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才溪鎮的新農村
一是健全機構,加強領導。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人大主席、鎮長任副組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抽調5名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同時,成立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組,各試點村相應成立了工作機構。
二是廣泛宣傳,統一認識。及時召開了由鎮全體機關幹部,各村書記、主任,鎮直(辦)單位負責人參加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動員大會。各包村幹部進村入戶進行宣傳,分發宣傳材料5000餘份,張貼標語100多條,懸掛橫幅50多幅,在全社會形成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濃厚氛圍。
三是摸清底子,有的放矢。各包村工作隊深入村、戶,對試點村的人口、勞動力狀況、掌握二、三產業勞動技能人數以及基礎設施、農民收入等情部進行詳細調查,分發200多份入戶調查表,同時對調查的情況進行分類、匯總。9個試點村的情況已基本摸清,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此外,還請福建農林大學的專家幫助編制村級規劃,初步規劃已編制完成。
四是以點帶面,典型引路。推薦溪西村為省示範村,下才村為省整治村,試點村也分別確定一個自然村或村居住片區作為試點小區。為進一步激發村級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對試點村、試點小區實行動態管理。根據「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理事會推進」的原則,各試點村的自然村落和居住片區都成立了由戶主會議選舉產生的理事會。
2007年,才溪鎮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確定溪西、下才等9個村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其中溪西村被列為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本年,該鎮以集鎮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為切入點,開展「愛才溪、美家園」和「家園清潔行動」等活動,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在全縣率先建立垃圾焚燒池,集鎮和周圍村新建垃圾池23座、添置垃圾桶500多個,成立鎮村環衛組織,專人清掃、收集垃圾;推廣生態養殖,建沼氣池98座,改圈、改廁280多戶,溪西、下才等村建水沖式公廁3座;鋪築自然村水泥路13條36公里,新增主要路段照明路燈50多盞,下才村結合才溪鄉調查紀念館改建工程,做好新館周邊環境整治和綠化、凈化工作。
本年,該鎮在新農村建設中重點發展鎮、村經濟,增加群眾收入。繼續打好「建築之鄉」品牌,實現年建築業收入19億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施「一村一品」工程,建立溪北、嶺和等村為主的千畝木齊 橙基地,榮石等村為主的毛竹豐產基地,溪西、下王等村為主的瘦肉型生豬養殖基地,全鎮年產木齊 橙1500噸,竹林面積發展到2萬畝,生豬存欄百頭以上15戶,千頭以上2戶,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983元,比增8.9%。
本年,該鎮投資200多萬元,實施文化陣地建設,改造文化中心大樓,建立村民法制學校、圖書室、閱覽室和燈光球場,每個村設有文化室,配備文化管理員,溪北、下才、才溪等村分別建立「農民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