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马鞍山与淮南那个好那个经济发展好些
应该是马鞍山,虽然都是工业城市 但是淮南是煤炭 马鞍山是钢铁 且马鞍山是新兴城市,绿化环境还不错,自己去看看吧
⑵ 在安徽省,淮南与淮北,哪个城市的经济更好
当然是淮南好了,
2008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277.2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比例为8.69:61.11:30.20。按常住人口计算, 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809 元(按2008年底汇率基准价计算约合2898美元)。
全年工业增加值24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241.7亿元,增长26.6%。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71.2亿元,增长7.3%。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城市零售额110.2亿元,增长23.3%;县零售额12.9亿元, 增长20.7%;县以下零售额10.8亿元,增长20.0%。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55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1%。其中出口3063.3万美元,下降18.4%;进口10491.1万美元,增长92.2%。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4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8.2%;引进内资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10.5亿元,增长16.2%。全年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区项目21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105万美元,增长128.3%。
全年旅游总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国际旅游收入636.6万美元,增长94.4%。接待国内外游客434.5万人次,增长31.6%。其中:接待入境国际游客11385人次,增长25.1%;外国人4456人次,增长14.0%。全市星级饭店21个,星级饭店客房1562间,比上年分别增长10.5%,9.8%。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9亿元,增长28.4%。财政支出51.0亿元,增长32.1%。
据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4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3万人,农业人口127.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9576人,出生率为12.32‰,比上年下降0.0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711人,死亡率为4.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4‰。在总人口中,18岁以下为46.6万人,18-35岁为70.8万人,35-60岁为91.1万人,60岁以上为32.3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3元,比上年增长8.3%;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40元,增长20.1%。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类,属於中等发展水平(当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全球第94名),HDI值为中。淮南市的GDP和人均GDP一直位於安徽省第5位,皖北第1位,人均GDP位於中国城市第148位。[截止2008年年底,安徽省人均前五名分别是:马鞍山(人均7,000美元以上);铜陵(人均6,000美元以上);合肥;芜湖;淮南],人均GDP处在淮南市之后的著名城市有青海西宁市;广西南宁市、桂林市;贵州贵阳市;广东汕头市、潮州市;重庆市;甘肃兰州市等城市。
⑶ 安徽城市排名
国家统计局2007年第131期《研究参考资料》发布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在2006年度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比较中,合肥位居第21位,我省马鞍山市也榜上有名,位居第74位。
据统计部门人士介绍,城市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集合,包括人口与劳动力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五大项、44个正向指标、7个逆向指标,这些指标乘以一定权重汇总计算出城市综合实力得分。
与2005年的百强排名相比,合肥在此次排名中的位次前移10位,在省会城市中位次也前移7位升至第八。在与中部其他五省会的比较中,合肥仅次于长沙、武汉之后名列第三。长沙、武汉、太原、郑州和南昌分别位居14位、17位、30位、31位和48位。其中,长沙和太原两市位次较2005年的排名分别前移5位和12位,武汉、郑州和南昌三市位次则分别后退1位、8位和13位。
但与往年的排名不同,此次排名并非国家统计局官方正式公布。记者昨日就此咨询了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城市资料处,该处相关人士表示,《研究参考资料》是统计局的一份内部刊物,9月25日,该刊物的确刊登过这样一篇报告。下周国家统计局将通过其主管的行业报《中国信息报》发布正式排名。(甘小志)
⑷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哪个省
广东 (人口:10430万人)
广东省,以岭南东道、广南东路得名,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下辖21个省辖市(副省级城市2个,地级市19个),119个县级行政区(6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6个县、3个自治县)[1] 。
广东省在语言风俗、传统、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通行粤语、客家语和闽语,而且粤、客两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广东[2] 。广东省也是中国人口最多[3] ,社会、文化最开放的省份,居粤的外国人士达百万。
广东省在秦以前,作为中华民族先民的南越族人民已从事农业活动[4] ,是中国历史上商品性农业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省份之一[5] 。至1987年,广东省工业产值已占全省工农业总值的79.6%,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食品、机械、化工、纺织缝纫业成为广东省支柱工业部门[6] 。自1989年起,广东国内生产总值在中国30个省市中,连续占居第一位[5] 。广东省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7] ,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并超越香港和台湾,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经济综合竞争力[8] 、金融实力最强省份[9] ,并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10]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1] 。
⑸ 2019年安徽省各市GDP是多少
中商情报网讯:经初步核算,2019年安徽省生产总值37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15.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37.9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18860.4亿元,增长7.7%。人均GDP达58496元,折合8480美元。
从各市GDP情况来看:2019年合肥市的GDP达到了9622.7亿元,继续领跑全省。芜湖市继续排在省内第二名,2019年芜湖GDP达到了3751.9亿元;
而滁州、阜阳两市的GDP总量非常接近,分别是2638.9亿元和2601.8亿元,分别排名第3名和第4名;此外,安庆、马鞍山、蚌埠三市的GDP也非常接近,分别是2268.5亿元、2180.1亿元和2009.9亿元,和滁州、阜阳一起成为第三集团的成员。
另外其他各市中,宿州市的GDP为1840.8亿元,六安市的GDP为1650.2亿元,亳州市的GDP达到了1634.3亿元,宣城市、淮南市、铜陵市、淮北市的GDP也都超过了1000亿元,池州市、黄山市的GDP均在800亿元左右,也有望在最近几年突破千亿元。
⑹ 安徽哪个城市最好
城市知名度排名:
1、黄山市(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十大最美山之一,中国十大名山,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知名度高于省会合肥,安徽的发展口号为: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
2、合肥市(省会,在中部六省无论人口数量还是人均GDP都在末位,这两年环境发展还好,科技,家电产业现发展很快)
3、芜湖市(奇瑞提升了城市形像,可见品牌形像重要,另一赵薇)
4、马鞍山(有马钢,一直是全国卫生城市,特别是这两年马钢股市给股民的回报)
5、安庆(在清末为沿江重镇,安徽一字来源此,又有“黄梅戏”,有大美女马兰)
6、淮南市(煤矿,中国资源短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领导要求唱响“黄煤戏”)
7、阜阳市(知名度应排在淮南之前,因出王怀忠大大提升城市知名度,但苦了老百姓)
8、淮北市(有煤资源)
9、铜陵市(铜都,排第九有点委屈)
10、亳州市(药材之乡,出了曹操,华佗)
11、宣城市(宣纸,宣笔)
12、蚌埠市(80,90年代时铁路建设还可以)
13、巢湖市(出了卢荣景)
14、池州市(沿江能沾点光)
15、六安市
16、滁州市
17、宿州市
发展潜力排名:
1、芜湖(自主产业发展迅速,城市品牌建设有力度,积极向长三角靠拢)
2、合肥(不必多说)
3、铜陵(产业结构合理,在省规划中有重要地位)
4、马鞍山(现安徽人均第一,融入长三角有地理优势)
5、黄山(安徽的门面,没理由发展不好,与杭州相邻)
6、淮南(资源丰富)
7、准北(同理)
8、安庆(沿江城市群规划中有很重要地位,招商引资搞得不错)
9、宣城市(县域经济发展很好,宁国、广德就是很好例子)
10、蚌埠市(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11、池州市(沿江城市)
12、巢湖市(引资不错)
13、滁州市(靠近江苏,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地缘优势)
14、六安市(矿资源比较丰富)
15、亳州市(只能靠药材了)
16、宿州市(没什么优势)
17、阜阳市(王怀忠的泡沫经济将要影响阜阳人很长一段时间,加上最近颖上县官员腐败,只能排在安徽末位了)
⑺ 安徽省有多少个市 和县
1、黄山市(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十大最美山之一,中国十大名山,专无论在国内属还是在国际知名度高于省会合肥,安徽的发展口号为: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
2、合肥市(省会,在中部六省无论人口数量还是人均GDP都在末位,这两年环境发展还好,科技,家电产业现发展很快)
3、芜湖市(奇瑞提升了城市形像,可见品牌形像重要,另一赵薇)
4、马鞍山(有马钢,一直是全国卫生城市,特别是这两年马钢股市给股民的回报)
5、安庆(在清末为沿江重镇,安徽一字来源此,又有“黄梅戏”,有大美女马兰)
6、淮南市(煤矿,中国资源短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领导要求唱响“黄煤戏”)
7、阜阳市(知名度应排在淮南之前,因出王怀忠大大提升城市知名度,但苦了老百姓)
8、淮北市(有煤资源)
9、铜陵市(铜都,排第九有点委屈)
10、亳州市(药材之乡,出了曹操,华佗)
11、宣城市(宣纸,宣笔)
12、蚌埠市(80,90年代时铁路建设还可以)
13、巢湖市(出了卢荣景)
14、池州市(沿江能沾点光)
15、六安市
16、滁州市
17、宿州市
⑻ 西安和淮南的经济发展前景那个好
淮南在煤矿工作的辅抄助单位扣除五金后基本2000-4000之间。生产单位比如综采队6000-10000不等,普通工人额,要是科级干部都是1W-2W的,因矿而异,但大致如此。我就是淮南矿业集团的职工。最近几年煤炭市场不错,工资大幅涨了,淮南定位就是煤电一体化能源城市,和西安的定位不一样吧?西安没去过,只晓得是个古城,听去过的朋友讲,在国内来讲也算二线城市。
在淮南不在煤炭部门工作薪水肯定没西安高的。发展前景不好评论,就目前而言,知名度比西安低。淮南的人均消费去年位列安徽第二,合肥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