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六安2018金安区gdp

六安2018金安区gdp

发布时间:2020-12-20 09:39:01

Ⅰ 六安金安区三十铺镇经济怎么样!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地方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从合肥和六安两市的城市发展方向看,此地的前景将是非常不错的,下面看看现状(大部分为官方资料)
三十铺镇地处六安东大门,东距合肥市50km,西距六安市区10km,属江淮分水岭丘陵地区,境内312国道,宁西、合武铁路横穿全镇,淠史杭总干渠自西向东流经镇区,古皋陶墓、“双墩汉王墓群”座落我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镇辖26个村,1个街道,总人口6.8万人,耕地面积7.5万亩, 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9.2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全口径)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18元。我镇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省首批文明小城镇,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省中心建制镇,同时也是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全镇和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达53家,其中工业企业41家,农业企业4家,三产服务业8家。2010年全镇和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7亿元,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5.6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及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完成, “一核一轴两翼”的发展战略初步形成,即以镇中心区为核心,以312国道为主轴,以市产业集中区和金安经济开发区为东西两翼,打造六安市东城新区。2010年拓展镇区面积2km2,全镇建成区面积已达6km2,镇区常住人口发展到4万人;投入城镇建设资金2.6亿元,“八纵六横”干道全部实现了硬化、美化、亮化目标。以金利国际城项目为标志,三十铺镇将实现从农村集镇向现代化新城区的转变。园区平台建设快速推进。2010年开发区新建大华山路、胜利南北路等3条主干道,道路建设总里程已达8.3公里;开发区水、电、通信、路灯、绿化、征地、拆迁和安置房建设等基础设施当年完成投资1.8亿元,新征道路和项目建设用地计2600亩,拆迁房屋面积10万平方米。已建成的松林苑安置小区、三元河安置小区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招商引资成效卓著。2010年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162个,其中投资超千万元的项目150个,竣工投产项目63个,续建23家,新建70家,签约项目报建30家。金安经济开发区已逐步形成以羽绒轻纺、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环保新材料和新型建材等为主导产业,其他加工业为补充的新型工业区。 2010年开发区共签约招商项目38个,香港保威特梭重型织网机、江苏昆山俊杰新型建材、安徽亿家益卫生用品、安徽皖通管业等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新增协议引资总额13.76亿元,在入园项目中,无锡日日升机械、昆山俊杰建材、余姚新峰医药、福建永翔钢材市场、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标致汽车4S店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展很快,基本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开发区在建项目和新签约项目共到位总投资9.59亿元。和谐社会构建有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生殡改,民政优抚,文明创建,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均取得长足发展。

Ⅱ 安徽省六安市的经济

六安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
民国8年(1919年),六安粮食总产25.3万吨,1949年粮食总产75.78万吨,经过土地改革,1952年增加到96.42万吨,1957年达到127.7万吨比1949年增长68.4%。1980年全市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有了生产自主权,1981年粮食总产达到228.38万吨,1985年粮食总产215.93万吨比1949年增长1.85倍。
六安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花生和芝麻,1949年油料作物种植29.88万亩,总产1.26万吨,1957年增加到76.28万亩,总产4.81万吨,1961年减少到30.29万亩,总产只有0.67万吨。1965年油料种植38.8l万亩,总产回升到2.27万吨。1978年扩大种植到60万亩、总产3.19万吨,1980年种植62.94万亩,总产3.54万吨,但仍未达到1957年生产水平,1985年种植148.71万亩,总产11.19万吨。
2012年农业总产值198.8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074万亩,产量449.1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25.8万亩,产量17.3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9.2万亩,产量17649吨;蔬菜种植面积94.8万亩,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肉类产量51.2万吨,水产品28.1万吨。基本形成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生猪、家禽、水产品、茧丝绸、油茶、六安大麻、中药材、草竹柳编等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2家,省级59家,市级266家。全市已通过申报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31个。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白鹅获批国家证明商标,霍山石斛、六安瓜片、霍邱柳编、迎驾贡酒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农产品30个,26种农产品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全市有农副产品出口实绩的加工企业40多家,创汇超过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0%左右,出口企业涉及草竹柳编、羽绒、茧丝绸、果菜、水产、茶叶等行业。农业生态经济建设开始起步,全市现已建成3个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分别获得了欧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认证。绿宜牌珍珠菜及天香菜、归然牌野生葛粉、鹤莲牌莲籽汁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六安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民国前期,多为手工业匠铺和作坊,主要产品为土陶、土纸、土纺织品、针织品、铁锅、糕点、白酒、蔑席、纸伞、黄烟、铁竹木农具。
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194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1952年工业总产值达4153万元,比1949年增长89.3%,其中轻工业增长93%,重工业增长24%。 1956年,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改造,同时继续兴办一批地方国营企业。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8373万元。1959年,工业总产值为18160万元,比1957年增长1.27倍。其中重工业比重由1957年的12.5%,上升到28.24%。
1962年,工业总产值降到10670万元,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597万元,1985年,六安有工业企业2418个,全年实现工业产值98907万元,比1949年增长44倍,占工农业总产值37.97%,上缴利税8227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26个,产值50622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51.18%;集体所有制企业2192个,产值27872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28.18%。全民和集体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1990元、4038元;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53646万元、1329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39062万元、1016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分别为11327万元、6132万元。
1949年以来,六安地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1985年,已有10多个工业门类,35个行业,初步形成以电力、化工、机械、食品、建材、纺织等骨干行业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轴承、手扶拖拉机、机制纸、棉纱、麻袋、白厂丝、丝绸织品等产品,在全省同行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1979年—1985年有7个产品,获部优产品称号;有29个产品获省优产品称号;有27个产品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3]
六安工业经济迅猛发展,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770户,比上年增加98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4.8亿元,增长17.7%。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16.0%。

Ⅲ 六安市哪个县经济好

个人感觉还是霍山,那边支柱性的产业比较多,酿酒也多

Ⅳ 中国六安经济怎样

不错啊。
六安的经济最近几年发展的那叫相当迅速。

Ⅳ 安微六安在省内经济排名多少人口有多少谢谢。

准确的说作为一个六安人我自己都不晓得︶︿︶

Ⅵ 安庆和六安哪个经济发展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底蕴。安徽共有16个地级市,其中安庆市和六安市一直以来都是安徽“巨无霸”一样的存在。六安市总面积14990平方公里,安庆市总面积13590平方公里。
这两座城市都很大,面积相差不多,且都是皖南城市,所以经常有网友将这两座城市进行比较。
1、六安
六安是安徽最大的地级市,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121年的汉武帝时期。六安是大别山地区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区群成员,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时还是国家级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六安是安徽占地面积最大的市,主要产于大米茶叶,工业经济方面远不如沿江一带城市,六安的地理环境,六安是安徽边缘城市,西是大别山。
六安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如安庆,经济发展程度也相对落后。但是近些年六安变化很大,经济实力与日俱增。2017年城市GDP总量达到1218亿元,人均GDP突破2.5万元,同比增长9%。
未来的发展,工业旅游业交通都不如安庆市!
2、安庆
安庆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庆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安庆曾经做了近200年的安徽省会,还是长江五虎之一。即使在近现代的安庆还是安徽最发达的城市,没有之一。但是随着后来省会地位的丢失,加上引以为傲的长江航运渐渐没落,近些年的安庆发展较为缓慢。
可是即便如此,安庆在全省的排名还是相当靠前的。在去年的安徽各市GDP数据排行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合肥、芜湖和马鞍山,全市一年GDP总量达1708亿元,人均GDP近4万(37243元)

Ⅶ 六安市金安区与裕安区相比,哪个区好一些

总体来说,是金安区要好点,因为,沃尔玛超市、市政府、等大型商场,政府办公都在金安区,,裕安区要比金安区落后些

Ⅷ 六安市金安区有哪些企业

六安市皖江水洗羽绒制品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安丰路3号华山工业开发区
六安市三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宁平路10号
六安市曙光纸箱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解放北路301号
六安市利群铸造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李家冲村
六安长安冲压制品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宁平路10号
六安市香料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新河西路
六安市红星静电喷塑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大别山西路70号
安徽长安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宁平路10号
六安市张店镇大桥轮窑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大桥村
椿树镇棚岗建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棚岗村
六安市丰源复合肥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街道
六安市精工齿轮总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六和路杨小店路口
安徽明都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六安经济开发区皖西大道
金安区长安塑料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猴枣树村
六安英瑞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皋城路32号
金安区双河镇正大新型材料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新堂村
六安市金赛特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椿树街道杨桃路188号
六安市长红拖拉机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城北乡十五里墩
六安市龙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
六安市星星轻纺制品有限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私营经济园3号
···· 等等

Ⅸ 六安的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六安市辖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四县和金安、裕安、叶集三区;六安市有130个乡镇、8个街道、106个城市社区、245个农村社区,1831个行政村。

2018年7月31日,六安市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调整,有4个地方即将撤乡设镇,撤销了彭塔乡、冯瓴乡、宋店乡、临淮岗乡4个乡的建制以后,设立彭塔镇、冯瓴镇、宋店镇、临淮岗镇,实行镇辖村(社区)的行政体制,原行政区域不变,政府驻地不变。

撤乡设镇以后,有利于加速经济社会开放发展;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有利于提升政府建设管理水平;有利于争取城镇建设资金项目。对照民政部和安徽省设立镇标准,彭塔、冯瓴、宋店、临淮岗4个乡人口指标、二、三产业发展已具备撤乡设镇的基本条件。

(9)六安2018金安区gdp扩展阅读:

六安市行政区划地理位置: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地处江淮之间,东邻省城合肥市和巢湖地区;南接安庆地区和湖北省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河南省商城、固始毗连;北接淮南市并与阜阳地区隔河相望。

六安市总面积15451平方公里。东起舒城县舒三乡的太平村、西至金寨县西河乡余家湾;南自霍山县太平乡的挂龙尖、北至霍邱县朱港。江淮分水岭,由西南向东偏北横贯全市。

Ⅹ 六安的经济

六安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
民国8年(1919年),六安粮食总产25.3万吨,1949年粮食总产75.78万吨,经过土地改革,1952年增加到96.42万吨,1957年达到127.7万吨比1949年增长68.4%。1980年全市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有了生产自主权,1981年粮食总产达到228.38万吨,1985年粮食总产215.93万吨比1949年增长1.85倍。
六安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花生和芝麻,1949年油料作物种植29.88万亩,总产1.26万吨,1957年增加到76.28万亩,总产4.81万吨,1961年减少到30.29万亩,总产只有0.67万吨。1965年油料种植38.8l万亩,总产回升到2.27万吨。1978年扩大种植到60万亩、总产3.19万吨,1980年种植62.94万亩,总产3.54万吨,但仍未达到1957年生产水平,1985年种植148.71万亩,总产11.19万吨。
2012年农业总产值198.8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074万亩,产量449.1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25.8万亩,产量17.3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9.2万亩,产量17649吨;蔬菜种植面积94.8万亩,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肉类产量51.2万吨,水产品28.1万吨。基本形成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生猪、家禽、水产品、茧丝绸、油茶、六安大麻、中药材、草竹柳编等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2家,省级59家,市级266家。全市已通过申报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31个。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白鹅获批国家证明商标,霍山石斛、六安瓜片、霍邱柳编、迎驾贡酒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农产品30个,26种农产品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全市有农副产品出口实绩的加工企业40多家,创汇超过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0%左右,出口企业涉及草竹柳编、羽绒、茧丝绸、果菜、水产、茶叶等行业。农业生态经济建设开始起步,全市现已建成3个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分别获得了欧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认证。绿宜牌珍珠菜及天香菜、归然牌野生葛粉、鹤莲牌莲籽汁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六安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民国前期,多为手工业匠铺和作坊,主要产品为土陶、土纸、土纺织品、针织品、铁锅、糕点、白酒、蔑席、纸伞、黄烟、铁竹木农具。
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194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1952年工业总产值达4153万元,比1949年增长89.3%,其中轻工业增长93%,重工业增长24%。 1956年,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改造,同时继续兴办一批地方国营企业。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8373万元。1959年,工业总产值为18160万元,比1957年增长1.27倍。其中重工业比重由1957年的12.5%,上升到28.24%。
1962年,工业总产值降到10670万元,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597万元,1985年,六安有工业企业2418个,全年实现工业产值98907万元,比1949年增长44倍,占工农业总产值37.97%,上缴利税8227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26个,产值50622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51.18%;集体所有制企业2192个,产值27872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28.18%。全民和集体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1990元、4038元;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53646万元、1329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39062万元、1016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分别为11327万元、6132万元。
1949年以来,六安地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1985年,已有10多个工业门类,35个行业,初步形成以电力、化工、机械、食品、建材、纺织等骨干行业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轴承、手扶拖拉机、机制纸、棉纱、麻袋、白厂丝、丝绸织品等产品,在全省同行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1979年—1985年有7个产品,获部优产品称号;有29个产品获省优产品称号;有27个产品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六安工业经济迅猛发展,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770户,比上年增加98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4.8亿元,增长17.7%。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16.0%。 安徽省六安市素有“白鹅王国、羽绒之都”美誉,是优质羽绒原产地和集散地。全市家禽饲养量1.5亿只,其中皖西白鹅近3000万只、鸭2000万只,居全省第一。六安市拥有规模以上羽绒相关企业近千家。皖西羽绒以其绒毛饱满、蓬松度高、透明度好而知名。2014年年产羽毛绒达万吨,年加工产值近50亿元。当地拥有羽毛绒交易市场20多个,羽毛绒收购站180个,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羽毛绒商家汇聚于此。羽绒服、羽绒被、鹅毛扇等各种羽绒和羽毛制品花样繁多,远销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
近年来,六安坚持用白色羽绒打造金字招牌,助推绿色发展,小小羽绒闯出了大天地。前四届羽博会已经累计吸引客商3000余人次,引来投资项目30多个,累计投资30多亿元。中国(六安)国际羽绒博览会现已成为羽绒企业开展经贸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羽博会的举办,进一步增进了国内外羽绒行业的交流,共同促进羽绒行业发展,同时也更好地展示六安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阅读全文

与六安2018金安区gdp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