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助,谁有浙江2005县级市的GDP排名
浙江省69个各县市GDP总量:
排名 市县名称 生产总值(亿)
1 杭州市区 1949.41 (包括萧山,余杭)
2 宁波市区 1260.03
3 温州市区 622.36
4 台州市区 449.61
5 绍兴县 328.96
6 慈溪市 295.67
7 温岭市 291.78
8 湖州市区 283.13
9 诸暨市 276.56
10 余姚市 252.71
11 乐清市 252.5
12 嘉兴市区 248.24
13 义乌市 232.3
14 海宁市 229.47
15 绍兴市区 229.4
16 瑞安市 227.65
17 桐乡市 215.49
18 上虞市 200.3
19 富阳市 176.71
20 金华市区 176.21
21 东阳市 171.34
22 临海市 150.53
23 平湖市 148.51
24 舟山市区 146.39
25 海盐县 140.51
26 玉环县 136.92
27 永康市 135.08
28 临安市 134.36
29 长兴县 129.26
30 嘉善县 124.93
31 苍南县 123.02
32 象山县 122.93
33 嵊州市 122.48
34 宁海县 115.67
35 衢州市区 115.61
36 奉化市 111.03
37 兰溪市 111.03
38 新昌县 107.86
39 永嘉县 105.6
40 德清县 105.32
41 建德市 102.52
42 平阳县 101.1
43 桐庐县 95.4
44 安吉县 82.38
45 丽水市区 65.42
46 江山市 61.64
47 天台县 57.28
48 淳安县 56.61
49 浦江县 55.62
50 武义县 52.22
51 仙居县 44.61
52 缙云县 42.23
53 龙游县 42.14
54 三门县 41.88
55 青田县 41.74
56 岱山县 37.25
57 常山县 31.02
58 开化县 29.51
59 龙泉市 27.24
60 嵊泗县 26.95
61 遂昌县 26.12
62 磐安县 20.16
63 松阳县 19.74
64 文成县 19.59
65 泰顺县 17.75
66 洞头县 15.9
67 云和县 14.21
68 庆元县 13.31
69 景宁自治县13.31
注:以上数据为2004年度,2005年数据目前还未公布,如你切实需要,请与浙江省统计局洽询。
B. 缕化市各个区县人均GDP是多少
昆明市统计局发布2013年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15.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8%。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50.75亿元,同比增长19.1%。据市统计局介绍,3415.31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5.27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37.11亿元,同比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02.93亿元,同比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2094元。450.75亿元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95.91亿元,同比增长16.8%。数据显示,去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98.66亿元,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37.04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31.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291.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2.3亿元,海关进出口贸易总额174.22亿美元。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3.9%。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08。电信业务收入95.3亿元,邮政业务收入4.26亿元,旅游总收入515.8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085.36亿元,保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7.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54元,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73元,增长15.3%。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3.7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市本级)为385.53万人。同时,公路旅客运输量为9803万人次,铁路旅客运输量12515万人次,机场完成运输起降25.46万架次,机动车数量达到181.4万辆,主城区公交运营线路386条。全年完成营造林63467公顷,主城五区取水总量33497.44万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1.7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7.21%。除此之外,全年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04项,卫生机构达4552个。昆明运动员在国家级比赛中获金牌4枚,银牌7枚,铜牌14枚。
C. 浙江省各县市人均GDP排行(最新资料)
2009年浙江省各县市人均GDP排行
市县 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GDP(元)
绍兴县 655.26 91491
嵊泗县 57.39 71911
义乌市 519.53 71457
慈溪市 626.24 60610
余姚市 500.69 60031
嘉善县 226.36 59182
玉环县 243.32 58938
平湖市 283.72 58529
海宁市 375.26 57471
海盐县 210.23 56826
富阳市 356.4 55251
岱山县 102.35 53394
桐乡市 340.27 50800
诸暨市 527.51 49509
上虞市 368 47568
德清县 202.4 47328
永康市 257.36 45438
临安市 236.49 44945
象山县 237.11 44230
新昌县 187.06 42925
桐庐县 171.56 42902
温岭市 498.73 42260
奉化市 196.83 40847
长兴县 242.32 39132
宁海县 235.55 39075
安吉县 159.52 34978
乐清市 418.6 34397
瑞安市 383.24 32441
建德市 165.86 32312
嵊州市 231.18 31499
武义县 103.25 30775
东阳市 248.84 30555
浦江县 109.64 28200
洞头县 33.34 26277
云和县 27.71 24669
龙游县 97.88 24283
临海市 275.62 23953
江山市 140.91 23817
淳安县 103.32 22858
兰溪市 147.76 22444
遂昌县 47.86 20735
三门县 86.63 20413
平阳县 171.91 20000
缙云县 89.08 19842
磐安县 40.65 19408
永嘉县 179.71 19356
常山县 62.96 19164
青田县 94.17 19022
龙泉市 51.03 17855
天台县 101.96 17827
苍南县 219.26 17256
仙居县 82.95 16927
开化县 59.1 16874
松阳县 38.9 16462
景宁县 23.13 13659
庆元县 25.95 12860
泰顺县 34 9554
文成县 33.59 9009
D. 泰顺经济怎么样
总的来说虽然摆脱了贫困县的头衔但是与温州其它县相比经济较落后。
近几年来,泰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确立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大县”战略目标,走生态之路,做特色文章,兴绿色产业,求民富县强。现已初步走出一条以有机农业、清洁型工业、生态旅游业为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01年财政总收入超 泰顺县大坝
亿元。全县涌现出一大批种养专业村和种养专业户,各类农业综合开发基地45万亩,并建成全省最早的有机茶基地和全省唯一的茶叶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以天然、安全、保健为特征的“雪龙”有机茶、“山友”绿色食品等畅销国内外市场。以小水电开发、竹木加工和矿产深加工为主的清洁型工业不断壮大,40多种竹木工艺品走销欧洲、日本及台湾地区,辉绿岩、叶蜡石等产品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已连续四年外贸出口供贷值超亿元。同时,打响了“廊桥”牌和生态牌,精心培育生态旅游业,编制完成全县生态旅游规划,开辟了氡泉生态保健游、九峰重走红军路、乌岩岭生物探密游和古廊桥古民居文化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共引资近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仕水碇步元,建成浙南大温泉旅游度假区,游客日益增多。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以绿色为支点,化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面建设生态大县,已成为泰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如今,泰顺正按照“2005年基本实现小康、2015年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开拓创新,推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跨越”,即跨越先发展后治理阶段,以保护生态为前提超前发展;跨越先粗放后集约阶段,以科技为手段提升绿色产业层次;跨越先工业化后城市化阶段,建立独具特色的生态城镇体系。 增强造血功能,壮大县域经济——立足丰富的生态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有机农业、清洁型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经济体系,实现农民增收,县级综合实力增强。 增强集聚功能,优化县域经济——按照“小县大城关、小乡大集镇”的要求,以“521”交通工程(到杭州5小时,到温州2小时,到各乡镇1小时)、特色工业园区和县城新城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人口、产业等要素集聚。增强辐射功能,放大县域经济——充分利用“蓝天、青山、碧水”和“天然大氧吧”的良好生态环境,建成浙南闽北的旅游度假中心和绿色食品基地,成为温州最大的后花园。 2007年,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增长20.5%;完成财政总收入2.7亿元,增长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7亿元,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6亿元,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增长22.8%。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4.99亿元,增长2.5%。新增和改造农业基地1.2万亩,建成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7个,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专业合作示范组织6家、名牌产品5个、著名(知名)商标3只。实现茶叶产值超亿元,改造初制茶厂15家,“三杯香”茶叶被评为浙江省名牌农产品,浙江·泰顺茶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全市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落户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19.03亿元,增长3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96亿元,增长30.2%;完成工业性投资3.62亿元,增长20.2%,其中技改投入6400万元。新引进招商项目13个,实际引进内资2.38亿元,增长62.8%,合同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1万美元,新开工项目14个、投产6个。竹木制品等传统产业稳中有升,不锈钢、橡胶等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建筑业发展迅速,产值、税收分别突破30亿元和3000万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11家木制玩具企业获得出口产 泰顺县
品质量许可认证。县轴承厂、盐业公司改制完成,杨辽电站、医药公司改制工作有序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共接待游客55万人次,增长25.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增长88.1%。氡泉-九峰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论证,氡泉、乌岩岭入选“温州十大避暑胜地”,岭北乡村尾村、泗溪镇下桥村被评为“浙江100佳美丽乡村”。新增示范性农家乐11家,综合收入3100多万元。同时,市场经济秩序逐步规范,金融、保险、商贸、烟草、运输、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较快发展。 2007年,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初步通过考核验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效整合职业成人教育资源,建成“新农村新校园”工程147个,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普宣传,科技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提线木偶获国家“文化遗产日奖”,“元宵节·泰顺百家宴”由省里推荐申报国家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提线木偶戏列入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加强计生工作基础保障,完善利益导向机制,1592名计划生育对象得到奖励扶持,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扎实推进工伤保险、被征地农民保障等工作,逐步健全五保集中供养制度,提高低保标准,出台优待老年人规定,发放困难群众物价补贴323.5万元,清欠543名农民工工资430万元,特殊群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公积金缴存比率从8%提高到10%。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两查两保”专项整治,妥善处置“8·10”重大交通事故,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防灾抗灾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加强综治、信访、普法工作,积极推进“两所一庭一中心”建设,社会保持安定和谐。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推进。同时,民族、宗教、体育、外事、侨台、接待、人防、移民、统计、档案、地方志、保密、气象等工作,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慈善、残疾人事业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E. 嵊州市人均GDP多少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11个市中人均GDP在6000美元以上的有5个市
杭州最高,为9292美元;
第二是宁波,为8653美元
接下来分别为绍兴、舟山、嘉兴。
在5000美元台阶的有湖州和台州,分别为5739和5157美元;
4000美元台阶的有金华、温州和衢州,分别为4992、4604和4050美元;丽水市为3443美元。
以上是09年的
以下是08的
浙江省69个各县市GDP总量:
排名 市县名称 生产总值(亿)
1 杭州市区 1949.41 (包括萧山,余杭)
2 宁波市区 1260.03
3 温州市区 622.36
4 台州市区 449.61
5 绍兴县 328.96
6 慈溪市 295.67
7 温岭市 291.78
8 湖州市区 283.13
9 诸暨市 276.56
10 余姚市 252.71
11 乐清市 252.5
12 嘉兴市区 248.24
13 义乌市 232.3
14 海宁市 229.47
15 绍兴市区 229.4
16 瑞安市 227.65
17 桐乡市 215.49
18 上虞市 200.3
19 富阳市 176.71
20 金华市区 176.21
21 东阳市 171.34
22 临海市 150.53
23 平湖市 148.51
24 舟山市区 146.39
25 海盐县 140.51
26 玉环县 136.92
27 永康市 135.08
28 临安市 134.36
29 长兴县 129.26
30 嘉善县 124.93
31 苍南县 123.02
32 象山县 122.93
33 嵊州市 122.48
34 宁海县 115.67
35 衢州市区 115.61
36 奉化市 111.03
37 兰溪市 111.03
38 新昌县 107.86
39 永嘉县 105.6
40 德清县 105.32
41 建德市 102.52
42 平阳县 101.1
43 桐庐县 95.4
44 安吉县 82.38
45 丽水市区 65.42
46 江山市 61.64
47 天台县 57.28
48 淳安县 56.61
49 浦江县 55.62
50 武义县 52.22
51 仙居县 44.61
52 缙云县 42.23
53 龙游县 42.14
54 三门县 41.88
55 青田县 41.74
56 岱山县 37.25
57 常山县 31.02
58 开化县 29.51
59 龙泉市 27.24
60 嵊泗县 26.95
61 遂昌县 26.12
62 磐安县 20.16
63 松阳县 19.74
64 文成县 19.59
65 泰顺县 17.75
66 洞头县 15.9
67 云和县 14.21
68 庆元县 13.31
69 景宁自治县13.31
F. 2006年江苏省、浙江省各城市人均收入、人均GDP排名
2006年江苏各市GDP排名
城市名 06年GDP总额(亿) 人均GDP(元/人)
苏州 4820.00 79406.92
无锡 3360.00 56949.15
南京 2780.00 42967.54
南通 1780.00 22997.42
常州 1560.00 44699.14
徐州 1450.00 15812.43
盐城 1174.00 14711.78
扬州 1101.00 24251.10
泰州 1090.00 21669.98
镇江 1060.00 39552.24
淮安 751.00 14332.06
连云港 623.00 13369.10
宿迁 420.00 8155.34
2006年浙江省各县市人均GDP排名
县市名 GDP总量 总人口 人均GDP 总量
(亿元) (万人) (元)(排名)
1 宁波市 1260.03 242.21 52022.21 2
2 杭州市 1949.41 450.24 43297.13 1
3 绍兴县 328.96 79.18 41545.84 5
4 海盐县 140.51 38.77 36241.94 25
5 绍兴市 229.4 63.31 36234.40 15
6 海宁市 229.47 66.61 34449.78 14
7 温州市 622.36 191.55 32490.73 3
8 嵊泗县 26.95 8.84 30486.43 60
9 桐乡市 215.49 71.34 30206.06 17
10 台州市 449.61 149.19 30136.74 4
11 玉环县 136.92 46.01 29758.75 26
12 余姚市 252.71 85.27 29636.45 10
13 嘉善县 124.93 42.60 29326.29 30
14 平湖市 148.51 50.79 29240.01 23
15 嘉兴市 248.24 88.19 28148.32 12
16 富阳市 176.71 62.86 28111.68 19
17 上虞市 200.3 72.25 27723.18 18
18 临安市 134.36 51.42 26129.91 28
19 新昌县 107.86 41.49 25996.63 38
20 诸暨市 276.56 107.07 25829.83 9
21 义乌市 232.3 91.27 25451.96 13
22 象山县 122.93 48.42 25388.27 32
23 桐庐县 95.4 37.81 25231.42 43
24 温岭市 291.78 116.28 25092.88 7
25 湖州市 283.13 114.55 24716.72 8
26 慈溪市 295.67 121.45 24345.00 6
27 永康市 135.08 55.71 24246.99 27
28 德清县 105.32 43.65 24128.29 40
29 奉化市 111.03 47.16 23543.26 36
30 东阳市 171.34 75.31 22751.29 21
31 宁海县 115.67 51.82 22321.50 34
32 乐清市 252.5 116.28 21714.83 11
33 建德市 102.52 47.31 21669.84 41
34 长兴县 129.26 61.15 8.18 29
35 舟山市 146.39 71.56 20456.96 24
36 金华市 176.21 90.07 19563.67 20
37 安吉县 82.38 43.21 19065.03 44
38 岱山县 37.25 19.75 18860.76 56
39 瑞安市 227.65 120.78 18848.32 16
40 丽水市 65.42 34.82 18788.05 45
41 兰溪市 111.03 60.72 18285.57 37
42 嵊州市 122.48 67.12 18247.91 33
43 武义县 52.22 30.12 17337.32 50
44 洞头县 15.9 9.64 16493.78 66
45 临海市 150.53 94.86 15868.65 22
46 衢州市 115.61 75.04 15406.45 35
47 浦江县 55.62 36.41 15276.02 49
48 淳安县 56.61 38.23 14807.74 48
49 永嘉县 105.6 72.24 14617.94 39
50 天台县 57.28 40.73 14063.34 47
51 云和县 14.21 10.33 13756.05 67
52 平阳县 101.1 74.04 13654.78 42
53 三门县 41.88 31.54 13278.38 54
54 江山市 61.64 47.32 13026.20 46
55 遂昌县 26.12 20.71 12612.26 61
56 仙居县 44.61 36.76 12135.47 51
57 常山县 31.02 26.55 11683.62 57
58 缙云县 42.23 36.23 11656.09 52
59 青田县 41.74 36.11 11559.12 55
60 磐安县 20.16 17.58 11467.58 62
61 龙游县 42.14 36.82 11444.87 53
62 龙泉市 27.24 25.04 10878.59 59
63 开化县 29.51 27.16 10865.24 58
64 苍南县 123.02 116.76 10536.14 31
65 松阳县 19.74 19.73 10005.07 63
66 景宁县 13.31 15.30 8699.35 69
67 庆元县 13.31 17.94 7419.18 68
68 文成县 19.59 26.49 7395.24 64
69 泰顺县 17.75 27.98 6343.82 65
G. 温州市泰顺县经济如何
201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年均增长12.5%;实现财政总收入4.65亿元,年均增长20.8%,地方财政收入3.43亿元,年均增长22.4%;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9亿元,年均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年均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57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6010元,年均增长15%。“三农”工作成效明显。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实施“强龙兴农12345”工程,培育农业产业协会3个、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9家,发展特色农林基地6万亩。成功注册“三杯香”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杯香茶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工程”获国家科技部立项;新增省市著名(知名)商标24只、名牌产品10个;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49个。推进富民攻坚工作,培训农民4.97万人、转移就业3.16万人,实现来料加工产值20.3亿元、加工费3.4亿元,减少低收入农户集中村98个、低收入农户4.3万人。工业经济逐步壮大。小水电、竹木制品、橡胶制品等传统产业稳步提升,彭月产业基地等平台建设形成规模,全县累计引进项目50个,建成投产24个,实际利用内资13.4亿元,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8亿元,年均增长21%。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培育发展国家一、二级建筑企业各5家,全县实现建筑业产值63.7亿元,年均增长26%。旅游发展持续升温。编制完成11个旅游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廊桥、氡泉、乌岩岭等景区开发全面推进,发展二星级以上农家乐经营户38家、市级农家乐特色村2个,积极举办廊桥文化旅游节、“元宵节•百家宴”、“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等旅游节庆活动,累计接待游客3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8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6%、33%。金融信贷运行稳健,保险、信息产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持续较快发展。
H. 泰顺主要经济来自什么
泰顺县位于浙江南端,与福建交界。系“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古廊桥之乡”和“中国茶叶之乡”。全县总面积1761.5平方公里,辖9镇一乡,人口34.33万(2010年)。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县名寓“国泰民安,人心归顺”之意。泰顺拥有号称“生物种源基库”、“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享有“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盛誉的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是旅游业和农业
近几年来,泰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确立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大县”战略目标,走生态之路,做特色文章,兴绿色产业,求民富县强。现已初步走出一条以有机农业、清洁型工业、生态旅游业为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01年财政总收入超泰顺县亿元。全县涌现出一大批种养专业村和种养专业户,各类农业综合开发基地45万亩,并建成全省最早的有机茶基地和全省唯一的茶叶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以天然、安全、保健为特征的“雪龙”有机茶、“山友”绿色食品等畅销国内外市场。以小水电开发、竹木加工和矿产深加工为主的清洁型工业不断壮大,40多种竹木工艺品走销欧洲、日本及台湾地区,辉绿岩、叶蜡石等产品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已连续四年外贸出口供贷值超亿元。同时,打响了“廊桥”牌和生态牌,精心培育生态旅游业,编制完成全县生态旅游规划,开辟了氡泉生态保健游、九峰重走红军路、乌岩岭生物探密游和古廊桥古民居文化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共引资近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仕水碇步元,建成浙南大温泉旅游度假区,游客日益增多。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以绿色为支点,化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面建设生态大县,已成为泰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如今,泰顺正按照“2005年基本实现小康、2015年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开拓创新,推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跨越”,即跨越先发展后治理阶段,以保护生态为前提超前发展;跨越先粗放后集约阶段,以科技为手段提升绿色产业泰顺县层次;跨越先工业化后城市化阶段,建立独具特色的生态城镇体系。
增强造血功能,壮大县域经济——立足丰富的生态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有机农业、清洁型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经济体系,实现农民增收,县级综合实力增强。
增强集聚功能,优化县域经济——按照“小县大城关、小乡大集镇”的要求,以“521”交通工程(到杭州5小时,到温州2小时,到各乡镇1小时)、特色工业园区和县城新城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人口、产业等要素集聚。增强辐射功能,放大县域经济——充分利用“蓝天、青山、碧水”和“天然大氧吧”的良好生态环境,建成浙南闽北的旅游度假中心和绿色食品基地,成为温州最大的后花园。
2009年,是我们经受金融危机严峻考验的挑战之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亿元,增长10.5%;财政总收入3.64亿元,增长1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3亿元,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1亿元,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2亿元,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2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5190元,增长11.3 %。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
(一)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6.18亿元,增长5%。认真落实粮食生产各项扶持政策,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新增和改造茶叶、笋竹、杨梅、油茶、猕猴桃等农业基地1.3万亩,新增省市著名(知名)商标4只、名牌产品4个。继续实施茶叶品牌整合战略,成功注册“三杯香”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杯香茶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工程”获国家科技部立项,全县茶叶总产量2309吨、产值1.5亿元,分别增长4.9%和25.3%。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24.66亿元,增长12.6%。彭月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引进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10个,新建成投产项目6个。招商选资任务完成较好,实际到位内资3.5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2%。泰顺(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产值54.2亿元、税收5241万元,分别增长21.6%、46%。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共接待游客8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5亿元,分别增长 23%、20.3%。氡泉景区总规、详规和南浦溪景区总规编制完成,氡泉、廊桥、乌岩岭等景区开发全面推进,新增省级旅游强镇、旅游特色村各1个,新增农家乐9家,成功举办廊桥文化旅游节、“元宵?百家宴”、“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等节庆活动,廊桥--畲乡农情文化游入选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十大精品线路。金融信贷运行稳健,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亿元,增长33%,各项贷款余额33.8亿元,增长38%。房地产、商贸、保险、烟草、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持续较快发展。
(二)重点项目建设奋力推进。以“县领导包重点项目”机制为抓手,全面推进63个项目建设。县职业教育中心二期工程、S228泰顺超限运输检测站、县公共卫生大楼主体工程、县质检中心主体工程、廊桥文化园基础配套工程、县城新城区开关站等项目顺利建成。氡泉旅游文化休闲中心、县体育中心、县电力调度大楼、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玉龙山户外浴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58省道至雪溪公路、县科技文化中心、金竹坑至双坑口公路改建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220千伏大安输变电工程完成预可研报告编制,列入省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计划;交溪流域水资源开发项目完成龟湖、垟溪、甲家渡水电站的项目建议书编制,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通过国家林业局初审。
泰顺廊桥 百谷千山若等闲,轻车兜转水云间。
古村碇步廊桥韵,耳枕氡泉梦未还。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泰顺县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座座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同时也迎来了泰顺廊桥特色旅游的热潮。
溪东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重表。道光七年(1827)重修。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处在“将军逗狮”风水模式中的溪东桥,“虹气临虚,影摇波月”。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毓文桥,位于泰顺西部的洲岭乡。始建于清,位于两山缺口处,全长23米,高4米,单跨7.6米,有桥屋6间,三屋楼阁,二楼为文冒阁,系石拱木廊桥。拱卷青石筑砌,呈半月状,与周围古松,溪水溶为一体,是现存造型最丰富优美的廊桥。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的下溪坪,始建于清,是泰顺屋式木平桥中造型较为优美的廊桥,桥长36米,宽5米,高5.2米,二孔跨径19.12米,桥屋12间,桥中有神龛。永庆桥为伸臂式木廊桥,桥墩青石砌筑,上置二层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铺行道桥板,有廊屋12间,明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上下,屋面回翼角高翘,造型雅朴,是县境内优美的古代木廊平桥。
仙居桥,位于罗阳镇东北的仙稔。始建于明,是泰顺跨径最大的木拱桥。桥长41.83米,宽4.89米,高12.6米,跨径34.14米,桥屋18间,昔日扼为温州大路的要冲。
文兴桥,位于筱村镇以西。始建于清,横跨玉溪之上,全长46.2米,宽5米,单孔净跨29.6米,距水面高1.5米,桥屋16间,系叠梁木拱廊桥。
薛宅桥,在三魁镇以北。始建于明,长51米,宽5.2米,高10.5米,单跨29米,桥屋14间,此桥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度,造型古朴,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一书。
泰顺的山水很美,天然雕饰的美丽,泰顺处在浙江南部的山区,山高路远,重峦叠嶂,人迹罕至,对于泰顺廊桥是一种幸运,久居深闺保持了她的完整和本色。三天里时光匆匆,一直在路上在桥上,进山出山,看着遗世而隐的廊桥,几多悲欢铭刻其间。宋代开始,许多人为避祸乱,才陆续迁徙到这人迹罕至的地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遗憾化做实际的梦想,宋代虹桥技术从此幸运留存,这些廊桥塌实在这片土壤里,与身边的樟树和山石融为一体。不为躲风避雨,只为在自然与现实,历史与未来间,将她遥望在目光深处。
I. 2010年浙江省各县市人均GDP排行 跪求在线等
2009年浙江省各县市人均GDP排行
市县 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GDP(元)
绍兴县 655.26 91491
嵊泗县 57.39 71911
义乌市 519.53 71457
慈溪市 626.24 60610
余姚市 500.69 60031
嘉善县 226.36 59182
玉环县 243.32 58938
平湖市 283.72 58529
海宁市 375.26 57471
海盐县 210.23 56826
富阳市 356.4 55251
岱山县 102.35 53394
桐乡市 340.27 50800
诸暨市 527.51 49509
上虞市 368 47568
德清县 202.4 47328
永康市 257.36 45438
临安市 236.49 44945
象山县 237.11 44230
新昌县 187.06 42925
桐庐县 171.56 42902
温岭市 498.73 42260
奉化市 196.83 40847
长兴县 242.32 39132
宁海县 235.55 39075
安吉县 159.52 34978
乐清市 418.6 34397
瑞安市 383.24 32441
建德市 165.86 32312
嵊州市 231.18 31499
武义县 103.25 30775
东阳市 248.84 30555
浦江县 109.64 28200
洞头县 33.34 26277
云和县 27.71 24669
龙游县 97.88 24283
临海市 275.62 23953
江山市 140.91 23817
淳安县 103.32 22858
兰溪市 147.76 22444
遂昌县 47.86 20735
三门县 86.63 20413
平阳县 171.91 20000
缙云县 89.08 19842
磐安县 40.65 19408
永嘉县 179.71 19356
常山县 62.96 19164
青田县 94.17 19022
龙泉市 51.03 17855
天台县 101.96 17827
苍南县 219.26 17256
仙居县 82.95 16927
开化县 59.1 16874
松阳县 38.9 16462
景宁县 23.13 13659
庆元县 25.95 12860
泰顺县 34 9554
文成县 33.59 9009
TTin_567
J. 温州那个县经济最强排第一
温州市经济最强县市第一梯队是乐清市和瑞安市;第二梯队是苍南县、平阳县、永嘉县;第三梯队是文成县和泰顺县。
(注明:洞头县已经该区、因此不排名)
人均GDP排名:乐清、瑞安、平阳、永嘉、苍南、文成、泰顺