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手做外贸,前期怎样做
做外贸需要的资质
1、足够的资金支持
想要做外贸SOHO,足够的资金是后续工作的前提,客户开发的准备、办公用品等都需要费用支出。
2、首先要具备独立客户开发能力
非常多的业务员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展会、有平台、有运营给他提供询盘,负责的就是回复询盘负责谈判。
3、良好的供应商人脉及管理
订单的多少有分旺季和淡季,所以跟供应商要保持良好的利益关系,与供应商做交易时候,资金拨款慢慢结,留一部分余额在手,供应商就会用心帮你完成任务。
4、自我时间管理能力
做外贸SOHO必须是一个能主动工作的人,在没有外界命令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完成每天的手中的事情,能在没有人协助的前提下开展工作,能够搞定财务、行政、生产、管理方方面面。全靠自觉,不然只能失败告终。
5、找好工厂、贸易公司、物流公司
找合适的工厂,前期最好有几家关系比较好的工厂,双方能够积极配合;找一个自己信任的并且支持你的外贸公司挂靠,这个会涉及到货款的垫付、单证的制作和货款的结算等都比较重要;最好有一两个关系好的物流公司,到时候你也好知道运费行情和出货方便。
6、银行收款账户
国内的银行的普通账户都无法收款,做外贸必须要有国际银行的账户,做外贸收钱这步仍然很重要,这肯定也是外贸新人最关注的一点,CBi银行这一类的国际账户。
7、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这个大家都很明白的,如果你想和外国人做生意,肯定要懂和他交流的语言,如果能掌握一些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那就更加好了。
8、外贸海关批文,和各种外贸产品资质文件都必须有。
『贰』 中铝国际几年亏损了
中铝国际是2018年8月31日上市的,2018年报营收335.72亿,净利润3.06亿。2019年的年报还没有出来,年报业绩:净利润3000万元至3500万元。还没有出现亏损情况。
『叁』 有个交易平台可以通过填写的联系方式查到订单,谁知道么
很同情lz的遭遇,曾经我也是一样,用的皇冠的,悄无声息的就挂了,内帐也没给结。后来找容平台就仔细多了,在网上自己找了找,排名第一的是飓风传奇支付平台。还在犹豫要不要用的时候,一朋友也向我推荐。听说飓风传奇支付平台是满10元当天可以结算的,客服24小时在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就申请了个帐号。服务还挺热情的,帮忙装了分区。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现还行,最起码不会有黑单的风险。同是天涯沦落人啊,建议使用这个吧!
『肆』 美国能成为世界各国首富之一的国家,其因素有哪些最好是有英文版的,两百字左右,谢谢大家。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其工厂每年所生产的货品价值,比世界第二大生产国日本多出了将近500亿美元。就工业基本金属钢铁来说,美国产量占世界五分之一;汽车产量占世界四分之一,肉类产量也占世界五分之一,并且生产占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铝。在乳酪、衣服、化学品、纸张、纸板、纺织品及其他许多制造品上,美国都居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在印刷业与出版业上,美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国家。其最大的生产工业首推机械制造,其次是食品制造业。其他占领导地位的制造工业包括运输装备、化学品、电器与电子器材、基本金属、印刷业、出版业、纸张制造业以及金属产品制造业等。纵观美国经济史,是一个从成功的殖民地经济于20世纪过渡到世界最大的工业国的历程。
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四分之三的劳力从事服务业。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了玉米、小麦、糖和烟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区惊人的农业产量使其被誉为“世界粮仓”。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美国也是飞机、钢铁、军火和电子器材的主要输出国。
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毗邻的加拿大(19%),中国(12%)、墨西哥(11%)和日本(8%)紧随其后,每天大约有价值高达11亿美元的产品流经美加的国界。美国经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全球多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国的证券市场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虽然美国的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茅,但财富相对集中,与西欧相比,40%的人口相对更为贫困,而前20%的人则更富裕。自1975年以来,社会流动程度较低,劳动力市场两极化,经济增长的成果流向收入较高的20%的家庭,这种差距是因为相对而言更高的经济自由所产生的。不过,如同基尼系数显示的,美国的家庭平均收入仍远高于绝大多数的工业化国家。而且在联合国发表的《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中的美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美国最穷的20%的人的人类发展指数也与自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共产主义国家古巴的人类发展指数相同。
自从1980年代隆纳·里根的总统任期以来,美国增加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运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减少福利制度的规模,抛弃了自经济大恐慌以来长期实行的、偏向干涉主义的凯恩斯派经济政策。也因此,美国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务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要少,降低国内的税赋,并更依赖于自由市场和私营的慈善机构上。
美国工业品制造以加州为首。其次为纽约州、俄亥俄州、伊利诺州、宾州以及密执安等制造业中心。
美国第一个工业制造中心是沿着新英格兰地区河流发展的。来自湍急的河流与瀑布的水力推动工厂的机器。自从煤变成动力的主要来源后,许多的工厂迁移到宾州或其他州的产煤地区。大的工业城市如伯明罕、克利夫兰与匹兹堡都是因产煤而兴盛。等到石油和电力成为重要能源后,有些工业就不再设于产煤区了。只要在人力或原料充足的地方,都可以设立工厂。
运输功能同样也能影响工业区设立的位置。芝加哥之所以能成为美国首要的工业中心,部分原因就在于它位于密执安湖的顶端,并且在美国大陆的交叉口。纽约市杰出的运输功能,优良的港口,使它成为美国第一大城和制造中心。大湖区也使得水牛城、底特律、密尔瓦基成为重要的工业中心。
1800年两个大发展引起工业上的革命。一是工作母机的发明,二是个别零件的使用。直到20世纪,美国工业一直没有将这两个发展与生产线联想在一块儿。当想到时,低成本大量生产的新纪元便开始了。亨利·福特是首先从事大量生产的冒险者。大量生产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工业巨国,并且提高美国的生活水准。
自动化对美国工业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地增加中。今日,许多工业都采用自动控制的机器。自动化生产可以减少劳动人手的需求量,却使受过高级训练的技工与工程师的地位更加重要。自动化生产增加产量,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被机器取代的工人就必须再接受其他职业方面的训练,否则便会有失业的威胁。
工业界对于发展新产品和发展更优良的技术总是充满兴趣,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于是美国公开设立1万间以上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聘请将近38万名科学家与工程师,每年花费在科学研究上的经费亦高达250亿美元。工业研究是美国研究计划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分别由政府、大学、学院,以及私人财团支持。
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国家之一。美国的农场每年生产价值900亿美元的农产品。美国的农夫生产了占世界50%的玉米,20%的燕麦,以及15%的鸡肉、猪肉、棉花、菸草和小麦。
1850年,美国差不多有五分之三的工作人口是以农为生。今日,只有5%(约425万)的人仍务农。国内绝大多数的家畜及粮食作物与工业作物都靠他们生产,同时也供应出口。
机器与科学耕种方法的大量使用,使得人力的需要更加节省。1820年,一个美国农民耕种出来的粮食只能供给4个人;今天,一个农民所耕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养活56个人。美国的农民利用牵引机、播种机、耕耘机、收割机以及其他的机器从事农作,这些设备只需很少的人便能经营一个很大的农场。现代耕种法包括改良肥料、有抗病力植物、作物轮耕与家畜的科学饲养喂食法等。作物生产过剩,寻找市场成为重要的课题。
美国约有90%的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其他的人则租用别人的土地耕种。美国农场规模相当大,在七十年代中期每个农场的平均面积440亩。而当农场变得愈来愈机械化时,农场土地的面积也就不断地增加。
三十年代经济大恐慌期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一连串的法令以保护农民、防止低价、管制过剩谷物以及鼓励水土保持。这些目标直到今日还是联邦农业计划中的重要部分。
美国土地上谷物的耕种面积约达33,600万亩。谷物种类与耕种方式,则依各地不同的气候与土壤而有所改变。在落矶山以及新英格兰,农民们首先栽种谷物以便养家活口。然后,小型的农场也生产一些日常用品与家禽供应邻近的城市。但是在加州南部,农民们发现那儿的土壤、气候、平坦的陆地与沿海平原都适宜栽培菸草及棉花,这些作物的栽培形成一片片有系统的耕地与农场。在中西部,拓荒者们发现宽广、肥沃的土地适合多种谷物与牧草,今日,这块仅占美国面积五分之一的土地上,却包括美国60%谷物耕地。
无论就种植面积或经济利益来说,玉米都是美国最重要的作物。其他的重要作物,依次分别是小麦、大豆、菸草、棉花、甜菜、花生、甘蔗、橘子、大麦、苹果、葡萄以及许多其他的作物。
美国四分之一以上的面积都是牧场及草原。西部11州的面积约达10,600万亩的公有土地分成许多牧草区,私人的牧场主人经内政部许可,可以使用这些牧草区。
乳牛与肉牛是美国农场里最重要的家畜。中西部的农场及西部大丘陵区是饲养肉牛最多的地方;美国的乳牛带则由美国南部,从新英格兰向明尼苏达州伸展。大部分的猪饲养于中西部的玉米带。在美国,几乎每一个农夫都养有鸡群,以补充家中的肉类与蛋。不过也有一些农夫特别饲养大群的肉用鸡或蛋用鸡。
矿业
美国每年的矿产总值约可达到600亿美元,其中石油产量的价值几乎占全部矿产价值的40%。煤是价值仅次于石油的矿产,天然气则居第3位。美国年产占世界18%的天然煤与石油,还有占世界45%的天然气。
美国工业界对矿产的需要量日渐迫切,对采矿业来说是一连串的挑战——他们必须去发掘新的矿藏。探勘者一度曾以十字镐与铲子找出矿脉。然而今日,采矿公司与钻探公司聘请受过高级训练的工程师与地质学家,寻找新的矿脉。这些专家们也尝试,以新的办法由那些一度被认为无用的低含量矿石中,提炼出矿物。
石油工业是以科学方法从事探勘最好的例证。从1900年开始,专家们就不断预言,美国将会很快地在几年中消耗完国内石油的存量。然而直到今日,新油田还是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工程师们也发明了一种抽取石油的新方法,因此许多已经被弃置的油田又再度运作。无论如何,今日美国的石油用量使她必须由国外进口大量石油。专家们认为,研究更好的技术与作更多的勘察,是减少石油进口所必须做的。
美国的采矿业对改善矿坑内工作环培所作的贡献相当大。同时,它也增加矿石的产量。
只有苏联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超过美国。德克萨斯州是美国主要的石油生产地,占国内石油产量的40%与世界产量的6%。路易斯安那与加利福尼亚是仅次于德克萨斯州的石油生产地。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天然气产量最大的国家。德克萨斯州所生产的天然气约占国内总产量的40%,储量则占全国的30%。
只有苏联的煤产量大于美国。美国境内最大的煤矿脉分布在伊利诺州、蒙大拿州、西佛吉尼亚州及怀俄明州。密西西比河东部8省的煤矿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78%。宾州是美国境内唯一蕴藏有无烟煤的地方。
美国境内五分之四以上的铁矿均产自大湖区的密执安湖、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星州。这些软矿石经船运和铁路送到芝加哥、匹兹堡这些钢铁中心。美国所使用的铁砂有三分之一是进口的。
美国的产铜量居世界第一。主产于亚利桑那州,产量几乎占美国总产量的一半。犹他州是美国第二大铜产地,产量约占美国总产量的七分之一。
铝是由一种叫做铁矾土产量的90%。此外,亚拉巴马州与乔治亚州也有铁矾土矿。
锌与铅常常在同一矿区中。美国是世界上首要的产锌国。纽约州是美国最大的产锌州。密苏里州是最主要的产铅州。
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蒙大拿州、内华达州、南达科他州与犹他州蕴藏美国绝大部分的金矿。而美国主要的产银州是亚利桑那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与犹他州。
贸易
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量,而国内贸易量又比国际贸易量高出许多。将近1,800万的美国人是以批发业或零售业营生,操纵这些贸易的商人上自批发商、百货公司,下至地方杂货店。美国每一个地区都生产该地最需要的产品,销售剩余的物资才再运到其他需要的地区去销售。美国每年的国内贸易额,批发上约达5,800亿美元。而零售方面则达6,450亿美元之多。
七十年代中期,美国每年由国外输入价值1,200亿美元的货品,输出价值1,150亿美元的货品。美国最重要的贸易对象毫无疑问是加拿大。美国将五分之一的输出品运到加拿大,而加拿大也以五分之一的输出品回报美国。美国其他的贸易对象依次为日本、西德和英国。美国也与中国、巴西、法国、印度、意大利、墨西哥、委内瑞拉及其他诸国有贸易关系。
美国首要的输出品包括机械、通讯器材、食品、野生动物、加工品及原料(如棉花、大豆、矿石等)。主要输入品则为燃料、机械、通讯设备以及加工品。纵观美国经济史,是一个从成功的殖民地经济于20世纪过渡到世界最大的工业国的历程。
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四分之三的劳力从事服务业。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了玉米、小麦、糖和烟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区惊人的农业产量使其被誉为“世界粮仓”。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美国也是飞机、钢铁、军火和电子器材的主要输出国。
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毗邻的加拿大(19%),中国(12%)、墨西哥(11%)和日本(8%)紧随其后,每天大约有价值高达11亿美元的产品流经美加的国界。美国经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全球多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国的证券市场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虽然美国的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茅,但财富相对集中,与西欧相比,40%的人口相对更为贫困,而前20%的人则更富裕。自1975年以来,社会流动程度较低,劳动力市场两极化,经济增长的成果流向收入较高的20%的家庭,这种差距是因为相对而言更高的经济自由所产生的。不过,如同基尼系数显示的,美国的家庭平均收入仍远高于绝大多数的工业化国家。而且在联合国发表的《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中的美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美国最穷的20%的人的人类发展指数也与自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共产主义国家古巴的人类发展指数相同。
自从1980年代隆纳·里根的总统任期以来,美国增加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运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减少福利制度的规模,抛弃了自经济大恐慌以来长期实行的、偏向干涉主义的凯恩斯派经济政策。也因此,美国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务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要少,降低国内的税赋,并更依赖于自由市场和私营的慈善机构上。
英文: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world's largest procer, its factory goods are proced each year than the second value, broadcast and advertising instries center; Los Angeles is about movies and television proction center;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and the Pacific northwest i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The Midwest is manufacturing and heavy instry center, Detroit is a famous motor city, Chicago is the region's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center; In medical research, tourism southeast for major instrie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instry because of its payroll costs below and other parts, so continued to attract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 给你翻译一段吧。。。。。我没时间了。
『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除了北京的地方就业怎么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全国的就业都是不错的,该校的王牌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该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毕业后就业是非常理想的。该学校的国际法、金融、国际会计等专业排名也非常靠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211工程”建设高校,如果以后在北京就业的话,外经贸的名声是非常可靠的。
专业绝要细选,主要是为就业做好打算,但是光学好专业是不行的,对外经济贸易除了专业外,还要有特长和技能,要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就业道路上多一个有分量的砝码,来压势他人。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适宜在商业(包括粮食、供销)、外贸系统、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大型工贸公司(企业)、涉外企业、合资企业等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经济活动分析、理论政策研究等工作。
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截至2018年9月,学校教师中正高级职务264人、副高级职务468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78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
『陆』 高分求MBA作业报告,关于全球化的,可是是论文形式。采纳加分!!!
分也太少了吧
字太多,只能放一部分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跨国公司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国际化, 促进科技的开发利用日趋国际化这五部分,来论证其对世界经济影响不断扩大.提出对其正面影响的利用,对负面影响的控制.
关键词:跨国公司 一体化 国际化 贫富差距 健康有序
跨国公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作为一种以全球市场为经营目标的企业形态。从它形成到壮大的一百多年,跨国公司成功而迅速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起了极大的影响。
二战结束后,跨国公司得到快速的发展,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6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有跨国公司7276家,受其控制的国外子公司27300家;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跨国公司的数量已增到10000多家,由其控制的国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已达104000家。而到1996年,跨国公司则增于4.4万家,受其控制的子公司则达28万家,其在全世界的雇员也增长到7000多万人。正如前所述,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
一、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跨国公司的大量产生促进了国际市场规则的统一,促进了国际市场的深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经济一体化首先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同时发生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为何能与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实施经济一体化,主要原因便是美、加跨国公司对其多年扩张和渗透的结果。1955-1989年间,美国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资总额从6.07亿美元增加到70.79亿美元,增长了10.7倍,分别占当年对拉美投资总额的9.2%和11.5%。事实上,美国一直是墨西哥最大的投资者,在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美国资本占60%以上,1980年在墨西哥的2349家国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占总数的79.7%和2.6%。美国和加拿大跨国公司多年来在北美一直属优势的投资比例,使得北美三国贸易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之前已悄然出现,美加墨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已很高。这说明,跨国公司在区内的扩张已为其创造了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1]【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因为:1.跨国公司在一个区域内投资促进了区内国家比较优势的提升。2.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游戏规则,进而趋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的规则。3.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就如墨西哥一样,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扩张的影响,也逐步加入到这个统一体当中。于是便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二、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促进了国贸总额增长。据数据显示目前跨国公司的总产值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值的1/3,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万亿美元,控制了国际贸易的50%以上。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剔除内部贸易额)相当于世界出口总额的70%。跨国公司本身的发展,销售额的不断增长,势必促进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二战后,国际贸易额的迅速发展是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同步的。
2.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产生影响。在制成品贸易方面,少数跨国公司控制着许多重要制成品贸易。80年代,22家跨国汽车公司占资本主义汽车生产的97%,其中美国的国外汽车产量占国内产量的59.2%。以法国通用电器公司为首的12家动力设备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动力设备贸易;11家最大农机公司的销售总额占世界农机销售总额的70%以上。高科技产品领域更是如此。10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半导体市场,美国公司在世界计算机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为75-80%。日本、美国、瑞典和德国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机器人生产和销售的73%,而日本一国即占50%。
在初级产品贸易方面,1980年,7家石油跨国公司控制着北美和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原油生产和销售的43%;6家跨国公司拥有世界铝矾土生产的46%、氧化铝生产的50%、铝制品生产的44%;7家跨国公司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铜生产的23%。跨国公司在农产品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从40-90%不等,15家棉花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棉花贸易的85-99%;6家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烟草贸易的85%以上。
3.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影响。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3/4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设立的海外子公司有2/3位于此。跨国公司通过内部贸易和外部贸易(与其他外部公司进行的贸易)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带动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80年代,发达国家贸易额占国际贸易总额的70--80%。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了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海外子公司数的1/3。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大多为附加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因而使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较小,与其吸收海外投资的比重相当。
4.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是国际技术贸易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它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工艺研制的80%、生产技术的90%,国际技术贸易的75%以上属于与跨国公司有关的技术转让。
跨国公司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份额,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每家跨国公司都有自己专门的研究机构,每年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直接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
因此,战后国际技术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国际技术贸易额从1965年的30亿美元上升到1975年的110亿美元,再上升到1985年的500亿美元,20年时间增长了16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跨国公司技术与技术转让的发展。以技术贸易最大的顺差国美国为例,在技术贸易的专利和专有技术使用费收入中,跨国公司占80%以上。[2]【来源,根据《199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中国有关数据整理》】
三、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
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类型有:资源导向型投资,出口导向型投资,研究开发型投资,克服风险型投资,发挥潜在优势型投资等。跨国公司实力雄厚,所需资金庞大,且涉及众多国家和多种货币,因而它的财务活动必然对国际资本移动产生重要影响。
这主要是由其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产生的结果。1.资金来源活动。其中包括公司内部的资金融通,从公司外部融进资金的活动,包括从从母国吸收资金和从第三国获得资金。2. 资金运用活动。其中包括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长期放款,短期资金的经营——现金管理等。
目前,国有商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2.3次,而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零售企业流动资本年均周转次数可达20至30次。
目前国内零售企业综合毛利率只有10%左右,而家乐福集团全球综合毛利率高达22.9%,在华企业毛利率达19%。
此外,我国农村流通组织发育的滞后,也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据对一万家农户的调查显示,42%的农户自销农产品,45%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仅2.7%的农户通过订单进行销售。由于连接生产与市场之间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由于流通力严重不足,一些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等产品因不能及时销售或冷藏而腐烂,造成大量经济损失。这不但说明了跨国大公司在资本流动方面的强势,同时也表现出我国的不足。这不仅是我们物流方面的问题,或是农村组织滞后的问题。跨国公司的市场广阔,以及其资金来源和流向面广阔,也国内这些中小企业无法可比的。这也在告诉我们国际化才是我们的发展必然目标。
四、加速了生产国际化
二十一世纪初,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一体化迅速发展,这种生产体系是指跨国公司控制下的国际价值增值活动的区位安排。其特点是: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实现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采购与销售的全球优化配置。即价值链中不同环节的分布,以全球市场为操作平台,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其目的是从各国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的成本和质量差异中获得好处,以改变成本构成,降低总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国际生产体系亦被称之为“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全球化经营模式,因此把跨国公司称为全球公司似乎更能反映其国际生产体系的典型特征。
在这一体系的快速发展下,全球现有约6.5万家跨国公司和85万家子公司。2001年子公司的销售额达19万亿美元,是同年世界贸易出口额的2倍多。1996~2000年,世界直接投资(流入)年均以40%的速度增长,比1991~1995年的年均增速提高一倍。[1]【来源,《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
当前,经济自由化加强,技术变革加快,竞争加剧,国公司国际生产一体化出现以下一些新特点:1.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角度合理配置资源。2.通过“外包”业务,提高企业的灵活性。 3.合同制造商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作用突显。这些新特点无一不对生产国际化由推动作用。
五、促进科技的开发利用日趋国际化
在生产价值链的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市场营销三大环节中,跨国公司重在抓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新产品的开发和升级,于是技术不断进步使当代国际生产体系派生出一种新的企业形式——新产业集群。
这种新产业集群,比如芬兰以诺基亚为核心的电信设备产业集群、美国以英特尔和微软等为核心的电脑产业集群、加拿大的林业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集中在高科技产业,所以就互相的竞争加快研发速度,和更新速度,在同类产业中技术相互渗透,最终促进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在其众多不利影响中,我认为其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这一点十分严重。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依靠自己的强大实力,轻易地获取发展中国家的各种资源和广大的市场,资本积累迅速膨胀。而发展中国家则被迫地廉价出卖资源和劳动力,导致更加贫穷。特别是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在投资、技术转让、资金信贷上附加很多苛刻条件,造成这些国家债务包袱沉重,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2004年,全球497名亿万富翁的财富达2.65万亿美元,其中超级富翁半数为美国人,占243名,而前10名亿万富翁中美国占9名。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3年,世界三大富翁的财产也超过49个最不发达国家共6亿人口的国内生产总值(GDP),15大富翁的财产超过撒哈拉南部非洲5.8亿人口的GDP,而94名巨富的财富超过中国13多亿人口的GDP。
面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迅猛发展及其对国际贸易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规范跨国公司的行为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应对能力,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有效发展。
1、建立全球性的统一反垄断法律机制,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秩序。
跨国公司利用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垄断优势,破坏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目前世界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针对这种现象,都制定了反垄断法,通过限制跨国公司的外部扩张,禁止跨国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影响国内市场的国际卡特尔等手段防止跨国公司的限制竞争。但是由于跨国公司的竞争策略是全球化的,其垄断行为是跨国进行的,所以,仅依靠单一国家的法律机制已无法对其加以约束或规范。对此,需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统一国际反垄断法律机制。
2、东道国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跨国公司带来的问题
(1)加强国际环境立法和执法,确立严格责任。在跨国经营中出现的转移生态环境污染,是很多国家和世界经济组织关心的重大问题,这关系到人类长久生存空间的安全保障。(2)提高本国企业学习,吸收能力,减少对大国跨国公司的依赖。向所在国家转嫁经济危机也是跨国公司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应当要有自己本土主导性的经济发展产业和组织。发展本国经济,就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从而为未来的自主创新打下坚实的人才和制度基础,东道国企业要减少对跨国公司的依赖,要学会借鸡生蛋,而不是一味地买蛋以供需求。(3)强化本国税务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来应对跨国公司减少东道的国贸易收入。
3、完善和利用国际性贸易组织,以有效解决贸易摩擦。
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造成了国际贸易磨擦不断。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协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起来完善国际性贸易组织,使这些组织具有更好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各发展中国家都要积极加入国际性的贸易组织,利用像WTO争端解决机制这样的机构,通过磋商、周旋和调整,成立专家组,上诉审议,裁决和建议的执行等程序,维护正当利益,遏制国际贸易磨擦的出现。
4、通过帮助和自助,尽快缩小各国间的贫富差距
对于跨国公司的畸形发展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要借助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性组织,呼吁发达国家援助最不发达国家,债权国尽快减免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负担,帮助最不发达国家确定国内经济政策导向。同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要大力发展教育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生产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跨国公司在对解决中国国内的就业、引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们对中国国内的营商环境、商业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很多不可忽视的、深刻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 影响
一、跨国公司定义
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有共同的决策中心和共同战略,并分享风险和责任的企业,即可称为跨国公司。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整体情况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2005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FDI流入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470家在华投资。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汽车、日用产品等行业。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加,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共40余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电子、通讯、机械和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三、跨国公司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
1.有效地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缓解和弥补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既定方针。近2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有效地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供给不足,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与稳定发展。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历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总体上呈现明显地上升趋势。在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我国部分行业(如近海油气开发等)的主要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实际性投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缺口,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使用率,进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2.促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并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经济改革的步伐。跨国公司是国际竞争的优胜者,竞争优势很多,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等知识资产方面的优势。实践证明,跨国公司带来了大批先进实用的技术以及在质量管理、营销战略、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劳动工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方面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我国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跨国公司还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本地人才,为我国企业造就一大批新型管理人才,促进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跨国公司为我国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我国已有超过145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投产开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750多万人,约占全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0%以上。另外,跨国公司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福利都比较好,大量中国雇员在跨国公司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就业质量,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职业培训,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熟练技工和专门人才。
4.增加了政府税收。为吸引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长期以来我国给予了跨国公司诸多税率优惠待遇。随着大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我国主要来源于跨国公司的涉外税收逐年大幅度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的税收以成为我国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四、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外资和跨国公司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深刻的负面影响
1.外资垄断,威胁中国经济安全、国家安全。跨国公司具有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管理高效以及发展战略精妙等优势,容易在东道国获得巨大市场份额,挤压东道国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甚至垄断东道国市场,控制东道国产业,威胁东道国产业和国家经济安全。目前,在中国的感光胶卷、电梯、软饮料、手机、电脑、网络设备、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许多行业的内资企业已接近全军覆灭。跨国公司在许多行业的市场控制与品牌倾销行为有日益加强的趋势,损伤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而且掌握了太多的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影响到中国的产业和国家经济安全。
2.转移贸易,中国内地成出口加工基地。2005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对美国、中国香港地区、欧盟(15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占全国三资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4.59%、20.37%、17.74%、12.59%。来自上述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很大程度上将中国内地作为其供给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加工基地和出口平台,将其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为中国大陆对欧美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作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装配基地,在制造业整个价值链条中,中国主要占据组装的环节,获利甚微。
3.转移定价,加剧国家财政收入流失。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将利润转移到母公司,出现“明亏实赢”的“假亏损”,逃避中国税收。另外,一些外商投资企业钻中国税收减免政策之空,一旦过了税收减免期,就关闭企业,到别的地方去投资,重新享受优惠,逃避税收。
参考文献:
[1]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南方周末南方周末:2006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白皮书
[3]张纪康: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论述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一、跨国公司定义
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有共同的决策中心和共同战略,并分享风险和责任的企业,即可称为跨国公司。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整体情况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2005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FDI流入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470家在华投资。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汽车、日用产品等行业。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加,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共40余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电子、通讯、机械和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跨国公司在对解决中国国内的就业、引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们对中国国内的营商环境、商业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很多不可忽视的、深刻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 影响
一、跨国公司定义
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有共同的决策中心和共同战略,并分享风险和责任的企业,即可称为跨国公司。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整体情况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2005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FDI流入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470家在华投资。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汽车、日用产品等行业。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加,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共40余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电子、通讯、机械和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三、跨国公司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
1.有效地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缓解和弥补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既定方针。近2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有效地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供给不足,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与稳定发展。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历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总体上呈现明显地上升趋势。在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我国部分行业(如近海油气开发等)的主要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实际性投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缺口,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使用率,进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2.促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并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经济改革的步伐。跨国公司是国际竞争的优胜者,竞争优势很多,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等知识资产方面的优势。实践证明,跨国公司带来了大批先进实用的技术以及在质量管理、营销战略、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劳动工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方面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我国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跨国公司还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本地人才,为我国企业造就一大批新型管理人才,促进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跨国公司为我国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我国已有超过145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投产开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750多万人,约占全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0%以上。另外,跨国公司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福利都比较好,大量中国雇员在跨国公司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就业质量,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职业培训,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熟练技工和专门人才。
『柒』 我什么都不不会,怎么做外贸
一个自己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二个和你公司的老同事多学习一下,谦虚点,
从不会到会有个过程,不必太苦恼,你自己定个目标,比如一个月内学会基本的流程,三个月内熟悉所有业务。
『捌』 刚进入了一家工厂10天,工厂很小,业务部就一个人,做外贸跟单,带我的女孩子马上要离职。。。
是刚毕业么?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刚开始毕业,没经验,进了一个外贸刚起步的公司,连个老外贸业务员都没有,只有和我一起来的也没做过外贸的新同事,所以更别提教不教了,即使你进了一个大的公司,有好多老外贸业务员,但是真正肯愿意教你的还是很少,人都是有保留的,毕竟都是他们自己辛苦的经验所得嘛。所以有的时候只能靠自己了。这东西本身就是自己的经验慢慢积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路。
看以前的邮件好呀,把人家从怎么开发客户的,然后怎么报价,怎么跟进,安排出口的,把觉得对自己有用的整理下来,思考是怎么做的,对自己很有益的。听别人讲,别人又不一定就百分百对。
像我后来换了一个稍微比第一份工作大点的公司,觉得面子上过的去,其实不然。大公司有它自己独立的部门各自负责各自的,进去也只负责其中一部分,单证是单证,跟单是跟单,开发是开发,我觉得那样才学不到东西呢,所以呆小公司,什么都自己负责,感觉学的多,可能会比较忙比较累,但是咱年轻嘛。
你们是外贸公司打交道,然后最外贸跟单啊,这个我具体不知道啊,我们直接就是自己接触老外客户了,是外贸业务那一种。我也没做多久。个人拙见啊
福步论坛不错诶,那个上面太多的好东西了,做外贸的必去,嘿嘿
『玖』 为什么中美“贸易战”可以转化为双赢
贸易战只能是两败俱伤,怎么会双赢呢?这显然是一个教科书式的问题。现实世界比教科书复杂多了。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就不是典型的贸易战。自由是美国人珍视的价值,美国政府不会公然地违反自由贸易原则。特朗普说要减少1000亿美元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那是说给美国选民听的,因为这是他“当选的主要原因”;若说因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太大了,所以要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关税率,显然是“政治不正确”的。这是说不出口的,也不会为世界其它国家所赞同。他的理由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不公平”。显然,自由贸易是公平的自由贸易。如果不公平,就不在“捍卫”之列。
这样看来,根本解决过剩产能问题,就要进行国企改革,最终目标就是国企退出所有营利性领域。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去除国企的垄断特权和政府补贴。如果把免费使用国有土地和低息获得贷款等看作是买方的低价垄断,这正是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打破”的“行政性垄断”。如此一来,来自美国的要求,正与中国经济的内在需要和中国政府想要进行的改革相一致。中国钢铁业和制铝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只有在公平的没有政府补贴的竞争环境下,让那些效率低下的亏损企业退出市场,才能最后解决。如果全面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取消政府补贴,就不仅是解决钢铁业和制铝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而且会带来宏观层次的显著的经济加速。我曾估计过,如果国有企业的实际亏损降为零,按2013年国有企业(金融类和非金融类)净资产52万亿元估计,也会增加3.3个百分点的GDP增长速度。
『拾』 山西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晋中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山西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晋中分公司成立于2014年08月1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铁专路、公路的属原煤、精煤运销等。
法定代表人:杨林海
成立时间:2014-08-15
工商注册号:14070030000475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经纬路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