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发布时间:2020-12-20 06:16:02

①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的比例为什么很高

首先纠正你的错误观点:第三产业,诸如贸易之类,本身并不会创造财富
社会财富是第一二三产业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包括第一二三产业
生产制造是可以创造财富 但是第三产业同样创造价值
比如物流行业 金融行业都在创造价值 而且很大程度上创造的价值要超过纯粹的生产制造业
而且生产制造环节是创造财富 流通环节同样创造财富 分配和消费环节是财富的消耗
发达国家发展第三产业就是看重了第三产业的巨大财富
第三产业是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和劳务的
第三产业发展好了 有利于第一二产业的持续发展 这样形成良性循环

你的第二个问题同样存在误区
第三产业是为第一二产业服务的 是在第一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并得到打发展的 所以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撑

所以西方国家不会放弃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只是这些产业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 发展速度不如第三产业快而已
发达国家制造也依然存在的 其产值占社会财富的比例下降 不意味着产能的下降
发达国家制造业或者说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行业到国外发展主要是看重发展中国家廉价的人力资本和资源 以及规避贸易壁垒和经营风险
某些核心的技术和 知识产权不会伴随着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扩张而转移的 这是其比较优势 其是不会放弃的

常州大麻糕的意思是第三产业往往附加值要高于第一二产业

写累死了记得多多加分啊 谢谢

② 2015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多少

【财经网讯】“中国的第三产业或者说服务业可能在2015年的时候会达到GDP的60%,或者说在2035年的时候达到70%”,3月21日,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分会场做上述表示。
在2012年的时候,第三产业首次超过了制造业和建筑业加起来的第二产业的规模。在未来的10到15年的时间中还会逐渐地实现这样的一个过渡。
中国最终会进入新常态,但现在就庆祝中国进入新常态可能为时过早,史蒂芬·罗奇说,“如果把今天的经济称为新常态可能有一点过于乐观了,甚至有一点点自满,这恰恰是让我感到担忧的。”
以下为史蒂芬·罗奇发言实录:
史蒂芬·罗奇:非常感谢和高兴能够回到中国发展论坛,在这个房间中可能我也是少数几个在过去16年当中参加了15年的中国发展论坛为数不多的人之一,今天讨论的话题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未来十年的增长前景。刘先生刚才给我们一个大的框架,让我们来了解中国未来十年的前景中一些主要的要素。我在5分半中的时间内说两点,第一给大家一些新常态的介绍。第二是做一个结论,也就是说我的一个对新常态的评估和刘先生及发展研究中心的评估之间的一些差别。这就是一些新的主要的特征了,
中国的新常态到底是什么,我把它称之为“下一个中国”。首先它是由消费者引导的服务为导向的,而且对中国来说因为服务业所雇佣的劳动力要比整个制造业和建筑业多30%的就业,所以它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同时也是资源减少的或者是缩减的一个行业,因为它与建筑业制造业相比碳的消耗会减少很多。同时它也是非常有建设性和和谐的,差不多30%的参与过程的人都是来自农村的,所以它将是更加平等和谐的。正如刘先生刚才所说的,我们看到的GDP未来潜在的这种增长率会逐渐地下降,而且不是未来10年是未来20年。随着经济从制造业出口和投资转向服务和消费,对任何的经济体来说它的增长率都会下降。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新常态或者说下一个中国,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要执行政策。对全面深化中国改革的一个委员会或者是领导小组来说,它的工作也就是要落实这些改革的举措。
所以我就想说到我们第二点,也就是说我的观点和前面发言人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就是我们实现新常态的路线图。这是中国经济的三大组成部分,我想大家看的是第三产业或者说服务业的发展的趋势。现在它已经是中国的最大的经济的支柱了,在“十二五”规划中,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将达到47%,而去年事实上有48%,已经超出了预期。但这其实还是很小很小的一步。在实现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这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刚刚起步这样的一种转型,根据刘先生的预测以及我个人的评估,可能在2015年的时候会达到GDP的60%,或者说在2035年的时候达到70%。
事实上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才刚刚起步,在2012年的时候这是第三产业首次超过了制造业和建筑业加起来的第二产业的规模。在未来的10到15年的时间中还会逐渐地实现这样的一个过渡。
我有时候有一些担忧,但我是完全尊重中国的同行包括刘先生的观点,中国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事实上我认为还没有到,中国最终会进入新常态,但现在就庆祝中国进入新常态可能为时过早。因为这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转型和过渡,这个转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的不仅仅是将我们的经济的推动力进行转变,从非常强劲的这些要素在过去35年当中非常强劲的要素改变成一些新的推动力。在落实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这种惯性也就是旧体制的惯性方面,事实上我们将遇到巨大的压力。历史最大的挑战是应对结构性改革的韧性或者是惰性,对我们来说,我们刚刚开始这样的一种过渡,我们认为已经进入想要到达的程度,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
如果把今天的经济成为新常态可能有一点过于乐观了,甚至有一点点自满,这恰恰是让我感到担忧的。而事实上这种经济的转型在未来的10年中,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实现。我认为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在更好的管理的过渡,进入新常态的过渡,现在就喝香槟酒来庆祝还是为时过早。谢谢!

③ 2000-2006年中国(以及印度)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e3

④ 美国经济统计部门-哪里可以查到服务业(我国通常叫第三产业)占美国GDP的比重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目前中国的这两个指标却很低(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一些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中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加拿大 法国 德国 英国 澳大利亚
2001年 1998年 1997年 2000年 1997年 1997年 1997年 1997年 1997年
33.6 51.6 61.1 74.5 71.6 71.5 69.9 70.8 70.6

资料来源:中国的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美国的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其余的数据来自OECD组织。
注:本文中所有的增加值都用当年价计算。
表2 一些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中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加拿大 法国 德国 英国 澳大利亚
2001年 2000年 2000年 2000年 2000年 2000年 2000年 2000年 1999年
27.7 61.1 63.1 76.6 74.1 74 62.6 72.8 73.6

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同时又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结构的演进历史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分析了1948~2000年间美国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增加值和就业的演变规律(注:本文的数据除特别说明的之外,均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网站http://www.bea.doc.gov。),以期能对中国今后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增加值的结构变动分析
表3给出了1948~2000年间美国GDP的三大产业构成以及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构成的变动情况。表中数据显示,尽管早在1948年,美国第三产业比重就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之和,达到了53.96%,但是在随后的52年间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到2000年达到了74.45%,平均每年增加0.4个百分点。同时,第一、二产业的比重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分别从8.89%和37.14%下降到了1.37%和24.19%,说明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起了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表3 美国GDP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内部构成(%)
附图
注:A表示占GDP比重、B表示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在第三产业内部,交通和通讯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保持下降趋势,从1948年的13.35%下降到了2000年的8.1%,而其占GDP的比重52年下降微弱,仅下降一个百分点,这表明,虽然交通和通讯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在下降,但其发展速度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几乎保持着同步性;批发和零售业在整个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均保持了下降趋势,分别从1948年的17.96%和33.29%下降到了2000年的15.88%和21.33%,这说明批发和零售业对整个GDP和第三产业比重增长的推动力在下降,金融和保险业发展迅速,其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均保持上升趋势,分别从1948年的2.45%和4.45%上升到了2000年的8.31%和11.16%,成为GDP和第三产业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同时房地产业的比重也在上升,分别从7.32%和13.57%上升到了11.31%和15.19%,成为GDP和第三产业增长的另一个推动力;而在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中,占GDP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最快的是社会服务业,分别从1948年的8.13%和15.07%上升到了21.92%和29.44%,成为GDP和第三产业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与1948年相比较,2000年政府服务所提供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略有上升,而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但是从52年间的过程中则难以判断出其发展趋势。
以上的分析表明,1948年以来,美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保持了不断增长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主要是由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推动的,而传统的批发零售和交通通讯业对第三产业比重增长的推动力在减弱。
二、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表4给出了1948~2000年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二战后的52年间,美国就业的行业结构与增加值的行业构成保持了相似的变化趋势。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从1948年的52.85%上升到了2000年的76.63%,同时,第一、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保持下降趋势,分别从11.38%和35.78%下降到2.47%和20.89%。另外从绝对数来看,1948~2000年间,美国净增就业人员7.7千万,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人员则达到了7.3千万,占整个国民经济新增就业人员的95%,也就是说,二战以来,美国新增就业人员几乎全部流向了第三产业。
再看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从表4可以看出,交通和通讯业的就业比重总体上保持下降趋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48年的6.49%下降到2000年的4.55%,而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从12.28%下降到5.94%,这表明,虽然交通和通讯业一直是解决就业的一个主要部门,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下降;批发和零售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就业比重表现出了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比较微弱,从1948年的18.36%上升到了2000年的21.08%,而其占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表现出了下降趋势,从1948年的34.74%下降到了2000年的27.51%,这表明批发和零售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增长乏力,但仍然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金融和保险业就业比重保持了上升趋势,占整个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从1948年的2.15%和4.07%上升到了2000年的4.5%和5.87%,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的另一渠道;房地产业的就业比重在这52年间的变化趋势不太明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的就业比重分别在1.16%和1.77%上下波动。令人注目的是社会服务业,其占整个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从1948年的13.23%和25.03%上升到了31.09%和40.57%,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增长最快的行业,最终其占整个国民经济的就业量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和。最后是政府部门,其占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就业都是先升后降。52年间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5.76%和24.36%。
表4 美国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及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
附图
注:A表示占全社会就业比重,B表示占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为了进一

步分析各行业对新增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面引入就业产值弹性这一分析工具。就业产值弹性表示某一行业就业量变化对产值变化的灵敏度,它可以用来反映某一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即该行业的产值每变动百分之一,劳动力相应变动的百分比,如果用Ee表示就业产值弹性,用Y表示产值,用L表示劳动力,则就业产值弹性可以表示为:
附图
Ee的大小可以用对数线性模型进行测度。
令L=β[,0]Y[β1],对该等式两边同时求自然对数可以得到一个对参数线性的等式:
1nL=1nβ[,0]+β[,1]1nY

对上式进行回归,可以求出β[,1]的值,而β[,1]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Ee。本文利用1948~2000年间各年美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以及制造业和农林渔业的增加值(Y)和就业人数(L)对它们的就业产值弹性进行了测算,测算的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产值弹性大于制造业和农林渔业,其中尤以社会服务、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的就业产值弹性最大,这表明,随着增加值的不断增长,这些行业对劳动力保持着较强的吸纳能力。
表5 就业产值弹性的回归结果
β[,1] 标准误 t统计量 P值 判定系数
社会服务 0.368609 0.003556 103.645 5.55E-61 0.995
金融保险 0.324861 0.007939 40.91885 1.13E-40 0.97
房地产 0.320451 0.008817 36.34529 3.93E-38 0.963
批发零售 0.279876 0.002696 103.7977 5.15E-61 0.995
政府服务 0.222851 0.01002 22.24078 6.58E-28 0.907
交通通讯 0.13095 0.008517 15.37502 8.68E-21 0.823
制造业 0.056194 0.008589 6.542244 2.88E-08 0.456
农林牧渔 -0.25518 0.033858 -7.5367 7.75E-10 0.527

注:表中5.55E-61表示5.55乘以10的(-61)次幂,下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48~2000年间第三产业几乎吸纳了美国全部的新增劳动力。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中,吸纳新增劳动力能力比较强的行业为社会服务、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传统的批发零售业的吸纳能力虽然不及社会服务、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但是由于其基数比较大,仍然是解决就业的主要行业。
三、对社会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分析
从前文对美国第三产业内部产值和就业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服务业无论是对增加值的贡献,还是对新增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都是增长最快的。到2000年,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1.92%,而就业人数则达到了31.09%。如果从绝对值来看,1948~2000年间,美国的GDP和就业人员分别净增96284.96亿美元和7.7千万,而社会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员则分别净增21444.16亿美元和3.4千万,对GDP和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了22.27%和44.57%。如果说1948年以来,美国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在第三产业中就业,那么第三产业吸纳的新增劳动力则有将近50%是在社会服务业中就业。可见,社会服务业对美国第三产业,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服务业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里面包括许多部门,因此,有必要对社会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变动再加以分析。
表6给出了1948~2000年间美国社会服务业内部增加值和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社会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工商服务业、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各种专业服务对整个社会服务业的发展起了决定作用。三者在社会服务业中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从1948年的7.47%、18.99%和4.94%上升到了2000年的26.41%、25.26%和14.15%。而就业比重则分别从1948年的4.96%、14.69%和3.33%上升到了2000年的24.29%、23.22%和10.2%。到2000年,三者合计占到了社会服务业增加值的65.82%和就业人数的57.71%。在这52年间,三者对整个社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了66.71%和65.50%。增加值和就业比重表现出上升趋势的还有社会福利业,但其在整个社会服务业中的比重较小。其余各行业中,旅店业、个人生活服务业、各种修理服务业、电影业、娱乐服务业、会员组织和私人家庭劳务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汽车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和教育服务业则呈波动状态。
表6 美国社会服务业内部增加值及就业构成(%)
附图
注:A表示增加值比重,B表示就业比重,“…”表示数据不详。
四、简单的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在1948~2000年间,美国的GDP增长和新增劳动力的就业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来推动的。具体到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GDP的增长以及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主要是由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来推动的,而传统的批发零售和交通通讯业的推动力在减弱;社会服务、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对新增劳动力保持了比较强的吸收能力,传统的批发零售业对新增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下降,但由于其基数较大,仍然是解决就业的主要行业。社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工商服务业、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各种专业服务业来推动的。

搜的 谢谢

⑤ 求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产值不是增加值,而GDP是增加值的概念,比如工业产值可以有几万亿,但是工业增加值只有几千亿,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才是GDP。计算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没有意义,要么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⑥ 2018中国三大产业的比重是多少

2018年三大产业占GDP比重详情如下:

总体来看,我国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重,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在日渐增强。

⑦ 材料一: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 注: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一般在60

(1)材料一反映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有所增长,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但增减幅度不大。(2分)总体来说,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大,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小,低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2分)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调整优化。(2分)
(2)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加速发展服务业,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4分)
(3)①依靠科技进步,(1分)面向市场组织生产,(1分)从当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2分)
②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1分)实行产业化经营。(1分)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调整。(2分)
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分)

⑧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升,将对我国未来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继续提高,增速继续快于工业,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回型经济向答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可能使增长速度趋于下滑放缓,就业弹性可能会趋于提高,有利于促进收入的分配。
事实上,服务业增加值这两年增长速度加快,服务业增速超过工业,而且占GDP的比重也超过工业。盛来运认为,这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变化,也是经济缓中趋稳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表示,赶超是趋势性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⑨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

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中低收入国家一般也在43%,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值为43.5%。

(9)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扩展阅读

第三产业即各类服务或商品。公共服务业,(政治文化业、大型或公办教育业、大型或公办医疗业、公办行政、管理业、公办金融业、公办咨询收费业、声优动漫制作事务所、公办客运业、管理人员、科研教育或培训业、人力资源事务所、大型粮棉油集中购销业、民族宗教、影视媒体事务所、兵役、)。个体商人服务业,(盲人按摩业、个体售卖座商、个体餐饮业、住宿业、维修理发美容服务性商业、个体加工业、个体文印部、个体药店、个体洗浴业、个体网吧、回收租赁业、外卖流动商贩、流动副业)。综合服务业,(房地产开发服务业、宇宙开发业)。经济产业的结构分类之一

参考资料:网络-第三产业知网-中国区域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⑩ 在哪可以查询美国历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美国的GDP是由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发布,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查到。

发布时间:
美国的GDP按季度核算,在每个季度结束后的一个月月末,公布初步数值,再过一个月,公布该季度的重新核算数值,再过一个月,公布该季度的最终定值。相当于每个季度的GDP数据都会披露三次,也平均下来,在每个月末都会公布一个GDP数据,都是上一个季度的。

与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