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口的GDP都超过东莞的泉州,为何不是新一线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15个新一线城市,每年的排行榜都变动不居,根据2020年最新榜单,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光荣上榜。成都依旧稳居龙头地位不倒,昆明、宁波不幸出局被合肥和佛山后来者居上。对此,福建人却有不同看法,泉州GDP总量和人口总量都超过东莞,却不能入选新一线,福建人表示不服。
纵观新一线15个城市,几乎都是所在区域的交通枢纽,成都如此,武汉如此,沈阳亦是如此,反观泉州自己,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即使有高铁通过,但是却依旧没有形成通达的交通网络,且泉州晋州国际机场就运载量还需要再不断提升,完全无法支撑起一座新一线城市的客运需求。综合来说,泉州想要进入新一线,还需要多方面全面提升才行。
② 新一线城市的考核标准是什么
新一线城市的考核标准,首先就是经济是否达标,因为经济是一个城市的基础,直接决定全民的生活质量。还有人均收入水平,只有全民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除此之外,还有人口的多少,人民素质的好坏以及教育程度等一些综合指标。只有这些都达标了,那么就一定能够成为一线城市。
③ 泉州GDP超过东莞,福建省第一大市,为什么不是新一线
④ 泉州市2019年第四季度经济总量多少
泉州市2019年度,经济用量约为9600亿,
⑤ 按GDP来算,泉州一直是福建第一,厦门何时超越泉州
说到福建,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就是厦门,但其实,厦门的GDP在福建省的排行并不是第一,而泉州截止年,已经连续16年坐在福建省GDP排行的头把交椅。从2018年福建省GDP来看,泉州的GDP总量比厦门多了一倍左右,虽然厦门的经济建设更好,但从两者GDP的差异上看来,一时半会儿厦门的GDP还是无法赶上福州的。
⑥ 福建省哪个城市GDP最高,元朝曾超广州,连续21年领跑第一
如果要问福建省GDP最高的城市是谁,相信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地想到省会福州市和厦门市。虽然这两座城市发展强劲,但却不是全省GDP最高的城市,福建省GDP常年位居榜首的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泉州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福建省这座“低调”的城市吧。
泉州著名的景点有开元寺、府文庙、清源山等等,如今的已经泉州变成了一个非常适合生活的城市。它少了一丝北上广深厦的激烈竞争,但又同时不失生活乐趣。在泉州你既可以选择打拼事业,同样也不会让你感觉特别乏累,周末闲暇的时候再约上三五好友去清源山采风踏青,实在是舒服至极。另外泉州作为福建省的重要城市,交通自然也是没话说,他拥有自己独立的国际机场,想要出国旅游办事都非常方便。这样的一座城市,你爱了吗?
⑦ 为什么泉州的GDP能长期占据福建省第一
泉州的GDP已经连续20多年位居福建第一了,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泉州和省会福州,特区厦门其实并没有两样,都是民营经济活跃,商业头脑灵活,外贸经济发达的城市,但泉州又何以一枝独秀,经济常年领跑福建省呢?个人认为综合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三:泉州的产业集群效应非常明显,服装鞋帽,五金家电,石材水暖……我也没法一一列举,泉州所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城市第一。
泉州已经形成了县县都有产业集群,县县都有特色产业的民营经济基本布局,南安的石材水暖,晋江的日化鞋服,石狮的服装牛仔,德化的陶瓷工艺,产业不重叠,各自科学发展,一县一特色,民营经济百花齐放,各显神通,泉州把这一切都发挥到极致,小到拉链大到汽车玻璃,泉州都能把它做到世界第一。
第二,比如:安踏目前是世界第三大运动鞋服制造商,市值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浔兴拉链,世界上最大的拉链生产商,信义玻璃,目前是亚洲第二,世界第三的汽车玻璃制造商,强大的民营经济既提供了就业,又拉动了内需,也为经济高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去年,泉州市共完成GDP7548亿元,继续稳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地级城市前列,经济增速达到8.4%,但与第二名的省会福州差距缩小,显示出泉州目前面对外贸出口整体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民营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也存在着拐角转折的问题。
⑧ 为什么福建省GDP最高的不是省会福州也不是厦门,而是泉州
因为泉州的制造业多,所以GDP也就相应的领先了。
福州第二,厦门第三
给你一个数据分析,看看就清楚了。
福建省有9个地级市,其中整体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分别为泉州、福州以及厦门,而且泉州多年以来GDP总量都属于最高的,这跟泉州较为发达的工业密切相关,因为在三大产业当中,以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所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例最高,17年工业实现增加值3926.19亿元,增长7.7%,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4.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而同年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8.03亿元和2952.1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6:58.3:39.1,促使泉州经济增长较快。
其次,福州去年GDP总量为7856.8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4.6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204.90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157.26亿元,增长9.2%。由此可见,工业的发达程度不如泉州,从而相对应第二产业创造的经济收益远低于泉州,而福州以国内贸易、对外经济、金融业、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等为主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泉州,从整体来看,泉州三大产业增加值依然超过福州,从而经济总量去年约达8468亿元,同时比福州多出800多亿元。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活力,福建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苗圃地”,“多区叠加”优势正逐渐转化为发展优势,高质量发展支撑有力。
就2019年而言,张国旺表示,福建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三次产业运行平稳。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6.2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581.74亿元,增长8.3%,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45家,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达18个;第三产业增加值19217.03亿元,增长7.3%,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制造业依旧是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张国旺指出,2019年,福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制造业投资增长16.2%。全省高成长企业超过4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00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0%和22.2%;新型功能材料、生物医药等4个集群入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产品产量增速迅猛,互联网、商务服务、科研服务、教育卫生等服务业快速增长。
⑨ 有谁知道泉州市金门县2019年GDP
金门县的GDP暂时我们没办法知道。
只有等到当地官方通告了才可以清除。
⑩ 同为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温州gdp为什么比不过泉州
温州人没有转型升级能力,主要是温州人不行,只能做低劣产品。温州人凭借改革开放先发优势开了个好头,那时物资匮乏,是卖方市场,温州的低劣垃圾产品打火机、眼镜等不愁没有销路。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他地区与温州同类型产品工厂越来越多,温州的工业竞争力明显不足了。泉州人务实,精益求精,温州地区上市公司数量仅23家,泉州有104家,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重要的是泉州还在上升势头,温州已经走下坡路了,再过十年泉州与差距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