間組織宜具有一定靈活性,可分可合,適應不同時期家庭結構變化,避免頻繁拆改。住房層高一般宜在2.6~3.0米之間,其中底層層高可酌情增加,但一般不超過3.3米。
(4)合理布置庭院與輔助用房。住房設計應根據農村的自然條件和農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為農民提供適當的室外庭院空間。院落應根據農民的生活習慣和發展庭院經濟的需要,合理安排涼台、棚架、儲藏、蔬果木種植、畜禽養殖等功能區。院落各功能場地的布局應符合環境整潔、使用方便的要求,原則上須人畜分離,畜禽柵圈不應設在生活區的上風向位置和院落出入口位置。依據生產需求,科學合理設置輔助用房。輔助用房,如農機具房、農作物儲藏間等,應與主房適當分離,可結合庭院靈活布置,要在滿足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有利生產。
⑵ 為什麼很多農村房子都是三層農村建房有層高限制嗎
大多數地方的農村,大家都可以發現,三層的房子佔比最多。為什麼很多農村房子都是三層?如果我想蓋五層六層呢?是不是都能隨意蓋?國家政策對於農村建房都有哪些限制?
根據住建部印發的文件《農村住房建設技術政策(試行)》,農村住房建設要堅持「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可採用兩種布局方式:一種是垂直分戶(2-3層),適用於從事農業生產或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另一種是水平分戶(4-5層),適用於部分脫離農業生產的農戶。住房層高以2.6米到3米之間為宜,最高不能超過3.3米。
而對於住房面積,不同省份有不同的標准。
如廣東的宅基地標準是山區每戶150平方米以下,丘陵地區每戶120平方米以下,平原地區或城市郊區每戶80平方米以下;而福建的宅基地政策則規定每戶建築面積控制在300平方米以內,多層單元住房,每戶控制在200平方米左右,並且,建築層數一般不得超過三層。由於南北習慣差異、經濟水平差異等,宅基地面積標准會有較大差別。
另外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建房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隨意了,宅基地建房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報批手續。因此,在申請之前,必須詳細了解當地的相關政策,並且以不妨礙周邊住戶的採光、排水、截水、通風、通行為原則,才更有機會通過審批。
⑶ 農村有些地方蓋房子,為什麼不能超過三層半
我國現在除了基本的溫飽,還有是農民朋友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有一個舒適的房子,或者給兒子蓋一個新房子。
所以說,農村蓋房子為什麼不能超過三層半的原因是很好去做解釋的,安全因素最重要,國家也有著限制問題。
⑷ 農村建房不能超過幾層
建房時,要在審批的規劃范圍內進行建設,只要在規劃范圍內,建幾層都可以。沒有規定,可以隨便蓋,但出於在農村的關系大家都蓋房不會超過三層。
農村居民在宅基地上建房的,需要提前報經縣級規劃部門進行規劃許可,規劃完成後報鄉鎮政府審核,縣級政府審批。
(4)農村建房為什麼不能超三層擴展閱讀:
為引導農村居民建設「適用、經濟、牢固、美觀」的住房,推行節約集約用地,從嚴控制建設規模,遏制盲目攀比之風,《條例》規定,佔用耕地建房的,每戶用地面積不得超過120平方米;佔用宅基地、村內空閑地或者荒山、荒坡、其他農用地建房的,每戶用地面積不得超過180平方米。
房屋建築佔地面積不得超過120平方米;建房層數不得超過三層,房屋檐口高度不得超過11米;房屋建築面積不超過350平方米。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上饒新規出台 農村建房別攀比
⑸ 國家有規定農村房屋建設不得超過多少層嗎或者不能超過多少米高
垂直分戶2-3層,水平分戶4-5層。每層建築高度不得超過3.3米。
這也就是說,在農村如果是建3層樓房,那麼房屋的總高度不得超過9.9米,否則就屬於違規,被發現的話也是會被拆除的。
《農村住房建設技術政策(試行)》 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為滿足村民的不同需求,可採用垂直和水平分戶兩種布局方案:垂直分戶(2-3層),較適用於從事農業和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水平分戶(4-5層)較適用於部分脫離農業生產的農戶。
《農村住房建設技術政策(試行)》 第十五條第三款規定:室內空間組織宜具有一定靈活性,可分可合,適應不同時期家庭結構變化,避免頻繁拆改。住房層高一般宜在2.6~3.0米之間,其中底層層高可酌情增加,但一般不超過3.3米。
(5)農村建房為什麼不能超三層擴展閱讀
農村建房需要採取節約用地的措施
《農村住房建設技術政策(試行)》第十六條規定如下:
1、農村住房用地的選址要與建設用地分類相一致,不能佔用農田耕地等保護類用地。同時,還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控制人均用地指標和建築面積指標,避免貪大求全,盲目攀比。
2、通過建設用地挖潛、不同用地置換、零散用地整合等多種措施達到集約節約用地的目的。
3、要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加大建築物進深,合理壓縮建築物間距,合理提高層數。聚居區內的住房原則上不建平房,層數應以2~5層為宜。住棟組合可採用雙拼式、直線或鋸齒形連排式,以及其他形狀的單元式樓房。適當加大建築進深,減少面寬。
⑹ 為什麼農村有些地方蓋房子,不能超過三層半
農村來蓋房子,大多數會改成三層半,這源個可能和房子的結構以及人們對房子的認識度有關系,太多了房間也用不了,必定家裡沒有那麼多人,還有就是和地基有關系,如果蓋太高的房子打地基的需要很好的基礎的,畢竟農村蓋房子地基主要還是使用灰土地基。
⑺ 農村宅基地為什麼不能建三層
嚴格執復行宅基地使用標准。農村制村民新申請宅基地的,必須符合「一戶一宅」的規定,且每戶原則上不得超過宅基地面積最高限額,即3人及以下每戶80㎡,4~5人每戶100㎡,6人以上每戶120㎡,層數不超過3層,建築面積不超過300㎡;利用空閑宅基地和未利用土地建設村民住宅的,每戶可以增加不超過30㎡的用地面積。
⑻ 農村有些地方建房,為何不能超過3層
更多文章閱讀動動小手點擊上面紅色按鈕「關注」(農言鄉事)
以前,農村發展相對緩慢,在交通、醫療、基礎設施能方面都比較落後,如今,隨著國家將重點工作轉移到農村發展上,近年來村容村貌也有較大改善,有些農民經過自己打拚,也建起了新房,細心的人會發現,從農村的高處放眼望去,卻沒有一處高層的建築,全是在5層以下,最常見的是3層,為什麼農民不建高一些,是什麼原因呢!聽了老農的解釋後,總算明白了?
最後是因為農村宅基地資源越來越少,之前很多人都沒申請到宅基地,建房也只能在老宅翻建,一大家子都住一個房,只有建3層才能容納得下,而有些老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樓層太高影響走動。
對於老農所講解的原因也有局限性,也不一定全對,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覺得農村蓋幾層樓合適呢?歡迎評論發言?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本文原創拒絕抄襲如有發現必將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