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温州经济主要是什么产业
截止目前,根据2018年温州市生产总值分析,温州经济主要是第三产业。其当年度生产总值(GDP)6006.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4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7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84.9亿元,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4∶39.6∶58.0,以第三产业为主。
以温州瓯海区为例,2019年其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加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该区推行‘优二强三’‘三产兴区’‘服务业兴区’的产业发展新路径,仅19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7625户,其中,新增服务业6691户,占所有新增市场主体的90.64%。
(1)2017年温州市的gdp数据扩展阅读
2018年温州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3%,工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4%和8.5%。159个全省集中开工项目全部进场施工,省“152”工程落地开工42个。
②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9%。房屋施工面积4866.8万平方米,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1165.8万平方米,增长8.9%。
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7.1亿元,比上年增长9.0%。从城乡消费情况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00.8亿元,增长8.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6.3亿元,增长9.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845亿元,增长8.1%;餐饮收入492.1亿元,增长14.5%。
全市网络零售额1968.2亿元,增长25.5%;居民网络消费额1127.5亿元,增长24.4%。
④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9.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3.4%,日用品类增长2.2%,中西药品类增长29.1%,通讯器材类增长25.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3%,化妆品类增长22.5%。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1.1%,家具类增长42.3%,汽车类同比零增长,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3%。
⑤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19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1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1861万人次,实现收入131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9%和19.2%;接待海外游客56万人次,实现海外创汇2.9亿美元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温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温州瓯海在册市场主体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占
Ⅱ 温州GDP多少
据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我市国民经济呈现持续稳健较快发展态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88.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3%,增幅继续高于去年13%的增长水平。投资、出口和消费等三大需求拉动力继续改善,从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结果看,实际增幅好于年度预期目标。
据市统计局分析,前三季度经济呈现五大特点:
一、工业结构出现新变化。前三季度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2.48亿元,增长21.9%,增幅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稳定在21%-23%的较快增长区间。其中,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1127.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8 %;轻工业总产值694.79亿元,增长19.1%,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4.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44.18亿元,增长40.6%,新产品产值率由去年同期的6.1%提高到7.9%。
二、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由于受房地产投资调控,以及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市投资受政策影响波动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1.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332.73亿元,增长21.3%.
三、外向型经济发展“亮点”突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外贸出口总额59.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9%,延续了2004年、2005年以来在3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是在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出口基数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实现的高速增长,实属不易。
今年以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全市新签外资协议18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2个;新签协议项目金额8.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8%;实际使用外资3.39亿美元,增长99.1%,增幅均名列全省前茅。
四、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推动商品零售额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25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从不同商品销售增长率分析,电子通信产品、汽车及相关产品、健身娱乐产品、住房及装修消费等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结构升级产品零售额增长最快,是推动消费品零售额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五、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改善。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幅21.0%,高出去年同期7.7个百分点,接近于全省22.9%的平均增长水平。在32个工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利润增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利润负增长行业由去年同期的10个减少到3个。前三季度我市财政总收入178.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17亿元,增长15.5%,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3.5个和6.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我市完成工商税收77.60亿元,增长18.5%,其中9月份增长27.2%,上升态势良好。
我市农业经济受到“桑美”强台风影响,前三季度实现农业总产值65.0亿元,增幅比上半年有所回落。
温州没有排名哈哈
浙江排名第4其它地方排名看下面
下面就是2006年和2007年的排行2006年:
名次 省份 GDP(亿) 增长率
01 广东省 25969 14.1%
02 山东省 21700 15.0%
03 江苏省 21548 15.0%
04 浙江省 15649 13.9%
05 河南省 12464.09 14.0%
06 河北省 11631.7 13.2%
07 上海市 10297.17 12.2%
08 辽宁省 9257 13.0%
09 四川省 8367.82 12.3%
10 北京市 7720.31 12.1%
11 福建省 7501.64 13.4%
12 湖北省 7497.17 12.1%
13 湖南省 7493.17 12.0%
14 黑龙江 6216.84 12.0%
15 安徽省 6141.88 12.9%
16 广 西 4801.99 13.5%
17 内蒙古 4790.11 18.6%
18 山西省 4746.52 11.7%
19 江西省 4609.85 12.3%
20 陕西省 4382.83 12.5%
21 天津市 4337.74 14.4%
22 吉林省 4249.22 13.0%
23 云南省 4001.86 11.9%
24 重庆市 3840.84 12.3%
25 新 疆 3063.15 11.2%
26 贵州省 2259.67 10.1%
27 甘肃省 2246.00 10.6%
28 海南省 1052.43 12.5%
29 宁 夏 706.98 12.4%
30 青海省 641.05 12.2%
2007年:
中国台湾 30088.8 132451.2 (3980美圆 17520美圆按照当前汇率7.56计算)
1 广东 29863 32142
2 山东 25326 27148
3 江苏 24738 32985
4 浙江 17633 35730
中国香港 15489 221996 (2050美圆 29350美圆 汇率按7.56计算)
5 河南 14234 15056
6 河北 13387 19363
7 上海 11658 65473
8 辽宁 10418 24645
9 四川 9657 11708
10 北京 8879 57431
11 湖北 8451 14733
12 福建 8440 23663
13 湖南 8366 13123
14 黑龙江 7081 18463
15 安徽 6906 11180
16 内蒙古 6140 25558
17 山西 5465 16143
18 广西 5386 11417
19 江西 5323 12204
20 天津 5014 47972
21 陕西 4806 12843
22 吉林 4693 17211
23 云南 4260 9459
24 重庆 3938 14011
25 新疆 3305 16164
26 贵州 2543 6742
27 甘肃 2494 9527
澳门 1201 (不详汇率按7.56)
28 海南 1121 13361
29 宁夏 769 12695
30 青海 706 12809
31 西藏 326 11567
Ⅲ 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的GDP和人均GDP哪有查
温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温州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3.2亿元提升到2007年的2157亿元,翻了近6番,年均增长.1%,比全国和浙江省平均水平快5.3和1.9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实现人均生产总值28362元(折算为3730美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的238元翻了5番多,年均增长13.8%。2007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从1978年的1.35亿元增加到293.26亿元,年均增长20.4%。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温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3︰54.2︰42.5,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回落了38.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8.4和20.5个百分点。至2007年末温州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8个,中国驰名商标80个,国家免检产品157个,浙江名牌产品210个。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6.46亿元,比1978年的6.30亿元翻了7.2番,年均增长18.7%。2007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2.5亿美元,其中出口101.5亿美元。2007年温州市再次被国家海关总署评为“中国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居第12位。
温州市已经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1990年7月12日温州机场正式启用,1998年6月11日金温铁路客运全线通车。2007年末本地电话用户347.7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44.72万户,各类互联网用户215.35万户,有线电视用户128.78万户。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97%以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3.4%提高到2007年的60.3%。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温州城区面积在1978年时不到15平方公里,至2007年末温州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164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达3523公顷,新增公园面积354公顷,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温州城乡居民生活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2元,居浙江省各市首位,比1981年年均现价增长1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91元,高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比1978年年均现价增长16.1%。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5.1平方米,86.3%的家庭拥有自有房屋产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42.25平方米。2007年末,温州城市每百户居民拥有家用汽车25.9辆,移动电话201部,家用电脑84台;农村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7辆,移动电话162部,家用电脑31台。全市人口素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就业水平居全国前列,就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末全市城乡就业人员达到517.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8%。1991年7月1日起,温州市正式实施全社会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不断努力,成为全国最早实行社会保险一体化的城市之一。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慈善事业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推进了温州发展,30来,温州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造福了温州人民,3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创造了人间奇迹,30年来,温州人的创造活力导演了生动无比的史诗般的话剧,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历史性的跨越。
Ⅳ 温州县市GDP排名
2011年温州市各县GDP (万元)
鹿城区 6361215
乐清市 5714921
瑞安市 5217068
龙湾区 4070898
瓯海区 3161237
苍南县 2949205
永嘉县 2374015
平阳县回 2324608
文成县 477533
泰顺县 464442
洞头答县 393216
Ⅳ 温州市各地GDP是多少
没人做这些统计的,温州各地的GDP只统计到县市一级。
城镇一级除个别强镇有少许数据,其他是查不到的。
我只说几个我知道的吧。
温州最强大的柳市镇GDP是破百亿了。
塘下大概在60多亿左右。
龙港和塘下差不多。
上述其他城镇一般在20-40亿之间。
还有告诉你一点,说城镇GDP是不科学的,应该叫XX镇的地区生产总值。
Ⅵ 温州经济强镇有哪些
柳市,温州第一强镇!(国家统计局、浙江省府、温州市府排出来都是排第一)
嚣张之处:常常喊着我是第一,我有正泰德力西!我要建区!
可惜之处:本地企业资金外流总额也是温州第一,企业用地紧张程度也是温州第一!温州短期内是不会规划柳市建区.
瓯北,温州第二强镇!(国家统计局排出来是排第四.浙江省府、温州市府排出来都是排第二)
嚣张之处:到处喊着我是温州的”浦东”,我要做温州第一,要做中国品牌第一镇!我要建区!
可惜之处:最新的第二届千强镇没超柳市反被虹桥、丽岙超过.目前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总数基本上都只有柳市的1/2.
龙港,温州第三强镇!(国家统计局排出来是排第十一.浙江省府排出来是排第五、温州市府排出来是排第三)
嚣张之处:常常喊着我是中国农民第一城,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镇,平阳和苍南一带的经济中心。我的城建怎么怎么好,我要建市!
可惜之处:由于人口过多发展速度过慢造成各项人均指标过低,城建也被安阳、乐成两镇超过,虽说建市可能性很大,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塘下,温州第四强镇!(国家统计局排出来是排第五.浙江省府排出来是排第八、温州市府排出来是排第四)
嚣张之处:常常喊着我有两万多西欧华侨,实际上有多么多么有钱!还宣传过是中国最有钱的人。
可惜之处:中国华侨和中国人始终不是同一种人,中国居民收入不可能算上华侨的!塘下华侨没有带给塘下那么多的投资,城建严重落后,建设只能靠自己!
Ⅶ 浙江温州市的经济发展如何
我觉得浙江温州市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不错的。而且整体上的城市也比较先进。
Ⅷ 温州的经济在浙江排名第几位
杭州第一,宁波第二,温州第三。温州如今的发展速度很慢,虽然第三,不过跟第二的宁波差距很大,跟第四的绍兴差距却越来越小
Ⅸ 温州哪个区经济最好
当然是鹿城区了,排第一。商业街有:五马商圈、大南商圈、欧洲城、时代广场等商业区域。还有万达、万象城、银泰等商业综合体。
Ⅹ 温州市管辖区经济排位
温州市行政区划——管辖三区、两市、七县。鹿城区。面积294.38平方公里,人口66.41万。区人民政府驻广场路188号。瓯海区。面积614.50平方公里,人口39.68万。区人民政府驻娄桥街道(现景山街道)。龙湾区。面积279.02平方公里,人口31.04万。区人民政府驻永中街道。瑞安市。面积1271平方公里。人口114.61万。市政府驻安阳街道人民广场。乐清市。面积1174平方公里。人口116.23万。市政府驻乐成镇伯乐东路888号。永嘉县。面积2674.1平方千米,人口91.33万人。县城驻地为上塘镇,苍南县。面积126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8.8公里。总人口122.4万。县政府驻灵溪镇县城新区。平阳县。面积105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泰顺县。面积1761.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县人民政府驻罗阳镇东大街6号。文成县。面积1292.1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大峃镇建设路165号,人口36.33万人。洞头县。面积892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北岙镇镇前路12号,人口1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