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31省份上半年GDP数据全部出炉,哪些省份持续增长
31个省份的上半年GDP数据已经出炉了。
通过这些数据就可以发现,现在的疫情防控形势非常好。各个地方的经济正在稳步的复苏和恢复。而且各地的经济也在稳中向好,逐渐的恢复到疫情前的状况。而且在疫情当中,还有很多省份经济出现了正向增长。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之见,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Ⅱ 31省份的上半年收入榜出炉,数据可以说明什么
我觉得这个数据表面上可以看出,百姓的收入在增加,但是数据对比后可以发现贫富差距其实越来越大,也可以深层的看出国家的政策——助富补贫。
大家关注新闻的都知道,最近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了31个省份2019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着这些数据真的很好看。其中上海市和北京市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突破了3万元,位居全国前2。除此之外,有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重庆,内蒙古,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水平。
那这些数据来看,上海这么小的城市,冠军位置是不会被打破的,而且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因为我们国家肯定是要以优势带动优势,相对于那些四川,海南,陕西,宁夏等省份,有西藏,国家要进一步扶持。
Ⅲ 中国各省份gdp排名
1、广东省—107671.07亿。
2、江苏省—99631.52亿。
3、山东省—71067.5亿。
4、浙江省—62352亿。
第一,广东省,简称粤,中国南部沿海省份,省会广州,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广东是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1989年起,广东省GDP连续稳居全国头把交椅,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北、上、广、深四大超一线城市广东占有两个。目前为止全国各省GDP的大哥。
第二,江苏省,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位于江苏。全省各地经济水平较平均,GDP仅次于广东,目前排名第二,超越广东指日可待。
(3)上半年31省份gdp排名扩展阅读
广东、江苏前三季度GDP超7万亿,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69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
此后,各省份经济三季报也陆续出炉。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5日,至少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2019年三季度GDP数据。其中,在前三季度GDP总量方面,广东前三季度GDP达到77191.22亿元,毫无悬念继续领跑全国。
江苏省前三季度GDP达到72199.6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江苏和广东也是前三季度“7万亿GDP俱乐部”仅有的两个成员。不过,江苏前三季度GDP总量跟广东的差距达到了大约5000亿元,较2018年同期约3600亿元的差距有所扩大。
至少16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同全国前三季度6.2%的GDP增速相比,在这27个省份中,云南、贵州、西藏、江西、福建、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浙江、山西、宁夏、广东、江苏、重庆这16个省份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了全国前三季度GDP增速。
其中,云南以8.8%的增速位居全国首位。观察云南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表现,其工业和房地产数据增长较快。云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速高于全国(5.6%)3.7 个百分点。其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8%;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11.5%。
从房地产市场看,云南全省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29.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0.6%,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1%,销售额同比增长12.1%。
Ⅳ 全国31个省区gdp排名怎样
全国31个省份GDP增速已全部公布,排名第一的为重庆和西藏,增速为11%,经济总量最大的为广东和江苏,首次突破七万亿元。此外,有24个省份增速超7%,“跑赢”全国6.9%。
粤苏鲁GDP总量保持前三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全国31省份中,总量在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25地,较2014年增加一地。
多年来,盘踞“31省份GDP排行榜”前三名的是广东、江苏、山东。据此前广东省、山东省统计局数据,2015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7.28万亿元, 自1989年以来连续27年稳居全国第一;江苏7.06万亿仅次于广东省,差距逐步缩小。山东跻身“6万亿俱乐部”,在江苏之后。
GDP总量万亿以下有5省份。排名后三位的分别为西藏、青海和宁夏,GDP分别为1026.39亿元、2417亿元和2900亿元。
老工业基地增速放缓
2015年,中西部省份经济表现抢眼。GDP增速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均来自西部地区,分别是重庆、西藏和贵州,增速分别为11%、11%和10.7%,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此外,在24个GDP增速“跑赢”全国的省份中,其中17个是中西部省份。
31个省份中,排名后四位的分别是辽宁、山西、黑龙江和吉林,增速分别为3%、3.1%、5.7%和6.5%。
黑龙江、辽宁、吉林及内蒙古四地社科院近日共同发布了《东北蓝皮书: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5)》。报告认为,产业结构偏向于资源型企业以及重化工业;民营经济严重滞后;经济体制仍然落后于经济转轨的进程;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人口红利不断流失等五大因素,是东北经济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山西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晓东25日对媒体表示,2015年山西在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仍处于最困难时期。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经济结构积极变化,民生进一步改善,实属不易。
18省份完成增速目标
31个省份中,有15个省份去年实际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目标,吉林、宁夏和北京与目标基本持平。其中,北京的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为7%左右,实际增速为6.9%,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夏沁芳表示,这一速度与年初确定的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相符的。
还有12个省份未能完成预期增速目标,分别是西藏、福建、湖北、新疆、陕西、山东、海南、内蒙古、河北、黑龙江、山西和辽宁。此外上海2015年取消了GDP增长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西藏GDP增速居于榜首,但却未同时达到12%的预期目标。
Ⅳ 上半年GDP增长最快的省份有哪些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湖北、湖南、上海。随着河北省统计局7月25日发布上半年该省的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经济十强省的排名有了清晰的呈现。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经济总量(GDP)排名进入前十的省份并无变化,其中中部省份占据三席,分别是河南、湖北和湖南。 不过,具体的排位有所变动。具体来看,去年上半年,按经济总量排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排在前五位,今年这一排名保持不变。上述5个省份也连续两年上半年经济总量都在2万亿元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经济总量排位出现变化的是第六到第八位。2017年上半年,河北经济总量实现16404.9亿元,排在全国第六位,经济增速为6.8%。紧跟在河北之后的是四川和湖北。2017年上半年,四川的经济总量为16080.3亿元,增速达到8.2%;湖北的经济总量为15871.39亿元,增速为7.8%。由于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今年上半年,四川和湖北的经济总量均赶超河北,排名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前一位。 来自四川、湖北两省的统计局官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四川经济总量实现18327.01亿元,经济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湖北经济总量实现17958.17亿元,增速也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反观河北,今年上半年,经济总量为16600.5亿元,经济增速仅为6.5%,低于全国平均增速(6.8%)。所以,从经济总量上看,河北位次由去年同期的第六位下滑至第八位。此外,湖南和上海也保持在经济总量前十榜单中,与去年同期一样,分列第九和第十位。
Ⅵ 31省份上半年收入榜出炉, 你的收入是否为自己的省份的排名做了贡献呢
作为一个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我的收入水平在我们省份的平均收入水平下,肯定是拖后腿了,并且没有做丝毫一点儿贡献,但是明年就要毕业了,我相信明年的我肯定能够为我们省份的平均收入做成一定的贡献。
所以说虽然我现在没有一分一毫的收入,但是我在家庭中也感受到了工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虽然现在还没有办法为我们省份的平均收入水平贡献一份力量,但是我可以享受着现在优质的教育,努力的充实自己,在明年再次统计省份平均收入水平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够是提高平均收入水平的那个人,不要为自己的省份拖后腿。
Ⅶ 上半年gdp排名前十省份分别是哪些
2017各地经济年报出炉,山东省突破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赶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个省份gdp迈上新台阶,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东北、山西等地的经济增长已开始呈现回暖态势。
2017年,多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新台阶,目前,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山东、浙江分别首次突破8万亿、7万亿、5万亿元的大关;四川和湖北均超过3.65万亿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过3万亿元,从城市经济来看,上海是我国首个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而在山东省,经初步核算,2017年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037.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1亿元,增长7.1%。
2017年31个省份经济增速一览
2017年31个省份gdp总量一览
Ⅷ 2018上半年GDP哪些省份排名前十
2017各地经济年报出炉,山东省突破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赶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个省份GDP迈上新台阶,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东北、山西等地的经济增长已开始呈现回暖态势。 2017年,多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新台阶,目前,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山东、浙江分别首次突破8万亿、7万亿、5万亿元的大关;四川和湖北均超过3.65万亿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过3万亿元,从城市经济来看,上海是我国首个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而在山东省,经初步核算,2017年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037.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1亿元,增长7.1%。 2017年31个省份经济增速一览 2017年31个省份GDP总量一览
Ⅸ 31省份GDP排行榜,广东、江苏和山东列前三,如何看待这次排名
中国近几年的发展确实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全国人民都在旅游的高峰期,五一十一期间,更是能够展现出各个省份的经济实力。
不得不说这三个省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古代重要战略要地。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越是往西部,西南、西北经济欠发达。但是随着近几年山东省经济发展,即便是西南、西北地区,如今发展的经济也是不错。
Ⅹ 31省份GDP一季度成绩单有哪些新变化
自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后,全国各省份陆续公布了一季度成绩单。
截至5月1日,全国31个省份一季度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已全部公布(内蒙古未公布GDP相关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经济总量方面,一季度有五省份突破万亿大关,广东以21705.29亿元居全国之首。而在GDP增速方面, 18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贵州以10.1%的增速领跑。
投资 海南贵州等省投资增速抢眼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0763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5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62386亿元,同比增长8.9%。
“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在不断地显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此前对媒体表示,一季度民间投资活力增强,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60%以上,一季度增长8.9%,增幅比去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同时民间投资的领域在进一步拓宽。
北青报记者梳理各省一季度成绩单发现,海南、贵州、云南、福建等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抢眼。
海南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5.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4%;其他项目投资增长34.7%。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而二、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7.2%。按地区分,“海澄文”(海口、澄迈、文昌)地区投资增长36.3%,“大三亚”(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地区投资增长17.2%,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9.7%,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9.3%,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0%。
贵州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水平10.3个百分点。
不过与海南不同,贵州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幅度超过了第二、第三产业。该省份一季度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全省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0.2%和60.6%。基础设施投资也有较快增长。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2.1%。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50.3%,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7.2%。
在民间投资方面,不少省份增速也十分明显,比如青海省一季度民间投资80.47亿元,增长34.2%;浙江省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长15.1%,占投资总额的63.4%,提高5.6个百分点。另外,甘肃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7%,位居全国第23位。
以上内容来自:北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