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徽阜阳的经济情况
目前阜阳在安徽省经济状况处于中下游.
但阜阳市的潜力很大,现在已略有起步.
不一定经济发达的地方就是好的选择,适合自己创业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Ⅱ 阜阳市临泉县的经济怎么样
临泉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临泉讯(通讯员 王朝良)临泉县以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县建设为抓手,以清洁生产为切入点,经过几年的探索,为循环经济发展搭建了四大平台。 一是政府导向服务平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把它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并成立了“循环经济研究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工作。二是资源综合利用平台。在工业方面,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不断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固体废物利用率。文王公司投资2108万元建设酒糟水综合利用工程,年处理废水15万立方米,年产沼气210万立方米,生产饲料1.2万吨。在农业方面,大力推广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了一些很好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如长官镇农民王守红首创的“林—草—牧—沼—菌”模式,韦寨养鹅协会探索的“林—草—鹅—粪—菌—沼—肥”模式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了该县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格局。三是示范试点建设平台。在工业层面,重点组织化工、酿造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促进企业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在农业层面,该县对循环经济发展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同时还将他们的经验制成专题片在电视上播放,从而在全县营造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四是依托协会带动平台。该县各类专业协会有几十家,这些协会充分发挥会员多、联系广的优势,在会员中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一些好的、有生命力的循环经济模式在会员中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
Ⅲ 颍上县经济在阜阳地区排名第几位
颖上县目前是有实力的县``颍上县经济在阜阳地区排名第一位`就是最近两年的事`那里有回答2个矿``一个是刘庄矿`听讲是中国第二大矿`很多外地人都是来这投资的```另一个是谢桥矿`也不算大`最近2年颍上县城北那边新修建的新区不错`有时间来看看``
Ⅳ 安徽阜阳太和县有多少个镇人口哪里最多经济哪那个乡镇发展的更好一些
太和文化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全县分区(顺号取积名)、97保。
民国27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34乡(镇)。478堡。
民国34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乡(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胡集乡、黑虎乡、齐桥乡、大黄乡、高庙乡、旧县乡、陈李乡、砖桥乡、亮集乡、税铺镇、界首镇。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乡、行政村制,设10区。139乡。10区是:城关、茨谷、李兴、税黄、板黄、赵庙、洪山、光武、大新、原墙。
1950年3月增设双浮乡,5月增设关集区,8月31日由阜阳划入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李、王营、草李、长春4乡。
1952年7月撤税黄区,增设税镇、大黄、长春、三塔、清浅、倪邱、旧县等区,至此全县设19区。
1953年8月,将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界首县。
1956年,全县并为9区1镇(城关镇)。64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将全县64乡并为45乡。1958年元月,被撤区全部恢复。
1958年9月,改全县9区1镇45乡为11个人民公社。1960年12月增设洪山公社。全县设李兴、原墙、大新、倪邱、双浮、关集、宫集、坟台、赵庙、旧县、城关、洪山12个公社。
1961年8月,缩小农村人民公社规模,将全县12个公社改为12区,成立71个公社。
1969年3月撤区并社,全县成立20个公社。至此全县设33个公社。计为:关集、城郊、大新、肖口、旧县、双浮、清浅、赵庙、倪邱、洪山、原墙、三塔、宫集、三堂、苗集、阮桥、税镇、李兴、蔡庙、宋集、赵庙、坟台、水上、高庙、许寨、桑营、城关、马集、双庙、郭庙、长春、胡总、大庙。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制,全县设13区(镇)。同年12月增设宫集区、蔡庙区。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5年,全县为15区(镇)。75乡,5个乡级镇。 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0年,太和县辖24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71482人,其中: 城关镇 131423 、旧县镇 59480 、税镇镇37495、 皮条孙镇21091、 原墙镇49059、 倪邱镇47127 、李兴镇59572 、大新镇47592、 肖口镇48043 、关集镇42972、 三塔镇59177 、双浮镇39625 、蔡庙镇25648、 三堂镇42806、 苗老集镇40577、 赵庙镇 49877 、宫集镇 36689 、坟台镇70732 、洪山镇55673 、清浅镇33741 、五星镇36018 、高庙镇20571、 桑营镇35710、 大庙集镇40375、 胡总乡20574、 赵集乡37951 、郭庙乡39252、 马集乡35962、 二郎乡27543、 阮桥乡 38894、 双庙乡40133。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4年底,太和县辖31个乡镇。
Ⅳ 阜阳市那个区经济最好
颍州开发区最好。基础设施完备。而且现在重点发展的就是颍州开发区。
Ⅵ 安徽省阜阳市2018gdp能突破2000亿么
查到的数据 2018年上半年阜阳市GDP为879.64亿元 名义增长为14.14%
2017年 GDP为 1571.12亿元 也就回是今年要增长428.88亿元。这么算的话今年名答义增长率要达到27.30%。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的话 个人认为还是很困难的。应该是不到2000亿元。
Ⅶ 太和县哪几个镇最富裕
城关镇,旧县镇,肖口镇。
1、城关镇是太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工业产值21.3亿,同比增长45%;
工业增加值6.2亿,同期增长39%;招商引资3.5亿,同比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同期增长40.5%;
进出口总额4960万美金,同期增长39%;税收完成8250万元,同比增长21%,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其中工业园区实现税收4580万元,同期增长42%;
全年引进17个规模以上企业,超额完成任务,规模以上企业新增22个,已达45家。
2、旧县镇位于太和县城北6公里处,素有“太和县城的北大门”之称。全镇现辖50个村(居)委会,210个自然村,6.77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
总面积82.27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9611万元,财政收入100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2438元。
3、肖口镇自1992年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实现“两个提高”,推进“三化”进程为目标。
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生猪、养鸡、林业“三项”主导产业建设成效显著,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全镇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资料扩展:
1、太和县辖26个镇、5个乡城关镇
(一)26个镇
旧县镇、税镇镇、皮条孙镇、原墙镇、倪邱镇、李兴镇、大新镇、肖口镇、关集镇、三塔镇、双浮镇、蔡庙镇、三堂镇、苗老集镇、赵庙镇、官集镇、坟台镇、洪山镇、清浅镇、五星镇、高庙镇、桑营镇、大庙集镇、阮桥镇
(二)5个乡城关镇
双庙镇胡总乡、赵集乡、郭庙乡、马集乡、二郎乡
2、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
太和县辖24个镇、7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172万亩,总人口171.2万。是全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全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太和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梁、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
Ⅷ 2019阜阳GDP2705亿各县战多少
二零一九,泌阳个线转多少,现实无数。
Ⅸ 阜阳GDP是多小
安徽 5375.8亿元人民币〕
2005安徽各城市gdp排名05年(亿)--人均GDP(元)
马鞍山----325.00-----26000
铜陵市----182.10-----25648
合肥市----853.00-----18764
芜湖市----400.00-----17778
淮南市----261.00-----11154
宣城市----265.00-----10076
黄山市----147.40-----10068
淮北市----200.00-----9569
蚌埠市----312.00-----8991
滁州市----328.00-----7558
池州市----110.00-----7096
安庆市----420.00-----6942
巢湖市----301.90-----6652
宿州市----313.00-----5216
亳州市----265.00-----4853
六安市----312.80-----4634
阜阳市----324.60-----3529
2005年全国各省GDP排名
单位(亿元人民币)
台湾 28544左右
广东 21701.28
山东 18468.3
江苏 18272.12
香港 14000-15000(2004年为12820亿港元,2005年增长率8%左右)
浙江 13365
河南 10535.2
河北 10116.6
上海 9125
辽宁 7920
四川 7385.1
北京 6814.5
福建 6487
湖南 6237
湖北 6000
黑龙江 5510
安徽 5375.8
江西 4070
广西 4063.3
山西 4000(超过)
内蒙 3822.7
陕西 3674.75
天津 3663.86
吉林 3614.92
云南 3400(预计)
重庆 3069.1
新疆 2680(预计)
贵州 1910(预计)
甘肃 1894(预计)
澳门 900-1000(2004年为827澳门元,2005增长率为8-9%)
海南 903.6
青海 543.2
宁夏 525(预计)
西藏 250.4
人均GDP只是一个并不精确的参考数据,并不能代表人均收入排名,更不能代表一个地区本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排名。因为首先各地人口都无法精确统计,按国家制定的标准以各地公布的人口总数或常住人口总数来计算,由于各地公报未全部出来,人口就按2004年底的计算,2005年的各地GDP也只是初步统计或估计,这样得出的2005年人均GDP当然不准确,但是误差也不会大,只是各省的数字普遍稍大一点。
人均排名 省区 人均GDP(元RMB)
01 香港 201625-216026
02 澳门 186722-207469
03 台湾 15215美元
04 上海 52378
05 北京 45652
06 天津 35791
07 浙江 28318
08 广东 26134
09 江苏 24584
10 山东 20118
11 辽宁 18781
12 福建 18476
13 内蒙 16032
14 河北 14858
15 黑龙江14436
16 新疆 13652
17 吉林 13347
18 山西 11994
19 海南 11049
20 河南 10842
21 青海 10085
22 湖北 9973
23 陕西 9918
24 重庆 9761
25 江西 9501
26 湖南 9312
27 西藏 9149
28 宁夏 8933
29 四川 8465
30 广西 8311
31 安徽 8292
32 云南 7701
33 甘肃 7232
34 贵州 4893
注1 (香港人均GDP2004年为186267港元,2005年增长率8%左右)
注2 (澳门GDP2004年为827亿澳门元,2005增长率为8-9%)
注3 (台湾人均GDP为自己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