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農村發展 > 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環保要求

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環保要求

發布時間:2020-12-28 12:33:22

㈠ 什麼是農村環境保護

1、部分村民環衛意識差,亂丟亂甩制止難。因為農村地面大,空間廣,一般村民的生活垃圾、舊農用薄膜、空農葯瓶等雜物亂丟亂甩已習以為常,誤認為丟了甩了不影響什麼,也不礙於大事。

然而時間一長,「亂扔物」腐爛發霉,散發出一種臭氣,不僅污染了空氣質量,而且又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即使有覺悟的群眾出來制止,但農村畢竟不比城市,想制止也制止不了,更制止不好。

2、農村居住分散,垃圾集中處理難。農村不僅地面廣,而且地形差異決定了居住的分散型,然而對農村的垃圾物處理也是一件棘手難事。農戶分散居較多,特別是部分偏遠鄉,單家獨戶甚多,加上交通又不十分方便,集中清運處理垃圾可比是「藍紙上寫藍字,難上加難」。

(1)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環保要求擴展閱讀

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系統工程。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各項措施在制訂與實施過程中,應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理與保護、建設與管理並重,除害和興利並舉,實行「邊建設,變保護」,使各項生態環境工程發揮長期效益。

堅持把生態環境建設與產業開發、農民脫貧致富、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堅持依靠農民群眾,廣泛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多渠道籌集生態環境建設資金等。

㈡ 農村地區環境如何保護

針對目前中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結合農村環境保護的現實狀況,提出了健全與完善中國農村環境保護的建設性建議,以尋求處理農村環境污染現狀的對策。

1、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近況: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農村區域的經濟進步快速,在很大程度上把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質量提高了,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同時因為經濟發展對於資源能源的消耗相對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嚴重的農村生態環境污染,而通過20多年的不斷努力,中國的農村環保工作也獲得了相當的成就,開發建設了幾種綠色項目,並推動了農村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提高,並且政府也持續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投資力度,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投資領域已經包含了農村環保建設,對於農村環保科學技術的運用也愈來愈普遍。現在,明顯提高了農村生態環境的治理與控制能力,並得到了相對成熟的環境保護和治理經驗,對於進一步把農村經濟發展質量提高具備關鍵意義。但是,因為市場經濟發展快速,而中國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依然有必然的不足,從而造成農村的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相對多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需要及時使用有效方法以讓環境污染減輕,推動提高環境質量,為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動力。

2、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法制建設不健全:

中國一直存在城鄉二元構造,一些問題常常優先思考城市區域,在環境保護方面也是相同。中國農村在環境保護方面還沒有一部比較單獨的農村環境法律法規,與城市相對完善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比較,農村依然是空白。因為一直缺少環境污染的資金,造成中國嚴重缺少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後:

中國很多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相對低,不依照標准應用肥料與農葯的狀況相對常見,同時施葯施肥不夠完備的配套技術,不但導致浪費農用化學品,還對土壤與環境導致了污染,使農業生態環境持續變差。農村農膜帶來的污染導致破壞農田土壤構造,焚燒秸稈導致大氣污染,生活污水、垃圾與人畜糞便沒有通過處理直接入河導致河道水體污染嚴重。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

環保投入不足:

局部人對生態環境保護存在質疑,幾年來中國一始終沒有終止環保與治理污染的腳步,但怎樣會成效不大反而少量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愈來愈差,專家稱還是投入不足,不但是投入不健全的機制,更關鍵的是資金投入不夠。現在中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基層政府投入不夠,缺少相關的資金保證,在研究相關的科學技術時缺少經費,監察生態環境保護人員薄弱的力量,最後造成工作能力不足,質量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成功展開被嚴重阻礙了。

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了解不足,環保意識低:

從中國全體的生態環境問題來看,一方保護、多方破壞的情況依舊嚴重,特別是基層農村,不斷降低的生態質量,污染源發展迅速,經常會出現自然災害與事故,關鍵因素就是農民缺少環保意識,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太過強調自身利益,農葯化肥濫用,垃圾與廢棄物在生活中亂扔,很多鄉鎮企業亂砍濫伐,佔用耕地,加上落後的設備,工業廢水廢氣排放嚴重等,盡管城市人口有所改善環保意識,但實施行動效果還不是很好,總之提升中國人口環保意識特別急切而實際。

3、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措施:

建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

增強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與協調,進行年度和任期目標管理。依據現實狀況擬定農村環境質量評價指標系統與考核方法,展開鄉(鎮)環境質量考核,考核結果定期公布。鄉鎮環保機構要建設健全,配備環保專職人員及時傳達政策,反饋信息。對在農村環境保護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與個人給予表彰與獎勵。

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循環經濟:

農村環境保護的目的經過農業產業化、規模化與發展循環經濟來達到。產業化、規模化能夠把小農作坊式的不經濟生產消除,施展規模優勢;同時還由於私人作坊大於收益的治污成本,治污的動力個人是沒有的,而經過產業化與規模化能夠發揮治污的規模優點。同時,農村生態旅遊業要大力發展,把原生態的環境作為一種無形的資本,也展現了循環經濟理念。經過農業產業化、規模化與發展循環經濟,農村的環境污染能夠獲得有效的治理,循環經濟治污成本還能夠降低,提升治污收益。

加強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

對於農村居民,要增強其環保教育,加強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環保教育理念政府要定期組織環保工作人員到每一個城鎮普遍宣傳,並把環保教育橫幅張貼在顯眼的地方,以加強人們的環保認知。同時還能夠展開定期的環保知識講座,持續加強人們對於農村垃圾的污染了解,保證對垃圾分類,並把有用的垃圾回收,從而持續增強本身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深入認識。另外,因為農村區域的地理部位差異想對大,並且地理氣候相對復雜,由此造成中國的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相對復雜,對此,開發部門能夠深入到農村區域,對當地的環境污染狀況實施勘察與探究,並鼓勵當地農村居民就環境污染予以建議,以建設跟當地農村生態環境發展相符的需要生態系統。在這經過中,處於主動位置的農村居民,可以為自己生活環境的治理制定策略,這一定可以加強其責任意識,以持續加強居民的環保意識,更好的為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做出貢獻。

增強對小城鎮生活污染治理的全面指導:

小城鎮生活污染整治一方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關鍵內容,一方面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定要求。所以要依據小城鎮污染的現實狀況,全面增強對農村環保政策與技術上的指導,探究污染防治對策;小城鎮生活污染治理的規范並盡快擬定出台,推薦一批跟小城鎮現實相符的生活污水與生活垃圾解決技術,保證小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工程的執行是:建得起、運行低費用、方便管理、解決效果好的優秀而又實用環境保護項目。

農村環境保護投入力度加大:

想要把農村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工作做好,一定要憑借政策與資金的支持。政策要進一步優化,經費投入加大,踴躍拓展融資渠道,支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依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環保設施實施有償服務化應用管理,把農村環境整治做好;憑借外資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力量,把環保資金投入渠道擴大,農村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做好;依照「誰污染誰付費、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清楚責任要求,把監管力度加大,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

4、結語:

總之造福人類的偉大而艱巨的工程就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只有環保意識提高、健全環保法律系統、環保投入增加、執法力度加大,才可以推進環保事業成功實施,讓我們大家的家園不斷、健康發展。

㈢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的保障措施

(十五)完善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制定完善有關土壤、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加強農村環境監管,逐步實現城鄉環境保護一體化。研究制定村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的標准和規范,逐步建立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的投入和運營機制。對省內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及工程沿線等水環境敏感地區,制定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術標准。加快制定農村環境質量、人體健康危害和突發污染事故相關監測、評價標准和方法。
(十六)加大農村環境保護投入。各級政府要逐步建立政府資金主導、社會資金參與、農民自主投入的多渠道籌資機制,積極落實「以獎代補」、「以獎促治」政策,加大農村環境保護投入,尤其要加大農村環境監測和農村水環境保護投入,安排資金支持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政府資金實行獎勵和補助相結合的投入方式,對創建成功的國家級、省級生態縣(市)、鄉鎮、村給予適當獎勵。農業、水利、林業等部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環保部門的排污費專項資金、國土資源部門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等專項資金要向農村地區傾斜。同時,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運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採取多種方式,發動農民自願籌資籌勞,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十七)加強農村環境保護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村環保隊伍建設,鄉鎮政府要明確一名班子成員分管環保工作,逐步配備環保專職人員,建立完善鄉鎮環保監管制度,在重點村設立環保專干,形成縣、鄉、村三級環境監管體系,切實加強基層環保力量建設。按照《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要求,鄉鎮政府要做好轄區內飲用水安全、農業和農村水污染防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工作。建立完善農村環境監測體系,重點加強縣級環境監測站硬體設施、技術手段和人員隊伍建設,強化對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基本農田等重點區域的環境監測,建立較為完善的農村環境質量預警監控體系。
(十八)增強科技支撐作用。加大對環保科技的資金投入,整合和利用現有科技資源,建立完善農村環境保護科技支撐體系。鼓勵高效、實用的垃圾、秸稈、糞便的綜合利用以及農用化學品減量化、農村污染綜合防治等環保技術的研究開發,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通過試點示範、教育培訓等方式,大力推廣應用經濟、適用、安全的農村環境保護技術。
(十九)加大農村環保宣傳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大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生態文明理念和農村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增強農民的環境意識,倡導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制定村規民約,從搞好庭院衛生做起,引導廣大農民形成良好的環境衛生習慣。尊重農民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切實維護農民的環境權益。認真抓好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和技能培訓工作,提高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能力。
(二十)落實農村環境保護責任。各級政府要依法依規認真履行農村環境保護責任,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和領導幹部考核體系,建立政府統一領導、環保部門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環保部門負責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統一監管和指導協調。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綜合協調農村環境保護工程建設規劃編制、項目審批等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負責淘汰污染嚴重和落後的工業生產項目、工藝和設備。財政部門負責籌措農村環境保護資金,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國土資源部門負責礦產資源勘查、開采過程中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組織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組織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抓好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監管。水利部門負責組織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組織開展農村水系整治、水土保持、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農業部門負責指導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畜牧部門負責指導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林業部門負責森林資源培育和保護管理工作,突出抓好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技部門負責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轉化利用的先進適用技術的開發和推廣。衛生部門負責農村環境衛生工作,開展農村飲用水衛生監測,對農村改廁予以技術指導。氣象部門負責加強農用天氣預報,指導在適宜天氣條件下施肥、灌溉和噴葯。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七月五日

㈣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的目錄

農村環境問題分析與對策1.1 農村生態環境現狀
1.1.1 農村環境概略
1.1.2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1.2 農村廢棄物的特性、環境效應及資源化利用潛力
1.2.1 畜禽養殖廢棄物
1.2.2 農作物秸稈
1.2.3 農用塑料
1.2.4 農村生活垃圾
1.2.5 鄉鎮工業固體廢物
1.3 農村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分析
1.3.1 我國農村環境空氣污染的原因
1.3.2 畜禽養殖業產生污染的原因
1.3.3 我國農村鄉鎮企業污染嚴重的原因
1.3.4 農村生態破壞問題
1.4 基本策略
1.4.1 資源綜合管理
1.4.2 進行小城鎮環境規劃
1.4.3 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
1.4.4 鄉鎮工業企業固體廢物的污染控制策略
1.4.5 農村水污染治理對策
1.4.6 調整產業結構
1.4.7 加強環境教育和宣傳,鼓勵公眾參與
1.4.8 充分發揮環保科技的支撐作用
1.4.9 大力推進農村循環經濟
1.4.10 強化農村環境管理能力建設
1.4.11 認真搞好農村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2.1 引言
2.1.1 基本概念
2.1.2 與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和持續農業的異同
2.2 推行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2.2.1 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2.2.2 必要性分析
2.3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可行性分析
2.3.1 循環型經濟在運行機制上的可行性
2.3.2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在技術上的可行性
2.3.3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在成本效益上的可行性
2.4 循環型農業評價指標體系
2.4.1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評價的基本內容
2.4.2 評價指標的標准化
2.4.3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診斷
2.4.4 混合指標層次模糊決策法及其在農村循環經濟建設中的應用
2.5 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及示範
2.5.1 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
2.5.2 循環型農業示範
2.5.3 生態農業建設是發展循環農業的最佳實踐模式
2.6 農業清潔生產
2.6.1 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的關系
2.6.2 農業清潔生產
2.6.3 農業清潔生產與我國畜牧業的發展
2.6.4 食用菌產業與農業清潔生產 農業和農村面源污染控制技術3.1 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技術
3.1.1 農業面源污染的概況
3.1.2 農業面源污染的定量化研究
3.1.3 防治技術與對策
3.2 農村水土流失生態保護、修復與重建
3.2.1 我國水土流失的現狀
3.2.2 水土流失成因
3.2.3 水土流失類型及危害
3.2.4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3.3 農村面源污染來源和控制技術
3.3.1 農村面源污染來源及其危害
3.3.2 農村面源污染控制技術
3.3.3 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3.4 農村規模化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
3.4.1 我國畜禽養殖業現狀及特點
3.4.2 我國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
3.4.3 畜禽養殖場廢物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3.4.4 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 農田氮、磷流失控制技術4.1 農田氮、磷的遷移轉化規律
4.1.1 地表徑流
4.1.2 淋溶流失
4.2 氮、磷主要截留機制
4.2.1 基質
4.2.2 水生植物
4.2.3 微生物
4.3 氮、磷截留技術
4.3.1 人工濕地系統
4.3.2 人工水塘技術
4.3.3 植被緩沖帶技術
4.4 農田排水系統中氮、磷的遷移轉化過程
4.4.1 水生植物對氮、磷的截留、降解作用
4.4.2 微生物對濕地中氮、磷去除的作用
4.4.3 溝渠沉積物(底泥)對氮、磷的截留、降解作用
4.5 生態溝渠截留技術及其產生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4.5.1 生態溝渠截留技術
4.5.2 植物殘體分解對水環境的影響
4.5.3 以經濟植物取代野生植物,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
5.1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來源性質
5.1.1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的來源
5.1.2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性質
5.2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技術體系
5.2.1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理論基礎
5.2.2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綜合體系
5.3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堆肥技術
5.3.1 堆肥工藝設備系統
5.3.2 堆肥設備工藝選擇
5.3.3 堆肥過程及控制
5.4 蚯蚓處理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技術
5.4.1 蚯蚓處理農業廢棄物的原理
5.4.2 蚯蚓處理農業廢棄物的兩個主要方法
5.4.3 處理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後產生的蚓糞和蚯蚓的主要用途
5.5 農業廢棄物製糖技術
5.5.1 農業廢棄物製糖種類
5.5.2 農業廢棄物製糖工藝
5.6 農村固體廢棄物生產蛋白技術
5.6.1 農村廢棄物生產單細胞蛋白技術
5.6.2 農業廢棄物生產蛋白技術實例 農村污水處理及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
6.1 農村水污染現狀及危害
6.1.1 農村和農村污水
6.1.2 農村水污染的現狀
6.1.3 農村水污染特徵分析
6.1.4 目前農村飲用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6.1.5 農村污水污染的危害
6.2 經濟實用的農村污水收集系統
6.2.1 「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系統
6.2.2 合流制污水收集系統
6.3 農村污水處理工藝及關鍵技術
6.3.1 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的分類
6.3.2 農村污水處理技術選擇原則
6.3.3 農村污水處理工藝及關鍵技術
6.4 農村污水資源化回用技術
6.4.1 一級強化處理技術
6.4.2 土地處理技術
6.4.3 污水生態處理技術
6.4.4 深度處理技術
6.4.5 微污染原水的給水預處理
6.4.6 小型裝置處理技術
6.4.7 生物濾球技術
6.5 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
6.5.1 農村飲用水安全現狀
6.5.2 影響我國農村飲用水安全的主要因素
6.5.3 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6.5.4 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6.5.5 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 農村環境空氣污染防治措施
7.1 農村大氣污染及其主要來源
7.1.1 大氣污染對農業生產的主要影響
7.1.2 大氣污染對農民身體健康的主要影響
7.1.3 農村室外環境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7.1.4 農村室內環境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7.2 農村生物質燃燒造成的室內外空氣污染及控制技術
7.2.1 生物質燃燒造成的室內外空氣污染
7.2.2 生物質燃燒造成的農村室內外空氣污染控制技術
7.3 農村臭氣污染控制技術
7.3.1 農村臭氣污染
7.3.2 農村臭氣污染控制
7.4 農村耕作引起的揚塵污染及控制技術
7.4.1 農村耕作引起的揚塵和沙塵暴污染
7.4.2 農村耕作引起的揚塵和沙塵暴污染的控制技術 環境保護工程實例與示範
8.1 南崗生態功能示範區規劃與建設
8.1.1 項目簡介
8.1.2 指導思想和建設框架
8.1.3 南崗生態功能區域的劃分和經濟分析
8.1.4 南崗生態功能區建設
8.1.5 生態功能區建設政策管理措施
8.2 杭州浮山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工程
8.2.1 項目簡介
8.2.2 工藝流程
8.2.3 工藝適用條件
8.2.4 工藝特點及關鍵技術
8.2.5 農村畜牧業的生態工程技術
8.3 大溪河流域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
8.3.1 生態示範區概述
8.3.2 生態示範區確立的原則
8.3.3 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
8.3.4 污染負荷削減
8.4 長寧河流域農村污染防治規劃與建設
8.4.1 農村小集鎮污染防治措施
8.4.2 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8.4.3 集約化養殖污染防治措施

㈤ 論述環境保護法律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作用

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回心價值觀答這個根本任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以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成就扮靚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然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村必須富。農村美要從環境抓起,農村富更要從綠水青山抓起,環境保護在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㈥ 提出幾點保護環境的建議(對國家.個人)

農村工作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面對新形勢農村環保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理清思路,統一認識,扎實推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而重大的任務。為此,就做好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工作談幾點建議。

一、新農村建設中要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

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和社會輿論作用,更好地發揮宣傳教育對社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從而使公眾認識到環境保護不僅是政府的職責也是每一個公民、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單位的責任。一是環境教育宣傳工作要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公眾環境意識的高低,是反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宣傳教育的主旋律,應當把環境宣傳教育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框架中,環保部門要抓,也要通過社會各界開展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進行環境教育滲透。二是環保部門要與有關部門密切合作,爭取他們的理解支持,將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道德、意識和環境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納入到他們的宣傳教育中去。三是通過開展綠色學校、綠色企業、綠色村鎮、綠色機關創建活動,鼓勵和表彰環境保護集體、環境保護志願者、環境保護小衛士等多種活動來普及和拉動環境保護工作。四是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報到,大造環境宣傳聲勢,使環保工作家喻戶曉。五是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等重大節日有針對性的進行宣傳教育,同時攝制、製作一些以破壞環境為體裁的警示教育片子和展板,進行反面教育。通過宣傳教育使公眾能夠認識到環境問題是影響每一個人的健康、生活工作的,從而使每個人的意識行為都又對環境產生影響,使公眾正確理解目前農村環境形勢的嚴峻性。

二、新農村建設中要把環境保護納入新農村發展規劃的全局。

規劃是新農村建設的第一步,規劃走在前面就污染治理而言可以事半功倍,並且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先污染後治理」的問題,針對相對落後的西部地區來說,一是要把規劃的重點放在以道路交通、垃圾集中處理等硬體設施和村容整治上。二是在規劃中一定要體現農民的要求,不能因為某些需求不容易體現政績而被忽視,真正將農村環保體現在地方的有關計劃和規劃中。三是規劃要體現出新農村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新農村規劃不純粹是生活型的類人居規劃,而是集生產、生活和生態保護為一體的綜合規劃,涉及社會、經濟、科學、教育、文體、衛生的多元素優化發展、和諧共處的各個方面。四是規劃要體現立足優化環境來促進經濟增長的導向,正視農業肩負著糧食安全與生態安全雙重責任的戰略地位,使農村環保各項工作圍繞改善環境促發展和抓好發展促環境的總體思路來開展,決不能以發展經濟來犧牲環境為代價。五是規劃要以水資源為重點來帶動環境綜合治理,因為喝上干凈的水,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權利。

三、新農村建設中要充分發揮好環境保護職能部門的作用。

現階段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要求我們改變產業流程減少廢物,最大限度利用進入系統的物質和能量,使產業適應環境而不是改變環境來適應產業。一是環保部門要主動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把握好當地農村環保問題的根本和發展趨勢,既要針對現狀又要預見未來,一定要突出務實性,切不可千篇一律。二是要倡導和鼓勵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思路和成功模式的發展源於生產實踐,我國的生態農業專家結合各地實際,完善了不同模式的生態農業,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特別是南方一些農村的生態養殖廠,已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500佳榮譽稱號,我們完全可以推行或借鑒。三是廣泛整理集成和消化吸收傳統的技術,要大力開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技術,重點推行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相關產業鏈接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四是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組織實施生物質工程,推行秸稈氣化、固化成型、發電、養畜等技術,開發生物質產業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質產業。五是環保部門要提供好服務,一方面從技術上提供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東西,另一方面從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方面做好服務指南,使農民能在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得到更多的實惠,這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㈦ 求一個關於大學生三下鄉主題和口號,有好評哦。要求與關愛老人,環境保護,文化保護,新農村建設。注意標

大學生三下鄉主題和口號:
【1】帶去我的愛心和使命,為新農村建設給大學生村官當好助手;
【2】普查鄉土的山山水水,踐行農村的生態環境保護;
【3】走訪鄉村老戶,溯源鄉史古跡,踐行文物、文化保護;
【4】關愛老人,從問寒問暖做起。

㈧ 對農村散養戶,非禁養區。當地環保局依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第二十條第二款,和第二十八條進行處罰,

是的,養殖戶建場前先要到環保局拿到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才能開建,否則就是違建。 1、環境評價報告 觸及律條:《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五條、《環境影響評價法》第十六條、《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2號)第四條、《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第六條等。 核心條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規定,豬常年存欄量3000頭以上;肉牛常年存欄量600頭以上;奶牛常年存欄量500頭以上;家禽常年存欄量10萬只以上;涉及環境敏感區的養殖場,應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其他規模的養殖場應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 處理:《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建設單位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 逾期不補辦手續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2、禁養區 觸及律條:《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第六十條, 核心條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第七條,禁止在下列區域內建設畜禽養殖場:(一)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二)城市和城鎮中居民區、文教科研區、醫療區等人口集中地區;(三)縣級人民政府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域;(四)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規定需特殊保護的其他區域。原創 根據《全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最遲2015年以前,全國都要劃定禁養區。《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在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內新建、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或者改建建設項目增加排污量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拆除或者關閉,其中《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頒布前(2001年5月8日頒布)已建成的、地處禁養區域內的畜禽養殖場應限期搬遷或關閉。 3、違反"三同時"制度 觸及律條:《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第二十條,《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第九條,《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 核心條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第八條,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畜禽廢渣綜合利用措施必須在畜禽養殖場投入運營的同時予以落實。 處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超過3個月,建設單位未申請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辦理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手續;逾期未辦理的,責令停止試生產,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4、未安裝自動監控設備 觸及律條:《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第十八條,《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條。 處理:《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第十六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現有排污單位未按規定的期限完成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八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按以下規定處理:(一)故意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系統,或者未經環境保護部門批准,擅自拆除、閑置、破壞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系統,排放污染物超過規定標準的。有前款第(一)項行為的,根據《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責令恢復正常使用或者限期重新安裝使用,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5、污水排放 觸及律條:《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六條,《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三十四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二十條,《畜牧法》第四十六條,《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第十六條。 核心條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畜禽養殖場必須設置畜禽廢渣的儲存設施和場所,採取對儲存場所地面進行水泥硬化等措施,防止畜禽廢渣滲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惡臭氣味等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畜禽養殖場應當保持環境整潔,採取清污分流和糞尿的干濕分離等措施,實現清潔養殖。 處理:《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七十五條、第七十六條,《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一條等條文均有責令和罰款處罰。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第十八條:未採取有效措施,致使儲存的畜禽廢渣滲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散發惡臭氣味等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並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6、排放惡臭氣體 觸及律條:《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條,向大氣排放惡臭氣體的排污單位,必須採取措施防止周圍居民區受到污染。 處理:《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條:未採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氣排放惡臭氣體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7、亂扔死豬 觸及律條:《動物防疫法》第二十一條,染疫動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動物產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屍體,運載工具中的動物排泄物以及墊料、包裝物、容器等污染物,應當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處理,不得隨意處置。 處理:《動物防疫法》第七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不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處置染疫動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動物產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屍體,運載工具中的動物排泄物以及墊料、包裝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經檢疫不合格的動物、動物產品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無害化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可以處三千元以下罰款。 8、不交排污費 涉及的條文超過五條,罰款數萬元。 觸及律條:《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第二條,《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第二條,《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四條,《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第十五條 核心條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第十條,在依法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區域內,畜禽養殖場必須按規定取得《排污許可證》,並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污染物。 處理:《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拒報或者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有關水污染物排放申報登記事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第十五條:排污單位拒報或謊報排污申報登記事項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依法處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並限期補辦排污申報登記手續。 9、拒絕配合檢查 觸及律條:《環境保護法》第十四條、《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七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五條 核心條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本轄區范圍內的畜禽養殖場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現場檢查,索取資料,採集樣品、監測分析。被檢查單位和個人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資料。 處理:根據情況不同依據《環境保護法》第三十五條、《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條處罰。其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條:拒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現場檢查的,由執行現場檢查的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在檢查時弄虛作假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10、未制定應中國預案 觸及律條:《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可能發生水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制定水污染事故的應中國預案,做好應中國准備,並定期進行演練。豬場也不例外。 處理:依據《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二條,(一)不按照規定製定水污染事故的應中國預案的;(二)水污染事故發生後,未及時啟動水污染事故的應中國預案,採取有關應中國措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㈨ 新農村建設中如何搞好環保工作

對此,來本人認為可以從城源市的環保衛生來進行反思反思!
首先,從環保的「硬體」來講,城市裡有專門存放垃圾的垃圾桶、垃圾池,大家有垃圾可以把它丟棄到里邊去。那麼我們可否也在農村安置、建設方便群眾的垃圾桶、垃圾池呢!從而可以避免一起風垃圾就滿天飛了。
其次,就是「軟體」方面——農村群眾的思想轉變。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農村人就認為把不用的東西隨手丟棄在路邊,只要不影響到別人(當然是眼前的不影響)就無傷大雅、理所當然了。所以有時就是有放置垃圾的地方,為圖省事,也就順手丟棄了。這就是群眾的思想意識還沒有提高吧!
第三,就是相關的制度吧。有了制度,才有約束,有了一定的約束才有自覺性,才有我們新農村干凈整潔的新面貌!
好了,本人就提出這幾點小小的見解,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㈩ 今年兩會關於農村環保問題農村新型牆面建築材料

以科學理念 用節能產品建設新農居 ——訪中國磚瓦工業協會秘書長許彥明 每年的春天,迎來每年的「兩會」。有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的一年之計在「兩會」。談起溫總理在今年「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磚瓦工業協會的領導和專家們興奮而感慨地說,與往年相同,解決「三農」問題是2007年政府的首要任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要把發展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點,要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繼續改善。這對我們建材工業磚瓦行業來說,既是新機遇,也是新挑戰,既有新市場,也有新作為。中國磚瓦工業協會秘書長許彥明說,我們殷切地希望,建材行業參會的代表委員們,把他們的心聲帶向「兩會」——要以科學的理念,用節能的產品,建設新型的農居。 普及科學理念目前,我國有9.92億農民居住在63.4萬個行政村、320.7萬個自然村。全國城鄉住宅的總量為306.62億平方米,其中,農村住宅佔78.l%,為239.52億平方米。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結構的改善和支農政策的落實,農民收入逐年增加,新建和改建的農村住宅逐年增多,近十年來,每年新建的農村住宅為6億~7億平方米,佔全國新建住宅總量的一半以上。 許彥明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農村住宅的投資已達2334億元,近兩年來農居建設的投資額一直在不斷增長,農村住宅建設的市場空間很大,這為我們建材行業發展帶來了好機遇。但是,我國農村現行農民建房只是沿襲傳統的粗放型模式,節能、節材、環保的觀念淡薄,農居使用壽命短,造成資源、能源和建築材料的浪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農村人口生活的質量,而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則是必不可少的重大步驟。建築物的環境質量是人們生活質量高低的決定性因素。 許彥明提出,要樹立科學的農居建設觀念,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村住宅建設,提倡建設長壽命、節能、環保型的新農居。她希望各有關部門樹立農村住宅建設長壽命周期觀念,從農居建設的規劃、設計、材料開發與使用及施工、維護等各方面通盤考慮,總體實施,真正建設節能、節材、環保的新型農村住宅,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新農居。 推廣節能產品科學地應用建築材料,實現農居的長壽命,就是最大的節能。許彥明提出,在新農村建設中,為農民研發生產節能環保、有效延長住宅使用壽命的建築材料,是建材行業特別是磚瓦行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國磚瓦工業協會根據我國磚瓦工業生產的具體情況,提出了農居建設途徑及建設方案。他們指出,採用燒結多孔磚(承重)及具有裝飾功能的清水牆磚(外表牆)組合的夾心(隔熱保溫材料)外牆結構體系,完全可以滿足節能建築的要求,同時也保證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傳統、生活習俗等要求的不同建築造型和使用功能。這是他們建議的第一套方案。在有條件的地區,應積極發展燒結保溫隔熱砌塊,用單層砌塊做外牆,即通牆厚砌塊,同時也能滿足節能建築的要求。這是他們提出的第二套方案。 許彥明介紹說,廣大農村地區涉及面廣,各地經濟發展條件不一,建設條件又受到地域、生活習俗、文化傳統、建築材料來源等多方面的限制,因而在發展新農村建築時必須考慮到建築材料的易得性。她認為,應用這兩個方案,可以使新農居建設得經濟實惠、經久耐用、美觀大方,同時在結構體繫上也能夠滿足節能建築的要求,不會降低建築物室內的環境質量和舒適性。 就方案中涉及的建築節能產品,許彥明作了具體解釋。她說,燒結多孔磚(承重)又稱隔熱保溫砌塊。清水牆多孔磚砌築的雙層復合外牆有著非常重要的節能意義。這種雙層復合外牆的里層用普通承重的多孔磚砌築,外層用承重的、具有裝飾功能的多孔磚砌築,中間可設空氣層和保溫層,或不設空氣層和保溫層。清水牆空心磚復合牆體及隔熱保溫砌塊的發展代表著住宅建築從低級向高級階段的過渡。 清水牆承重多孔磚和普通承重多孔磚組合砌築形成的夾心牆砌體的熱工性能非常好,國外建築已普遍採用這種夾心磚牆。這種牆的里外兩片牆之間由不銹鋼(每平方米不多於5個或其他種類)的錨固件連接,其結構的安全性能也很好。這種結構形式在北歐使用得非常普遍。這種結構不但充分利用了燒結的清水牆多孔磚耐久性好、表面紋理及色澤豐富多變、裝飾功能好等特點,而且完全消除了寒冷地區取暖期中建築物上出現的「熱橋」現象,解決了室內結露造成室內粉刷層或裝飾層霉變或脫離的問題。 在國外,應用這些建築材料建設的房屋使用壽命標注是200年。許彥明強調,我們的建築不是為了一代人而設計建造的,長使用壽命意味著資源和能源的節約。這種清水牆多孔磚砌築的雙層復合外牆產品和施工技術能夠應用普及開來,將會為我國9.92億農民帶來福祉。 制定配套規范與規程許彥明強調,制定配套規范與規程是建設節約型新農居的重要一環。 她說,新農村住宅建設是拉動內需、發展建材工業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她呼籲國家有關部門加大對牆體材料革新和建築節能研發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新型牆體材料產品、工程應用和節能建築標准體系建設。建設部門應加快制定新型牆體材料產品和建築節能的地方產品、技術標准和配套的設計規范、施工規程,實現建築節能產品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廣應用。有關部門還要加強農居建設規劃和設計工作。同時,中國磚瓦工業協會也要積極配合建設部門制定燒結空心磚設計施工規范規程,為建築工程服務,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樹立行業名牌產品意識,打造名牌產品市場,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和產品質量提高。 新農村建設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有關部門要統籌規劃。許彥明說,在保證住宅功能和舒適度的前提下,鼓勵農民使用節能建材和施工技術。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農村節能型住宅建設中,我們磚瓦行業要做出新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環保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