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九江市GDP总量多少人均GDP多少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多少
九江年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完成了328.5亿元,同比增收48.3亿元,增长17.2 %,九江市财政总收入总量保持全省第二,圆满实现了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财税工作目标。
在经济发展的有力带动下,2014年九江市财税运行情况良好。一是收入质量稳中有升。全市税收收入共完成276.1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4%,同 比增收40.6亿元,增长17.3%,税收收入良好的增长势头,拉动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二是县区财政增势良好。一年来各县区紧紧围绕决战大工业战略, 把工业经济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以园区、城区为主战场,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新上了一大批产业项目、城建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为财政增收奠定了 坚实基础。全年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完成262.6亿元,同比增长18.5 %,实现了县县财政收入过10亿元,开发区、庐山区、瑞昌、湖口、浔阳区、修水6个县(市、区)过20亿元。三是财税部门征管力度加大。各级财税部门按照 党委、政府的部署,及早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着力强化税收征管和稽查。2014年4月起,国税、地税、财政三家开始启动财税综合 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系统于10月25日开始试运行,11月26日正式上线,截止年底,共通过平台查补税款4.4亿元,入税款3.4亿元,有效堵塞了税收漏 洞,确保了财税收入应收尽收。
财税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九江市财政支出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支出结构更趋合理。2014年,九江市各级财政更加注重强化 支出管理,大力压缩行政成本,严控一般性支出,在保障行政机关正常运转和公共需要基本支出的前提下,将财政支出的重点投向三农、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 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公共事业,支出结构更趋合理,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证。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4亿元,同比增支45.8亿元, 增长13.5%。涉及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292.5亿元,占总 支出的76.2%。为了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今年我市还再次提高了中心城区环卫工人、“三无”人员、城区社区经费的保障水平。提标后,环卫工人 每人每年可增收4716元。生活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的“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2400元、4800元、8400元。集中供养和散居孤儿 生活费标准均为每人每年提高2400元。社区主任(书记)和副主任每人每年分别增收3600元和2640元,市财政再投入158万元,为市中心城区每个社 区增加投入1万元经费补助。财政保障能力的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贰』 九江的人均GDP是多少
2005年中西部城市GDP前50位
位次--城市----人口----生产总值---增速
1-----重庆---2775万----3069.1---11.5%
2-----成都---1159万----2371.0---13.5%
3-----武汉----831万----2238.0---14.6%
4-----郑州----669万----1647.3---15.8%
5-----长沙----629万----1519.9---14.9%
6-----西安----796万----1270.1---13.1%
7-----洛阳----630万----1111.5---15.1%
8-----昆明----604万----1062.3---11.1%
9-----南阳----958万----1050.0---13.3%
10----南昌----461万----1008.0---16.8%
11----太原----332万-----895.5---14.7%
12----合肥----445万-----853.6---16.9%
13----包头----238万-----800.8---23.8%
14----南宁----686万-----722.7---13.2%
15--呼和浩特--258万-----700.4---21.1%
16----岳阳----529万-----628.5---11.7%
17----常德----601万-----627.6---11.8%
18----宜昌----399万-----608.0---13.0%
19----许昌----412万-----603.0---13.0%
20----襄樊----603万-----602.0---12.8%
21----周口----974万-----592.2---11.4%
22----衡阳----719万-----591.0---11.0%
23----焦作----329万-----578.8---16.7%
24--乌鲁木齐--208万-----571.0---13.6%
25----兰州----314万-----567.0---12.0%
26---平顶山---480万-----558.3---15.3%
27----商丘----810万-----557.2---14.5%
28----安阳----531万-----556.4---14.8%
29--鄂尔多斯--147万-----550.1---29.9%
30----新乡----541万-----543.0---14.1%
31----桂林----494万-----536.9---13.5%
32----株洲----374万-----525.7---11.9%
33----贵阳----340万-----525.6---14.5%
34----临汾----406万-----520.0---14.0%(预计数)
35----柳州----354万-----520.0---12.8%
36----信阳----596万-----503.4---13.0%
37----赣州----818万-----500.3---12.7%
38---驻马店---830万-----496.3---12.1%
39----绵阳----529万-----482.5---13.0%
40----郴州----458万-----476.0---13.0%(预计数)
41----运城----495万-----475.0---13.4%
42----黄冈----726万-----471.0----9.0%(预计数)
43----德阳----381万-----462.2---13.7%
44----荆州----305万-----458.6----8.2%
45----曲靖----587万-----441.0---12.9%
46----咸阳----490万-----432.5---12.5%
47----安庆----604万-----430.0---11.0%(预计数)
48----九江----470万-----428.9---15.4%
49----宝鸡----369万-----415.8---13.2%
50----开封----458万-----407.0---13.1%
这里是2005中西部城市GDP前50位
自己看看有多少吧
『叁』 2017中国人均GDP有多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9%。全年人均GDP为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
如果以美元计价,2017年中国全年人均GDP为8836美元。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和2012年分别为5577美元和6264美元,2013年为6995美元,2014年为7595美元,2015年为8016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
拓展资料
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
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2.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9.1%。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国民总收入[3]82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0%。
『肆』 2017全国每人平均gdp是多少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2017年GDP为82.71万亿元
中国总人口约为13.9亿
所以人均约为5.95万
『伍』 中国2017年人均GDP是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人均GDP为59660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6.3%。如果以美元计价,2017年中国全年人均GDP为8836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人均GDP计算方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即GDP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人均GDP_网络
『陆』 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排行榜
排名 城市 生产总值 所在省
1 上海市 14900.9 沪
2 北京市 11865.9 京
3 广州市 9112.7 广东1
4 深圳市 8201.2 广东2
5 苏州市 7740.2 江苏1
6 天津市 7500.8 津
7 重庆市 6528.7 渝
8 杭州市 5098.6 浙江1
9 无锡市 5000 江苏2
10 青岛市 4890 山东1
11 佛山市 4814.5 广东3
12 武汉市 4560 湖北1
13 成都市 4502.6 四川1
14 大连市 4410 辽宁1
15 沈阳市 4359 辽宁2
16 南京市 4230.2 江苏3
17 宁波市 4214.6 浙江2
18 唐山市 3850 河北1
19 东莞市 3763.2 广东4
20 长沙市 3744.8 湖南1
21 烟台市 3728.6 山东2
22 济南市 3351 山东3
23 郑州市 3300 河南1
24 哈尔滨 3258.1 黑龙江1
25 石家庄 3110 河北2
26 泉州市 3002 福建1
27 长春市 2919 吉林1
28 南通市 2860 江苏4
29 潍坊市 2727.7 山东4
30 西安市 2719.1 陕西1
31 温州市 2527.8 浙江3
32 福州市 2524 福建2
33 常州市 2518.6 江苏5
34 淄博市 2473 山东5
35 徐州市 2390.1 江苏6
36 绍兴市 2375.4 浙江4
37 济宁市 2279.1 山东6
38 邯郸市 2150 河北3
39 大庆市 2120 黑龙江2
40 临沂市 2110.1 山东7
41 合肥市 2102.1 安徽1
42 包头市 2100 内蒙古1
43 鄂尔多斯2100 内蒙古2
44 东营市 2076.6 山东8
45 洛阳市 2075 河南2
46 台州市 2025 浙江5
47 威海市 1969 山东9
48 嘉兴市 1917.9 浙江6
49 鞍山市 1915 辽宁3
50 沧州市 1900 河北4
51 盐城市 1860 江苏7
52 南昌市 1837 江西1
53 昆明市 1808.6 云南1
54 扬州市 1800 江苏8
55 保定市 1785 河北5
56 南阳市 1780 河南3
57 金华市 1765.9 浙江7
58 泰安市 1700 山东10
59 泰州市 1650 江苏9
60 厦门市 1623 福建3
61 镇江市 1580 江苏10
62 中山市 1564.4 广东5
63 德州市 1530 山东11
64 呼和浩特1520 内蒙古3
65 太原市 1512 山西1
66 吉林市 1500 吉林2
67 南宁市 1492.3 广西1
68 惠州市 1410.4 广东6
69 江门市 1355.2 广东7
70 滨州市 1350.9 山东12
71 聊城市 1340 山东13
72 岳阳市 1316.8 湖南2
73 榆林市 1302.3 陕西2
74 宜昌市 1245.6 湖北2
75 茂名市 1239.8 广东8
76 襄樊市 1201 湖北3
77 枣庄市 1200 山东14
78 廊坊市 1200 河北6
79 常德市 1160 湖南3
80 湛江市 1156.1 广东9
81 许昌市 1150 河南4
82 平顶山 1140 河南5
83 淮安市 1121.8 安徽2
84 漳州市 1113.1 福建4
85 湖州市 1111.5 浙江8
86 衡阳市 1107 湖南4
87 安阳市 1106 河南6
88 乌鲁木齐1095 新疆1
89 邢台市 1090 河北7
90 焦作市 1085 河南7
91 周口市 1073 河南8
92 新乡市 1054.5 河南9
93 珠海市 1037.6 广东10
94 汕头市 1035 广东11
95 柳州市 1030.02 广西2
96 株洲市 1020 湖南5
97 通辽市 1015 内蒙古4
98 桂林市 1000 广西3
99 商丘市 1000 河南10
100 菏泽市 953.6 山东15
101 信阳市 950 河南11
102 连云港 941.1 江苏11
103 赣州市 940 江西2
104 兰州市 920 甘肃1
105 秦皇岛 906 河北8
106 贵阳市 902.6 贵州1
107 松原市 900 吉林3
108 驻马店 882.5 河南12
109 赤峰市 877 内蒙古5
110 咸阳市 872.9 陕西3
111 曲靖市 866 云南2
112 日照市 860 山东16
113 清远市 855.2 广东13
114 芜湖市 850 安徽3
115 肇庆市 846.3 广东12
116 九江市 831.3 江西3
117 营口市 822 辽宁4
118 绵阳市 820.1 四川2
119 安庆市 820 安徽4
120 揭阳市 815.7 广东14
121 宿迁市 810 江苏12
122 宝鸡市 806.5 陕西4
123 郴州市 800 湖南6
124 承德市 792.5 河北9
125 锦州市 790 辽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