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農村想蓋房子需要那些部門批准
一般經過要先通知【村民委員會】,然後通知【國土管理所】和【政府城建辦】工作人員到現場定點,若符合規劃就到【國土所】領取申請表格,並提供產權證、繼承公正手續、戶口本等要件,到【村社】加註意見,到【國土所】加註意見,到【城建辦】辦理規劃許可證,到【國土所】辦理用地手續。
具體涉及部門如下:
一、《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使用原有宅基地進行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的規劃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後,方可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二、《建設用地許可證》: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三款和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
1、向村委會申請,村委會對村民擬佔用土地的情況作出書面說明(有的地方可能要求超過一定比例的生產隊成員簽字同意)
2、直接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農用地轉用申請。
3、鄉鎮人民政府(國土資源所或分局)初審後簽署意見,再報縣級國土資源部門審查。
4、國土資源部門審查合格後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5、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1)到農村建房去擴展閱讀:
不予批准自建的情況:
1、建房地界不清楚、難以劃分的;
2、該宅地基存有爭議的;
3、該地附近有地質有滑坡現象的,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是不要用於住房;
4、國家規定的禁建區;
5、國家界定為基本農田范圍內;
六是位於國家規劃區內的地方。
B. 在農村修建房屋需要什麼手續和流程
一、需要的手續是要寫房戶申請。
二、具體流程是:
首先要寫一個建房戶申請,然後到居委會蓋章,蓋章之後會拿去初審,然後就會有工作人員來調地。
檢查合格之後,就會發放一個建設工程許可證,在房屋建設完成之後,會有專門的人員來竣工驗收,如果驗收合格了,就可以去當地申請房地產證,這樣你就擁有了這個房子的使用權。
三、在農村建房子有什麼好處?
在農村建房子可以省下來很多的錢,因為買一層樓是按平方算的要花費的錢高達幾百萬,這幾百萬可以在農村建很多套房子,所以它的第一個好處就是省錢。
其次如果買商品房居住家裡有老人的話會非常的不方便,帶電梯上下也會有一些阻礙;不過有人說我們可以買一樓,一樓的每平方價格確實比其它樓層的價格低一些,但是它樓層採光不好,這樣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所以它的第二個好處就是方便。
C. 農村蓋房子需要什麼證件
1、農村建房沒有宅基地的,需要先向村裡申請,然後村裡再上報逐級審批,宅基地批准後,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並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
2、在老宅基地上建房的,首先也得向村裡申請,村裡再逐級上報,然後會復核宅基地面積及是否符合條件,審查過後,會發放《農村房屋建設施工許可證》。
3、沒有老宅基地,要申請的,特別是要佔用耕地的,村裡審批上報後,規劃部門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還得到國土部門辦理《村鎮建設用地許可證》,然後再辦理施工許可證。
4、村民住宅建成後,國土部門會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准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然後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產權所有權證,以後農村也都會辦成《不動產權證》。
(3)到農村建房去擴展閱讀: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條件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且符合分家條件;
二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建設規劃;
三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准,宅基地的面積標准為:使用耕地的,最高不超過120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的,最高不超過140平方米,山區有條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超過160平方米。
四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
五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D. 農村建房當初沒辦手續,怎麼辦,會被拆嗎
在我們的關於征地拆遷的實踐中,經常聽到當事人說遇到征地,自己的房子沒有房產證,被認定為違法建築。是不是沒有房產證,就一定會被認為是違法建築呢,是不是沒有證就拿不到賠償款?在一般情況下,房屋拆遷是以房產證作為依據的,但對於農村宅基地房子,因為這類房屋比較特殊,所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農村耕地不得隨意建房,私建房屋是違反規定的。很多人認為它是自己的土地,為什麼沒有控制權。你知道,耕地屬於農業用地,私房建設不經許可,就屬於破壞耕地,其實是違法的;另一方面,規劃和保護的地區也是不能建房的。
總之,在宅基地上建設房屋,如果沒有辦理手續是否會被認定為違章建築,這是一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問題。在很多地方,拆遷方抓到了那些被拆遷人沒有相關手續這一點,以降低賠償或不予賠償,而被拆遷人也因為這點而向拆遷方妥協,其實這樣是很吃虧的。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必要知道自己房子的具體情況,有不懂的方面也可以咨詢律師,不要讓我們的到手的補償白白損失。
E. 農村改建房子需要什麼手續
農村改建房子,申請人要帶著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老房子產權證到村委會(居委會)填寫建房審批表,村委會(居委會)審批同意後,批准後到鄉鎮建房辦申報,鄉鎮建房辦看是否符合鄉鎮規劃建設,符合規劃的批准,發給建房(翻建)許可證,有了建房許可證後,就可以建房。但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改建的房屋必須具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證》,如果該宅基地在城鎮規劃范圍內,還需要規劃部門出具改建房屋選址意見和《規劃許可證》;如果屬於城鎮規劃范圍之外,則需要經過土地管理部門對改建房屋的面積變動進行審批,然後方可改建。
2、改建舊房要帶著身份證、戶口、原房照和土地證,去本地的土地部門辦理土地審批手續——一般是土地所、住建所辦理相關登記,是危房改造的同時申請D級危房鑒定(原有危房主留好資料照片備審查),批准後才能進行房屋重建。
3、審批通過後到規劃部門辦理建築許可證,等房屋建好後,帶著這以上手續去當地房管所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4、現在很多地方每年都有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可以先咨詢住建部門問一下當年的計劃。如果有,那抓緊上報相關資料,危房翻新維修報告,經村級評議、鄉鎮級審核、縣級批准,市級備案,有關部門能給一部分補助。
F. 農村建房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農村建房也是需要辦理房產證的,辦理的手續按照以下順序逐一進行:
1.由建房戶提出申請,填寫《農村個人建房申請、審核表》;
2.所在村民委員會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
3.鎮政府進行初審,並負責調地工作;
4.鎮政府分村定期定點張榜公布初審意見;
5.報縣級機關聯合審批;
6.縣國土資源局收取建房保證費用,核發《農村個人建房建設工程許可證》;
7.建房戶開工前報告鎮政府,鎮政府現場查驗,敲樁定位,並實行建設全程管理;
8.建房竣工後,建房戶應向鎮政府申請竣工驗收;
9.鎮政府會同縣有關部門派人現場查驗,按規定核發建房竣工驗收合格證,退還建房同地保證金;
10.建房戶憑驗收合格證,向國土登記部門申請房地產權利登記。
11.建房戶領取房屋產權證。
(6)到農村建房去擴展閱讀:
自建房(農民房)是泛指擁有自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自己組織並通過僱傭他人施工,而建造的房屋和建築。自建房是我國傳統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村居民幾乎都是通過自建房方式,來滿足各自的居住需求。不能在規劃區以外或建設用地以外建房。
另外在我國商品房政策推出前,很多單位也曾通過集資自建房的方式,來解決企業員工的居住需求問題。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逐步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自建房建設水平越來越高,類型越來越豐富,尤其江浙一帶種類多樣。
(一)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條件: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且符合分家條件;二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建設規劃。
三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的限額面積為180平方米,使用農用地的限額面積為140平方米;四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五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二)農民建房應當遵循的原則:
農村居民建房應當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能夠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能夠佔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使用國有土地的必須辦理出讓手續。
(三)農民建房申請宅基地的審批程序新:
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
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
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等進行初審;
4、公布期滿無異議後,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定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審批(佔用農用地的按規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5、宅基地批准後,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並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一書兩證」)。
6、村民住宅建成後,國土資源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准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
7、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G. 農村宅基地建房需要什麼手續
_農村復辦理宅基地的手續及制流程以及地點:
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
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
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等進行初審;
4、公布期滿無異議後,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定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審批(佔用農用地的按規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5、宅基地批准後,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並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一書兩證」)。
6、村民住宅建成後,國土資源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准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
7、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H. 以後還會有人回農村建房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清楚,這幾年,農村建房子的人越來越多了,有的是為了給兒子備婚房,有的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將老房子改造成兩層小樓,還有的是為了續根和養老,將從城市的房子賣了,回到農村建房生活。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出,人們是越來越嚮往農村的生活。而筆者今天要和大家討論話題是「五年內,回農村建房的人還會比現在多嗎?專家說了一席話,句句在理!
在筆者看來,專家分析的原因還是有道理的,現在城市的房價居高不少,以前想進城買房的農民面對高房價,高成本,又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回到農村建房,再加上農村已經開始發展,很多人考慮到自己老家還有土地,就想看看以後能不能升值,所以,才會選擇在農村建房,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在農村建房的確要比進城買房劃算,一來不用背負貸款,二來能自由的生活,哪怕現在只能外出打工,偶爾回家居住,可房子建好了,心裡也很踏實,再說農村說農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親人都居住於此,根也在那裡。
I. 在農村建房要去哪裡辦手續,要具體部門
根據《土地管來理法》有自關規定,農民建房的審批程序是:由農民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再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應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具體辦理:
農村村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建住宅的,應當先向村民委員會提出建房申請,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後,按照下列審批程序辦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市建設局審查同意並出具選址意見書後,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市國土資源管理局申請用地,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國土資源管理局劃撥土地;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其他土地的,由鄉級人民政府根據村莊、集鎮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審核報市建設局批准。
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應當經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同意後,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回原籍村莊、集鎮落戶的職工、退伍軍人和離休、退休幹部以及回鄉定居的華僑、港澳台同胞,在村莊、集鎮規劃區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 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J. 為什麼在農村建房是個虧本買賣,卻仍然有很多人要去農村建房
在農村建房是一個虧本的買賣,因為在農村建房的話,一是沒有什麼長遠的利益。再有一個就是她也並沒有什麼作用。現在人們結婚都想要去住樓房,所以現在農村的房子是沒有用的,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人他們願意去農村建房,其實這也很好理解你是因為農村的建房成本很低。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農村改造計劃讓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有利可圖的事情。
總地來說,雖然在農村建房是一個虧本的買賣,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用處,但是也要看每個人不同的想法,或者說要看國家的一些政策。而大多數人選擇建房的原因也是為了自己老了以後住農村的房子來養老。還有一個就是人們想要蓋好房子等拆遷。這樣的話比投資其他的生意可能來錢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